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八年级上册1 为什么要证明教学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数学八年级上册1 为什么要证明教学ppt课件,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点,证明的必要性,证明的常用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证明的必要性 证明的常用方法
以前,我们通过观察、实验、归纳得到了很多正确的结论. 观察、实验、 归纳得到的结论一定正确吗?我们再感受几个!(1)图1中两条线段a, b的长度相等吗?图2中的四边形是正方 形吗?请你先观察,再设法检验你观察到的结论.
(2)如图3,把地球看成球形,假如用一根比地球赤道长 l m的铁丝将地球赤道围起来,铁丝与地球赤道之间 的间隙能有多大?能放进一个拳头吗?先凭感觉想、 象一下,再具体算一算,看看与你的感觉是否一 致,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别太信任你的眼睛和直觉哟!
1.许多猜想的结论,数学上的一些结论以及数学之外的其他事实, 应当追其缘由,推理证明是非常必要的. (1)要判断一个数学结论是否正确,仅仅依靠实验,观察、归纳是 不够的,必须进行有根有据的证明. (2)没有经过严格的推理,仅由若干特例归纳得出的结论可能潜藏 着错误. (3)对一个结论要肯定其是正确的,必须通过一步一步推理,论证 才能下结论.
2.要点精析: (1)直觉有时会产生错误,不是永远可信的; (2)图形的性质并不都是通过测量得出的; (3)对少数具体例子的观察、测量或计算得出的结论, 并不能保证一般情况下都成立; (4)只有通过推理的方法研究问题,才能揭示问题的本 质.
实验、观察、操作所得出的结论不一定都正确,必须推理论证后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某班有20位同学参加围棋、象棋比赛, 甲说:“只参加一项的人数大于14人.”乙说:“两项都参加的人数小于5.”对于甲、乙两人的说法,有下列四个命题,其中是真命题的是( ) A.若甲对,则乙对 B.若乙对,则甲对 C.若乙错,则甲错 D.若甲错,则乙对
做一做 (1) 代数式n2-n+11的值是质数吗?取n=0,1,2,3,4, 5试一试,你能否由此得到结论:对于所有自然数n, n2-n+11 的值都是质数?与同伴进行交流.
(2) 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是AB, AC的中点, 连接DE,DE与BC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 请你先猜一猜,再设法检验你的猜想.你能肯定你的 结论对所有的△ABC都成立吗?与同伴进行交流.
议一议 实验、观察、归纳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重要手段.通过实验、观察、归纳得到的结论都正确吗?在上面的问题中,你是怎样判断一个结论是否正确的?说说你的经验与困惑.
1.检验数学结论常用的方法: 主要有:实验验证、举出反例、推理证明.实验验证是 最基本的方法,它直接反映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 般的逻辑思维方法;举出反例常用于说明该数学结论不 一定成立;推理证明是最可靠、最科学的方法,是我们 要掌握的重点.实际上每一个正确的结论都需要我们进 行严格的推理证明才能得出.检验数学结论的具体过程: 观察、度量、实验→猜想归纳→结论→推理正确结论.
2.应用:检验数学结论常用的三种方法的应用: 实验验证法常用于检验一些比较直观、简单的结论;举 出反例法多用于验证某结论是不是正确的;推理证明主 要用来进行严格的推理论证,既可以验证某结论是正确 的,也可以验证某结论是不正确的.
实验、观察、归纳得出的结论可能正确,也可能不正确.因此,要判断一个数学结论是否正确,仅仅依靠实验、观察、归纳是不够的,必须进行有根有据推的证明.
2 如图所示,下列图形都是由面积为1的正方形按一 定的规律组成,其中,第①个图形中面积为1的正方形有2个,第②个图形中面积为1的正方形有5个,第③个图形中面积为1的正方形有9个,……按此规律,则第⑥个图形中面积为1的正方形的个数为( ) A.20 B.27 C.35 D.40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1 为什么要证明教学ppt课件,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合作探究,做一做,解列表归纳为,议一议,典例精析,课堂练习,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1 为什么要证明教课内容课件ppt,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课堂导入,有几个黑点,是静还是动,新知探究,两条线段一样长吗,结论ab,结论是正方形,做一做,大数学家也有失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1 为什么要证明一等奖ppt课件,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导入新知,素养目标,观察与思考,探究新知,线是直还是曲,是静还是动,做一做,大数学家也有失误,式训练,巩固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