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桃花源记学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桃花源记学案设计,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译文,文学常识,课文感知,课文解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桃花源记
东晋·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一、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一天,他顺着溪水行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水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嫩美丽,落花纷纷的散在地上。渔人对此(眼前的景色)感到十分诧异,继续往前行船,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发源地,于是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于是他下了船,从洞口进去了。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的。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到处可以听到。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样。老人和小孩们个个都安适愉快,自得其乐。
村里的人看到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做了回答。村里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做客)。设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就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两朝了。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详尽地告诉了他们,听完以后,他们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渔人停留了几天,向村里人告辞离开。村里的人对他说:“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旧路回去,处处都做了标记。到了郡城,到太守那里去,报告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终于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听到这件事后,高兴地计划前往。但没有实现,不久因病去世了。此后就再也没有问桃花源路的人了。
二、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世称靖(jìng)节先生,浔阳(今江西九江)人。诗人、散文家,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他开创了文人诗歌创作的新领域——田园诗,故被称为“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代表作有《饮酒》《归园田居》《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等。
2.创作背景
陶渊明生活的时代正是晋宋易代之际。当时统治阶级腐败,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民不聊生。长期处于战乱的环境中,中年以后又长期隐居农村,陶渊明对农村的现实有更深的了解,对人民的愿望更有着切身的体会。于是,他以当时一些避乱事实和传说为素材,创作了《桃花源记》,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
3.文体知识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用来记载事物,并通过写人记事、描景状物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著名的记体文章有《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小石潭记》等。
三、课文感知
1.层次化分
第一部分
(1)故事的开端,写渔人发现桃花林的经过和沿途所见的绮丽景色。
第二部分
(2—3)写桃花源宁静美好的生活环境和淳朴的民风。作者借此寄托了自己的社会理想。
第三部分
(4—5)故事的尾声,写渔人离开桃花源后,再寻桃花源未果。
译文
东晋孝武帝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鱼为生。(一天,渔人划着船)沿着小溪往前行,忘记了路程有多远。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芳草遍地,新鲜美好,落花纷纷。渔人对此感到非常惊异,又向前划去,想要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在那里)就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一个小洞口,洞里隐隐约约似乎有点光亮。(渔人)于是下了船,从洞口进去。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人通过。(渔人)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这里)土地平坦空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可以互相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村中的人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穿戴,都跟桃花源外面的人一样。老人和小孩,都安闲快乐。
(桃花源中人)看见渔人,就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里来的。(渔人)详细地回答了(桃花源中人的)问题。(有人)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都赶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绝了。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渔人一一地向(桃花源中人)详细地说出自己听到的事,(他们)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邀请到自己家里去,都拿出酒菜饭食(来款待他)。(渔人)逗留了几天,告辞离开。这里面的人告诉(渔人)说:“(这儿的情况)不值得对桃花源外边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旧路(回去),一路上处处做了记号。(渔人)到了郡城,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随同渔人前往,寻找先前所做的记号,竟然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向桃花源的)路了。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听说这件事后,高高兴兴地打算前往(桃花源)。(但)没有实现,不久就因病去世了。此后就再也没有探求桃花源的人了。
2.主旨
本文虚构了一个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描绘了一幅景色优美、没有战乱、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安居乐业、和睦相处的生活图景,寄托了作者对社会、政治的美好理想,表达了作者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乱的心声,也反映了当时劳动人民厌恶战争的情绪及追求和平生活的美好愿望。
四、课文解读
这篇古文以冲淡凝练、虚实相生、亦真亦幻、回环曲折的笔墨,描绘出一幅自由安乐、恬静自然、美好幸福的人间生活图景。这幅图景给予后世文学极大的营养与影响。例如韩愈有《桃源图》诗,苏轼有《和桃花源诗》,王维、刘禹锡、王安石等均有《桃源行》诗。“世外桃源”一语,更是成为脍炙人口的成语,至今依然彰显着蓬勃的生命力;在我国文化的衍生过程中,也一直承载着国人对远离都市喧嚣、清静自然生活的美好向往与内心追求;在当前世界文化的大背景下,也彰显着东方文明特有的审美追求与社会理想。
作者意在描摹桃花源和谐美好,但文章开始于一条很长的溪流,多么神奇而又逼真——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曲径通幽,不知走了多远;“忽逢桃花林”,又是一路烂漫,“夹岸数百步”,不知有多宽,又有多长;一路向前,在“林尽水源”之处,却被大山横阻。刚刚兴起的兴致,难免跌落,心生怅然;但“山有小口”,进入后曲折幽狭,不久便“豁然开朗”。溪流、桃林、芳草、落花、高山、洞口,扫除人间一切尘杂污秽,洁净幽寂,处处显示出大自然内在的静美。这就为桃花源的出现铺垫了充分而自然的条件。
进入桃花源后,作者写得也是笔多曲致,富有波澜。先写田园风光,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语言极简洁,却字字真醇,韵味十足。接着写桃花源百姓的日常生活状态,劳作、服饰与外人无异,精神状态却是“怡然自乐”。桃花源中人见到渔人这个不速之客,先是“大惊”,随后“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听完渔人的述说,“皆叹惋”;最后嘱咐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这一系列的变化足以见出桃花源中人的淳朴,又可见他们对自己美好生活的珍惜,不希望外人来破坏。文章由远及近,步步深入;读者读此文,时而奇,时而喜,时而疑,时而惊……真是跌宕起伏,摇曳生姿。
即便是最后的离开,作者也决不笔墨匆忙,草草了事;而是既与前文形成相关的照应(“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又节外生枝(“处处志之”)。不仅如此,还“诣太守,说如此”。结果是“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但事情并未由此便终结,而是又生出一道波澜——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刘子骥是与陶渊明同时代的真实人物,将这样的真人写进去,奇幻的故事中又介入了真实成分,文章便又多一道曲折变化;兼之他不是太守这样的世俗人物,而是一位“好游山泽”的名士,这便又对桃花源的美好意境做了进一步的渲染与补充。但即便是如刘子骥一般的“高尚士”,也只能是“未果”,桃花源永远隐没在奇山秀水之中,留给世人永远的期盼与无尽的神往。直到此时,文章才于悠悠不尽中煞尾。
作者虚构这个故事是有寄托的。他生活在东晋末期战乱频仍的环境里,中年以后长期隐居农村,对农村的现实有更深的了解,对人民的愿望更有着切身体会,于是构想出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世外桃源。在这个社会里,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纷扰;人人各尽所能地参加劳动,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得幸福、愉快,人与人之间都极其融洽而友好。但作者又十分清楚地看到,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样的理想社会是无法实现的。因此在这篇文章里,他既通过渔人的眼睛把这个理想的社会标本展示出来,又以渔人的复寻而迷失否定了它的存在。由此看来,刘子骥之后而无人“问津”,似乎也表达了作者无可奈何的叹惋之情。
读这篇文章,既要看到作者的美好理想,又要看出他的无法克服的思想矛盾,才能深刻理解它的内容和写法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语文邓稼先导学案及答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内容概括,重点理解,考点精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活版导学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作者介绍,文体知识,生字注音,词语汇总,特殊句式,课文翻译,核心理解,课文主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社戏导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文学常识,创作背景,层次划分,课文主旨,课文解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