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达标练习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332653/0-17071463500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达标练习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332653/0-170714635010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达标练习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332653/0-170714635011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达标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达标练习,共11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达标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基础知识综合1.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和艺术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请欣赏元代书法家赵孟頫的书法作品,依据图片中方框内的句子回答问题。(1)关于书法字体,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篆书 B.隶书 C.楷书 D.行书(2)请将表明陋室环境清幽的句子正确、工整、规范地抄写下来。,。(3)关于“何陋之有”中“之”字的用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充当代词,译作“它” B.相当于助词“的”C.宾语前置标志 D.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4)《陋室铭》在写法上的特点是把心中所想托于所写之物,这种写法叫 ,而这也正是中国文人们喜爱的一种表现所思所想的方法,比如本学期所学的宗璞的《 》和贾平凹的《一棵小桃树》都运用了这种写法。二、综合性学习2.光明中学七年级(1)班准备开展以“孝亲敬老,从我做起”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活动一:我来讲述】(1)班上举行了“孝亲敬老,从我做起”的主题班会,班长请你准备一段开场白,注意要在其中引用两则与孝亲敬老有关的名言警句。【活动二:我来对对联】(2)班上的兴趣小组拟写了一副关于“孝亲敬老”的对联,不过顺序被打乱了,请你从下列词语中整理出上下联。(填序号)①大地 ②蓝天 ③遍撒 ④尽抒 ⑤儿女情 ⑥椿萱意上联: 下联: 【活动三:我来概括】(3)认真观察下面的调查表,概括表格中的关键信息,并谈谈你的感想。三、诗歌鉴赏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3.这首诗处处写景,又别有所指,如“浮云”比喻 等;“最高层”比喻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5.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四、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课文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厚而深受感动。前些年,一次听吕叔湘先生说,当年他在上海,有一天到叶先生屋里去,见叶先生伏案执笔改什么,走近一看,是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标点。这一次他受了教育,此后写文章,文字标点一定清清楚楚,不敢草率了事。我同叶圣陶先生文墨方面的交往,从共同修润课本的文字开始。其时他刚到北方来,跟家乡人说苏州话,跟其他地方人说南腔北调话。可是他写文章坚决用普通话。他对普通话生疏,于是不耻下问,让我帮他修润。我出于对他的尊敬,想不直接动笔,只提一些商酌性的意见。他说:“不必客气。这样反而费事,还是直接改上。不限于语言,有什么不妥都改。千万不要慎重,怕改得不妥。我觉得不妥再改回来。”我遵嘱,不客气,这样做了。可是他却不放弃客气,比如有一两处他认为可以不动的,就一定亲自来,谦虚而恳切地问我,同意不同意恢复。我当然表示同意,并且说:“您看怎么样好就怎么样,千万不要再跟我商量。”他说:“好,就这样。”可是下次还是照样来商量,好像应该做主的是我,不是他。(节选自《叶圣陶先生二三事》)6.选段叙写了叶圣陶先生哪两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7.读一读下面的两句话,说说哪个句子的表达效果好,并说出理由。原句: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厚而深受感动。改句: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都为他的待人厚而深受感动。8.联系上下文,分析文中画线句的作用。9.选段主要表现了叶圣陶先生怎样的精神品质?阅读《驿路梨花》选段,完成下面小题。①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我想:“她一定是梨花。”②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老人严肃地说:“我感谢你们盖了这间小草房。”③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摇手:“不要谢我们!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④接着,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十多年前,有一队解放军路过这里,在树林里过夜,半夜淋了大雨。他们想,这里要有一间给过路人避风雨的小屋就好了,第二天早上就砍树割草盖起了房子。她姐姐恰好过这边山上来拾菌子,好奇地问解放军叔叔:“你们要在这里长住?”解放军说:“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⑤原来她还不是梨花。我问:“梨花呢?”⑥“前几年出嫁到山那边了。”⑦不用说,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10.那群哈尼小姑娘中为首的一个有什么特点?11.揣摩下面的句子,分析句中加点词语表情达意的效果。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12.请结合语境,指出选文中三个划线句中“梨花”的不同含义。(1)原来她还不是梨花(2)那洁白的梨花(3)驿路梨花处处开13.选文第④段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它在文中有何作用?五、文言文阅读【甲】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乙】牡 丹牡丹得王于群花,予初不服是论。谓其色其香,去芍药有几?择其绝胜者与角雌雄,正未知鹿死谁手。及睹《事物纪原》,谓武后①冬日游后范,花俱开而牡丹独迟,遂贬洛阳,因大悟曰:“强项若此,得贬固宜,不加九五之尊,奚洗八千之辱乎?②”正面宜向阳,此种花通义也。然他种犹能委曲独牡丹不肯通融处以南面即生,俾③之他向则死,此其肮脏④不回之本性,人主不能屈之,谁能屈之?(节选自李渔《闲情偶寄》)【注释】①武后:指武则天。②八千之辱:唐朝韩愈诗歌“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③俾:使。④肮脏(kǎng zǎng):高亢刚直的样子,意为不屈不厄。【丙】咏 菊(白居易)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14.解释下面“原文例句”中的加点字或词,补全表格。15.为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2处)然 他 种 犹 能 委 曲 独 牡 丹 不 肯 通 融 处 以 南 面 即 生16.探究草木意象特点时我们可以通过寻找关键句来帮助我们,请你帮助同学们完成表格。17.草木之动人离不开文人之描摹。同学们发现乙文与丙诗在写作手法上有共同之处,作者借助此种手法来表现自己的情志。请你结合诗文帮助他们完成下图的可视化赏析模型。 18.探究发现:同一意象在不同文章里的形象特征可能不同,所起的作用也可能不同,其原因是 19.我国有以草木喻人的传统,请从以下名著人物中选择一个,结合相关情节,说一说他(她)可以用甲、乙、丙中的哪种植物为喻?江姐 尼摩船长 刘四爷 哈利波特我选择 (1) ,他(她)是《 (2) 》中的人物,我认为他(她)可以用 (3) (甲、乙、丙)文中的 (4) 这一植物为喻,因为: (5)阅读《陋室铭》一文,完成各题。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20.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仙则名 名:出名B.谈笑有鸿儒 鸿儒:博学的人C.可以调素琴 调:调弄D.往来无白丁 白丁:贫穷的人21.下面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表现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B.“苔痕上阶绿,草色人帘青”写出了环境的清幽雅致。C.“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写出了作者生活情趣的高雅。D.文章举诸葛庐、子云亭的例子,是为了说明陋室不陋的道理。22.翻译画横线的句字。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六、名著阅读2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小题。(1)他来自农村,老实,健壮,坚忍。来到北京后,他选择了当时城市底层老百姓常见的职业——拉洋车。他自尊好强,吃苦耐劳,经历了三起三落,他失去了生活的信心,最后变成了麻木、狡猾、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文段中的“他”是小说《 》中的主人公,该著作的作者是 。(2)“大海就是一切,它覆盖了地球表面的七分之一。大海纯净清新、大海充满了生命力、大海具有宽广的胸怀、大海就是永恒。”这句话是《海底两万里》一书中谁说的( )A.阿龙纳斯 B.尼摩船长 C.尼德·兰七、作文24.按要求写作。在时间的列车上,爱从不缺席,有父母深沉的爱,有朋友真挚的爱,有陌生人无私的爱……请以《爱与时间同行》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②字迹工整,书写规范,600~800字。项目清楚自己生日清楚偶像生日清楚好友生日清楚父母生日所占中学生人数比例100%62%40%8%文言现象原文例句解释加点字一词多义斯是陋室(1)予初不服是论(2)词类活用不蔓不枝(3)人主不能屈之(4)意象莲(荷)牡丹篇目《爱莲说》《咏菊》《爱莲说》《牡丹》关键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芭蕉新折败荷倾牡丹,花之富贵者也(1) 翻译(2) 意象特点(3) (4) 贪慕名利(5) 意象作用写作主体,凸显作者情怀(6) 衬托莲的形象写作主体,凸显作者情怀参考答案:1.(1)D(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3)C(4) 托物言志 《紫藤萝瀑布》2.(1)示例:“父母者,人之本也。”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抚育我们长大。“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我们要孝亲敬长,就是要耐心倾听双亲长辈的教导,就像鱼儿凝神静听溪流的歌唱;就是要真诚回馈双亲长辈的恩泽,就像花儿美丽绽放以回报雨露的滋养;就是要尽力实现双亲长辈的期望,就像江河奋力前行终成海洋的宽广。同学们,孝亲敬老,从我做起,让我们用力所能及的行动回报双亲长辈。(2) ②③⑥ ①④⑤(3)示例:中学生都清楚自己的生日,但是,清楚自己父母生日的学生人数最少。感想:父母对子女的爱博大无私,子女却很少有人懂得感恩和回报。我们应该给予父母更多的关心。3. 如挫折、磨难、艰辛等 表面上指的是塔的最高层,实际上指的政治上的最高决策层。 4.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征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5.示例: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6.叶圣陶先生伏案执笔为吕叔湘描标点。“我”同叶圣陶先生共同修润课本的文字。 7.原句表达效果好。因为原句是双重否定句,不但语气比改句强烈,而且进一步强调了叶圣陶先生待人厚的品质感人至深。改句则是一般肯定句,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 8.画线句写叶圣陶先生伏案执笔为吕叔湘描标点这件事对吕叔湘的教育之大,影响之深,从侧面表现了叶圣陶先生待人厚的品质感人至深。 9.待人厚:做学问一丝不苟,为人谦虚而恳切。10.她美丽、活泼、纯洁、热情(以上词语写出两个即可),有助人为乐的精神。 11.描写了老人行礼的动作,表现出老人对小姑娘们诚挚的感谢之情。 12.(1)哈尼姑娘梨花 (2)自然界的梨花 (3)既指自然界盛开的梨花,也象征世代相传的雷锋精神。 13.插叙;交代了小茅屋的搭建者、照料者,以及这样做的原因,歌颂了发扬雷锋精神的人。14.(1)判断动词(2)这,这个(3)生藤蔓(4)使……委屈 15.然 他 种 犹 能 委 曲|独 牡 丹 不 肯 通 融|处 以 南 面 即 生 16. 然他种犹能委曲,独牡丹不肯通融处 莲花从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不随世俗、洁身自爱和天真自然不显媚态 清绝耐寒 品性高洁,不屈不厄 反衬东篱菊的清绝耐寒。 17. 两文都使用了借物抒情的手法,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作者借牡丹表达的是对刚正不屈品格的赞许。 芭蕉的新折和荷叶的残败来反衬东篱菊的清绝耐寒。此诗赞赏菊花凌寒的品格。整诗是借咏菊之耐寒傲冷逸清香亮霜景,自况言志的。 18.写作目的不同,抒发的情感或志向不同,或材料要为文章中心服务(意思相近,言之有理即可) 19.示例一:我选择江姐,她是《红岩》中的人物,我认为她可以以丙文中的菊花为喻。因为菊花不畏严寒,坚贞不屈。而江姐面对敌人严刑拷打,甚至手指被扎竹签,她都没有屈服,坚强不屈,没有出卖党的秘密。示例二:我选尼摩船长,他是《海底两万里》中的人物,我认为他可以以乙文中的牡丹为喻。因为牡丹不畏强权,用自己的方式反抗。而尼摩的祖国被殖民者侵略、灭亡,尼摩没有屈服、没有放弃反抗,他从海底打捞沉船中的财宝,去支持陆地上进行反殖民反压迫的正义人民的斗争。示例三:我选刘四爷,他是《骆驼祥子》里的人物,我认为他可以以甲文中的牡丹为喻。因为牡丹追求名利,而刘四也是一心追求利益,他让女儿为他打理车厂,把女儿当成挣钱的机器。听说虎妞要结婚,怕财产被虎妞分走,就把车厂卖了,拿钱享乐去了。示例四:我选择哈利波特,他是《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中的人物,我认为他可以以丙文中的菊花为喻,因为因为菊花不畏严寒,坚忍不拔。哈利波特和强大的黑暗力量伏地魔对抗,不畏艰险,寻找销毁魂器,最终打败了伏地魔。20.D 21.A 22.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23. (1)骆驼祥子 老舍 (2)B24.例文:爱与时间同行在时间的列车上,有着父母子女间最真挚的爱。5岁。广场上,一个小男孩在学骑车,旁边站着他的父亲。父亲始终没有说一句话,小男孩摔了又摔,双腿早已是瘀青一片。终于,孩子坐在地上,哭了,哇哇大哭。父亲依旧那么笔挺地站着,眼中满是不屑与冷漠。男孩不哭了,他倔强地站起来,跨上车,开始又一次的尝试。父亲却转过身,迈着大步,走了。身后又是一阵金属与地面的摩擦声,父亲只是不经意地回了下头,但他的手却在颤抖。孩子站起来,想着刚才父亲冷漠依旧的眼神,两行热泪莫名地滑过他的脸颊。一步、两步、三步……父亲的脚步依旧坚定。12岁。礼堂里,当年的小男孩被人群簇拥着走上了奖台。又一次高举奖杯,又一次欢呼如潮。紧拥着奖杯,在闪光灯下,孩子艰难地寻找着母亲。人群中,唯独没有她;台下座位上,只有他自己。瞬间,礼堂仿佛空荡荡的,只有孩子与母亲在对视。只见母亲站起身,走向自己的儿子,一把夺过他紧拥着的奖杯,毫不犹豫地把它交给后台的老师。儿子的两行热泪又一次不由自主地流淌下来,一步、两步、三步……父亲的脚步依旧坚定。昨天。校门口,一位青少年与他的父亲在告别。没有寒暄,没有宽慰,没有拥抱,没有一句话。儿子直视着父亲,发现他的皱纹又深了,他的黑发中又添了些灰白。儿子眼睛里溢满泪水,压抑着。在一片模糊中,父亲那冷漠的眼神里也有了些光亮。只见他将颤抖的手伸向自己的儿子,却在半空中停住了,又缩了回来。他只向门口指了指,又转过身走了。接近拐弯处,父亲定住了,他回过头,瞥了一眼,看到儿子。青年也注视着父亲,压抑不住的泪水终于流淌下来。沉默中,心中是那么温暖,一步、两步、三步……今天。考场上。有一个孩子在写着沉默的父爱,心中充满感激与骄傲。我的父亲,他对我的爱如绵细的秋雨、柔和的春风般没有大起大落,有的只是沉默罢了。时光在沉默的爱中流逝,我终于懂得了它的含义。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达标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基础知识综合1.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和艺术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请欣赏元代书法家赵孟頫的书法作品,依据图片中方框内的句子回答问题。(1)关于书法字体,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篆书 B.隶书 C.楷书 D.行书(2)请将表明陋室环境清幽的句子正确、工整、规范地抄写下来。,。(3)关于“何陋之有”中“之”字的用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充当代词,译作“它” B.相当于助词“的”C.宾语前置标志 D.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4)《陋室铭》在写法上的特点是把心中所想托于所写之物,这种写法叫 ,而这也正是中国文人们喜爱的一种表现所思所想的方法,比如本学期所学的宗璞的《 》和贾平凹的《一棵小桃树》都运用了这种写法。二、综合性学习2.光明中学七年级(1)班准备开展以“孝亲敬老,从我做起”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活动一:我来讲述】(1)班上举行了“孝亲敬老,从我做起”的主题班会,班长请你准备一段开场白,注意要在其中引用两则与孝亲敬老有关的名言警句。【活动二:我来对对联】(2)班上的兴趣小组拟写了一副关于“孝亲敬老”的对联,不过顺序被打乱了,请你从下列词语中整理出上下联。(填序号)①大地 ②蓝天 ③遍撒 ④尽抒 ⑤儿女情 ⑥椿萱意上联: 下联: 【活动三:我来概括】(3)认真观察下面的调查表,概括表格中的关键信息,并谈谈你的感想。三、诗歌鉴赏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3.这首诗处处写景,又别有所指,如“浮云”比喻 等;“最高层”比喻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5.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四、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课文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厚而深受感动。前些年,一次听吕叔湘先生说,当年他在上海,有一天到叶先生屋里去,见叶先生伏案执笔改什么,走近一看,是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标点。这一次他受了教育,此后写文章,文字标点一定清清楚楚,不敢草率了事。我同叶圣陶先生文墨方面的交往,从共同修润课本的文字开始。其时他刚到北方来,跟家乡人说苏州话,跟其他地方人说南腔北调话。可是他写文章坚决用普通话。他对普通话生疏,于是不耻下问,让我帮他修润。我出于对他的尊敬,想不直接动笔,只提一些商酌性的意见。他说:“不必客气。这样反而费事,还是直接改上。不限于语言,有什么不妥都改。千万不要慎重,怕改得不妥。我觉得不妥再改回来。”我遵嘱,不客气,这样做了。可是他却不放弃客气,比如有一两处他认为可以不动的,就一定亲自来,谦虚而恳切地问我,同意不同意恢复。我当然表示同意,并且说:“您看怎么样好就怎么样,千万不要再跟我商量。”他说:“好,就这样。”可是下次还是照样来商量,好像应该做主的是我,不是他。(节选自《叶圣陶先生二三事》)6.选段叙写了叶圣陶先生哪两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7.读一读下面的两句话,说说哪个句子的表达效果好,并说出理由。原句: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厚而深受感动。改句: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都为他的待人厚而深受感动。8.联系上下文,分析文中画线句的作用。9.选段主要表现了叶圣陶先生怎样的精神品质?阅读《驿路梨花》选段,完成下面小题。①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我想:“她一定是梨花。”②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老人严肃地说:“我感谢你们盖了这间小草房。”③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摇手:“不要谢我们!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④接着,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十多年前,有一队解放军路过这里,在树林里过夜,半夜淋了大雨。他们想,这里要有一间给过路人避风雨的小屋就好了,第二天早上就砍树割草盖起了房子。她姐姐恰好过这边山上来拾菌子,好奇地问解放军叔叔:“你们要在这里长住?”解放军说:“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⑤原来她还不是梨花。我问:“梨花呢?”⑥“前几年出嫁到山那边了。”⑦不用说,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10.那群哈尼小姑娘中为首的一个有什么特点?11.揣摩下面的句子,分析句中加点词语表情达意的效果。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12.请结合语境,指出选文中三个划线句中“梨花”的不同含义。(1)原来她还不是梨花(2)那洁白的梨花(3)驿路梨花处处开13.选文第④段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它在文中有何作用?五、文言文阅读【甲】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乙】牡 丹牡丹得王于群花,予初不服是论。谓其色其香,去芍药有几?择其绝胜者与角雌雄,正未知鹿死谁手。及睹《事物纪原》,谓武后①冬日游后范,花俱开而牡丹独迟,遂贬洛阳,因大悟曰:“强项若此,得贬固宜,不加九五之尊,奚洗八千之辱乎?②”正面宜向阳,此种花通义也。然他种犹能委曲独牡丹不肯通融处以南面即生,俾③之他向则死,此其肮脏④不回之本性,人主不能屈之,谁能屈之?(节选自李渔《闲情偶寄》)【注释】①武后:指武则天。②八千之辱:唐朝韩愈诗歌“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③俾:使。④肮脏(kǎng zǎng):高亢刚直的样子,意为不屈不厄。【丙】咏 菊(白居易)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14.解释下面“原文例句”中的加点字或词,补全表格。15.为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2处)然 他 种 犹 能 委 曲 独 牡 丹 不 肯 通 融 处 以 南 面 即 生16.探究草木意象特点时我们可以通过寻找关键句来帮助我们,请你帮助同学们完成表格。17.草木之动人离不开文人之描摹。同学们发现乙文与丙诗在写作手法上有共同之处,作者借助此种手法来表现自己的情志。请你结合诗文帮助他们完成下图的可视化赏析模型。 18.探究发现:同一意象在不同文章里的形象特征可能不同,所起的作用也可能不同,其原因是 19.我国有以草木喻人的传统,请从以下名著人物中选择一个,结合相关情节,说一说他(她)可以用甲、乙、丙中的哪种植物为喻?江姐 尼摩船长 刘四爷 哈利波特我选择 (1) ,他(她)是《 (2) 》中的人物,我认为他(她)可以用 (3) (甲、乙、丙)文中的 (4) 这一植物为喻,因为: (5)阅读《陋室铭》一文,完成各题。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20.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仙则名 名:出名B.谈笑有鸿儒 鸿儒:博学的人C.可以调素琴 调:调弄D.往来无白丁 白丁:贫穷的人21.下面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表现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B.“苔痕上阶绿,草色人帘青”写出了环境的清幽雅致。C.“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写出了作者生活情趣的高雅。D.文章举诸葛庐、子云亭的例子,是为了说明陋室不陋的道理。22.翻译画横线的句字。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六、名著阅读2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小题。(1)他来自农村,老实,健壮,坚忍。来到北京后,他选择了当时城市底层老百姓常见的职业——拉洋车。他自尊好强,吃苦耐劳,经历了三起三落,他失去了生活的信心,最后变成了麻木、狡猾、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文段中的“他”是小说《 》中的主人公,该著作的作者是 。(2)“大海就是一切,它覆盖了地球表面的七分之一。大海纯净清新、大海充满了生命力、大海具有宽广的胸怀、大海就是永恒。”这句话是《海底两万里》一书中谁说的( )A.阿龙纳斯 B.尼摩船长 C.尼德·兰七、作文24.按要求写作。在时间的列车上,爱从不缺席,有父母深沉的爱,有朋友真挚的爱,有陌生人无私的爱……请以《爱与时间同行》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②字迹工整,书写规范,600~800字。项目清楚自己生日清楚偶像生日清楚好友生日清楚父母生日所占中学生人数比例100%62%40%8%文言现象原文例句解释加点字一词多义斯是陋室(1)予初不服是论(2)词类活用不蔓不枝(3)人主不能屈之(4)意象莲(荷)牡丹篇目《爱莲说》《咏菊》《爱莲说》《牡丹》关键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芭蕉新折败荷倾牡丹,花之富贵者也(1) 翻译(2) 意象特点(3) (4) 贪慕名利(5) 意象作用写作主体,凸显作者情怀(6) 衬托莲的形象写作主体,凸显作者情怀参考答案:1.(1)D(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3)C(4) 托物言志 《紫藤萝瀑布》2.(1)示例:“父母者,人之本也。”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抚育我们长大。“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我们要孝亲敬长,就是要耐心倾听双亲长辈的教导,就像鱼儿凝神静听溪流的歌唱;就是要真诚回馈双亲长辈的恩泽,就像花儿美丽绽放以回报雨露的滋养;就是要尽力实现双亲长辈的期望,就像江河奋力前行终成海洋的宽广。同学们,孝亲敬老,从我做起,让我们用力所能及的行动回报双亲长辈。(2) ②③⑥ ①④⑤(3)示例:中学生都清楚自己的生日,但是,清楚自己父母生日的学生人数最少。感想:父母对子女的爱博大无私,子女却很少有人懂得感恩和回报。我们应该给予父母更多的关心。3. 如挫折、磨难、艰辛等 表面上指的是塔的最高层,实际上指的政治上的最高决策层。 4.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征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5.示例: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6.叶圣陶先生伏案执笔为吕叔湘描标点。“我”同叶圣陶先生共同修润课本的文字。 7.原句表达效果好。因为原句是双重否定句,不但语气比改句强烈,而且进一步强调了叶圣陶先生待人厚的品质感人至深。改句则是一般肯定句,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 8.画线句写叶圣陶先生伏案执笔为吕叔湘描标点这件事对吕叔湘的教育之大,影响之深,从侧面表现了叶圣陶先生待人厚的品质感人至深。 9.待人厚:做学问一丝不苟,为人谦虚而恳切。10.她美丽、活泼、纯洁、热情(以上词语写出两个即可),有助人为乐的精神。 11.描写了老人行礼的动作,表现出老人对小姑娘们诚挚的感谢之情。 12.(1)哈尼姑娘梨花 (2)自然界的梨花 (3)既指自然界盛开的梨花,也象征世代相传的雷锋精神。 13.插叙;交代了小茅屋的搭建者、照料者,以及这样做的原因,歌颂了发扬雷锋精神的人。14.(1)判断动词(2)这,这个(3)生藤蔓(4)使……委屈 15.然 他 种 犹 能 委 曲|独 牡 丹 不 肯 通 融|处 以 南 面 即 生 16. 然他种犹能委曲,独牡丹不肯通融处 莲花从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不随世俗、洁身自爱和天真自然不显媚态 清绝耐寒 品性高洁,不屈不厄 反衬东篱菊的清绝耐寒。 17. 两文都使用了借物抒情的手法,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作者借牡丹表达的是对刚正不屈品格的赞许。 芭蕉的新折和荷叶的残败来反衬东篱菊的清绝耐寒。此诗赞赏菊花凌寒的品格。整诗是借咏菊之耐寒傲冷逸清香亮霜景,自况言志的。 18.写作目的不同,抒发的情感或志向不同,或材料要为文章中心服务(意思相近,言之有理即可) 19.示例一:我选择江姐,她是《红岩》中的人物,我认为她可以以丙文中的菊花为喻。因为菊花不畏严寒,坚贞不屈。而江姐面对敌人严刑拷打,甚至手指被扎竹签,她都没有屈服,坚强不屈,没有出卖党的秘密。示例二:我选尼摩船长,他是《海底两万里》中的人物,我认为他可以以乙文中的牡丹为喻。因为牡丹不畏强权,用自己的方式反抗。而尼摩的祖国被殖民者侵略、灭亡,尼摩没有屈服、没有放弃反抗,他从海底打捞沉船中的财宝,去支持陆地上进行反殖民反压迫的正义人民的斗争。示例三:我选刘四爷,他是《骆驼祥子》里的人物,我认为他可以以甲文中的牡丹为喻。因为牡丹追求名利,而刘四也是一心追求利益,他让女儿为他打理车厂,把女儿当成挣钱的机器。听说虎妞要结婚,怕财产被虎妞分走,就把车厂卖了,拿钱享乐去了。示例四:我选择哈利波特,他是《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中的人物,我认为他可以以丙文中的菊花为喻,因为因为菊花不畏严寒,坚忍不拔。哈利波特和强大的黑暗力量伏地魔对抗,不畏艰险,寻找销毁魂器,最终打败了伏地魔。20.D 21.A 22.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23. (1)骆驼祥子 老舍 (2)B24.例文:爱与时间同行在时间的列车上,有着父母子女间最真挚的爱。5岁。广场上,一个小男孩在学骑车,旁边站着他的父亲。父亲始终没有说一句话,小男孩摔了又摔,双腿早已是瘀青一片。终于,孩子坐在地上,哭了,哇哇大哭。父亲依旧那么笔挺地站着,眼中满是不屑与冷漠。男孩不哭了,他倔强地站起来,跨上车,开始又一次的尝试。父亲却转过身,迈着大步,走了。身后又是一阵金属与地面的摩擦声,父亲只是不经意地回了下头,但他的手却在颤抖。孩子站起来,想着刚才父亲冷漠依旧的眼神,两行热泪莫名地滑过他的脸颊。一步、两步、三步……父亲的脚步依旧坚定。12岁。礼堂里,当年的小男孩被人群簇拥着走上了奖台。又一次高举奖杯,又一次欢呼如潮。紧拥着奖杯,在闪光灯下,孩子艰难地寻找着母亲。人群中,唯独没有她;台下座位上,只有他自己。瞬间,礼堂仿佛空荡荡的,只有孩子与母亲在对视。只见母亲站起身,走向自己的儿子,一把夺过他紧拥着的奖杯,毫不犹豫地把它交给后台的老师。儿子的两行热泪又一次不由自主地流淌下来,一步、两步、三步……父亲的脚步依旧坚定。昨天。校门口,一位青少年与他的父亲在告别。没有寒暄,没有宽慰,没有拥抱,没有一句话。儿子直视着父亲,发现他的皱纹又深了,他的黑发中又添了些灰白。儿子眼睛里溢满泪水,压抑着。在一片模糊中,父亲那冷漠的眼神里也有了些光亮。只见他将颤抖的手伸向自己的儿子,却在半空中停住了,又缩了回来。他只向门口指了指,又转过身走了。接近拐弯处,父亲定住了,他回过头,瞥了一眼,看到儿子。青年也注视着父亲,压抑不住的泪水终于流淌下来。沉默中,心中是那么温暖,一步、两步、三步……今天。考场上。有一个孩子在写着沉默的父爱,心中充满感激与骄傲。我的父亲,他对我的爱如绵细的秋雨、柔和的春风般没有大起大落,有的只是沉默罢了。时光在沉默的爱中流逝,我终于懂得了它的含义。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12a1cfd0bb10cada2e3d82e093d90ad.png)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