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4年中考语文七年级上册一轮复习试题(一)

    2024年中考语文七年级上册一轮复习试题(一)第1页
    2024年中考语文七年级上册一轮复习试题(一)第2页
    2024年中考语文七年级上册一轮复习试题(一)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年中考语文七年级上册一轮复习试题(一)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语文七年级上册一轮复习试题(一),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综合,综合性学习,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名著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基础知识综合
    一夜东风,连日细雨,不知什么时候风静雨止。晨起看窗外,天地轻(lǒng) 了一层白纱。滴着雨滴的苦楝树,用黝黑的树权在空中作一幅写意水墨画,很江南很文艺,像远离故土的人午夜梦回时的一缕淡淡的惆怅,像红尘里蓬垢了身心的人心底深处的一缕泥香。窗檐下的蛛网(zhù) 蓄了一兜的钻石,每一粒都__________,每一粒都酝酿着一个少女纯真的梦,每一粒都讲述着一个离人凄冷的故事。
    鸟声穿过绿色的枝叶,穿过层层薄雾,扑进你的眉尖心上,耳朵被叮咚的泉水濯洗了一般,满世界都澄澈清亮了,你甚至想采杏花似的,拣一篮来,去沿街兜售。“深巷明朝卖杏花”,你卖的是(jiā)_____媚的鸟鸣。
    1.根据拼音,在词语空缺处填写汉字。
    (1)轻(lǒng) (2)(zhù) 蓄 (3)(jiā) 媚
    2.给语段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酿(A.liàng B.niàng) (2)澄(A.chéng B.dèng)
    3.填入上文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琳琅满目B.沁人心脾C.晶莹剔透D.金碧辉煌
    二、综合性学习
    4.为了调动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积极性,学校决定组建自己的文学部落——文学兴趣小组,分成了小说、戏剧、诗歌、散文等组别。你加了散文兴趣小组,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下面是你们小组活动计划的流程图,组长让你用简洁连贯的语言将这个流程图完整地介绍给组员们。

    (2)在实践课程“写人要抓住特点”这节写作课上,大家对于“如何写好一个人物”这个问题各抒己见。老师出示了下面这四幅图片,让每一个组员结合图片内容,谈自己从中得到的“如何突出人物外貌特点”的写作启示。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诗词,回答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题目中的“左迁”指降职,李白听说好友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尉,于是写了这首诗。
    B.首句写“杨花落尽”和“子规啼”,点明时令,融情于景,为后面的抒情做铺垫。
    C.第二句中“过五溪”三字看似平淡,其实是写出了龙标的荒远,暗含李白对友人的怀念。
    D.后两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想象奇特,体现了李白的浪漫主义风格。
    6.“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一句中,诗人运用了拟人、想象、情景交融等手法。请任选一个角度,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其作用。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①“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②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③鸟儿将窠巢安在繁华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④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
    (2)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7.从人的感官角度,给第(1)段划分层次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
    8.第(2)段,“密密地斜织着”这句话明写春雨,暗写了 。
    9.分析下面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表达效果。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散步
    莫怀戚
    ①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②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儿就觉得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③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去世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④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⑤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⑥后来发生了分歧: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领袖人物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了,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我说:“走大路。”
    ⑦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睛顺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说。
    ⑧这样,我们就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了。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0.文似看山不喜平,本文以“散步”为线索,记叙了一家四口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的情景,文章一波三折,请你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事件过程的梳理。
    时间:初春的某天 地点:南方的田野 人物:一家四口,祖孙三代
    11.文章中人物的性格在散步中都展示了出来,抓住文中描写人物的语句,在A、B、C处各补充一个体现人物性格的四字词语。
    12.反复朗读,写下你的发现。
    (1)宾小阳在朗读过程中遗漏了几个字,黎小塘认为,这样一来,与原文的表达效果不同了,你是如何看这个问题,帮忙分析一下。
    原文: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去世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
    宾小阳: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去世了,但是春天来了。
    (2)宾小阳收集了下面几个句子,他发现这些这些句子在结构上有共同之处,请你从句式的特点说一说其作用。
    ①有的浓,有的淡。
    ②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③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
    13.结合全文阅读,说说你对第⑧段画线句子“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的理解。
    五、文言文阅读
    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后面小题。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行》)
    【乙】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①,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②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③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④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⑤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狰恶可怖,冕小儿,恬⑥若不见。
    (《王冕读书》)
    注释:①已:止,罢。②已而:过后。③曷:何,怎么,为什么。④依:投靠。⑤策:书。⑥恬:安然。
    14.下列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太丘舍去/冕因去
    B.元方入门不顾/窃入学舍
    C.未若柳絮因风起/冕因去
    D.下车引之/父怒挞之
    15.给【乙】文中画线句断句(用“/”线在句中标出,标2处)
    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
    16.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中的元方小小年纪,就懂得诸多礼节,这是他据理力争的基础。
    B.乙文中的王冕小小年纪,不听从父母的话,实在是太顽皮,不值得提倡。
    C.甲文通过友人的“惭”来侧面烘托元方说的在理,表现了元方的“方正”。
    D.乙文通过僧寺环境的“可怖”来侧面烘托王冕读书的专心和勤奋。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边两个语句。
    ①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②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18.【甲】文主要表现元方 的特点。【乙】文主要表现王冕 的品质。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杞人忧天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1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身亡所寄 亡:
    (2)因往晓之 晓:
    (3)积气耳 积气:
    (4)若屈伸呼吸 若:
    2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2)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21.选文中杞人为什么会有“忧天地崩坠”的可笑想法?
    22.请简要说说最后一段中“杞人”与“晓之者”的“大喜”有什么不同。
    六、名著阅读
    23.名著积累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追忆自己青少年时期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集。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回答各题。
    (1)在鲁迅深情的笔下,我们认识了那位“给哥儿买来‘三哼经’”的保姆 ,我们记住了那位正直善良的异国老师 。
    (2)《父亲的病》一文的最后,叙述了父亲临终时“我”在衍太太的催促下不断大声呼叫父亲的一幕,结尾处,作者为什么说“我现在还听到那时的自己的这声音,每听到时,就觉得这却是我对于父亲的最大的错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七、作文
    24.十三四岁正是多梦的季节,对未来的憧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及大胆的想象都是美好的。
    请以“我的梦想”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写作要求:①题目自拟;②文体不限(诗歌不少于20行);③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起因:春天来了,“我”劝母外出散步,她同意了
    出现分歧:
    解决分歧:
    结局:我背母亲,妻子背儿子走小路。
    参考答案:
    1. 笼 贮 娇 2.(1) B (2) A 3.C
    4.(1)①散文兴趣小组主要进行讲座和实践课程两项活动。②讲座主要讲散文“形散而神聚的特点”和“如何组织材料”;③实践课程有阅读课和写作课构成。阅读课是针对“如何做批注”和“有感情地朗读”两项内容,写作课是针对“写人要抓住特点”和“记事要突出中心、详略得当”两项内容。
    (2)①写人的外貌时,是要注意仔细观察人物区别于他人的独特之处,②例如鲁迅的胡须和爱因斯坦的头发;③再用像画家一样的夸张笔法进行描写。(意思对即可,但要注意联系图片人物)
    5.D 6.示例1:运用拟人修辞,把明月当作使者,表达对友人的同情和牵挂。
    示例2:奇特的想象,把无知无情的明月,想象成善解人意的知心人,把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夜郎西。
    示例3:情景交融,把明月之景和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交融在一起,表达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
    7.C 8.春风 9.连用三个比喻句,都是形容春雨“密”。通过印象的叠加,强化了表达效果。(或答:运用了比喻和排比,写出春雨细、密、多、亮、柔的特点。)
    10.(1)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
    (2)“我”决定走大路。母亲却依从了孙子走小路。 11.A孝顺善良(孝敬老人) B温柔贤惠 C慈爱亲切(善解人意) 12.(1)朗读漏了“太迟了”“总算”两个词语,表达效果不一样。“太迟了”重复强调了今年春天来得迟,表现了作者对年迈母亲的担心。“总算”写出了“我”对春天急切盼望的心情及最终为母亲安然无恙而庆幸的心情
    (2)这些句子在结构上构成对称,对称的句子有对称美,互相映衬,富有情趣。 13.字面意思:形容他们走得很小心,恐怕哪一步有闪失。实则写中年人对老人的尊敬,对小孩的爱护暗示中年人肩负着承前启后的使命感。
    14.C 15.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 16.B 17.①友人感到惭愧,从车上下来挽留元方,元方连头都不回地进了屋。②(王冕)拿着书借着长明灯诵读,书声琅琅一直读到天亮。 18. 明礼方正、聪明勇敢 勤奋好学
    19. 无,没有 告知,开导 聚积的气体 你 20.(1)整天在天中活动,为什么担心天会崩塌坠落下来呢? (2)即使坠落下来,也不会造成什么伤害。(意思对即可) 21.杞人缺乏起码的常识和经验。 22.“杞人”喜的是再也不用担心天会塌、地会陷了,是他忧虑消除后的轻松、放心;“晓之者”喜的是终于让杞人不再忧虑了,是为自己能帮助他人消除忧虑而喜。
    23. (1)长妈妈(阿长) 藤野先生(藤野严九郎) (2)作者懊悔并自责没有让父亲安静地离去,每念及此的不安、痛苦,以及对父亲的爱和痛惜。
    24.范文:
    为了自己的梦想
    昙花为了自己惊慌一现的梦想,甘愿承受长久的寂寞;雄鹰为了自己翱翔蓝天的梦想,毅然接受了严峻的考验;彩虹为了自己绚丽多姿的梦想,敢于经受风雨的洗礼;流星为了自己瞬间美好的梦想,宁可付出沉重的代价。梦想,一旦付诸行动,就会变得无比精彩。
    记得小时候起,我就十分喜欢数学,最喜欢解数学难题,碰到一道难题,总是要费尽心思,绞尽脑汁,想尽一切办法去探索世界的奥秘,当解开的时候,我的心里就充满了自豪感。
    记得有一次,我们的数学同步学习上出现一道极难的奥数题,当时全班同学都懵了,一脸茫然,不知从哪里入手,数学老师说留给我们几天时间思考,看谁能做出来,于是这道题成了我们茶余饭后共同商讨的对象。我也在尝试怎样解开这道题,于是我先把这道题转化成数学语言,再寻找题目中的已知条件,看它与题目问题中所求量的关系,最终我还是解出来了。对于这道题,全班只有我和当时我们班的第一名做出来了,老师对我们两个大加赞赏,那时的我心中简直比喝了一瓶蜜还要甜。
    从此,我就更加喜欢数学了,在我上六年级的时候,妈妈还给我报了个奥数班,于是我又有地方展示我自己了。奥数班里奥数题很多,碰到不会的题已是家常便饭,不过,这并没有打消我对数学的喜爱,反而更加激发了我对数学的兴趣。让我相信,在数学的天地里,永远没有尽头,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而我也坚信我将会做的更好。
    昙花苦等十年,只为昙花一现;雄鹰苦练十年,只为搏击长空;彩虹经历风雨,只为展示自己;流星放弃生命,只为瞬间永恒,我遨游数学天地,只为享受解开其奥秘的满足感。
    为了自己的梦想,加油吧!

    相关试卷

    2024年中考语文七年级上册一轮复习试题(十四):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语文七年级上册一轮复习试题(十四),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综合,综合性学习,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作文,文言文阅读,名著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中考语文七年级上册一轮复习试题(十五):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语文七年级上册一轮复习试题(十五),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综合,综合性学习,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作文,文言文阅读,名著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中考语文七年级上册一轮复习试题(十六):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语文七年级上册一轮复习试题(十六),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综合,综合性学习,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作文,文言文阅读,名著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