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人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全册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 燃烧和灭火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一、选择题
1.下列实验中,对水的主要作用分析不全面的是(资料:生石灰与水反应:CaO+ H2O=Ca(OH)2,反应为放热反应)
A.a图中的水便于观察烧瓶内气压的变化
B.b图烧杯中的水不仅可以提供反应所需热量,还可以使白磷隔绝空气
C.c图集气瓶中的水可用来排尽其中的空气并可用来观察H2何时收满
D.d图集气瓶中的水可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底
2.实验室制备并收集二氧化碳,按下表进行实验,取等质量的同种大理石加入足量酸中(杂质不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Ⅲ对应的如图变化曲线为甲
B.实验Ⅰ和Ⅱ对比,可说明酸的种类会影响反应的速率
C.实验Ⅱ和Ⅲ对比,可说明参加反应的固体的颗粒大小会影响反应的速率
D.实验Ⅱ和Ⅲ完全反应后,最终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是相等的
3.下列与氧气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室制取氧气时,一定要用催化剂
B.细铁丝在氧气中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C.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依据的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
D.氧气能与大多数的金属、某些化合物反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4.每个公民都要树立安全意识。下列做法中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室内起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
B.电线老化短路起火用水浇灭
C.点燃打火机检验家中燃气是否泄漏
D.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5.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探究MnO2是否能作为H2O2分解的催化剂B.探究水的组成
C.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D.验证燃烧需要氧气
6.对比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利用如图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当温度升高至60℃过程中,仅①燃烧;继续升高至260℃过程中,又仅③开始燃烧。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①燃烧可证明白磷是可燃物
B.对比③④可知无烟煤的着火点比红磷的高
C.对比①②可知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D.对比①③可知燃烧需要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7.下列事故的处理方法不科学的是
A.发现火势较大的火情,立即拨打“119”
B.从着火燃烧的房间逃离时,用湿毛巾捂住鼻子,俯低身子逃出
C.通电的电线着火时,立即用水浇灭
D.当煤气泄漏时,立即关闭煤气阀门并开窗通风,严禁开排气扇等与电源有关的开关
8.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将木柴架空燃烧,目的是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烧
B.用水灭火,既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又能使可燃物隔绝空气
C.救火时,不要贸然打开所有门窗,以免空气对流促进火势蔓延
D.逃离火灾现场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
9.下列促进燃烧和灭火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A.不断向燃煤锅炉的炉膛中吹入空气
B.汽车的化油器将汽油喷成雾状,进入内燃机气缸
C.炒菜时锅中的油着火,用锅盖盖灭
D.电器起火时,立即用水浇灭
10.下列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动植物的呼吸B.食物的腐烂C.酒和醋的酿造D.蜡烛的燃烧
二、判断题
11.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可燃物即可燃烧。( )
12.在山林中遇到火灾时,向顺风方向奔跑,脱离火灾区( )
13.用高压水枪向着火的油罐喷水,降低了石油的着火点( )
14.室内起火时,立即打开门窗通风( )
15.吹灭蜡烛,原理是隔绝氧气( )
三、综合应用题
16.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学习了气体性质实验后,对氢气的性质开展了以下项目式学习。
【项目一:氢气的性质】
用自制的氢气通过软管吹泡泡液并用喷枪点燃,观察现象(注意实验有危险,不要模仿)。
(1)吹出的泡泡液大多数都上升,但也有少数的泡泡液下降,可能的原因是 。
【项目二:氢气点燃需验纯】
用保鲜袋收集两袋氢气,甲袋是50%空气与50%氢气的混合气体,乙袋是纯净的氢气,然后分别点燃。
【查阅资料】三种常见可燃性气体的爆炸极限:
(2)点燃上面两袋气体,发现甲发生爆炸,原因是 。
(3)根据上表可以得出, (填写气体名称)使用最安全,该气体可通过氢氧化钠和醋酸钠(CH3COONa)在加热条件下制得,同时得到碳酸钠,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同学用温度传感器分别测定氢气(锌粒和稀硫酸反应装置导管中导出)和酒精灯燃烧后火焰温度的变化情况。
(4)结合甲图信息,可以得出氢气做燃料比酒精好,理由是 。
(5)科学家研究开发氢能源的脚步从未停止。如图乙为利用MnFe2O4热化学循环制氢的反应流程,反应前后Mn的化合价均为+2价。
①与传统电解法制取氢气相比,该流程的优点是 。
②若MnFe2O(4﹣y)中y=0.5,则MnFe2O(4﹣y)中Fe3+与Fe2+的个数比为 。
③请计算利用该流程每生成48kgO2,理论上能得到氢气的质量是多少? (请写出计算过程)
17.盐城,一个让人打开心扉的地方。
I.天空蓝
黄海森林公园闻名遐迩。森林是“地球之肺”。
(1)下列关于森林在提升空气质量方面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进行光合作用,促进碳氧循环
②吸收有害气体,提高空气质量
③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
(2)有些树木能分泌杀菌素,如单萜烯(C10H16),下列关于单萜烯的说法不正确的有 。
①属于有机小分子化合物
②由10个C原子、16个H原子构成
③由C元素和H元素组成
④13.6g单萜烯完全燃烧能生成4.4gCO2
II.革命红
盐城新四军重建军部纪念碑是这座城市革命峥嵘岁月的象征。
(3)纪念碑上铜质雕像若保护不当易生锈,铜锈的主要成分为碱式碳酸铜[Cu2(OH)2CO3],请据此判断铜生锈是铜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及 (填化学式)反应所致。
III.海盐白
(4)坐落盐城的“中国海盐博物馆”建筑设计理念源于食盐主要成分氯化钠(NaCl)的晶体结构,氯化钠是由 (填粒子符号)构成的。
(5)明朝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记载:“凡煎盐锅古谓之‘牢盆’……以铁打成叶片……其下列灶燃薪……共煎此盘。”“牢盆煎炼海卤”场景如图所示。
①煎盐“牢盆”以铁制,利用铁具有良好 (填字母序号)。
A.导电性 B.导热性 C.延展性
②“其下列灶燃薪”,灶民将柴草架空燃烧,其原理是 。
(6)从海水提取的粗盐中含有泥沙、CaCl2、MgCl2、Na2SO4等杂质,为了提纯粗盐,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操作:①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②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③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④过滤,⑤加入适量的盐酸。
①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 (填序号)。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①④⑤ C.③②①⑤④ D.②①③④⑤
②过滤后,滤渣中除泥沙外,还含有 种物质,加入适量稀盐酸的作用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任写一个即可)
18.某校化学实践活动小组对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一】用图1装置进行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
(1)图1中仪器a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制取装置是 。(填序号)
(3)用E装置收集氧气,发现气泡从集气瓶外冒出说明已经收集满了。气体收集结束后接下去的操作是先 ,再 。
【实验二】以“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最佳条件”为课题并进行数字化实验验证。
【查阅资料】
①、、KI都可以作分解的催化剂。
②气压传感器能描绘出密闭容器中压强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2)。曲线斜率越大,说明过氧化氢分解速度越快,则该条件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影响越大。
【实验探究】
连接仪器,将体积相同,浓度不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不同质量的、、KI分别放在耐压的密闭容器中,用气压传感器测量并采集数据如下表:
【现象与结论】
(4)根据实验 (填实验编号)的比较可以得出:三种催化剂催化效果排序是 。
(5)实验3观察到瓶内反应剧烈,产生大量白雾,其他实验组中未见到白雾。根据以上信息你认为最适合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为实验 。(填实验编号)
【交流与反思】
(6)实验室制取氧气,若采用如图3仪器作为气体发生装置,请从安全角度说出上述实验在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任写一条)
实验编号
药品
Ⅰ
块状大理石、10% H2SO4溶液
Ⅱ
块状大理石、7% HCl溶液
Ⅲ
大理石粉末、7% HCl溶液
可燃气体
爆炸极限(体积分数)
H2
4.0%﹣74.2%
CH4
5%﹣15%
CO
12.5%﹣74.2%
实验编号
因素
曲线斜率
催化剂种类
催化剂用量(g)
过氧化氢浓度
1
0.1
5%
0.383
2
0.3
8%
6.367
3
0.6
10%
18.233
4
0.6
10%
0.099
5
0.6
10%
0.163
参考答案:
1.A
【详解】A、氧化钙与水化合生成了氢氧化钙放出了大量的热,烧瓶内温度升高压强增大,导管口有气泡生成,烧杯中的水便于观察烧瓶内气压变化,还为氧化钙与水反应提供了反应物,对水的主要作用分析不全面,符合题意;
B、在探究燃烧的条件时,水的作用是能提供热量和隔绝空气的作用,故B正确,对水的主要作用分析全面,不符合题意;
C、利用排水法收集氢气时,排尽空气且便于观察H2何时集满,对水的主要作用分析全面,不符合题意;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融熔物,防止集气瓶炸裂,对水的主要作用分析全面,不符合题意。故选A。
2.B
【详解】A、碳酸钙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硫酸钙微溶于水,会覆盖在大理石的表面阻碍反应的进行,故Ⅰ反应一会后,反应停止,对应的是丙,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故实验Ⅲ对应的如图变化曲线为甲,实验Ⅱ对应的是乙,不符合题意;
B、实验Ⅰ和Ⅱ对比,除了酸的种类不同,酸的浓度也不同,无法说明酸的种类会影响反应的速率,符合题意;
C、实验Ⅱ和Ⅲ,除了固体的颗粒大小不同,其它因素均相同,可说明参加反应的固体的颗粒大小会影响反应的速率,不符合题意;
D、实验Ⅱ和Ⅲ大理石的质量相同,酸足量,故完全反应后,最终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是相等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A
【详解】A、实验室制取氧气时,不一定要用催化剂,例如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不用催化剂,说法错误;
B、细铁丝在氧气中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说法正确;
C、油锅着火,盖上锅盖,使可燃物隔绝空气而熄灭,说法正确;
D、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与大多数的金属、某些化合物反应,说法正确.
故选:A:
4.D
【详解】A、室内起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会增加室内氧气的浓度,使火烧得更旺,故A错误;
B、电线老化短路起火不能用水来灭火,因为水导电,会造成触电事故,可以用二氧化碳和干粉灭火剂灭火,故B错误;
C、家中燃气是否泄漏不能用点燃打火机来检验,可燃性气体碰到明火易发生爆炸事故,故C错误;
D、炒菜时油锅着火可以用锅盖盖灭,起到隔绝氧气的作用,故D正确。
故选D。
5.B
【详解】A. 通过实验可以验证二氧化锰可以改变过氧化氢分解速率,但无法说明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是否改变,不能说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的催化剂,此选项错误;
B. 氢气燃烧是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该实验可探究水的组成,此选项正确;
C. 软塑料瓶变瘪,可能是二氧化碳溶于水的原因,也可能是二氧化碳与水发生反应的原因,不能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此选项错误;
D. 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验证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此选项错误。
故选B。
6.C
【详解】A、利用如图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当温度升高至 60℃过程中,仅①燃烧;①燃烧可证明白磷是可燃物,分析正确,不符合题意;
B、继续升高至 260℃过程中,又仅③燃烧,因此对比③④可知无烟煤的着火点比红磷的高,分析正确,不符合题意;
C、①与②中存在两个变量,无可比性。对比②③可知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分析错误,符合题意;
D、①中白磷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白磷燃烧,③中红磷与氧气接触,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红磷不发生燃烧,对比①③可知燃烧需要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分析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C
【详解】A、119火警电话,发现火势较大的火情,立即拨打“119”,A正确。
B、为防止烟尘呛到,从着火燃烧的房间逃离时,用湿毛巾捂住鼻子,俯低身子逃出,B正确。
C、通电的电线着火时,应该先断电,不能立即用水浇灭,否则容易触电,C错误。
D、当煤气泄漏时,立即关闭煤气阀门并开窗通风,严禁开排气扇等与电源有关的开关,避免发生爆炸,D正确。
故选:C。
8.B
【分析】燃烧的条件是物质具有可燃性、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三者缺一不可,故分析灭火原理时,只要破坏其中的任意一个条件,即可达到灭火目的。
【详解】A、促进燃烧的方法有:提高氧气的浓度、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将木柴架空燃烧,可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烧,故选项正确;
B选项:着火点是物质固有性质,除非物质本身改变,着火点一般是不会变的。水能灭火,是因为水本身不易燃烧,不能做可燃物;而水又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隔离了助燃剂);同时,也降低了周围的温度。这样,燃烧的条件不满足,火自然就灭了,故选项错误;
C、救火时,不要贸然打开所有门窗,以免空气对流促进火势蔓延,故选项正确;
D、逃离火灾现场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以尽量少吸入有害气体和烟尘,故选项正确。
故选:B。
9.D
【详解】A.用煤炭烧锅炉时,要用鼓风机不断往锅炉中吹入空气,增大了单位体积内氧气的含量,能促进燃烧,故说法正确;
B.化油器将汽油喷成雾状,进入内燃机汽缸,能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可以促进燃烧,故说法正确;
C.炒菜时锅中的油着火,用锅盖盖灭,隔绝氧气而灭火,故说法正确;
D.电器起火时应先断开电源,再灭火,以防触电,故说法错误。
故选:D。
10.D
【分析】缓慢氧化是指物质与氧气发生的缓慢的氧化反应;
【详解】A、动植物的呼吸是动植物体内的葡萄糖和氧气发生的缓慢的氧化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B、食物的腐烂是食物与氧气发生的缓慢的氧化反应而变质,故是缓慢氧化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C、酒和醋的酿造是粮食与氧气发生的缓慢的氧化反应,故是缓慢氧化,故不符合题意;
D、蜡烛的燃烧是蜡烛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燃烧,是剧烈氧化反应,故符合题意。故选D。
11.错误
【详解】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所以如果没有氧气,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可燃物也不燃烧,故错误。
12.错误
【详解】在山林中遇到火灾时,向逆风方向奔跑,防止吸入过多烟尘或有害气体,故该说法错误。
13.错误
【详解】用高压水枪向着火的油罐喷水,降低温度至石油的着火点以下,着火点是一个定值,不能被降低,故错误。
14.错误
【详解】室内起火时,不能立即打开门窗通风,因为打开门窗加速空气流动,会使火势更旺,故错误。
15.错误
【详解】吹灭蜡烛的灭火原理是利用空气的流动带走蜡烛周围的热量,使温度降低至蜡烛的着火点以下。
16.(1)刚开始排出的气体是装置内的空气(合理即可)
(2)氢气的体积分数达到了爆炸极限
(3) 甲烷/CH4 CH3COONa+NaOHNa2CO3+CH4↑
(4)氢气的热值高,温度升高快
(5) 节约能源(合理即可) 1:1 设理论上能得到氢气的质量是x。
解得:x=6kg
答:理论上能得到氢气的质量是6kg。
【详解】(1)氢气密度比空气小,理论上充入泡泡内的气体为氢气,泡泡应往上升。吹出的泡泡液大多数都上升也说明了这一点。但也有少数的泡泡液下降,则这些泡泡中气体的密度较大,则可能的原因是刚开始排出的气体是装置内的空气。
(2)由气体的爆炸极限可知,点燃上面两袋气体,其中会发生爆炸的是甲,原因是氢气的体积分数达到了爆炸极限。
(3)根据上表可以得出,甲烷使用最安全,因为该气体的爆炸极限范围最小,该气体可通过氢氧化钠和醋酸钠(CH3COONa)在加热条件下制得,同时得到碳酸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3COONa+NaOHNa2CO3+CH4↑。
(4)结合甲图信息,氢气达到最高温度时间较短,相同时间内火焰温度较高,可以得出氢气做燃料比酒精好,理由是氢气的热值高,温度升高快。
(5)①该反应在太阳能产生高温下进行,该反应过程中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能,能节约能源等。
②若MnFe2O(4﹣y)中,y=0.5,设铁元素化合价为x,(+2)+2x+(﹣2)×(4﹣0.5)=0,x=+2.5,如果MnFe2O(4﹣y)中Fe3+与Fe2+的个数比为1:1,则化合价平均值为+2.5。
③详见答案。
17.(1)①②③
(2)②④/④②
(3)CO2
(4)Na+、Cl-
(5) B 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燃料充分燃烧
(6) AD/DA 四/4 或
【详解】(1)①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促进碳氧循环 ,故正确;
②绿色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可以提高空气质量,故正确;
③绿色植物可以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故正确;
故选①②③;
(2)①单萜烯(C10H16)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0+1×16=136,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小分子化合物 ,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②单萜烯是由单萜烯分子构成的,一个单萜烯分子是由10个C原子、16个H原子构成,故错误,符合题意;
③单萜烯是由C元素和H元素组成,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④单萜烯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根据碳元素质量守恒,13.6g单萜烯完全燃烧能生成CO2的质量为:,故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②④;
(3)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铜锈中含有铜、氢、氧、碳元素,故铜生锈是铜与空气中的O2、H2O和CO2共同作用的结果;
(4)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离子符号表示为Na+、Cl-;
(5)①煎盐“牢盆”以铁制,利用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故选B;
②其下列灶燃薪”,灶民将柴草架空燃烧,其原理是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燃料充分燃烧;
(6)①粗盐中含有泥沙、硫酸钠、氯化镁、氯化钙等杂质。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可溶液以将镁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可以将硫酸根离子沉淀;至于先除镁离子,还是先除硫酸根离子都可以;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除钙离子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转化为沉淀,但是加入碳酸钠溶液要放在加入的氯化钡溶液之后,这样碳酸钠会除去反应剩余的氯化钡;完全反应后,再进行过滤,最后再加入适量盐酸除去反应剩余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故正确的顺序为:①②(或②①)③④⑤,故选AD;
②过滤后,滤渣中除泥沙外,还含有硫酸钡、氢氧化镁、碳酸钙和碳酸钡四种物质,加入适量稀盐酸的作用是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方程式为:;
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方程式为:。
18.(1)集气瓶
(2)AD或AE
(3) 把导管移出水面 熄灭酒精灯
(4) 3、4、5 MnO2>KI>FeCl3
(5)2
(6)缓慢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详解】(1)图1中仪器a的名称是集气瓶;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该反应为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可选择A,氧气密度比空气大,氧气不易溶于水,收集装置可选择D或E,故应选用的制取装置是AD或AE;
(3)用E装置排水法收集氧气,气体收集结束后接下去的操作是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造成试管炸裂;
(4)要想比较三种催化剂的出催化效果,需要控制变量,因此要保证催化剂的量和过氧化氢浓度相同,应该是实验3、4、5,根据曲线斜率可知,斜率越大,催化效果越好,所以三种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是:MnO2>KI>FeCl3;
(5)实验3观察到瓶内反应剧烈,产生大量白雾,其他实验组中未见到白雾,实验3中催化效果太剧烈,因此要选择速率比较适中的,除了实验2其他的实验中,速率太慢,故最适合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为实验2;
(6)实验室制取氧气,若采用如图3仪器作为气体发生装置,通过注射器可以控制加入液体的量,从而控制反应速率,所以缓慢加入过氧化氢溶液,避免气体产生过快,密封橡胶塞被弹开。
人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全册课题2 原子的构成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人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全册<a href="/hx/tb_c28848_t7/?tag_id=28" target="_blank">课题2 原子的构成达标测试</a>,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人教版 (五四制)课题3 元素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 (五四制)<a href="/hx/tb_c28849_t7/?tag_id=28" target="_blank">课题3 元素课时练习</a>,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人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全册课题1 爱护水资源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全册<a href="/hx/tb_c28846_t7/?tag_id=28" target="_blank">课题1 爱护水资源当堂达标检测题</a>,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