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下科学 1.1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 第1课时(课件+教案+导学案+视频素材)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5330240/0-170710399763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浙教版】八下科学 1.1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 第1课时(课件+教案+导学案+视频素材)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5330240/0-170710399768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浙教版】八下科学 1.1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 第1课时(课件+教案+导学案+视频素材)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5330240/0-170710399771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浙教版】八下科学 1.1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 第1课时(课件+教案+导学案+视频素材)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5330240/0-1707103997736/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浙教版】八下科学 1.1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 第1课时(课件+教案+导学案+视频素材)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5330240/0-1707103997758/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浙教版】八下科学 1.1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 第1课时(课件+教案+导学案+视频素材)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5330240/0-1707103997779/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浙教版】八下科学 1.1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 第1课时(课件+教案+导学案+视频素材)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5330240/0-1707103997807/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浙教版】八下科学 1.1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 第1课时(课件+教案+导学案+视频素材)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5330240/0-1707103997825/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浙教版】八下科学 1.1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 第1课时(课件+教案+导学案+视频素材)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5330240/3-170710400088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教版】八下科学 1.1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 第1课时(课件+教案+导学案+视频素材)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5330240/3-170710400090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教版】八下科学 1.1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 第1课时(课件+教案+导学案+视频素材)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5330240/1-170710399972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教版】八下科学 1.1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 第1课时(课件+教案+导学案+视频素材)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5330240/1-170710399975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节 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公开课ppt课件
展开科学观念:知道磁性、磁体,能举例说明磁体能吸引哪些物质; 知道磁体有磁极,并能够判断磁体的两极;了解磁极间相 互作用的规律;知道磁化的概念。科学思维:能够通过具体现象分析、判断磁极。探究实践:通过活动探究和观察实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规 律和结论。态度责任:在合作探究中体会同学间相互协作的意义;通过了 解司南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有谁认识这两个物件吗?它的作用是什么?
指南针: 用于辨别方位。
指南针为什么能指示方向?这与它的性质有关。
指南针是一个有磁性的物体,不能与铁制品等放在一起。
让小磁针去接近下列物体: ①大头针 ②铜片 ③铝片 ④一元硬币 ⑤塑料笔壳 ⑥木头 ⑦纸片等。现象: 。
小磁针能吸引大头针、一元硬币,但不能铜片、铝片、塑料、木头、纸片等物体。
小磁针具有磁性
一、磁体1、磁性: 物体能够吸引含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称为磁性。
2、磁体: 具有磁性的物体,称为磁体。
各种磁体 实验室常用磁体
1)用什么方法来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磁体呢?2)如何判断磁体磁性强弱?
简单方法: 观察这个物体能否吸引含铁质物体(大头针、回形针、小铁钉等)。现象:若能吸引含铁质物体,则表明具有磁性,是磁体。
判断方法: 观察磁体吸引含铁质物体的多少。现象:若能吸引越多的含铁质物体,则表明磁性越强。
问题:一个磁体中每一部分的磁性是否相同?
方法与思路:
用磁体的各部分分别吸引铁屑(铁钉、大头针、回形针)等含铁质物体。1)若各部分吸引含铁质物体不同,则磁体不同部位磁性不同:吸引最多的部位就是磁性最强的。2)若各部分吸引含铁质物体相同,则磁体不同部位磁性相同。
动手试一试,作出判断。
现象: 磁铁的两端吸引铁屑最多,说明其两端磁性最强。
二、磁 极 1、磁极: 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位,称为磁极。 一个磁体有且仅有2个磁极。
磁体的中间部位磁性最弱
问题:磁极上常标有N、S字样,表示什么意思?探究: 将一个条形磁体的中间用细线系住,并悬挂起来。用手轻轻拨动磁体,待其自行静止时,观察磁体两端的指向。并重复几次,观察现象。
现象: 标有N的一端总是指向北面; 标有S的一端总是指向南面。
2、磁极分南极和北极: 能够自由转动的磁体,静止时总是南北指向。 指北的一端称为北极(N极);指南的一端称为南极(S极)。 每个磁体都有一个北极和一个南极。
如果磁体被分割成两段或几段后,每一段磁体上是否仍然有N极和S极?
如果磁体从中间断裂,断裂的两端会各自成为新的磁极,且每段磁体都有N极和S极两个磁极。 断裂成若干段的磁体会成为若干个完整的小磁体,每个小磁体都有N极和S极两个磁极。 同理,几个磁体合并成一个磁体时,也只有两个磁极。
如图所示,把两块条形磁体用细线悬挂起来,并彼此靠近时,将会发生什么现象?
(1)(2)(3)(4)
三、磁极间的相互作用1、磁极间存在磁力。 两块条形磁体彼此之间会产生吸引的力或排斥的力,这种吸引或排斥的力就是磁力。2、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 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根据磁体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如何判断某物体是否具有磁性?
把被测物体靠近已知有磁性的物体两端,若有一端出现相互排斥的现象,则被测物体有磁性;若两端均表现为相互吸引现象,则被测物体没有磁性。 但注意:带电物体也能吸引轻小物体。
问题:磁体都是来自于自然界的磁铁矿石吗?
活动: 1)如图,在大头针盒上方的适当位置固定一根铁棒,观察其能否把大头针吸引上来: 。 2)把一块条形磁铁从上方靠近铁棒,观察铁棒能否把大头针吸引上来: 。 3)如果把条形磁铁拿开,观察到的现象是: ;结论: 。
铁棒可从磁体处获得磁性。
四、磁化1、磁化: 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得到磁性的过程叫做磁化。2、人造磁体是磁化而成的: 磁铁矿石存在于自然界中,但我们日常所用的磁体一般都是人造出来的。其具体的方法就是通过磁化来实现的。
3、磁化的方法:方法:(1)接触或靠近磁体;(2)用一个磁体在磁性物质上沿一个方向摩擦,就可使这个物体变成磁体。注意:(1)被磁化后的物体成为一个新的磁体,各有N极和S极。新磁体与原磁体相接触的一端应为异名磁极。(2)不是所有的物体都会被磁化,例如铜、铝、玻璃等非磁性材料,就不能被磁化。
4、磁体的分类:1)软磁体: 离开磁体后磁性立即消失的磁体,称为软磁体。 如上述实验中,拿掉磁铁后,铁棒的磁性就消失了,这根铁棒不能具有永久磁性,属于软磁体。2)永磁体: 能够较长久保持磁性的磁体,称为永磁体。 如,用磁体在钢棒上沿同一方向摩擦几次,钢棒的磁性则能较长久地保持。 人造永磁体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1、有3根形状完全相同的磁铁或铁棒,将它们悬在天花板下,如图所示。已知cd是磁铁,由此可以判断( ) A.ab是磁铁,ef是铁棒B.ab是铁棒,ef是磁铁C.ab可能是磁铁,也可能是铁棒D.ef可能是磁铁,也可能是铁棒
2、如图所示,在两辆小车上各固定一根条形磁铁,当磁铁的同名磁极靠近时,放开小车,两车被推开.以下四个问题中,这个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B.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必须相互接触D.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得到磁性的过程叫做磁化 B.被磁化后能够长期保持磁性的物体叫做永磁体 C.不是所有物体只要在磁体的周围都能被磁化 D.由于钢被磁化后能长期保持磁性,因此钢是制造永磁体 的磁性材料
4、如图所示,一根条形磁铁左端为S极,右端为N极。表示从S极到N极磁性强弱变化情况的图象中正确的是( )
5、一个条形磁铁摔成两段(如图甲所示),取右边的一段靠近小磁针,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如图乙所示,则右边这段磁体裂纹处的磁极是 极。如果把这段磁体沿裂纹吻合放在一起,这两段会相互 (填“吸引”或“排斥”)。
6、如图所示,将条形磁铁固定在静止的小车上,电路连接完整后,闭合开关S时,小车不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到某位置时,小车开始向左运动,则下列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方式正确的是( )A.a接e、d接f B.a接e、b接f C.c接e、d接fD.c接e、b接f
7、如图所示,A、B 为质量均为 m 的两条形磁铁,静止于台秤的托盘上, 忽略台秤与磁铁间的磁力作用。当平衡时 B 对 A 的弹力为 F1,台秤的示数为 F2,它们的大小关系是( )A.F1=mg,F2=2mgB.F1>mg,F2=2mgC.F1
高温可以使磁铁失去磁性
(2)根据这一结论,小李大胆设计了一个温度报警器,如图乙所示。请简述它的工作原理:当温度逐渐升高时, ,从而使电铃报警。 (3)同组的同学却认为小李设计的温度报警器没有如图丙所示的这种设计好。请你比较两种温度报警器,指出小李设计中的不足之处: 。
磁铁失去磁性,无法吸引弹簧开关
难以设定报警的具体温度
1、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2、磁性:物体能吸引铁、钴、镍 等物质的性质。3、磁极: 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位。 每个磁体都有两个磁极:南极(S)、北极(N)4、磁体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5、磁化: 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得到磁性的过程。6、应用: 指南针、磁盘、磁悬浮列车等
1.1 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1)
:每个磁体有2个磁极 (磁性最强)
南极(S)北极(N)
:物体得到磁性的过程
作用规律: 同名相斥; 异名相吸。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节 土壤的成分精品课件ppt: 这是一份浙教版八年级下册<a href="/kx/tb_c94230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1节 土壤的成分精品课件ppt</a>,文件包含41土壤的成分1pptx、41土壤的成分1教学设计表格式doc、41土壤的成分1学案含答案doc、土壤中有无机盐mp4、土壤中有水mp4、土壤的作用mp4等6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6节 表示物质的符号完美版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a href="/kx/tb_c5720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6节 表示物质的符号完美版ppt课件</a>,文件包含26表示物质的符号1pptx、26表示物质的符号1教学设计表格式doc、26表示物质的符号1学案含答案doc、化学式的书写mp4、化学式的意义解题指导mp4等5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节 空气与氧气优秀ppt课件: 这是一份浙教版八年级下册<a href="/kx/tb_c94224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1节 空气与氧气优秀ppt课件</a>,文件包含31空气与氧气1pptx、31空气与氧气1教学设计表格式doc、31空气与氧气1学案含答案doc、氧气含量的测定mp4、氧气的检验带火星的木条复燃mp4等5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