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梅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展开本试卷共6页,2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4分。第1~10小题,每小题2分;第11~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客家文化源远流长,馆藏文物是其历史见证。下列在中国客家博物馆陈列的展品中,属于合金材料的是( )
A. 明代大埔窑青釉盖罐B. 清代铜锣C. 民国时期藤托盘D. 当代五华石狮
2. 不同物质有不同的用途。对下列物质进行分类与应用场景描述不正确的是( )
3. 2023年杭州成功举办亚运会,此次盛会向世界人民展示了我国科技发展的巨大成就。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铁饼赛场的机器狗②亚运会火炬③游泳场馆的采光罩④水循环系统过滤膜
A. ①中铁饼赛场上的“搬运工”机器狗体内计算机芯片主要成分为
B. 用合成②中的火炬燃料甲醇(),有助于实现“碳中和”
C. ③游泳场馆顶部的采光罩可将室外的自然光漫射至室内,该过程涉及化学变化
D. ④水循环系统过滤膜过滤精度可达2微米甚至1微米,该过滤膜可以滤除水中的胶体颗粒(1微米米)
4.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B. 、、、
C. 、、、D. 、、、
5.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不正确的是( )
A. 次氯酸的结构式:B. 的电子式:
C. 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D. 中子数为1的氢原子:
6. 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A. 微粒观:稀盐酸中含有和HCl分子
B. 分类观:溶于水呈碱性的物质均属于碱
C. 守恒观:发生化学反应时,离子的总数不发生改变
D. 变化观:碱性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7. 化学创造美好生活。下列生产活动中,与相应化学原理不相符的是( )
8. 下列各组物质可用焰色试验鉴别的是( )
A. NaClO、NaClB. 、C. 、D. 、
9. 下图Ⅰ-Ⅳ是实验室制取干燥时所需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Ⅰ装置的作用是干燥
B. Ⅱ装置的作用是除去中HCl气体
C. Ⅲ装置在收集时,气体从a口进入
D. Ⅳ装置中NaOH溶液每吸收,则反应转移2ml电子
10. “类推”是化学学习常用的一种方法,以下类推结论正确的是( )
11. 在指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实现的是( )
A. B.
C. D.
12. 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中含有共用电子对的数目为
B. 常温常压下,含氮原子数为
C. 所含阴离子数目为
D. 常温常压下,的HClO溶液中,含的个数为
13.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事实,与相应现象及结论均正确的是( )
14. 下列反应符合事实且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少量过氧化钠放入水中:
B. 金属钠与溶液反应:
C. 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
D. 工业上电解饱和食盐水:
15. 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其原子序数依次递增,且B和D同一主族,A和C形成的其中一种化合物可用于潜水艇中作供氧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A>BB. B的最高价与最低价的绝对值之和等于8
C. 离子半径:D. 含D元素的酸均为强酸
16. 部分含铁物质的分类与相应化合价关系如下图甲所示。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
图甲 图乙
A. X在高温下可与反应生成Z
B. N在空气中不稳定,利用图乙装置制取N并可减缓其被氧化
C. 可存在P→M→Z→P的循环转化关系
D. 若P为盐酸盐,可将其饱和溶液逐滴滴入沸水中制备胶体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6分。
17.(15分)下表列出了①~⑧八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回答下列问题:
(1)考古学上常用元素①的含有8个中子的核素来测定文物年代,该核素的原子符号是______;写出⑧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
(2)②③⑤三种元素按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______。
(3)非金属性:⑥______⑦(填“>”或“<”),元素④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有______。
(4)元素③的一种氢化物可用于实验室制取,该氢化物的电子式为______,写出该氢化物制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标明电子转移的情况______。
(5)④和⑤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强弱顺序为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6)元素⑦有多种化合价,其中+4价氧化物可用于______。
18.(14分)生理氯化钠溶液主要用于手术、伤口、眼部、黏膜等冲洗。某品牌的生理氯化钠溶液及相关的成份、性状等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氯化钠属于______(填物质类别)。
(2)该生理氯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ml/L(精确到0.01)。
(3)实验室配制100mL与上述浓度相同的氯化钠溶液:
①配制过程中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______。
A. B. C. D.
②在配制过程中,下列操作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是______(填字母)。
A. 摇匀后液面低于刻度线,加水至刻度线B. 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C. 未将烧杯中的洗涤液转移至容量瓶中D. 容量瓶中事先含有少量蒸馏水
(4)电导率可用于衡量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大小。为探究电解质溶液电导率的影响因素,某实验小组用相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设计实验,方案如下表:
①实验Ⅰ、Ⅲ的目的是______。
②实验Ⅰ、Ⅱ的目的是其他条件不变时,探究离子浓度对电导率的影响,则______mL,理由是____________。
19.(14分)是常见的含铁化合物,回答下列问题:
(1)长期放置的溶液易被______(填“氧化”或“还原”)而变质。
(2)某实验小组设计实验方案检验溶液的变质程度。
提出猜想:Ⅰ. 没有变质 Ⅱ. 部分变质 Ⅲ. 完全变质
验证猜想:
①补充完整上述表格中的内容 i 、 ii 。
②若要使变质部分恢复原价态,方法是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设计实验继续探究性质。
①对实验Ⅱ所得白色沉淀展开研究(已知在水中不能大量存在):
i. 取Ⅱ中少量白色沉淀,充分洗涤,向其中加入稀硫酸,沉淀完全溶解,产生无色气泡;
ii. 向i所得溶液中滴入KSCN试剂,溶液几乎不变红;
iii. 向ii所得溶液中再滴入少量溶液,溶液立即变为红色。
根据以上现象,实验Ⅱ中生成的白色沉淀的化学式为______。
②研究过程中发现实验Ⅱ中白色沉淀在空气中久置最终也变为红褐色。则该沉淀的还原性比实验Ⅰ中所得的的还原性______(填“强”或“弱”)。
(4)设计以含有少量的铁屑为原料,制备硫酸亚铁晶体()______(表达方式不限,可用流程图、或离子方程式、或文字等描述表示)。
20.(13分)我国科学家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其制备流程可表示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1:反应Ⅰ中的化学方程式为:
资料2:时,溶解度小于0.01g的物质属于难溶物;时溶解度为。
资料3:下表为有关物质的溶解度()
(1)粗盐水中含大量、,“除杂”时依次加入过量的NaOH、、和适量HCl来提纯NaCl。用离子方程式说明加入的目的______。
(2)“操作Ⅰ”若在实验室中进行,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外还需要______。
(3)离子反应:,是难溶物,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反应Ⅰ中不是难溶物,为什么也生成了沉淀,理由是____________。
(4)从“操作Ⅰ”得到的“母液”可分离提纯得到另一种产品______,用于“循环”的X是______。
(5)制得的纯碱可能含少量NaCl,简述检验杂质的方法______。
梅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
化学试题参考答案
说明:
1.化学专用名词出现错别字不给分。
2.书写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时,化学式写错不给分;配平错误、未写反应条件等合扣1分。
3.考生若写出其他合理答案,可参照评分标准计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4分。第1~10小题,每小题2分;第11~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6分。
17.(15分)
(1)(各1分) (各1分)
(2)⑤②③(或⑤>②>③,或Al>N>O)(2分,顺序错不得分)
(3)<(1分)
离子键、共价键(或极性键)(2分,写对1个得1分,多写其他不扣分)
(4)(2分)
(3分,方程式对得1分,线桥标示正确得1分,电子得失数目正确得1分)
(5)(或)(2分)
(6)自来水消毒(或除臭、漂白等合理即得分)(1分,写出其中一种即可)
18.(14分,每空2分)
(1)盐类(或电解质、化合物、钠盐等合理即得分)
(2)0.15
(3)①D ②AC(2分,选对1个得1分,其他多选1个扣1分,扣完为止)
(4)①探究温度对电导率的影响
②1.0(2分,答案写成1只得1分)
保持溶液总体积不变,只改变氯化钠溶液浓度(2分,按得分点计分)
19.(14分)
(1)氧化(2分)
(2)①i猜想Ⅰ不正确,(1分)猜想Ⅱ或Ⅲ正确(1分)
(或硫酸亚铁已变质)(共2分)
ii紫色褪去(2分)
②(或)
(2分,答案合理且正确即得分,配平等其他项目按方程式计分标准计分)
(3)①(2分,写碳酸亚铁得1分) ②弱(1分)
(4)
(3分,写到用硫酸酸浸得1分,结晶1分,过滤1分)
(或,,,)
(3分,写对1个得1分,满分3分)(其他答案合理,按步计分,满分3分)
20.(13分)
(1)(2分)
(2)漏斗、玻璃棒(2分,写对1个得1分,不倒扣)
(3)时溶解度最小,达到过饱和状态而析出(2分)
(4)(2分) (2分)
(5)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滴加足量稀硝酸后,再滴加少量硝酸银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则说明含有,反之则无(3分,取样1分,试剂正确1分,现象1分,按得分点计分)选项
物质
类别
应用场景
A
CO
酸性氧化物
煤气泄漏时用浸润了碱性肥皂水的湿毛巾捂住鼻子以减少有毒气体吸入
B
CaO
碱性氧化物
燃煤脱硫,减少有毒气体排放
C
钾盐
用草木灰给农作物施肥
D
弱酸
可用于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选项
生产活动
化学原理
A
可在呼吸面具中作为氧气的来源
能和、反应生成氧气
B
利用海带制取碘单质
可被氧化剂氧化
C
小苏打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小苏打受热易分解
D
氯化铁溶液作为“腐蚀液”,腐蚀覆铜板上不需要的铜
氯化铁可将金属铜氧化
选项
实际事实
类推结果
A
金属Na与氧气加热条件下生成
金属Li与氧气加热条件下生成
B
铁在中燃烧生成
铜在中燃烧生成
C
硫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为+6
氧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也为+6
D
活性炭使糖浆脱色是物理变化
HClO使有色花瓣褪色也是物理变化
选项
操作或事实
现象及结论
A
将打磨过的铝片和未打磨过的铝片分别放入两支盛有等体积等浓度的NaOH溶液的试管中
打磨过的铝片立即产生气泡,未打磨过的铝片开始无气泡,一段时间后产生气泡,证明铝和氧化铝均能与强碱反应
B
向装有湿润有色布条的集气瓶中通入
有色布条褪色,证明具有漂白性
C
往无色溶液中滴入少量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溶液中含有
D
向溶液中滴入少量稀盐酸
产生无色气体,证明Cl的非金属性比C强
族
周期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二
①
②
③
三
④
⑤
⑥
⑦
四
⑧
实验序号
氯化钠溶液/mL
水/mL
温度/
电导率/()
Ⅰ
10.0
0.0
25
Ⅱ
9.0
V
25
Ⅲ
10.0
0.0
35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实验1:取待少量检测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
溶液颜色变红
i
实验2:取待少量检测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几滴酸性溶液
ii
综合实验1、2,证明猜想Ⅱ正确
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Ⅰ
溶液中滴入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3min后沉淀基本变为红褐色
Ⅱ
溶液中滴入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3min后沉淀颜色几乎不变
物质
NaCl
溶解度/g
36.0
21.7
9.6
37.2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B
A
B
C
B
D
C
B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B
C
B
A
D
C
A
广东省梅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PDF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广东省梅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PDF版附答案),共8页。
广东省梅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PDF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广东省梅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PDF版含答案),文件包含广东省梅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pdf、梅州市高中期末考试20241高一化学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梅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PDF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广东省梅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PDF版含答案),文件包含广东省梅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pdf、梅州市高中期末考试试卷20241高二第一学期化学试题参考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