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有机化合物单元练习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356916/0-17081775792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七章有机化合物单元练习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356916/0-17081775792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七章有机化合物单元练习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356916/0-170817757932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第七章有机化合物单元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七章有机化合物单元练习,共9页。
第七章有机化合物单元练习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2单选题1. 糖类、油脂、蛋白质是三大营养物质,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葡萄糖、油脂、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B. 淀粉、纤维素、油脂、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C. 牡丹籽油是一种优质的植物油脂,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 葡萄糖和果糖、蔗糖和麦芽糖、淀粉和纤维素均互为同分异构体2. 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乙烯和聚乙烯都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B. 向溴的CCl4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中分别通入乙烯,溶液均褪色,且褪色原理相同C. 乙醇、乙酸的官能团不同,但均能发生取代反应D. 可通过加入金属钠观察是否产生气体的方法检验乙醇中是否混有水3.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苯和氯气生成C6H6Cl6的反应是取代反应B. 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的产物是CH2CH2Br2C. 等物质的量的甲烷与氯气应的产物是CH3ClD. 硫酸作催化剂,CH3CO18OCH2CH3水解所得乙醇分子中有 18O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乙烯能使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两者的反应原理相同B. 邻二甲苯只有一种结构,证明苯环中不存在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交替出现的结构C. 相同物质的量的乙烯和甲烷完全燃烧消耗的氧气的量相同D. 乙醇、乙酸均能与Na反应放出H2,二者分子中官能团相同5.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 ①“乙醇汽油”是在汽油里加入适量乙醇而形成的一种燃料,它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②汽油、矿物油和植物油都是碳氢化合物,完全燃烧只生成CO2和H2O ③汽油的裂化、煤的液化和煤的干馏都是化学变化 ④除去乙酸乙酯中残留的乙酸,可加过量饱和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静置分液 ⑤将ag铜丝灼烧成黑色后趁热插入乙醇中,铜丝变红,再次称量铜丝的质量等于ag ⑥除去CH4中混有的少量C2H4,可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饱和溴水的洗气瓶 ⑦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都主要是以石油、煤、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的A. ③⑤⑥⑦ B. ④⑤⑥⑦ C. ①②⑤ D. ②④⑥6. 下列关于①乙烯、②苯、③乙醇、④乙酸、⑤葡萄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可以用新制Cu(OH)2悬浊液鉴别③④⑤ B. 只有①③⑤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C. 只有②③④能发生取代反应 D. 一定条件下,⑤可以转化为③7. 下列叙述正确的有个。( )A: 2−甲基丁烷也称为异丁烷B:分子式为C4H9Cl的同分异构体共有4种(不考虑立体异构)C:等物质的量的氯气与甲烷在光照条件下反应能制得纯净的一氯甲烷D:葡萄糖、油脂、蛋白质都能水解,但水解产物不同E:麦芽糖水解前后均可发生银镜反应F: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G:聚乙烯、聚氯乙烯、纤维素都属于合成高分子H:油脂发生皂化反应能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I:蛋白质溶液中加入CuSO4溶液发生盐析J:煤的气化、液化、干馏都是化学变化K:植物油、裂化汽油都可与溴水反应A. 5 B. 6 C. 7 D. 88.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所有碳氢化合物中,甲烷中碳的质量分数最低B. 所有烷烃中,甲烷的沸点最低C. 甲烷分子中最多有4个原子共平面D. 甲烷、乙烷和丙烷都能在光照下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9. 生活中使用的购物袋的材料多为聚乙烯,工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塑料也是聚乙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聚乙烯的单体能够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B. 聚乙烯既可以人工合成,也可以从自然界中获取C. 聚乙烯高温分解只生成其单体乙烯 D. 用纯净的乙烯合成的聚乙烯是纯净物10. 如图是四种常见有机物的比例模型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甲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 乙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C. 丙中的碳碳键是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D. 丁在稀硫酸作用下可与乙酸发生取代反应11. 下列有关常见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乙酸和乙醇均能与金属钠反应B. 蛋白质和油脂都是高分子化合物C. 分子式为C3H8的烷烃的二氯代物有3种(不含立体异构)D. 乙烯与溴水、苯与液溴发生的反应类型相同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油脂和维生素均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B. 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并称三大有机合成材料C. 糖类的组成均可表示为Cn(H2O)m,且均有甜味D. 葡萄糖溶液能产生丁达尔效应13. 下列物质中,在一定条件下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①乙醇 ②乙酸 ③乙酸乙酯 ④油脂 ⑤汽油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②③⑤14. 乙醇和乙酸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有机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乙醇可经过一步反应直接氧化为乙酸B. 可通过蒸馏的方法分离乙醇和乙酸C. 可用NaHCO3溶液检验乙醇中是否混有乙酸D. 乙醇能与钠反应放出氢气,说明乙醇能电离出H+而表现酸性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烷、乙烯、苯都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 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能水解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C. C2H4和C4H8互为同系物D. CH3CH2CH2CH3与互为同分异构体二、实验题16. A、B、C、D、E均为有机物,其中A是化学实验中最常见的有机物,它易溶于水并有特殊香味;B的产量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的水平,有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①所示:(1)写出B的结构简式______,A中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2)反应②和④的反应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①______,反应④______。(4)实验室利用反应③制取C,常用上图②装置:①a试管中的主要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②在实验中球形干燥管除起冷凝作用外,另一个重要作用是______。③试管b中液体作用是______。17. 合成乙酸乙酯的路线如下:CH2=CH2→①催化剂/H2OC2H5OH→②催化剂,Δ/O2CH3CHO→③催化剂/O2CH3COOH→④浓硫酸,Δ/乙醇CH3COOCH2CH3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乙烯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2)C2H5OH、CH3COOH分子中的官能团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4)乙烯能发生聚合反应,其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5)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乙酸乙酯。甲试管中碎瓷片的作用是__________,导管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试管中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装置图中有一个明显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 (Ⅰ)有机化合物甲()为一种重要的化工中间体。(1)甲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______。(2)1 mol甲与Na反应消耗Na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mol。(3)甲能发生酯化反应生成六元环状化合物乙,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Ⅱ)已知葡萄糖在乳酸菌的催化作用下,可以生成乳酸,其分子式是C3H6O3。(1)写出葡萄糖转化为乳酸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2)无色透明的乳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能够在加热、浓硫酸作催化剂的条件下与乙酸进行酯化反应,乳酸中还含有一个甲基(—CH3),则乳酸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3)写出钠与乳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三、简答题19. (1)写出下列各烷烃的分子式.①分子中含有22个共价键的烷烃为________;②下图中小球表示碳原子,小棍表示化学键,假如碳原子上其余的化学键都是与氢结合的。 则上图中属于链状烷烃的有____(填字母,以下同);与A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请写出H与氯气反应生成一氯代物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已知C7H16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主链含有五个碳原子,有两个甲基作支链,符合条件的烷烃有 ______ 种,其中有一种同分异构体的一氯代物有4种同分异构体,请写出其结构简式 ______ ,该烷烃分子的名称 ______ .(3)下列各组物质:①红磷和白磷;②12C和14C;③CH3CH2CH2CH3和(CH3)2CHCH3;④CH2=CH2和CH3CH=CH2;⑤CH3CH2CH2CH(C2H5)CH3和CH3CH2CH2CH(CH3)C2H5.请根据题意,将各组物质的编号填入下列空白处.互为同系物的是______,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是同一物质的是______.20. Ⅰ.下列物质中,属于同一物质的是________(填字母,下同),互为同系物的是________,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__。A.正丁烷与2−甲基丁烷B.金刚石和石墨C.CH2=CH—CH3和D.苯与溴苯E.和Ⅱ.A~E可表示常见有机物,请从A~E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回答下列问题:(1)具有催熟果实作用,其产量可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是________(写结构简式)。(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写结构简式)。(3)与金属钠反应最剧烈的是________(写结构简式),E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4)等质量的A、B、C完全燃烧,耗氧量最多的是________(填字母)。答案和解析1.【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常见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属于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应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记忆。【解答】A.葡萄糖是单糖,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故A错误;B.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通常在10000以上,油脂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B错误;C.油中含不饱和烃基,所以牡丹籽油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C正确;D.葡萄糖与果糖、蔗糖和麦芽糖互为同分异构体,淀粉与纤维素化学式虽然都表示为(C6H10O5)n,但是二者n值不同,所以其分子式不相同,不是同分异构体,故D错误。故选C。 2.【答案】C 【解析】略3.【答案】D 【解析】A.苯和氯气生成C6H6Cl6的反应是加成反应,A项错误;B.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的产物是CH2BrCH2Br,B项错误;C.等物质的量的甲烷与氯气反应可生成CH3Cl、CH2Cl2、CHCl3、CCl4和HCl,C项错误;D.在硫酸催化下,CH3CO18OCH2CH3水解生成CH3COOH和CH3CH218OH,D项正确。4.【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是对有机物的性质知识的考查,是中学化学的基础知识,难度一般。关键是掌握有机物的性质,侧重基础知识的考查。【解答】A.乙烯能使溴水是发生加成反应,乙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两者的反应原理不相同,故A错误; B.邻二甲苯只有一种结构,证明苯环中只存在一种化学键,不存在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交替出现的结构,故B正确; C.依据有机物燃烧的方程式可得,相同物质的量的乙烯和甲烷完全燃烧消耗的氧气的量不相同,故C错误; D.乙醇、乙酸均能与Na反应放出H2,乙醇的官能团是羟基,乙酸的官能团是羧基,二者分子中官能团不相同,故D错误。故选B。 5.【答案】A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问题、有机物的除杂鉴别、合成高分子的相关原料等,大部分属于记忆性内容,难度不大。①根据乙醇汽油的成分判断;②植物油是酯类物质,所以除了碳氢元素之外,还有氧元素;③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④根据乙酸乙酯和乙酸的性质分析;⑤铜丝灼烧成黑色,立即放入乙醇中,CuO与乙醇反应生成铜;⑥乙烯含有C=C官能团,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⑦根据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的生产原料分析;【解析】①乙醇汽油是一种由粮食及各种植物纤维加工成的燃料,乙醇和普通汽油按一定比例混配形成的新型替代能源,所以是混合物,故①错误;②汽油、矿物油都是碳氢化合物,植物油是酯类物质,所以除了碳氢元素之外,还有氧元素,故②错误;③汽油的裂化、煤的液化和煤的干馏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③正确;④乙酸乙酯在氢氧化钠溶液中会发生水解,乙酸乙酯中的乙酸应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故④错误;⑤铜丝灼烧成黑色,立即放入乙醇中,CuO与乙醇反应:CuO+C2H5OH→加热CH3CHO+Cu+H2O,反应前后其质量不变,故⑤正确;⑥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二溴乙烷而使溴水褪色,可用来鉴别,且能除去乙烯,故⑥正确;⑦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都主要是以石油、煤、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的,故⑦正确;故选:A。 6.【答案】C 【解析】新制Cu(OH)2悬浊液与乙醇、乙酸、葡萄糖(加热)混合后的现象分别为无现象、沉淀溶解、生成砖红色沉淀,A项正确;葡萄糖能发生取代反应,C项错误;淀粉酿酒的过程为淀粉→葡萄糖→酒精,D项正确。7.【答案】A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有机物的基本知识,涉及烷烃的命名、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甲烷的取代、基本营养物质的性质、煤的综合利用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解答】A.按照习惯命名法,2−甲基丁烷也称为异戊烷,故A错误;B. 分子式为C4H9Cl的同分异构体共有4种(不考虑立体异构),故B正确;C.等物质的量的氯气与甲烷在光照条件下反应生成产物中有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甲烷和氯化氢,无法制得纯净的一氯甲烷,故C错误;D.葡萄糖不能水解,油脂、蛋白质都能水解,但水解产物不同,故D错误;E.麦芽糖含有醛基,其水解产物是葡萄糖,也含有醛基,水解前后均可发生银镜反应,故E正确;F.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故F正确;G.聚乙烯、聚氯乙烯属于合成高分子,纤维素属于天然高分子,故G错误;H.油脂发生皂化反应能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盐,故H错误;I.蛋白质溶液中加入CuSO4溶液发生变性,故I错误;J.煤的气化、液化、干馏都是化学变化,故J正确;K.植物油、裂化汽油都含有不饱和键,都可与溴水反应,故K正确。故选A。 8.【答案】C 【解析】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碳原子位于正四面体的中心,甲烷中最多3个原子共面。9.【答案】A 【解析】【解答】A.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够与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A正确;B.聚乙烯是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B错误;C.聚乙烯分解产生的是很多种物质的混合物,C错误;D.聚乙烯分子的聚合度不确定,因此聚乙烯是混合物,D错误。故选A。10.【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物质的比例模型以及物质的结构和性质,明确常见物质的结构和性质是解答这类问题的关键,试题较易。【解答】由比例模型可知四种常见有机物分别为甲烷、乙烯、苯、乙醇,然后根据物质的性质分析。A.甲表示甲烷,属于饱和烃,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A项正确;B.乙表示乙烯,属于不饱和烃,能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B项正确;C.丙表示苯,苯中的碳碳键是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的共价键,C项正确;D.丁表示乙醇,在浓硫酸的作用下可与乙酸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乙酸乙酯,D项错误。故选 D。 11.【答案】A 【解析】乙酸和乙醇均能与金属钠反应生成H2,A项正确。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B项错误。给C3H8分子中的碳原子编号:,其中“1”与“∗1”位置的碳原子上的氢原子等效,当一个氯原子取代1号碳原子上的氢原子时,另一个氯原子可取代1、2、∗1号碳原子上的氢原子,当一个氯原子取代2号碳原子上的氢原子时,另一个氯原子可取代2号碳原子上的氢原子,故该烷烃的二氯代物有4种,C项错误。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苯与液溴在FeBr3催化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两者反应类型不同,D项错误。12.【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和分类,糖类、葡萄糖的性质等知识点,解题关键在于熟识相关知识点,并灵活运用,难度不大。【解答】A.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错误;B.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并称三大有机合成材料,正确;C.部分糖的组成不能用Cn(H2O)m表示,淀粉和纤维素没有甜味,错误;D.葡萄糖溶液不属于胶体,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错误。故选B。 13.【答案】B 【解析】略14.【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基础知识的考查与应用,注意把握乙醇的结构和性质是解答关键,D为解答易错点,难度不大。【解答】A.乙醇能被酸性重铬酸钾氧化生成乙酸,所以乙醇能经过一步反应直接氧化为乙酸,故A正确;B.互溶的液体可以采用蒸馏的方法分离,乙醇和乙酸互溶并且沸点相差较大,可以采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故B正确;C.乙醇和碳酸氢钠不反应,乙酸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可以用碳酸氢钠溶液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有乙酸,故C正确;D.乙醇含有羟基,可与钠发生反应生成氢气,但乙醇为非电解质,不能电离产生氢离子,故D错误;故选:D。 15.【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涉及甲烷、乙烯、苯、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性质,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的判断等,考查学生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难度不大。【解答】A.甲烷、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乙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A错误;B.糖类中的单糖、二糖和油脂都不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蛋白质是能水解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故B错误;C.C2H4为乙烯,C4H8可能是丁烯,也可能是环烷烃,同系物指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的有机物,所以C2H4和C4H8可能不互为同系物,故C错误;D.CH3CH2CH2CH3与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D正确。故选D。 16.【答案】(1)CH2=CH2;羟基;(2)加成反应;氧化反应;(3)2CH3CH2OH+2Na→2CH3CH2ONa+H2↑;2CH3CH2OH+O2→△Cu2CH3CHO+2H2O;(4)①CH3CH2OH+CH3COOHCH3COOCH2CH3+H2O;②防止倒吸;③除去挥发出来的乙酸和乙醇,降低乙酸乙酯溶解度,有利于分层。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推断、乙酸乙酯的制备,涉及烯、醇、羧酸的性质与转化等知识,是对常见有机物知识的简单运用,注意乙酸乙酯制备中长导管、饱和碳酸钠溶液以及浓硫酸的作用。【解答】B的产量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的水平,则B为CH2=CH2,A是化学实验中最常见的有机物,它易溶于水并有特殊香味,B转化得到A,A可以与Na、乙酸反应,在红热铜丝条件下也反应,可知②是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A为CH3CH2OH,④是乙醇发生催化氧化生成D为CH3CHO,③是乙醇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C为CH3COOCH2CH3,①是乙醇与钠反应生成E为CH3CH2ONa。(1)由上述分析可知,B的结构简式为CH2=CH2;A为CH3CH2OH,含有官能团为:羟基;故答案为:CH2=CH2;羟基;(2)反应②是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④是乙醇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乙醛;故答案为:加成反应;氧化反应;(3)反应①是乙醇与钠反应生成乙醇钠与氢气,反应方程式为:2CH3CH2OH+2Na→2CH3CH2ONa+H2↑,反应④是乙醇在铜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催化氧化生成乙醛,反应方程式为:2CH3CH2OH+O2→△Cu2CH3CHO+2H2O;故答案为:2CH3CH2OH+2Na→2CH3CH2ONa+H2↑;2CH3CH2OH+O2→△Cu2CH3CHO+2H2O;(4)①a试管中为乙醇与乙酸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与水,反应方程式为:CH3CH2OH+CH3COOHCH3COOCH2CH3+H2O;故答案为:CH3CH2OH+CH3COOHCH3COOCH2CH3+H2O;②在实验中球形干燥管除起冷凝作用外,同时防止倒吸;故答案为:防止倒吸;③蒸馏出的乙酸乙酯中含有乙酸、乙醇,通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挥发出来的乙酸和乙醇,降低乙酸乙酯溶解度,有利于分层;故答案为:除去挥发出来的乙酸和乙醇,降低乙酸乙酯溶解度,有利于分层; 17.【答案】(1)(2)羟基 羧基(3)加成反应 氧化反应(4)(5)2CH3CH2OH+O2→Δ催化剂2CH3CHO+2H2O 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6)防止暴沸 导气、冷凝回流 吸收挥发出来的乙酸和乙醇 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分层析出 导管的出口伸入液面以下 【解析】(1)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电子式为。(2)C2H5OH、CH3COOH分子中的官能团名称分别是羟基、羧基。(3)反应①是乙烯和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反应②是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和水。(4)乙烯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聚合反应生成聚乙烯,其结构简式为。(5)反应②是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CH2OH+O2→Δ催化剂2CH3CHO+2H2O。反应④是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和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6)乙酸、乙醇沸点低,故加热时要加碎瓷片,可防止液体暴沸;导管a的作用是导气、冷凝回流;生成的乙酸乙酯中含有乙醇和乙酸,因此乙试管中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挥发出来的乙酸和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分层析出;由于乙醇和乙酸与水互溶,因此可判断该装置图中有一个明显的错误是导管的出口伸入液面以下,容易引起倒吸。18.【答案】(Ⅰ)(1)C6H11BrO3;溴原子、羟基、羧基(2)2 (3)(Ⅱ)(1)C6H12O6乳酸菌→2C3H6O3(2)CH3CHOHCOOH(3)2Na+CH3CHOHCOOH→CH3CHONaCOONa+H2↑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间的关系,题目难度不大,熟练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解答】(Ⅰ)(1)由有机化合物甲的结构简式可知分子式为:C6H11BrO3;含有的官能团有:溴原子、羟基、羧基;故答案为:C6H11BrO3;溴原子、羟基、羧基;(2)有机物甲中的羟基和羧基都能与金属钠反应,1mol甲含有1mol羟基和1mol羧基,所以1mol甲消耗金属钠的物质的量为2mol;故答案为:2;(3)有机物甲中的羟基和羧基能发生酯化反应生成六元环,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Ⅱ)(1)葡萄糖在乳酸菌作用下生成乳酸菌的化学方程式为:C6H12O6乳酸菌→2C3H6O3;故答案为:C6H12O6乳酸菌→2C3H6O3;(2)无色透明的乳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说明乳酸菌含有羧基;能够在加热、浓硫酸作催化剂的条件下与乙酸进行酯化反应,说明乳酸菌含有羟基,乳酸中还含有一个甲基(—CH3),则乳酸的结构简式为:CH3CHOHCOOH;故答案为:CH3CHOHCOOH;(3)乳酸菌与金属钠反应生成氢气和乳酸菌钠盐,化学方程式为:2Na+CH3CHOHCOOH→CH3CHONaCOONa+H2↑;故答案为:2Na+CH3CHOHCOOH→CH3CHONaCOONa+H2↑。 19.【答案】(1)①C7H16②ACF;C; (2)4;(CH3)3CCH2CH2CH3;2,2—二甲基戊烷(3)④;③;②;①;⑤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有机物分子式的推断、“四同”的判断、有机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同分异构体的书写等,掌握基本概念是关键,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是难点,难度一般。【解答】(1)①烷烃的通式为CnH2n+2,含有(2n+2)个C−H键和(n−1)个C−C键,总数为3n+1,分子中含有22个共价键的烷烃,则3n+1=22,故n=7,该烷烃的分子式为C7H16,故答案为:C7H16;②由图可知,A为丁烷;B为2−丁烯;C为2−甲基丙烷;D为2−丁炔;E为1−丁烯;F为丙烷;G为1−丁炔;H为环丁烷;其中属于链状烷烃的是ACF;与A(丁烷)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C(2−甲基丙烷);H(环丁烷)与氯气反应生成一氯代物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ACF;C; ;(2)分子式为C7H16的烷烃中主链含有五个碳原子,有两个甲基作支链的结构简式有:CH3CH2C(CH3)2CH2CH3、(CH3)3CCH2CH2CH3、(CH3)2CHCH(CH3)CH2CH3、(CH3)2CHCH2CH(CH3)CH3共4种;其中一氯代物有4种同分异构体的是(CH3)3CCH2CH2CH3,名称为2,2—二甲基戊烷,故答案为:4;(CH3)3CCH2CH2CH3;2,2—二甲基戊烷;(3)①红磷和白磷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②12C和14C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③CH3CH2CH2CH3和(CH3)2CHCH3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④CH2=CH2和CH3CH=CH2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一个“CH2”,互为同系物;⑤CH3CH2CH2CH(C2H5)CH3和CH3CH2CH2CH(CH3)C2H5是同种物质;互为同系物的是④,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③,互为同位素的是②,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①,是同一物质的是⑤,故答案为:④;③;②;①;⑤。 20.【答案】Ⅰ.E;A;BⅡ.(1)CH2=CH2(2)CH2=CH2;CH3CH2OH(3)CH3COOH;羟基 (4)A 【解析】Ⅰ.【分析】本题考查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等概念的判断,难度不大,理解概念是解题关键。【解答】A.正丁烷与2−甲基丁烷均为烷烃,分子组成相差一个CH2,互为同系物;B.金刚石和石墨为碳元素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C.CH2=CH—CH3和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D.苯与溴苯分子式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也不是同系物;E.甲烷的二氯代物只有1种,和为同一物质。Ⅱ.【分析】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难度不大,准确确定有机物结构是解题关键。【解答】A为甲烷,B为乙烯,C为正丁烷,D为乙酸,E为乙醇。(1)具有催熟果实作用,其产量可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是乙烯,结构简式为CH2=CH2。(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物质有CH2=CH2、CH3CH2OH。(3)乙醇和乙酸能与金属钠反应,反应最剧烈的是乙酸,,E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羟基。(4)等质量的烃,含氢量越高,完全燃烧时耗氧量越大,则A、B、C完全燃烧,耗氧量最多的是A(甲烷)。
第七章有机化合物单元练习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2单选题1. 糖类、油脂、蛋白质是三大营养物质,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葡萄糖、油脂、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B. 淀粉、纤维素、油脂、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C. 牡丹籽油是一种优质的植物油脂,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 葡萄糖和果糖、蔗糖和麦芽糖、淀粉和纤维素均互为同分异构体2. 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乙烯和聚乙烯都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B. 向溴的CCl4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中分别通入乙烯,溶液均褪色,且褪色原理相同C. 乙醇、乙酸的官能团不同,但均能发生取代反应D. 可通过加入金属钠观察是否产生气体的方法检验乙醇中是否混有水3.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苯和氯气生成C6H6Cl6的反应是取代反应B. 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的产物是CH2CH2Br2C. 等物质的量的甲烷与氯气应的产物是CH3ClD. 硫酸作催化剂,CH3CO18OCH2CH3水解所得乙醇分子中有 18O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乙烯能使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两者的反应原理相同B. 邻二甲苯只有一种结构,证明苯环中不存在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交替出现的结构C. 相同物质的量的乙烯和甲烷完全燃烧消耗的氧气的量相同D. 乙醇、乙酸均能与Na反应放出H2,二者分子中官能团相同5.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 ①“乙醇汽油”是在汽油里加入适量乙醇而形成的一种燃料,它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②汽油、矿物油和植物油都是碳氢化合物,完全燃烧只生成CO2和H2O ③汽油的裂化、煤的液化和煤的干馏都是化学变化 ④除去乙酸乙酯中残留的乙酸,可加过量饱和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静置分液 ⑤将ag铜丝灼烧成黑色后趁热插入乙醇中,铜丝变红,再次称量铜丝的质量等于ag ⑥除去CH4中混有的少量C2H4,可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饱和溴水的洗气瓶 ⑦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都主要是以石油、煤、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的A. ③⑤⑥⑦ B. ④⑤⑥⑦ C. ①②⑤ D. ②④⑥6. 下列关于①乙烯、②苯、③乙醇、④乙酸、⑤葡萄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可以用新制Cu(OH)2悬浊液鉴别③④⑤ B. 只有①③⑤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C. 只有②③④能发生取代反应 D. 一定条件下,⑤可以转化为③7. 下列叙述正确的有个。( )A: 2−甲基丁烷也称为异丁烷B:分子式为C4H9Cl的同分异构体共有4种(不考虑立体异构)C:等物质的量的氯气与甲烷在光照条件下反应能制得纯净的一氯甲烷D:葡萄糖、油脂、蛋白质都能水解,但水解产物不同E:麦芽糖水解前后均可发生银镜反应F: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G:聚乙烯、聚氯乙烯、纤维素都属于合成高分子H:油脂发生皂化反应能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I:蛋白质溶液中加入CuSO4溶液发生盐析J:煤的气化、液化、干馏都是化学变化K:植物油、裂化汽油都可与溴水反应A. 5 B. 6 C. 7 D. 88.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所有碳氢化合物中,甲烷中碳的质量分数最低B. 所有烷烃中,甲烷的沸点最低C. 甲烷分子中最多有4个原子共平面D. 甲烷、乙烷和丙烷都能在光照下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9. 生活中使用的购物袋的材料多为聚乙烯,工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塑料也是聚乙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聚乙烯的单体能够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B. 聚乙烯既可以人工合成,也可以从自然界中获取C. 聚乙烯高温分解只生成其单体乙烯 D. 用纯净的乙烯合成的聚乙烯是纯净物10. 如图是四种常见有机物的比例模型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甲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 乙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C. 丙中的碳碳键是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D. 丁在稀硫酸作用下可与乙酸发生取代反应11. 下列有关常见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乙酸和乙醇均能与金属钠反应B. 蛋白质和油脂都是高分子化合物C. 分子式为C3H8的烷烃的二氯代物有3种(不含立体异构)D. 乙烯与溴水、苯与液溴发生的反应类型相同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油脂和维生素均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B. 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并称三大有机合成材料C. 糖类的组成均可表示为Cn(H2O)m,且均有甜味D. 葡萄糖溶液能产生丁达尔效应13. 下列物质中,在一定条件下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①乙醇 ②乙酸 ③乙酸乙酯 ④油脂 ⑤汽油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②③⑤14. 乙醇和乙酸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有机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乙醇可经过一步反应直接氧化为乙酸B. 可通过蒸馏的方法分离乙醇和乙酸C. 可用NaHCO3溶液检验乙醇中是否混有乙酸D. 乙醇能与钠反应放出氢气,说明乙醇能电离出H+而表现酸性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烷、乙烯、苯都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 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能水解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C. C2H4和C4H8互为同系物D. CH3CH2CH2CH3与互为同分异构体二、实验题16. A、B、C、D、E均为有机物,其中A是化学实验中最常见的有机物,它易溶于水并有特殊香味;B的产量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的水平,有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①所示:(1)写出B的结构简式______,A中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2)反应②和④的反应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①______,反应④______。(4)实验室利用反应③制取C,常用上图②装置:①a试管中的主要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②在实验中球形干燥管除起冷凝作用外,另一个重要作用是______。③试管b中液体作用是______。17. 合成乙酸乙酯的路线如下:CH2=CH2→①催化剂/H2OC2H5OH→②催化剂,Δ/O2CH3CHO→③催化剂/O2CH3COOH→④浓硫酸,Δ/乙醇CH3COOCH2CH3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乙烯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2)C2H5OH、CH3COOH分子中的官能团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4)乙烯能发生聚合反应,其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5)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乙酸乙酯。甲试管中碎瓷片的作用是__________,导管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试管中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装置图中有一个明显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 (Ⅰ)有机化合物甲()为一种重要的化工中间体。(1)甲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______。(2)1 mol甲与Na反应消耗Na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mol。(3)甲能发生酯化反应生成六元环状化合物乙,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Ⅱ)已知葡萄糖在乳酸菌的催化作用下,可以生成乳酸,其分子式是C3H6O3。(1)写出葡萄糖转化为乳酸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2)无色透明的乳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能够在加热、浓硫酸作催化剂的条件下与乙酸进行酯化反应,乳酸中还含有一个甲基(—CH3),则乳酸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3)写出钠与乳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三、简答题19. (1)写出下列各烷烃的分子式.①分子中含有22个共价键的烷烃为________;②下图中小球表示碳原子,小棍表示化学键,假如碳原子上其余的化学键都是与氢结合的。 则上图中属于链状烷烃的有____(填字母,以下同);与A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请写出H与氯气反应生成一氯代物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已知C7H16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主链含有五个碳原子,有两个甲基作支链,符合条件的烷烃有 ______ 种,其中有一种同分异构体的一氯代物有4种同分异构体,请写出其结构简式 ______ ,该烷烃分子的名称 ______ .(3)下列各组物质:①红磷和白磷;②12C和14C;③CH3CH2CH2CH3和(CH3)2CHCH3;④CH2=CH2和CH3CH=CH2;⑤CH3CH2CH2CH(C2H5)CH3和CH3CH2CH2CH(CH3)C2H5.请根据题意,将各组物质的编号填入下列空白处.互为同系物的是______,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是同一物质的是______.20. Ⅰ.下列物质中,属于同一物质的是________(填字母,下同),互为同系物的是________,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__。A.正丁烷与2−甲基丁烷B.金刚石和石墨C.CH2=CH—CH3和D.苯与溴苯E.和Ⅱ.A~E可表示常见有机物,请从A~E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回答下列问题:(1)具有催熟果实作用,其产量可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是________(写结构简式)。(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写结构简式)。(3)与金属钠反应最剧烈的是________(写结构简式),E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4)等质量的A、B、C完全燃烧,耗氧量最多的是________(填字母)。答案和解析1.【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常见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属于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应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记忆。【解答】A.葡萄糖是单糖,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故A错误;B.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通常在10000以上,油脂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B错误;C.油中含不饱和烃基,所以牡丹籽油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C正确;D.葡萄糖与果糖、蔗糖和麦芽糖互为同分异构体,淀粉与纤维素化学式虽然都表示为(C6H10O5)n,但是二者n值不同,所以其分子式不相同,不是同分异构体,故D错误。故选C。 2.【答案】C 【解析】略3.【答案】D 【解析】A.苯和氯气生成C6H6Cl6的反应是加成反应,A项错误;B.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的产物是CH2BrCH2Br,B项错误;C.等物质的量的甲烷与氯气反应可生成CH3Cl、CH2Cl2、CHCl3、CCl4和HCl,C项错误;D.在硫酸催化下,CH3CO18OCH2CH3水解生成CH3COOH和CH3CH218OH,D项正确。4.【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是对有机物的性质知识的考查,是中学化学的基础知识,难度一般。关键是掌握有机物的性质,侧重基础知识的考查。【解答】A.乙烯能使溴水是发生加成反应,乙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两者的反应原理不相同,故A错误; B.邻二甲苯只有一种结构,证明苯环中只存在一种化学键,不存在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交替出现的结构,故B正确; C.依据有机物燃烧的方程式可得,相同物质的量的乙烯和甲烷完全燃烧消耗的氧气的量不相同,故C错误; D.乙醇、乙酸均能与Na反应放出H2,乙醇的官能团是羟基,乙酸的官能团是羧基,二者分子中官能团不相同,故D错误。故选B。 5.【答案】A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问题、有机物的除杂鉴别、合成高分子的相关原料等,大部分属于记忆性内容,难度不大。①根据乙醇汽油的成分判断;②植物油是酯类物质,所以除了碳氢元素之外,还有氧元素;③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④根据乙酸乙酯和乙酸的性质分析;⑤铜丝灼烧成黑色,立即放入乙醇中,CuO与乙醇反应生成铜;⑥乙烯含有C=C官能团,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⑦根据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的生产原料分析;【解析】①乙醇汽油是一种由粮食及各种植物纤维加工成的燃料,乙醇和普通汽油按一定比例混配形成的新型替代能源,所以是混合物,故①错误;②汽油、矿物油都是碳氢化合物,植物油是酯类物质,所以除了碳氢元素之外,还有氧元素,故②错误;③汽油的裂化、煤的液化和煤的干馏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③正确;④乙酸乙酯在氢氧化钠溶液中会发生水解,乙酸乙酯中的乙酸应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故④错误;⑤铜丝灼烧成黑色,立即放入乙醇中,CuO与乙醇反应:CuO+C2H5OH→加热CH3CHO+Cu+H2O,反应前后其质量不变,故⑤正确;⑥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二溴乙烷而使溴水褪色,可用来鉴别,且能除去乙烯,故⑥正确;⑦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都主要是以石油、煤、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的,故⑦正确;故选:A。 6.【答案】C 【解析】新制Cu(OH)2悬浊液与乙醇、乙酸、葡萄糖(加热)混合后的现象分别为无现象、沉淀溶解、生成砖红色沉淀,A项正确;葡萄糖能发生取代反应,C项错误;淀粉酿酒的过程为淀粉→葡萄糖→酒精,D项正确。7.【答案】A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有机物的基本知识,涉及烷烃的命名、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甲烷的取代、基本营养物质的性质、煤的综合利用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解答】A.按照习惯命名法,2−甲基丁烷也称为异戊烷,故A错误;B. 分子式为C4H9Cl的同分异构体共有4种(不考虑立体异构),故B正确;C.等物质的量的氯气与甲烷在光照条件下反应生成产物中有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甲烷和氯化氢,无法制得纯净的一氯甲烷,故C错误;D.葡萄糖不能水解,油脂、蛋白质都能水解,但水解产物不同,故D错误;E.麦芽糖含有醛基,其水解产物是葡萄糖,也含有醛基,水解前后均可发生银镜反应,故E正确;F.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故F正确;G.聚乙烯、聚氯乙烯属于合成高分子,纤维素属于天然高分子,故G错误;H.油脂发生皂化反应能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盐,故H错误;I.蛋白质溶液中加入CuSO4溶液发生变性,故I错误;J.煤的气化、液化、干馏都是化学变化,故J正确;K.植物油、裂化汽油都含有不饱和键,都可与溴水反应,故K正确。故选A。 8.【答案】C 【解析】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碳原子位于正四面体的中心,甲烷中最多3个原子共面。9.【答案】A 【解析】【解答】A.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够与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A正确;B.聚乙烯是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B错误;C.聚乙烯分解产生的是很多种物质的混合物,C错误;D.聚乙烯分子的聚合度不确定,因此聚乙烯是混合物,D错误。故选A。10.【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物质的比例模型以及物质的结构和性质,明确常见物质的结构和性质是解答这类问题的关键,试题较易。【解答】由比例模型可知四种常见有机物分别为甲烷、乙烯、苯、乙醇,然后根据物质的性质分析。A.甲表示甲烷,属于饱和烃,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A项正确;B.乙表示乙烯,属于不饱和烃,能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B项正确;C.丙表示苯,苯中的碳碳键是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的共价键,C项正确;D.丁表示乙醇,在浓硫酸的作用下可与乙酸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乙酸乙酯,D项错误。故选 D。 11.【答案】A 【解析】乙酸和乙醇均能与金属钠反应生成H2,A项正确。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B项错误。给C3H8分子中的碳原子编号:,其中“1”与“∗1”位置的碳原子上的氢原子等效,当一个氯原子取代1号碳原子上的氢原子时,另一个氯原子可取代1、2、∗1号碳原子上的氢原子,当一个氯原子取代2号碳原子上的氢原子时,另一个氯原子可取代2号碳原子上的氢原子,故该烷烃的二氯代物有4种,C项错误。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苯与液溴在FeBr3催化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两者反应类型不同,D项错误。12.【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和分类,糖类、葡萄糖的性质等知识点,解题关键在于熟识相关知识点,并灵活运用,难度不大。【解答】A.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错误;B.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并称三大有机合成材料,正确;C.部分糖的组成不能用Cn(H2O)m表示,淀粉和纤维素没有甜味,错误;D.葡萄糖溶液不属于胶体,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错误。故选B。 13.【答案】B 【解析】略14.【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基础知识的考查与应用,注意把握乙醇的结构和性质是解答关键,D为解答易错点,难度不大。【解答】A.乙醇能被酸性重铬酸钾氧化生成乙酸,所以乙醇能经过一步反应直接氧化为乙酸,故A正确;B.互溶的液体可以采用蒸馏的方法分离,乙醇和乙酸互溶并且沸点相差较大,可以采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故B正确;C.乙醇和碳酸氢钠不反应,乙酸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可以用碳酸氢钠溶液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有乙酸,故C正确;D.乙醇含有羟基,可与钠发生反应生成氢气,但乙醇为非电解质,不能电离产生氢离子,故D错误;故选:D。 15.【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涉及甲烷、乙烯、苯、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性质,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的判断等,考查学生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难度不大。【解答】A.甲烷、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乙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A错误;B.糖类中的单糖、二糖和油脂都不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蛋白质是能水解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故B错误;C.C2H4为乙烯,C4H8可能是丁烯,也可能是环烷烃,同系物指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的有机物,所以C2H4和C4H8可能不互为同系物,故C错误;D.CH3CH2CH2CH3与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D正确。故选D。 16.【答案】(1)CH2=CH2;羟基;(2)加成反应;氧化反应;(3)2CH3CH2OH+2Na→2CH3CH2ONa+H2↑;2CH3CH2OH+O2→△Cu2CH3CHO+2H2O;(4)①CH3CH2OH+CH3COOHCH3COOCH2CH3+H2O;②防止倒吸;③除去挥发出来的乙酸和乙醇,降低乙酸乙酯溶解度,有利于分层。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推断、乙酸乙酯的制备,涉及烯、醇、羧酸的性质与转化等知识,是对常见有机物知识的简单运用,注意乙酸乙酯制备中长导管、饱和碳酸钠溶液以及浓硫酸的作用。【解答】B的产量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的水平,则B为CH2=CH2,A是化学实验中最常见的有机物,它易溶于水并有特殊香味,B转化得到A,A可以与Na、乙酸反应,在红热铜丝条件下也反应,可知②是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A为CH3CH2OH,④是乙醇发生催化氧化生成D为CH3CHO,③是乙醇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C为CH3COOCH2CH3,①是乙醇与钠反应生成E为CH3CH2ONa。(1)由上述分析可知,B的结构简式为CH2=CH2;A为CH3CH2OH,含有官能团为:羟基;故答案为:CH2=CH2;羟基;(2)反应②是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④是乙醇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乙醛;故答案为:加成反应;氧化反应;(3)反应①是乙醇与钠反应生成乙醇钠与氢气,反应方程式为:2CH3CH2OH+2Na→2CH3CH2ONa+H2↑,反应④是乙醇在铜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催化氧化生成乙醛,反应方程式为:2CH3CH2OH+O2→△Cu2CH3CHO+2H2O;故答案为:2CH3CH2OH+2Na→2CH3CH2ONa+H2↑;2CH3CH2OH+O2→△Cu2CH3CHO+2H2O;(4)①a试管中为乙醇与乙酸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与水,反应方程式为:CH3CH2OH+CH3COOHCH3COOCH2CH3+H2O;故答案为:CH3CH2OH+CH3COOHCH3COOCH2CH3+H2O;②在实验中球形干燥管除起冷凝作用外,同时防止倒吸;故答案为:防止倒吸;③蒸馏出的乙酸乙酯中含有乙酸、乙醇,通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挥发出来的乙酸和乙醇,降低乙酸乙酯溶解度,有利于分层;故答案为:除去挥发出来的乙酸和乙醇,降低乙酸乙酯溶解度,有利于分层; 17.【答案】(1)(2)羟基 羧基(3)加成反应 氧化反应(4)(5)2CH3CH2OH+O2→Δ催化剂2CH3CHO+2H2O 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6)防止暴沸 导气、冷凝回流 吸收挥发出来的乙酸和乙醇 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分层析出 导管的出口伸入液面以下 【解析】(1)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电子式为。(2)C2H5OH、CH3COOH分子中的官能团名称分别是羟基、羧基。(3)反应①是乙烯和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反应②是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和水。(4)乙烯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聚合反应生成聚乙烯,其结构简式为。(5)反应②是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CH2OH+O2→Δ催化剂2CH3CHO+2H2O。反应④是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和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6)乙酸、乙醇沸点低,故加热时要加碎瓷片,可防止液体暴沸;导管a的作用是导气、冷凝回流;生成的乙酸乙酯中含有乙醇和乙酸,因此乙试管中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挥发出来的乙酸和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分层析出;由于乙醇和乙酸与水互溶,因此可判断该装置图中有一个明显的错误是导管的出口伸入液面以下,容易引起倒吸。18.【答案】(Ⅰ)(1)C6H11BrO3;溴原子、羟基、羧基(2)2 (3)(Ⅱ)(1)C6H12O6乳酸菌→2C3H6O3(2)CH3CHOHCOOH(3)2Na+CH3CHOHCOOH→CH3CHONaCOONa+H2↑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间的关系,题目难度不大,熟练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解答】(Ⅰ)(1)由有机化合物甲的结构简式可知分子式为:C6H11BrO3;含有的官能团有:溴原子、羟基、羧基;故答案为:C6H11BrO3;溴原子、羟基、羧基;(2)有机物甲中的羟基和羧基都能与金属钠反应,1mol甲含有1mol羟基和1mol羧基,所以1mol甲消耗金属钠的物质的量为2mol;故答案为:2;(3)有机物甲中的羟基和羧基能发生酯化反应生成六元环,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Ⅱ)(1)葡萄糖在乳酸菌作用下生成乳酸菌的化学方程式为:C6H12O6乳酸菌→2C3H6O3;故答案为:C6H12O6乳酸菌→2C3H6O3;(2)无色透明的乳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说明乳酸菌含有羧基;能够在加热、浓硫酸作催化剂的条件下与乙酸进行酯化反应,说明乳酸菌含有羟基,乳酸中还含有一个甲基(—CH3),则乳酸的结构简式为:CH3CHOHCOOH;故答案为:CH3CHOHCOOH;(3)乳酸菌与金属钠反应生成氢气和乳酸菌钠盐,化学方程式为:2Na+CH3CHOHCOOH→CH3CHONaCOONa+H2↑;故答案为:2Na+CH3CHOHCOOH→CH3CHONaCOONa+H2↑。 19.【答案】(1)①C7H16②ACF;C; (2)4;(CH3)3CCH2CH2CH3;2,2—二甲基戊烷(3)④;③;②;①;⑤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有机物分子式的推断、“四同”的判断、有机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同分异构体的书写等,掌握基本概念是关键,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是难点,难度一般。【解答】(1)①烷烃的通式为CnH2n+2,含有(2n+2)个C−H键和(n−1)个C−C键,总数为3n+1,分子中含有22个共价键的烷烃,则3n+1=22,故n=7,该烷烃的分子式为C7H16,故答案为:C7H16;②由图可知,A为丁烷;B为2−丁烯;C为2−甲基丙烷;D为2−丁炔;E为1−丁烯;F为丙烷;G为1−丁炔;H为环丁烷;其中属于链状烷烃的是ACF;与A(丁烷)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C(2−甲基丙烷);H(环丁烷)与氯气反应生成一氯代物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ACF;C; ;(2)分子式为C7H16的烷烃中主链含有五个碳原子,有两个甲基作支链的结构简式有:CH3CH2C(CH3)2CH2CH3、(CH3)3CCH2CH2CH3、(CH3)2CHCH(CH3)CH2CH3、(CH3)2CHCH2CH(CH3)CH3共4种;其中一氯代物有4种同分异构体的是(CH3)3CCH2CH2CH3,名称为2,2—二甲基戊烷,故答案为:4;(CH3)3CCH2CH2CH3;2,2—二甲基戊烷;(3)①红磷和白磷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②12C和14C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③CH3CH2CH2CH3和(CH3)2CHCH3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④CH2=CH2和CH3CH=CH2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一个“CH2”,互为同系物;⑤CH3CH2CH2CH(C2H5)CH3和CH3CH2CH2CH(CH3)C2H5是同种物质;互为同系物的是④,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③,互为同位素的是②,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①,是同一物质的是⑤,故答案为:④;③;②;①;⑤。 20.【答案】Ⅰ.E;A;BⅡ.(1)CH2=CH2(2)CH2=CH2;CH3CH2OH(3)CH3COOH;羟基 (4)A 【解析】Ⅰ.【分析】本题考查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等概念的判断,难度不大,理解概念是解题关键。【解答】A.正丁烷与2−甲基丁烷均为烷烃,分子组成相差一个CH2,互为同系物;B.金刚石和石墨为碳元素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C.CH2=CH—CH3和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D.苯与溴苯分子式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也不是同系物;E.甲烷的二氯代物只有1种,和为同一物质。Ⅱ.【分析】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难度不大,准确确定有机物结构是解题关键。【解答】A为甲烷,B为乙烯,C为正丁烷,D为乙酸,E为乙醇。(1)具有催熟果实作用,其产量可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是乙烯,结构简式为CH2=CH2。(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物质有CH2=CH2、CH3CH2OH。(3)乙醇和乙酸能与金属钠反应,反应最剧烈的是乙酸,,E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羟基。(4)等质量的烃,含氢量越高,完全燃烧时耗氧量越大,则A、B、C完全燃烧,耗氧量最多的是A(甲烷)。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