![鄂教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1.2《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5400061/0-170900342336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鄂教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1.2《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教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5400061/0-170900342344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科学人教鄂教版 (2017)六年级下册2 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教案设计
展开课题
动物对环境的适应
单元
1
学科
科学
年级
6
教材分析
本单元第一课《生物的栖息地》讲到栖息地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动物对环境的适应》主要探讨栖息地环境发生改变后,动物是会如何适应环境的。教材设计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蚯蚓怎样适应环境的变化,二是其他动物怎样适应环境的变化,三是动物适应环境的特殊本领。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蚯蚓的身体有助于它们在土壤中灵活地运动;动物为了生存,会自然地适应环境的变化;动物在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许多独特的形态特征和自我保护的本领。教材设计了一组对比实验,研究蚯蚓对环境变化的反应,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动手实验的能力、观察能力、分析归纳能力。
学习
目标
科学观念:
(1)蚯蚓的身体有助于它们在土壤中灵活地运动。
(2)动物为了生存,会自然地适应环境的变化。
(3)动物在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许多独特的形态特征和自我保护的本领。
科学思维:
通过设计实验,研究蚯蚓对环境变化的反应,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动手实验的能力、观察能力、分析归纳能力。
科学实践:
通过改变环境的干湿、明暗条件,观察、描述蚯蚓的反应行为。
责任态度:
培养学生探究动物与环境的兴趣和珍爱生命的意识。
重点
能通过改变环境的干湿、明暗条件,设计对比实验,并在实验过程中准确描述、如实记录、分析问题。
难点
通过探究实验与查阅资料,形成关心动植物及其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猜谜语:
细细长长一条龙,
天天躲在沃土中,
没手没脚会劳动,
钻来钻去把土松。
(打一动物)
2、蚯蚓是一种常见的小动物。你对蚯蚓了解多少?
3、下雨后,一些蚯蚓会从土壤中钻出来,这是为什么呢?
明确:蚯蚓依靠皮肤呼吸,当下完雨,泥土中的水分较多,氧气含量不足,蚯蚓被水包裹的无法正常呼吸,所以从泥土中探出头或是从中钻出来呼吸空气。
这是当栖息地的环境发生改变时,蚯蚓的行为变化。蚯蚓是怎样适应环境的呢?
蚯蚓
交流自己对蚯蚓的了解
为了呼吸
思考
通过猜谜活动引出蚯蚓概念。
前提诊断
从自然现象提出问题导入新课探究,激发探究兴趣。
讲授新课
一、蚯蚓怎样适应环境的变化
(一)蚯蚓的生活环境
1、找一找蚯蚓,说一说在什么地方可以找到蚯蚓。
2、这些地方有什么特点?
(二)蚯蚓的身体特点
1、观察蚯蚓的身体,有什么发现?
提示:借助放大镜观察
2、推测:蚯蚓身体的特点对它的生活有什么帮助和影响?
(三)设计实验
当蚯蚓的生活环境发生变化时,蚯蚓会有什么反应?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通过实验加以观察。
1、实验材料:
纸盒、黑纸、湿土、干土、蚯蚓、喷水壶、胶棒、剪刀、菜叶等。
2、实验过程
(1)纸盒内部用黑纸粘上,制作一个内部是黑色的浅盒。在纸盒中装满潮湿的土,放入10条蚯蚓,再放一些菜叶,盖上盖子,放到阴暗、温暖的地方。几天后,准备做实验。
讨论:
为什么几天后再做实验?
(2)用盖子遮住盒子的一半,把盒子放到阳光下。几分钟后,观察盒内亮处与暗处蚯蚓的数量。
(3)在盒子的一边铺上干土,在另一边铺上湿土,把一些蚯蚓放在两种土之间。5分钟后,观察两种土中蚯蚓的数量。
(4)往盒中不停地喷洒水,观察蚯蚓有什么反应。
3、实验讨论
根据前面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说一说蚯蚓适宜生活在什么环境中,它们是怎样适应这样的生活环境的;当环境发生变化时,蚯蚓会有哪些行为。
二、其他动物怎样适应环境的变化
动物为了生存,会自然地适应环境的变化。我们知道哪些动物适应环境变化的例子?
引导学生围绕下面的资料回答。
1、在炎热的夏天,狗为了散发体内的热量,有哪些行为?
明确:通过舌头上的唾液蒸发,可以带走一些身体的热量起到降温的作用。
2、每年5月中下旬,非洲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国家公园进入旱季,水草日趋枯竭。草原上的动物怎样适应这样的环境变化?
明确:雨季期间,雨水充足,角马栖息在广阔的草原上。到了旱季,为了寻找新鲜的草料,非洲角马不得不聚集起来,成群结队地去寻找水。
3、骆驼生活在沙漠地区,为了适应缺少水源和食物的生活,骆驼有哪些行为?
明确:骆驼极能忍饥耐渴,可在没有水的条件下生存两周,没有食物可生存一个月之久。驼峰里贮存着脂肪,可以在得不到食物时,分解成身体所需养分,供骆驼生存需要。
三、动物适应环境的特殊本领
在适应环境变化与维持个体生存的过程中,动物逐渐形成了许多独特的形态特征和自我保护的本领。
1、拟态
在适应环境变化与维持个体生存的过程中,动物逐渐形成了许多独特的形态特征和自我保护的本领。
2、假死
油甲虫在遇到危险时会躺下装死。
3、保护色
变色龙善于随着环境的变化,随时改变身体的颜色。
在温暖的月份里,北极狐的毛是褐色的或灰色的,但当白雪覆盖大地时,它的毛就变成白色的。这样既有利于北极狐隐藏自己,也有利于它接近猎物。
四、作业布置
我们还知道哪些动物有相似的本领?哪些动物有适应环境的其他特殊本领?
庭院、菜地、垃圾堆、沟、河、渠、塘、道旁、食堂附近的水道边、水缸下
阴暗、潮湿
蚯蚓的身体呈圆筒状,分成许多节,体表分布着很硬的刚毛,且能分泌黏液。
有助于蚯蚓在土壤中灵活地运动,便于摄取土壤中的有机物维持生命活动。
回答
认识材料
制作内部黑色的纸盒,装湿土,放到阴暗温暖的地方
为了让蚯蚓适应新的环境
让盒子一半亮,一半暗
填写观察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让盒子一半干土,一半湿土,蚯蚓在中间,观察蚯蚓行为变化。
往盒子里不断洒水,观察:大部分蚯蚓从土壤中爬出来。
蚯蚓适宜生活在潮湿、阴暗的环境中。当环境发生变化时。蚯蚓避开不适宜的环境。选择适宜它生活的环境。
伸舌头
大迁徙
分解驼峰脂肪
阅读资料,交流
通过寻找蚯蚓活动,观察蚯蚓的生活环境,归纳环境特点。
通过观察推测蚯蚓的身体结构特点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
设计实验,通过改变环境的干湿、明暗条件,观察、描述蚯蚓的反应行为。
知道蚯蚓会根据环境的变化去适应环境。
了解动物通过伸舌头、大迁徙、分解脂肪等行为来适应环境的变化。
通过阅读资料,知道拟态、假死、保护色等是动物适应环境变化的特殊本领。
持续探究兴趣
课堂练习
1.蚯蚓适宜生活( )的环境中。
A.黑暗潮湿 B.光亮潮湿 C.黑暗干燥
2.下列哪种环境更容易找到蚯蚓?( )
A.泥浆里 B.阳台花盆下 C.菜地里
3.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动物为了适应环境变化而产生行为变化的是( )
A.大雨过后,蚯蚓从土壤中爬到路面
B.肺鱼在缺水的季节把自己裹在泥士里
C.蜜锋跳“8字舞
完成课堂练习并检测自己对于本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通过课堂练习检测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进一步巩固本堂课内容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蚯蚓的身体有助于它们在土壤中灵活地运;动物为了生存,会自然地适应环境的变化;动物在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许多独特的形态特征和自我保护的本领。
回顾课堂并与老师一起总结本节课内容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重点内容
板书
板书设计
人教鄂教版 (2017)六年级下册13 制作“火箭”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鄂教版 (2017)六年级下册<a href="/kx/tb_c4009531_t8/?tag_id=27" target="_blank">13 制作“火箭”教案及反思</a>,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探究“火箭”动力,设计一个“火箭”,制作一个“火箭”,测试和改进“火箭”,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人教鄂教版 (2017)六年级下册10 认识星空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人教鄂教版 (2017)六年级下册<a href="/kx/tb_c4009526_t8/?tag_id=27" target="_blank">10 认识星空教案设计</a>,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聚焦前概念,提出新问题,怎样观察星空,怎样辨认星星,寻找北极星,使用活动星图观星,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人教鄂教版 (2017)六年级下册9 太阳系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人教鄂教版 (2017)六年级下册<a href="/kx/tb_c4009525_t8/?tag_id=27" target="_blank">9 太阳系教案设计</a>,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太阳系组成,行星大小和与太阳间距离,建立太阳系模型,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