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语文七年级上册一轮复习试题(八)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389707/0-170873650692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中考语文七年级上册一轮复习试题(八)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389707/0-170873650695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中考语文七年级上册一轮复习试题(八)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389707/0-170873650699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中考语文七年级上册一轮复习试题(八)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语文七年级上册一轮复习试题(八),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综合,综合性学习,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名著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基础知识综合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题。
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蓝里,它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huàn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cí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huàn( ) 想 着 ( ) 落 cí( )善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 ,它的正确写法是 。
(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不得改变原意。
(4)该文段主要运用了 、 的修辞手法。
二、综合性学习
2.某中学正在开展以“少年正是读书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为营造校园读书氛围,校团委小宇同学准备写两句话作为此次活动的宣传标语,他写出了上句,请你从下面三句选出一句和小宇写的上句构成对偶句( )
上句:读书放飞梦想
A.好读书读好书B.拼搏成就未来C.品味人文庐阳
(2)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读书现状,校学生会进行了一次调查活动。请认真阅读以下调查表,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你从图表中得出的两条结论(不得出现数字)。
结论一:
结论二: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各题。
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 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3.下列诗句运用的艺术技巧与“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同的一项是:( )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C.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D.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4.“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描绘出边塞怎样的环境特点?整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猫》有关段落,完成下面小题。
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地伏着,吃得胖胖的。
这时,妻买了一对黄色的芙蓉鸟来,挂在廊前,叫得很好听。妻常常叮嘱着张妈换水,加鸟粮,洗刷笼子。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妻道:“张妈,留心猫,它会吃鸟呢。”
张妈便跑来把猫捉了去。隔一会儿,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
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妈在叫道:“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板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
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象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
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着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妈要小心了。张妈!你为什么不小心?!
张妈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
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真是“畏罪潜逸”了,我以为。
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
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我心里还愤愤的,以为惩戒得还没有快意。
隔了几天,李妈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跳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我心里十分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
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过得多。
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5.请用简洁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6.选文多处设置伏笔,暗示“花白猫”的悲惨结局。请结合选文内容进行分析。
7.自选角度赏析下面句子。
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
8.分析最后一段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
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段,完成问题。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9.这段记叙了作者童年 、按斑蝥、拔何首乌、 四件趣事。从事物的 、形态、 、动作、味道五个方面写出百草园里动物、植物的特色。使人感到百草园的多姿多彩、快乐无穷。
10.“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丛里窜(飞)向云霄里去了 ”,有人说这句话中“窜”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11.文段运用了较多的修辞,选你感受深的一种,先摘出例句,指明修辞手法,再说说例句修辞的表达作用。
12.下面对文段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段文字在结构上是按先整体后局部的顺序来安排的。两个“不必说”是对百草园整体的描写,属于略写;“单是”则是局部性的描写,属于详写。
B.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排比、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C.文中拔“何首乌”一事主要表现“我”小时候很好奇,勇于实践。
D.作者把百草园描写的生意盎然,目的在于表现“我”童年时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并和下文的三味书屋进行对比。
五、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
两牧竖①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②数十步。少倾,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鸣急;狼闻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③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④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注释】①牧竖:牧童。竖,童仆。②去:距离。③跑:同“刨”,用足趴地。④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13.下列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两狼之并驱如故 故令嗥
B.目似暝,意暇甚 意甚仓皇
C.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乃悟前狼假寐
D.一狼径去 相去数十步
14.请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少时: (2)一狼径去:
(3)意暇甚: (4)乃舍此趋彼:
15.用现代汉语表达文中划线句子。
(1)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2)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16.同是人与狼的较量,屠户与牧竖对狼的应对方法有什么不同?你更赞同哪一种,为什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耽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暝,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战?止增笑耳。
17.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缀行甚远(2)其一犬坐于前(3)意暇甚
18.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9.下列对文章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狼》选自《聊斋志异》卷六,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本文启示我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能妥协退让,而要像屠夫一样勇敢斗争、善于斗争。
B.作者通过“复投之”“大窘”等词语,描写出了屠户的一种退让和惧怕心理。但是在骨尽而狼仍从的境况下,屠户看清狼的本性,以持刀暴起的方式将狼劈死,尽显果断与英勇。
C.本文语言生动简练,表现富于张力。在这篇文章中,作者用“缀行甚远”“仍从”“又至”“并驱如故”“眈眈相向”等词语,将狼的凶狠、狡诈、贪婪刻画得入木三分。
D.一些与狼有关的成语中也保留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狼的形象,其中与本文中“狼”的形象一致的成语有:狼子野心、引狼入室、狼心狗肺、狼狈为奸、狼贪虎视。
六、名著阅读
根据你对《朝花夕拾》的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20.下列有关《朝花夕拾》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本书最初命名为《旧事重提》,顾名思义,它是一部回忆性的散文集。
B.《朝花夕拾》中的散文,反映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有着丰富深刻的社会内容。
C.集子中收录了《风筝》《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藤野先生》等十篇文章。
D.本书从儿童视角表现了温情与童趣,从成人视角表达了对现实的讽刺与批判。
21.小语在阅读《朝花夕拾》后,以“迅哥儿”为网名,为童年鲁迅做了一个朋友圈。小语做朋友圈的时候,把两个人物的评论给弄错了。请把错误指出来,并结合《朝花夕拾》原文里的人物形象说明理由。
七、作文
22.作文
题目:家有__________
要求:①把题目补写完整;②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作;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④不少于500字(诗歌不少于20行)。
学段
调查项目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每日可供自由阅读的时间
1.5 小时
1.2 小时
0.5 小时
经典所占的比重
27.8%
39.2%
45.6%
参考答案:
1.(1) 幻 zhuó 慈
(2) 摇蓝 摇篮
(3)因为有这样cí善的冬天,所以不希望别的。
(4) 比喻 拟人
2.(1)B
(2) 随着年级的递增,学生每日可供自由阅读的时间越来越少。 随着年级的递增,经典比重越来越大。(意思对即可)
3.B 4.描绘出一种寒冷、凄凉的环境特点,表达了诗人怀念家乡的思想情感。
5.芙蓉鸟被咬死,“我”误认为是花白猫造成的,对其进行惩戒,良心受到谴责(意思相近即可) 6.天生忧郁不活泼,也不去捉鼠,不招人喜欢;时常凝望鸟笼,以至于引起“我”及全家人对它的注意及误会;当芙蓉鸟被其它猫咬死时候,它正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更进一步误断它是“罪魁祸首”……一系列因素,为其后来的被冤埋下伏笔,暗示“花白猫”的悲惨结局,同时,文章首尾呼应,结构完整严谨。 7.运用比喻修辞,把“我”对猫的暴怒和虐待比作针,生动形象地抒发了“我”内心强烈的内疚、悔恨和自责之情。
运用心理描写,细腻地写出了“我”没有判断明白,就妄下断语,伤害了一条无辜的生命,内心强烈的愧疚、自责、遗憾之情(意思相近即可) 8.内容上:“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一只不会说话的动物,造成了它两个月后无辜死亡的悲剧。这个过失是无法补救的,心中的负罪感永远也无法消除,所以“永不养猫"。
结构上:前后呼应,收束全文,同时给读者留下无限回味的余地。
9. 遇蜈蚣 摘覆盆子 颜色 声音 10.示例:“窜”字既写出了云雀的机灵敏捷,又表现了“我”对云雀的羡慕之情。
11.示例:“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将覆盆子比作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覆盆子的颜色和形状。 12.C
13.B 14. 一会儿 径直 从容悠闲 于是就 15.(1)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
(2)牧童从树上下来看狼,母狼已经断气了。 16.屠户主要靠勇,牧童主要靠谋。我赞同以谋取胜,因为它展示了人类有智慧。
17.(1)连接、紧跟。(2)像狗似的 (3)从容、悠闲 18.(1)一只狼在积薪中打洞,打算从通道进入来攻击他的后面。
(2)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19.D
20.C 21.小语把“父亲”与“长妈妈”的留言给对调了。
在《朝花夕拾》里,父亲是一个严厉、专制的封建长辈,他不会允许孩子看闲书杂书的,这在《五猖会》里要少年鲁迅先背诵《鉴略》才许去看会可以看出;长妈妈是童年鲁迅的保姆,粗鲁无见识,但是对鲁迅是非常疼爱,曾经给少年鲁迅买过《山海经》,这个故事记录在《阿长与<山海经>》里。
22.例文:
家有“黄牛”老父
“……老哥,动作麻利点儿啊,时间不早了,该出发了。”几个男子的声音把我从睡梦中吵醒。我起身揉了揉蒙昽的睡眼向窗外望去——天还没亮呢。
我知道,他们又来叫父亲随他们一起到镇上卖青蚕豆了。今年风调雨顺,夏季上市的青蚕豆喜获丰收,我家也不例外。这几天,外省的许多客商到我们镇上来收购青蚕豆。家家户户都忙着摘豆、卖豆,因为青蚕豆的价钱要比以后卖干豆高出很多。
窗外的院子里,父亲弯着腰,正用绳子捆着昨天摘来的两包青蚕豆。我分明感觉到,清晨的风彻骨的凉,父亲痩弱的身躯在风中瑟缩着。不一会儿,父亲挑起两包豆,吃力地迈开步子,慢慢地,慢慢地,消失在我的视线里,走进黎明的晨光中。
昨天晚上,有位姐姐到我家说,她弟弟明天要到集市上去,如果愿意乘他的车,每人一元,一包豆也是一元。父亲算了算,我家的两包豆再加上他就得花3元钱……父亲拒绝了。
这些年,尽管粮食年年丰收,可父亲很节俭,总舍不得花钱。他要支撑起这个家,要供我和哥哥上学。他从不乱花一分钱。现在,乘一次车要花3元钱,他怎么肯呢?他只能一再苦自己,用单薄的肩膀去担起70多公斤重的担子。
中午,父亲拖着疲惫的身子从10里外的集市回来。见了我,他笑着说:“今天卖了个好价钱,有40多块哩!够你一个月的生活费了吧?”说着,他径自向橱柜走去,添了一碗冷饭,夹上点儿冷菜,坐在门槛上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看着父亲的样子,我的眼睛湿润了。
春夏秋冬,周而复始。
父亲宛如我们家一头不知疲倦的“老黄牛”,他每天总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风里来,雨里去,无怨无悔地劳作在田间地头,整天还乐呵呵的。父亲额上的皱纹一道道加深了,眼中布满了血丝,银发也长了出来。岁月的犁铧,使他痩小的身躯越来越沧桑。
今年,我们家蚕豆大获丰收,父亲心中充满了喜悦,也给了我无穷的精神力量。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语文七年级上册一轮复习试题(十四),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综合,综合性学习,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作文,文言文阅读,名著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语文七年级上册一轮复习试题(十五),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综合,综合性学习,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作文,文言文阅读,名著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语文七年级上册一轮复习试题(十六),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综合,综合性学习,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作文,文言文阅读,名著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