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三单元阅读理解精选题(含答案)-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第三单元阅读理解精选题(含答案)-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01
    第三单元阅读理解精选题(含答案)-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02
    第三单元阅读理解精选题(含答案)-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03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三单元阅读理解精选题(含答案)-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三单元阅读理解精选题(含答案)-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共14页。

    第三单元阅读理解精选题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课内阅读。竹节人(节选)①下课时,教室里摆开场子,吸引了一圈黑脑袋,攒着观战,还跺脚拍手,咋咋呼呼,好(hào hǎo) ___ 不热闹。常要等老师进来,才知道已经上课,便一哄(hòng hōng) ___ 作鸟兽散。②上课了,意兴依然不减,手痒痒的,将课本竖在面前当屏风,跟同桌在课桌上又搏将(jiāng jiàng) ___ 起来,这会儿,嘴里不便咚锵。③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得入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被那虎视眈眈的老师看出了破绽。④老师大步流星走过来,怒气冲冲伸手一拂,“屏风”颓然倒了,一切秘密暴露无遗。不消说,费了许多功夫做出来的,建立了赫赫伟绩,鏖战犹酣的两个竹节人被一把抓去。⑤下课后,眼巴巴看别的同学重新开战,玩得欢,不禁沮丧得要命,便一起悄悄溜到办公室窗户下的冬青丛里转悠,希望老师能像往常一样,把没(mò méi) ___ 收的东西扯散了,随手扔出窗外。1.给文中加点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2.文中画“ ”的句子属于 (正面 侧面)描写,描写出“我们”在斗竹节人时,斗争的激烈,表现出“我们” 。3.“下课后,眼巴巴看别的同学重新开战,玩得欢,不禁沮丧得要命。”这句话中“眼巴巴”突出了“我” 的心理。4.文中画“ ”句子塑造了同学们和老师怎样的形象?用自己的话写一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短文,完成练习。宇宙生命之谜(节选)从理论上说,宇宙是无限的。地球只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而太阳系只是银河系中一个极小的部分,银河系对宇宙来说又是沧海一粟。整个银河系中有几千亿颗恒星,类似太阳系这样的天体系统为数不少,其中肯定有与地球类似的行星。可以猜测,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但是,人类至今尚未找到另外一颗存在生命的星球。哪些天体上可能有生命存在呢?这个天体又必须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人们了解了生命起源的过程之后,认为至少应有这样几个条件:一是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一般应在-50~150℃之间;二是必要的水分,生命物质诸如蛋白质、核酸的活力都和水紧密相关,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三是适当成分的大气,虽然已发现少数厌氧菌能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生存,但氧气和二氧化碳对于生命的存在是极为重要的;四是要有足够的光和热,为生命系统提供能源。根据这些条件,科学家首先对太阳系除地球以外的其他行星进行了分析。水星离太阳最近,朝向太阳的一面表面温度达到300-400℃,不可能存在生命。金星是一颗缺氧、缺水,有着浓厚云层的行星,太阳辐射和云层造成的“温室效应”,使得金星表面温度极高,不可能有生命存在。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离太阳很远,它们的表面温度,一般都低于-140℃,因此,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5.选段中画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作用是 。6.选段的中心话题是: 。7.下列星球不可能有生命存在的理由分别是:水星 ;金星 ;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8.选段中运用的说明方法有(       )(多选)A.列数字 B.举例子 C.分类别课外阅读。材料一:关于火星你了解多少?☆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我国古代将它称为“荧惑星”。☆太阳系中的类地行星之一。火星和地球有哪些相似和不同?☆四季: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约有66度1分的倾角,有四季更替。☆自转周期:昼夜交替周期为24小时37分,和地球的昼夜长短基本相同。☆大气:远比地球稀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碳(96%),氧气含量极少。☆温度:火星表面平均温度为零下五六十摄氏度,所以昼夜温差很大。材料二:火星车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竖立在前端的桅杆,顶端的方形设备就像机器人的脑袋。而设备上的方形盒子就是火星车的“眼睛”,上面有帮助火星车避开障碍进行实时探测的全景相机,还有识别矿物质成分的多光谱相机。火星车上还装有几个“翅膀”,就像一只展翅飞舞的蝴蝶。专家介绍,和玉兔号月球车一样,火星车的能源获得也是依靠太阳能,而这几个翅膀正是太阳能电池板。此外,火星车还配有探测雷达、磁场探测仪和气象测量仪,可对火星进行全方位的探测。材料三:火星探测面临的第一个困难是遥远的距离。月球离地球最近时约为36万千米,而火星距地球最近时也有大约5500万千米。月球探测器飞到月球的时间最快也要四五天,而火星探测器飞到火星的时间一般约7个月,所以对发射、控制、通信等技术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火星上着陆也并非易事。探测器进入火星大气时,能接收到的遥测信号十分微弱。当它运行到火星背面时,在地球上便无法准确获取其相关参数,通信延时也会造成很大影响。因此火星着陆过程完全需要探测器自主完成。探测器进入大气后,以极高的速度“撞”向火星,需要通过多种措施逐级减速,才能安全着陆,过去许多探测器都在这一阶段功亏一篑。即使能成功降落,火星探测器还要接受复杂、恶劣的环境的考验。火星的大气密度远低于地球的大气密度,因而辐射严重,沙尘暴也很大。2018年,美国“机遇号”火星车就是因沙尘暴而停止了工作,于2019年2月被宣布“死亡”。9.如果你想了解火星车的外形和功能,需要阅读材料 ;如果你想向同学介绍一下火星,需要阅读材料 ;如果你想知道探测火星面临哪些挑战,需要阅读材料 。10.根据材料一,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火星是类地行星,质量约为地球的1/9。B.火星的大气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碳,有四季变化。C.火星的自转和公转周期与地球几乎一样。D.火星在我国古代被称为“荧惑星”。11.阅读材料二可知,火星车的“眼睛”是全景相机和 ,“翅膀”是 。除了这些,火星车还配有探测雷达、 和 。12.阅读材料三,回答问题。(1)第1自然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材料三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探测火星的难度的?请简要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课文材料,完成练习。    现在见到的太和门,是清末光绪十五年(1889)重建的。光绪十四年十二月十五日深夜,太和门西的贞度门失火,向东延烧太和门、昭德门以及整个太和殿南庑。由于当时消防器材不全及灭火水源不足,大火烧了两天才被扑灭。起火原因是贞度门值夜班的护军富山、双奎,把旧洋油灯挂在贞度门东山墙后檐柱上睡了觉。时间一久,油灯烧着柱子,四更火起,借着大风,烧个不停。事后这二人都被处了纹刑。    这是一场不大不小的火灾,但时机不好,一个多月后,即转年正月二十六,正是光绪帝大婚的吉日,大婚纳彩、迎娶都必经太和门。时间紧迫,又值天寒地冻,修复三门肯定来不及。于是,宫中请来市面上扎彩棚的能工巧匠,按原建筑而貌复制,其高卑广狭,乃至榕角小兽、大吻雕镂,无不惟妙惟肖,即使宫中人员也看不出真伪,而且高逾数丈竟风吹不摇。这样总算应付过了大婚。                                                 ——选自姜舜源的《故宫史话》,有改动。13.请给这一则材料拟一个标题: 14.读了这则材料,我知道了火灾之后,宫中急着修复太和门是为了 。15.在阅读本课提供的四则材料时,如果小明是为了制作故宫一日游的路线图,应该 “材料二”;如果小明想在参观太和门时用这个故事为家人作讲解,则应 “材料二”。(填序号)A.略读B.精读课外阅读。生物学家预言,21世纪将是细菌发电造福人类的时代。说起细菌发电,可以追溯到1910年。英国植物学家利用铂作为电极放入大肠杆菌的培养液中,成功地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细菌电池。1984年,美国科学家设计出太空飞船使用的细菌电池,其电极的活性物质是宇航员的尿液和活细菌。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细菌发电有了重大突破,英国科学家让细菌在电池组里分解分子,释放电子向阳极运动,从而产生电能。操作时还在糖液中添加某些芳香化合物作为稀释液,来提高生物系统输送电子的能力。与此同时,还要往电池里不断地充入空气,用以搅拌细菌培养液和氧化物质的混合物。据计算,利用这种细菌电池发电,其效率可达40%,远远高于现在使用的电池的效率,且能持续数月之久。即使这样,还有10%的潜力可挖掘。利用细菌发电原理,可以建立较大规模的细菌发电站。计算表明,一个功率为1000千瓦的细菌发电站,仅需要10立方米体积的细菌培养液,每小时消耗200千克糖即可维持其运转发电。这是一种不会污染环境的“绿色”电站,而且技术发展后,完全可以用诸如锯末、秸秆、落叶等废有机物的水解物来代替糖液。因此,细菌发电的前景十分诱人。现在,各个发达国家各显神通,在细菌发电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美国设计出一种综合细菌电池,里面的单细胞藻类可以利用太阳光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糖,然后再让细菌利用这些糖来发电。日本科学家同时将两种细菌放入电池的特种糖液中,让其中的一种细菌吞食糖浆产生有机酸等,而让另一种细菌将这些酸类转化成氢气,由氢气进入磷酸燃料电池发电。人们还惊奇地发现,细菌还具有捕捉太阳能并把它直接转化成电能的特异功能。美国科学家在死海和大盐湖里找到一种嗜盐杆菌,它们含有一种紫色素,在把所接收的大约10%的阳光转化成化学物质时,即可产生电荷。科学家们利用它们制造出一个小型实验性太阳能细菌电池,结果证明是可以用嗜盐性细菌来发电的,用盐代替糖,其成本就大大降低了。由此可见,让细菌为人类供电已经不再遥远,不久的将来即可成为现实。16.给短文选择一个恰当的题目,应是(    )A.细菌发电 B.细菌的用途 C.细菌发电的广阔前景 D.可爱的细菌17.文章第2自然段中英国科学家在研究利用细菌电池发电时,为了提高发电效率,操作时采取了哪些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文章第2自然段中加点的“这样”指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利用细菌发电除了发电效率高之外,还具有哪些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结合全文进行理解,下列句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2自然段画线句说明细菌发电的历史较长。B.本文是按时间先后顺序对细菌发电予以说明的。C.细菌发电的原理很复杂,但都要有细菌参与。D.第2自然段说明细菌发电的过程很简单,只需要加入糖液就可以了。阅读。苏州园林(节选)叶圣陶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其他地方的园林我也到过一些。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因此,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      ),讲究假山池沼的(      ),讲究花草树木的(      ),讲究近景远景的(      )。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21.从以下词语中选择最合适的填入文中括号内。配合    层次     映衬     布局22.张华想要了解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你会推荐他重点阅读第 自然段。通过阅读,张华发现苏州园林的共同点是 。(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23.王佳想要了解苏州园林的假山和池沼,她怎样阅读这篇文章最合适?(      )A.重点阅读每段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B.从头到尾逐字逐句阅读短文。C.重点阅读第5和第6自然段,略读其他段落。D.只阅读文章第5和第6自然段,其他的不用读。24.结合上下文,对第3自然段中“败笔”一词的解释最符合作者原意的一项是(      )A.影响整个字的一笔 B.文中写得不好的句子C.园林设计上的欠缺 D.园林绘画方面的不足25.联系上下文,第3自然段中“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中“他们”是指 ;“愿望”是指 ;说“他们的愿望”实现了的依据是 。26.画“ ”句子中的加点词“往往”去掉好不好?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hǎo hòng jiāng  mò 2. 侧面 对斗竹节人的痴迷 3.懊恼 4.“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表现了同学们对玩竹节人的着迷;而“虎视眈眈”则塑造了老师严厉的形象。【解析】1.考查了对多音字的辨析。好:[hǎo]用在形容词前面问数量或程度。[hào]喜爱。好不热闹:hǎo意思非常热闹。哄:[hōng]许多人同时发出声音。[hòng]吵闹;开玩笑。一哄:hòng形容聚在一起的人一下子吵吵嚷嚷地走散了将:[jiāng]助词。表示动作的开始。[jiàng]军衔名。将官。在校之上。搏将:bó jiāng搏斗。没:[méi]无;没有。[mò]沉下去;把财物充公。没收:mò shōu强制性地收归犯罪的个人或集团财产为公有,也指把违令或规定的东西收去归公。2.考查了对描写方法的理解。读“下课时,教室里摆开场子,吸引了一圈黑脑袋,攒着观战,还跺脚拍手,咋咋呼呼,好不热闹。常要等老师进来,才知道已经上课”可知,句子写出了同学们热闹的场面,这是侧面描写,突出描写出“我们”在斗竹节人时,斗争的激烈,表现出“我们”玩竹节人十分入迷。3.考查了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下课后,眼巴巴看别的同学重新开战,玩得欢,不禁沮丧得要命。”这句话是对“我”心理活动的描写,句子中的“眼巴巴”突出了“我”懊恼、沮丧的心理。4.考查了对选文内容的理解。①“伸长”“恨不能”“探”等词语生动地描写出同学们忘我被竹节人游戏迷住的情态;体现出竹节人游戏对孩子的吸引力很大,也为没收竹节人作铺垫。这样写既能吸引读者,又体现文章语言的趣味性。而“虎视眈眈”则体现了老师严肃的形象。5. 设问 引起下文 6.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但是,人类至今尚未找到另外一颗存在生命的星球 7. 表面温度太高 缺氧、缺水,表面温度极高 表面温度太低 8.AB【解析】5.本题考查修辞手法。设问:为了强调某部分内容,故意先提出问题,明知故问,自问自答。作用是:能引人注意,启发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突出某些内容,使文章起波澜,有变化。“哪些天体上可能有生命存在呢?这个天体又必须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是提出问题,后面“人们了解了生命起源的过程之后,认为至少应有这样几个条件”进行了作答。设问引出下文。6.本题考查内容理解。选段写了:宇宙中肯定有与地球类似的行星,并分析了生命存在天体需要具备的条件,科学家据此对太阳系除地球以外的其他行星进行了分析,还没有发现。所以,第一段最后一句话:“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但是,人类至今尚未找到另外一颗存在生命的星球。”是选段的中心话题。7.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根据第3段:“水星离太阳最近,朝向太阳的一面表面温度达到300-400℃,不可能存在生命。”可知水星表面温度太高。“金星是一颗缺氧、缺水,有着浓厚云层的行星,太阳辐射和云层造成的“温室效应”,使得金星表面温度极高,不可能有生命存在。”可知金星缺氧、缺水,表面温度极高。“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离太阳很远,它们的表面温度,一般都低于-140℃,因此,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可知,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表面温度太低。所以这些星球不可能有生命存在。8.本题考查说明方法。“一般应在-50~150℃之间”、“水星离太阳最近,朝向太阳的一面表面温度达到300-400℃”、“它们的表面温度,一般都低于-140℃”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列数字:从数量上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方法,使语句更准确,更科学,更具体,更具说服“生命物质诸如蛋白质、核酸的活力都和水紧密相关,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是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例句具体的事例“蛋白质、核酸的活力都和水紧密相关”,更好的说明有生命存在的天体必须须具备水。举例子:通过列举有代表性的、恰当的事例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为了说明事物的情况或事理。9. 二 一 三 10.C 11. 多光谱相机 太阳能电池板 磁场探测仪 气象测量仪 12. 第1自然段运用了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地说明了火星距离地球十分遥远。 材料三从火星与地球的距离遥远、探测器着陆时的艰难以及火星复杂、恶劣的环境三个方面介绍了探测火星的难度。【解析】9.考查材料理解。材料一介绍了火星的基本情况,以及火星与地球的不同。材料二介绍了火星车的基本情况。材料三介绍了火星探测面临的问题。故如果你想了解火星车的外形和功能,需要阅读材料二;如果你想向同学介绍一下火星,需要阅读材料一;如果你想知道探测火星面临哪些挑战,需要阅读材料三。10.考查内容理解。A.根据材料一图表内容,可知火星是类地行星,质量约为地球的1/9。说法正确。B.根据材料一“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约有66度1分的倾角,有四季更替。远比地球稀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碳(96%),氧气含量极少。”,说法正确。C.根据材料一“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约有66度1分的倾角,有四季更替。”“昼夜交替周期为24小时37分,和地球的昼夜长短基本相同。”可知说法错误。D.由材料一“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我国古代将它称为“荧惑星”。”可知说法正确。11.考查根据材料填空。根据材料二“而设备上的方形盒子就是火星车的“眼睛”,上面有帮助火星车避开障碍进行实时探测的全景相机,还有识别矿物质成分的多光谱相机。”可知,火星车的“眼睛”是全景相机和多光谱相机。由材料二“火星车的能源获得也是依靠太阳能,而这几个翅膀正是太阳能电池板。此外,火星车还配有探测雷达、磁场探测仪和气象测量仪,可对火星进行全方位的探测。”可知“翅膀”是太阳能电池板,除了这些,火星车还配有探测雷达、磁场探测仪和气象测量仪。12.考查内容理解。(1)考查说明方法。“月球离地球最近时约为36万千米,而火星距地球最近时也有大约5500万千米。”是列数字。“月球探测器飞到月球的时间最快也要四五天,而火星探测器飞到火星的时间一般约7个月”作比较。可知采用了列数字、作比较,全面细致地介绍了火星距离地球远,以及火星探测的高技术要求。(2)可以根据段落的中心句进行概括。第一段围绕“火星探测面临的第一个困难是遥远的距离。”在写;第二段围绕“在火星上着陆也并非易事。”在写;第三段围绕“即使能成功降落,火星探测器还要接受复杂、恶劣的环境的考验。”在写。可知是从火星与地球的距离遥远、火星上着陆、火星复杂、恶劣的环境三个方面进行介绍探测火星的难度的。13.火灾后修复太和门 14.光绪帝的大婚 15. A B【解析】13.本题考查拟写标题。这段材料内容的起因是:一场大火;经过:请了能工巧匠来修复;结果:修复成功。结合起因、经过、结果,这则材料的标题可拟为:大火后修复太和门(答案不唯一)1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文中第②自然段中“这是一场不大不小的火灾,但时机不好,一个多月后,即转年正月二十六,正是光绪帝大婚的吉日,大婚纳彩、迎娶都必经太和门。”可知是因为光绪帝的大婚,所以宫中急着修复太和门。15.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材料二没有写关于故宫路线图的详细介绍,所以应该“略读”材料二;材料二详细介绍了太和门因为火灾修复的前因后果,整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都清楚的记载了,所以应该“精读”材料二。16.C 17.采取了两种措施:一是在糖液中添加某些芳香化合物作为稀释液;二是往电池里不断地充入空气。 18.“这样”是指利用这种细菌电池发电,效率可达40%,且能持续数月之久。 19.绿色环保(不污染环境);发电成本较低。 20.D【解析】16.短文的题目要能反映短文的主要内容。文中“因此,细菌发电的前景十分诱人。”这一总结性的语句指出了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细菌发电的广阔前景。17.本题主要考查对内容的理解。从“操作时还在糖液中添加某些芳香化合物作为稀释液,来提高生物系统输送电子的能力。”“与此同时,还要往电池里不断地充入空气,用以搅拌细菌培养液和氧化物质的混合物。”可知,英国科学家在研究利用细菌电池发电时,为了提高发电效率采取的措施:一是在糖液中添加某些芳香化合物作为稀释液;二是往电池里不断地充入空气。18.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理解。从“据计算,利用这种细菌电池发电,其效率可达40%,远远高于现在使用的电池的效率,且能持续数月之久。”可知,“这样”指的是利用细菌电池发电效率高达40%,且能持续数月之久。19.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题目的提示,找出合适的内容即可。根据第三段中的“这是一种不会污染环境的“绿色”电站,而且技术发展后,完全可以用诸如锯末、秸秆、落叶等废有机物的水解物来代替糖液”可知一是绿色环保,二是成本低。20.本题主要考查对内容的理解。A.正确。从“可以追溯到几年”可知,说明细菌发电的历史较长。B.正确。从“生物学家预言,21世纪将是细菌发电造福人类的时代。”“说起细菌发电,可以追溯到年。”“现在”可知,本文是按时间先后顺序对细菌发电予以说明的。C.正确。从“利用细菌发电原理,可以建立较大规模的细菌发电站。由此可见,让细菌为人类供电已经不再遥远,不久的将来即可成为现实。”可知,细菌发电的原理很复杂,但都要有细菌参与。D.不正确。文章第2自然段中英国科学家在研究利用细菌电池发电时,为了提高发电效率需要采取很多措施,其实不是简单的。21.布局 配合 映衬 层次 22. 2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23.C 24.C 25. 苏州园林的设计者和匠师们 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 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26.不好。“往往”在这里是指通常情况下水面成河道模样时会安排桥梁,但也有特殊情况。该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准确性。若去掉,句子意思就变了。【分析】21.本题考查学生结合语境准确理解和使用词语的能力。首先要理解词的含义,注意词的搭配以及词语使用的对象,把握具体语境,借助语感做出正确选择。布局:对事物的全面规划和安排。配合:合在一起,显得合适相称。映衬:是为了使事物的特色突出,和另一些事物放在一起来陪衬或对照,也可以是相反的事物间进行对比。层次:是指系统在结构或功能方面的等级秩序。具有多样性,可按物质的质量、能量、运动状态、空间尺度、时间顺序、组织程度等多种标准划分。亭台轩榭是建筑物,它是整体规划,应用“布局”;假山池沼两类景物合在一块儿,应讲究配合;花草树木是对园林建筑的衬托,讲究的是映衬;近景远景讲究的是层次。根据句意与词语使用的对象,文章中括号内依次填入布局、配合、映衬、层次。2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整体感知文章内容,从前往后找相关信息。从“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些描写中可知,张华想要了解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可以推荐他重点阅读第2自然段。苏州园林的共同点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23.本题考查阅读方法。文章第5和第6自然段重点介绍了苏州园林的假山和池沼,所以王佳想要了解苏州园林的假山和池沼,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重点阅读第5和第6自然段。故选项C正确。24.本题考查对重点词语的理解。解答本题,首先要理解词语的本义,再结合语境,选择恰当的选项。败笔是一个汉语名词,原指诗文或书画中有毛病的地方。现多指某件事中或某件物品不完美的部分。在文章第3自然段中,联系上下文可知,“败笔”是指园林设计上不完美的部分。选项C正确。25.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整体感知文章内容,联系上下文找相关信息。从“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中可知,“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中“他们”是指苏州园林的设计者和匠师们;从“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中可知,“愿望”是指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从“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这些描写中可知,“他们的愿望”实现了。26.本题考查对重点词语的理解。解答本题,首先要理解词语的本意,再结合语境,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往往”本义是常常;指某种情况时常存在或经常发生。文中指通常情况下水面成河道模样时会安排桥梁,但也有特殊情况。因此“往往”不能去掉,若去掉,句子意思就变了。该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准确性。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第三单元阅读理解精选题(含答案)-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