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科学冀人版 (2017)三年级下册17 天气与气候教学设计
展开课题名
《天气与气候》
教材分析
学生经过前面的学习,已经能够利用气温、风向、降雨量等来描述短时间的天气状况。本课是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天气”与“气候”之间的异同。本课以学生的认知过程为主线设计了3个活动。活动1“描述家乡不同时期的天气”目的是帮助学生建构某一地区一定时间范围内的天气情况,并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进行描述。活动2“认识气候”是通过观察不同地区在全年中平均气温、降水量等特征的变化情况,引导学生分析地区之间的气候差异,归纳出各地的气候特征。活动3“比较天气和气候”让学生通过分析天气与气候的特点,归纳出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应用与拓展“气候影响生活”是引导学生依据不同季节的实际情况,认识到气候对人类生活的影响。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数据、得出结论、交流评价等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学生探究天气与气候的兴趣;树立学生与人合作完成探究任务的科学态度。本课重点是认识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
学情分析
天气和气候的概念不同。天气是某一地区在短时间内的天气现象,如:风、云、雾、雨、雪等。气候是某一地区在较长时段内大量天气状况的综合,通常是该地区多年来周期性的天气状况,比如:华北地区冬冷夏热,昆明四季如春,每年六七月份南方进入梅雨季节等。
从时间上来看,天气是短时间的,具有多变性;气候是长期的,具有稳定性。
它们受影响的因素不同。天气受气团(一定温度和湿度的空气聚集在一起,如冷气团、湿气团等)影响,所过之处引起温度及降水的变化。气候则是受地理纬度、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地貌、人类长期活动等影响,所以相对稳定。
天气是构成气候的基础,气候是对地域天气的总结和概括。气候的基本要素为气温和降水量,表现为冷、暖、干、湿,科学家以这几个要素为主要指标,把世界各地划分为五大气候带:(1)热带(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2)亚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3)温带(温带海洋气候、温带大陆气候、温带季风气候)。(4)寒带(苔原气候、冰原气候)。(5)高原山地气候。学生对于小范围、短时间的天气情况有了一定的认知,这就为学生认识更大范围、更长时间的气候特征奠定了基础。
核心教学
目标
1.学习目标描述:(1)知道什么是天气、什么是气候,掌握二者的区别和联系。
(2)通过学习可以描述家乡不同时期的的天气。
(3)了解气候对生活造成的影响。
2.学习分析内容:学生经过前面的学习,已经能够利用气温、风向、降雨量等来描述短时间的天气状况。本课是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天气”与“气候”之间的异同。本课以学生的认知过程为主线设计了3个活动。活动1“描述家乡不同时期的天气”目的是帮助学生建构某一地区一定时间范围内的天气情况,并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进行描述。活动2“认识气候”是通过观察不同地区在全年中平均气温、降水量等特征的变化情况,引导学生分析地区之间的气候差异,归纳出各地的气候特征。活动3“比较天气和气候”让学生通过分析天气与气候的特点,归纳出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应用与拓展“气候影响生活”是引导学生依据不同季节的实际情况,认识到气候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数据、得出结论、交流评价等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学生探究天气与气候的兴趣;树立学生与人合作完成探究任务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难点
根据可测量的天气要素数据分析出气候特点。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讨论法、提问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记录表等。
学生准备:科学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引导:(出示学生讨论天气的图片)同学们,这样的讨论情景你们熟悉吗?
这两位同学在讨论什么内容?“全年都比较热”也是在描述天气吗?
学生思考并交流。
提问:生活中,我们经常说起“天气”和“气候”,它们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二、探究发现,形成新知
1.描述家乡不同时期的天气。
提问:你的家乡(或常住地)一年中不同季节的气温和降水量是如何变化的?交流: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将交流情况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22页中(如下图)。
汇报:指定小组代表汇报,说一说本组同学熟悉的地方气温和降水量有什么特点。
小结:通过刚才的交流,大家发现某地一年中的不同季节的气温和降水量是不同的。
2.认识气候。
(1)提问:不同地区一年中不同季节气温和降水量有什么不同呢?
(2)分析:(出示当地一年气温和降水情况图表。)请分析下面一组关于“当地一年中平均气温和降水情祝”的参考数据,看一看与我们交流的结果是否一致。
思考:平均气温在25℃以上和5℃以下的月份是哪几个月?降水量在30mm以上和10mm以下的是哪几个月?这些说明什么?
(3)建立气候的概念。
讲解: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几个月或更长时间的气温、降水量等特征。科学家常用“气温”和“降水量”这两个量来描述一个地区的气候。比如通过表格中的数据,我们能分析出石家庄具有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降水少,四季分明,春秋季节较短的气候特征。
(4)认识不同地域的气候特点。
引导: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发现某地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请大家阅读记录哈尔滨和海口“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的统计表。统计哈尔滨平均气温在0℃以下的月份,海口平均气温在20℃以上的月份,各有几个?降水量有哪些不同?
阅读:学生阅读统计表,获取相关信息,然后进行交流汇报。
小结:哈尔滨和海口两个城市的气温和降水量有较大不同:哈尔滨有5个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说明很寒冷海口有10个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上,说明很炎热;哈尔滨降水量在30mm以上的月份有5个,说明雨水较少;海口降水量在30mm上的月份有10个,说明雨水较多。
3.比较天气和气候。
提问:天气和气候各有什么特点?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包括:
①天气和气候都会影响我们的生活;
②天气和气候都会影响动植物的生存;
③都可以用气温、风向、风力、降水量等气象要素来描述。
不同点包括:
①用气温、风向、风力、阴晴来描述天气,用平均气温和降水量来描述气候;
②一个地区的天气是多变的,一个地区的气候一般变化不大。
交流: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并将交流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22页中。
引导:通过上面的学习和总结,大家对天气和气候认识得更深刻了,请你试着写出描写天气和气候的词语,比一比谁写得多。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出描写天气和气候的词语,然后进行交流、评价。
三、案例分析,拓展延伸
引导:我国幅员辽阔,许多地区四季分明,依季节不同,气候差异明显。那么,气候对生活有什么样的影响呢?请大家看一段视频,找一找不同季节的气候特征,以及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学生观看视频并思考。
总结:过本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天气和气候在时间长短、范围大小稳定性、周期性等方面是有所不同的,它们对人类生活都会产生一定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
【设计意图】课堂小结不仅仅是对知识的归纳,更是为了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帮助学生感悟概念建立的过程,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板书设计
17.天气与气候
天气 时间短
气候 时间长
课后作业
课后习题中选取。
教学反思
亮点: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2.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理念,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3.课的结构清晰。准备部分、基本部分与整理部分的衔接科学、过渡自然。4.教学内容丰富,联系实际,拓展恰当。
不足之处:1.课堂细节讲解不够。2.对学生的带动性不够。3.整个课堂的气氛不是很活跃,学生的兴奋度还不高,上课有点放不开。
课堂教学建议:1.用好主题图展开学习活动。2.引导学生对“天气与气候”进行概括总结。3.以“问题”引导学生整理总结。
小学科学冀人版 (2017)三年级下册生物的相互影响11 喜鹊筑巢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冀人版 (2017)三年级下册<a href="/kx/tb_c4000718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生物的相互影响11 喜鹊筑巢教案设计</a>,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探究发现,获取新知,实践运用,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冀人版 (2017)三年级下册10 蜜蜂传粉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冀人版 (2017)三年级下册<a href="/kx/tb_c4000717_t8/?tag_id=27" target="_blank">10 蜜蜂传粉教学设计</a>,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科学三年级下册生物资源5 昆虫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科学三年级下册<a href="/kx/tb_c4000708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生物资源5 昆虫教案及反思</a>,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探究发现,形成新知,实践应用,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