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联合调研抽测化学试卷(含答案)
展开这是一份重庆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联合调研抽测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常温下,某地土壤的pH约为8,则土壤中的最接近于多少( )ml/L
A.B.C.D.
2.在测定中和热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测定中和热实验中需要使用的仪器有:天平、量筒、烧杯、温度计、玻璃棒
B.完成一次中和反应反应热测定实验,温度计需要使用2次,分别用于测混合液的初始温度和反应最高温度
C.用50mL0.55ml/L的NaOH溶液与60mL0.50ml/L的盐酸反应,测得的中和热数值偏大
D.使用环形玻璃搅拌棒是为了使反应物充分混合减小实验误差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过滤方法提纯胶体
B.1ml和2ml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就是的燃烧热
C.1ml在任何反应中完全反应时,都将得到4ml
D.NaClO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25℃、101kPa,1ml(g)和2ml(g)的燃烧热相等
B.1ml浓硫酸与1mlNaOH溶液完全中和所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
C.工业合成氨的反应中加入催化剂可增大反应速率,同时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D.越大,说明反应热量变化越大
5.肌肉中大量肌红蛋白Mb可以结合形成维持人体的生理活动,发生反应:,该过程可自发进行。温度为T时,平衡常数(气体分压=气体总压体积分数),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B.提高,K值变大
C.提高氧气浓度,有利于Mb(aq)的转化
D.当=4.0时,吸入的空气中=21kPa,该反应正向进行
6.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能正确表示物质的燃烧热的是( )
A.
B.
C.
D.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溶液和溶液分别加热、蒸发、浓缩结晶、灼烧,所得固体的成分相同
B.实验室配制溶液时,先将溶于水,再加入少量的盐酸
C.向溶液中加入MgO调节pH,可除去溶液中混有的
D.室温下pH相同、体积相同的醋酸和盐酸两种溶液加水稀释相同的倍数后,两溶液的pH:醋酸>盐酸
8.下列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和所得结论描述正确的是( )
A.AB.BC.CD.D
9.我国科学家首次探索的碱性锌-空气电池放电时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放电时,KOH溶液的浓度增大
B.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C.充电时,铜极与直流电源的正极连接
D.充电时,当阴极质量净增26g时,理论上转移0.8ml电子
10.若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标准状况下,2.24L四氯化碳含碳原子数为0.1
②标准状况下,aL的氧气和氮气的混合物含有的分子数为
③电解精炼铜时,若阴极得到电子数为2,则阳极质量减少64g
④7g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为2
⑤常温下,7.1g氯气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
⑥1L2的溶液中含数为2
⑦2L1的盐酸中所含氯化氢分子数为2
A.①④B.②⑥C.③④⑤D.②⑤
11.下列有关实验及其分析叙述正确的是( )
A.向2.0mL浓度均为0.l的KCl、KI混合溶液中滴加1~2滴0.0lml/L溶液,振荡,沉淀呈黄色,说明AgCl的比AgI的大
B.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适量的,铜粉仍不溶解
C.向溶液中滴加氨水,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溶液,沉淀不消失
D.将通入溶液中至饱和,无沉淀产生;再通入,也无沉淀产生
12.已知:。常温下,向某浓度的盐酸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所得溶液pOH和pH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盐酸与NaOH溶液的浓度相等
B.B点和D点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C.滴加NaOH溶液改为滴加氨水溶液,该图曲线不变
D.升高温度,滴定过程中pOH+pH>14
13.溶液A中可能含有中的若干种,且各离子浓度均相同,某同学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
根据以上的实验操作与现象,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和不能同时存在
B.要确定溶液A中是否存在或中的一种,只能通过焰色反应
C.沉淀乙中一定含有和
D.溶液A可能是由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3:1混合而成的溶液
14.已知是一种二元弱酸。室温下,通过下列实验探究溶液的性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依据实验1推测:
B.实验2说明:溶液具有漂白性
C.依据实验3推测:
D.实验4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
二、填空题
15.某废合金的主要成分为Sn、Cu、Pb、Fe,一种综合回收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常温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氯化浸出”浸出液中金属阳离子主要有、、________;浸渣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填化学式)。“氯化没出”时温度不宜过高或过低的原因是________。
(2)写出“还原”中Fe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常温下,为使完全沉淀,“调pH”时应使溶液pH不低于________(结果保留1位小数)。
(4)“氧化”时为检验是否已被充分氧化,可取样滴加_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
(5)写出“沉铁”时发生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
(6)受热后可制得物质A,写出物质A的一种用途:________。
16.(1)已知:25℃、101kPa时,、,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碳的燃烧热是:________(填“”或“”);
②=________kJ/ml。
(2)在25℃时,将0.2ml充入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5秒后反应达到平衡,测得的物质的量为0.1ml。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5秒内,=________ml/(L·s);
②若将该容器置于冰水中,气体颜色将________(填“变深”“变浅”或“不变”);
③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
(3)是中学化学常见的物质。在水溶液中存在如下两个平衡:
已知25℃时,>,则0.1ml/L溶液:
①溶液呈__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②溶液中________(填“>”“<”或“=”)。
(4)将除锈后的铁钉用饱和食盐水浸泡一下,放入下图所示的具支试管中。
①几分钟后,可观察到导管中的水柱________;
A.升高
B.降低
②水柱变化的原因是铁钉发生了电化学腐蚀中的________;
A.析氢腐蚀
B.吸氧腐蚀
③该电化学腐蚀的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_。
17.科学家模拟光合作用,利用太阳能制备甲烷和异丙醇等燃料。
(1)利用一种新型高效二元铜铁催化剂,在光照条件下,将、转化为。
①目前测定晶体结构可靠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一种铜铁催化剂的晶胞如图所示,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该晶胞中与一个原子相紧邻的原子有________个。
②在光照和铜铁催化剂条件下,基态碳原子吸收能量变为激发态原子。下列3种不同状态的碳原子轨道表示式中,能量状态最高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
b.
c.
(2)某光电催化反应器如图所示,利用电化学原理模拟光合作用由制异丙醇。
①已知Ti元素的电负性为1.5,O元素的电负性为3.5,则、O原子之间通过________键形成稳定的化合物。
②电极表面生成异丙醇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此电极反应需选用高活性和高选择性的电化学催化剂,其目的是________。
三、实验题
18.为探究锌和溶液的反应,室温下某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1)配置1000mL1ml/L的溶液,pH约为0.70,即。
①从反应条件考虑,影响水解平衡的因素有________(答两点)。
②取10mL1ml/L的溶液加水稀释,盐的水解程度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小组同学利用上述溶液探究其与锌粉的反应。
向500mL溶液中加入65g锌粉,实现现象记录如下:
i.实验前期,溶液的pH逐渐增大,锌粉表面未发现气泡;
ⅱ.随着反应的进行,观察到瓶底产生红褐色沉淀,同时出现少量气泡;
ⅲ.15分钟后溶液中产生大量气泡;
ⅳ.……
①经实验确认“实验前期”溶液中有生成,确认有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是________,结合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实验前期溶液pH增大的原因________。
②查阅资料发现:常温下的溶度积常数为,请写出的沉淀溶解平衡表达式________,试从-Q关系角度结合具体数值分析反应开始时,没有出现红褐色沉淀的原因________。
③结合离子方程式解释反应过程中气泡变化的原因________。
(3)锌和溶液反应后溶液中浓度的测定。
用标准溶液滴定反应后溶液中的,采用为指示剂,利用与生成砖红色沉淀指示滴定终点,实现操作如下:
i.以醋酸纤维滤膜过滤掉水样中的悬浮物,调节水样pH在6.5~10.5;
ⅱ.取10.00mL水样,加入溶液作指示剂,用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溶液。
①滴定时,标准溶液应加到________(填玻璃仪器名称)中。
②锌和溶液反应后溶液中浓度为________(用含c的代数式表示)。
③已知:(橙色),解释滴定时调节水样pH在6.5~10.5的原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
2.答案:D
解析:
3.答案:D
解析:
4.答案:A
解析:
5.答案:B
解析:
6.答案:A
解析:
7.答案:C
解析:
8.答案:C
解析:
9.答案:A
解析:
10.答案:D
解析:
11.答案:A
解析:沉淀呈黄色,可知先生成AgI沉淀,则说明AgCl的比Agl的大,选项A正确;B.Cu与过氧化氢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适量的,铜粉溶解,选项B错误;C.溶液电离出氢离子,可溶解氢氧化铝,则再加入溶液,沉淀消失,选项C错误;D.溶液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则通入溶液中至饱和,无沉淀产生,再通入,有沉淀产生,选项D错误;答案选A。
12.答案:B
解析:A.通过分析可知酸碱的浓度为1ml/L,碱的浓度大于1ml/L,A错误;B.B点为ml/L和D点为ml/L的溶液,水的电离出的ml/L,水的电离程度相同,B正确;C.氨水为弱碱,相同浓度的氨水和NaOH溶液pOH不同,则曲线发生变化,C错误;D.升高温度,溶液中的、均增大,则pH、pOH均减小,滴定过程中pOH+pH<14,D错误;答案为B
13.答案:B
解析:A.由分析可知,溶液A中存在铁离子和铝离子中的一种,不能同时存在,A正确;B.由分析可知,溶液A中可能存在钠离子或钾离子中的一种、氯离子,除了利用过焰色反应确定外,还可以通过检验是否存在氯离子确定,B错误;C.由分析可知,液中一定存在硫酸根离子,则沉淀乙中一定含有碳酸钡和硫酸钡,C正确;D.由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3:1混合而成的溶液中铝离子、钠离子、氯离子、硝酸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浓度相同,且符合题给实验操作与现象,D正确;故选B。
14.答案:A
解析:A.实验1中测得10mL0.1溶液的pH约为5.5,说明的电离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即,A正确;B.实验2中溶液紫红色褪色,可以推测溶液具有还原性,B错误;C.实验3中溶液变浑浊,发生反应:,无法判断,C错误;D.实验4中溶质为和少量,根据物料守恒,反应后溶液中存在,D错误;故选A。
15.答案:(1);;温度过高,的溶解度变小,反应不充分,温度过低,反应速率慢
(2)
(3)2.6
(4)
(5)
(6)制油漆、炼铁等(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
16.答案:(1);-283
(2)0.01;变浅;10
(3)碱性;>
(4)A;B;
解析:
17.答案:(1)X−射线衍射法;;4;c
(2)离子;;有效抑制析氢反应
解析:
18.答案:(1)温度和浓度;增大
(2)“实验前期”取少量溶液,滴加铁氰化钾溶液,出现蓝色沉淀或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褪去;,铁离子浓度减小平衡逆移,酸性减弱;;当pH=0.7,即时,,生成沉淀的最小浓度为,溶液中的=1ml/L,不会生成沉淀;或pH=0.7时,=1ml/L,,不能生成沉淀反应前期主要发生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逐渐减小,逐渐发生反应
解析: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盛有饱和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溶液变浑浊且有气体生成
说明生成了S和
B
向氨水中滴加少量溶液,无沉淀生成
与能大量共存
C
常温下,测得0.1ml/LNaA溶液的pH大于0.1ml/L溶液的pH
酸性:HA<
D
向CuS的悬浊液中加入饱和溶液可生成浅红色沉淀(MnS为浅红色)
说明(MnS)<(CuS)
实验
实验操作和现象
1
测得10mL0.1溶液的pH约为5.5
2
向酸性溶液中滴加过量0.1溶液,溶液紫红色褪色
3
向0.1溶液中加入等体积0.1溶液,溶液变浑浊
4
向10mL0.1溶液中滴加少量0.1NaOH溶液,无明显现象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学业质量联合调研抽测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重庆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学业质量联合调研抽测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高二上学期期中学业质量联合调研抽测试题化学含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