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精品配套教学课件
数学八年级下册3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数学八年级下册3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教学课件ppt,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情景导入,探索新知,典例精练,课堂练习,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如图,A、B表示两个仓库,要在A、B一侧的河岸边建造一个码头,使它到两个仓库的距离相等,码头P应建在什么位置?
作AB的线段垂直平分线
垂直且平分一条线段的直线叫作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l ⊥AA′交于点D,AD=A′D
线段AA′沿直线l折叠,则点A与点A′重合
直线l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p是直线l的一点,线段AB沿直线l折叠
因此点A与点B重合. 从而线段PA与线段PB重合,于是PA=PB.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
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证明:∵MN⊥AB∴∠PCA=∠PCB=90°∵AC=BC, PC=PC∴△APC≌△BPC(SAS)∴PA=PB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已知: 如图, 直线MN⊥AB, 垂足是C,且AC=BC, P是MN上任意一点.求证: PA=PB.
符号语言:∵如图, PC⊥AB, AC=BC, (P是线段AB垂直平分线上的一点)∴PA=PB.
应用:常用来证明两条线段相等
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它是真命题吗?你能证明吗?
已知:线段AB,点P是平面内一点,且PA=PB.求证:P点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
命题: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PA=PB,要分点P在线段AB上及线段AB外两种情况来讨论
情况一:当点P在线段AB上时,
∴点P为线段AB的中点,
显然此时点P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
情况二:当点P在线段AB外时,如图.
∴△PAB是等腰三角形.
过顶点P作PC⊥AB,垂足为点C,
∴底边AB上的高PC也是底边AB上的中线.
即 PC⊥AB,且AC=BC.
∴直线PC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此时点P也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
(1)过顶点P作PC⊥AB,垂足为点C
(2)取线段AB的中点C,连接PC
(3)过P点作∠APB的角平分线交AB于点C
直线PC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的逆定理:
几何语言:∵ PA =PB,∴ 点P 在AB 的垂直平分线上.
作用:判断一个点是否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例1:如图,在△ABC中,∠C=90°,DE为AB的垂直平分线.(1)如果AC=6cm,BC=8cm,试求△ACD的周长;(2)如果∠CAD:∠BAD=1:2,求∠B的度数.
知识点一: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解:(1)∵DE为AB的垂直平分线, ∴DA=DB,∴C△ACD=AC+CD+DA
=AC+CD+DB =AC+BC=14(cm);
(2)设∠CAD=x,则∠BAD=2x, ∵DA=DB, ∴∠DAB=∠B=2x, ∵∠C=90°, ∴x+2x+2x=90°,
解得 x=18°,则∠B=2x=36°.
例2:已知:如图△ABC中,AB=AC,O是△ABC内一点,且OB=OC.求证:直线AO垂直平分线段BC.
证明:∵AB=AC, ∴A在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同理,点O在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 ∴直线AO是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知识点二: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
证明:∵AB=AC,OB=OC,OA=OA ∴△AOB≌△AOC (SSS) ∴∠BOA=∠COA. ∵AB=AC ∴直线AO是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
思考:到线段AB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点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都在同一条直线上,这条直线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1.如图,已知直线l垂直平分线段AB,P是l上一点,已知PA=1,则PB ( )A.等于1 B.小于1C.大于1 D.不能确定
2.如图,AC=AD,BC=BD,则有( )A.AB垂直平分CDB.CD垂直平分ABC.AB与CD互相垂直平分D.CD平分∠ACB
3.如图,在△ABC中,DE是AC的垂直平分线,且分别交BC,AC于点D和E,∠B=60°,∠C=25°,则∠BAD为( )A.50° B.70° C.75° D.80°
4.如图,在△ABC中,AB=5,AC=6,BC=4,边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点D,则△BDC的周长是( ) A.8 B.9 C.10 D.11
5.如图,△ABC中,AB=AC,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E,连接BE,AB+BC=16cm,则△BCE的周长是 cm.
7.如图,在△ABC中,AC⊥BC,AD平分∠BAC,DE⊥AB于点E, 求证:直线AD是CE的垂直平分线.
证明:∵DE⊥AB,AC⊥BC, ∴∠AED=∠ACB=90°, 又∵AD平分∠BAC,∴∠DAE=∠DAC, 在△AED和△ACD中, ∠AED=∠ACB,∠DAE=∠DAC,AD=AD ∴△AED≌△ACD(AAS), ∴AE=AC,DE=DC ∴AD平分线段EC,
即直线AD是线段CE的垂直平分线.
8.如图,在△ABC中,AD⊥BC,EF垂直平分AC,交AC于点F,交BC于点E,点D是BE的中点.(1)若∠C=35°,求∠BAE的度数;(2)若CD=4cm,CF=3cm,求△ABC的周长.
解:(1)∵EF垂直平分AC,∴EA=EC, ∴∠EAC=∠C=35°, ∴∠AEB=∠EAC+∠C=70°,
∵点D是BE的中点,AD⊥BC, ∴AD垂直平分BE, ∴AE=AB, ∴∠ABE=∠AEB=70°, ∴∠BAE=180°﹣∠ABE﹣∠AEB=40°;
解:(2)∵EF垂直平分AC,AD垂直平分BE,∴AC=2CF=2×3=6cm,CE=AE=AB,DB=DE,∴C△ABC=AC+CB+AB =AC+CD+DB+AB =AC+CD+(DE+CE) =AC+2CD =6+2×4=14(cm), 即△ABC的周长是14cm.
线段的垂直平分的性质和判定
完成课本P23习题1.7中第1、2、3、4题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4 角平分线教学课件ppt,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情景导入,探索新知,典例精练,课堂练习,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一章 三角形的证明3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教学课件ppt,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温故知新,探究新知,尺规作图一,尺规作图二,典例精练,课堂练习,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2 直角三角形教学ppt课件,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复习导入,探索研究,c2a2+b2,∴a2+b2c2,典例精练,课堂练习,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