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二节 化学平衡优秀第2课时课时练习
展开【学习目标】
1.通过外界条件对可逆反应速率的影响,掌握化学平衡移动的内在因素。
2.通过实验探究,掌握浓度、压强、温度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规律。
3.了解催化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实质,并进一步探讨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从而了解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
4.认识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典型图像,学会化学平衡图像题的解题方法。
【素养目标】
1.实验探究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条件,通过实验现象直接判断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提高抽象问题的解决能力,培养学生“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学科素养。
2.对于化学平衡移动的条件和化学平衡移动原理两部分内容,要结合实验现象与图标的关系,依据平衡移动原理,建立平衡移动的模型。培养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学科素养。
3.通过学习化学平衡及其影响因素与生活密切相关,研究化学平衡对化工生产有重要指导意义。培养学生“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学科素养。
必备知识与关键能力
知识点一:化学平衡移动
1.化学平衡移动
(1)含义: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如果改变浓度、温度、压强等反应条件,原来的平衡状态会被破坏,化学平衡会发生移动,在一段时间后达到新的平衡。
(2)平衡移动方向的判断
2.化学平衡移动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
(1)v正>v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2)v正=v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3)v正
4.外界条件的变化对速率的影响和平衡移动的方向的判断
在一定条件下,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等外界因素会影响可逆反应的速率,但平衡不一定发生移动,只有当v正≠v逆时,平衡才会发生移动。
对于反应mA(g)+nB(g)pC(g)+qD(g)。
【点拨】 “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①恒温恒容:原平衡体系eq \(――→,\s\up7(充入“惰性气体”))体系总压强增大―→体系中各组分的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
②恒温恒压:原平衡体系eq \(――→,\s\up7(充入“惰性气体”))容器容积增大,各反应气体的分压减小
【思维建模】 解答化学平衡移动题的思维过程
(1)关注特点—eq \b\lc\[(\a\vs4\al\c1(容器特点:恒温恒容、恒温恒压,反应特点:物质状态、ΔV(g)是否为0、, ΔH的正负))
(2)分析条件:浓度、温度、压强等。
(3)联想原理(平衡移动原理),综合判断得出结论。
平衡转化率的分析与判断方法
(1)反应aA(g)+bB(g)cC(g)+dD(g)的转化率分析
①若反应物起始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达到平衡后,它们的转化率相等。
②若只增加A的量,平衡正向移动,B的转化率提高,A的转化率降低。
③若按原比例同倍数地增加(或降低)A、B的浓度,等效于压缩(或扩大)容器体积,气体反应物的转化率与化学计量数有关。
eq \a\vs4\al( 同倍增大,c(A)和c(B))eq \b\lc\{(\a\vs4\al\c1(a+b=c+d,A、B的转化率不变,a+b>c+d,A、B的转化率增大,a+b<c+d,A、B的转化率减小))
(2)反应mA(g)nB(g)+qC(g)的转化率分析
在T、V不变时,增加A的量,等效于压缩容器体积,A的转化率与化学计量数有关。
增大c(A)eq \b\lc\{(\a\vs4\al\c1(m=n+q,A的转化率不变,m>n+q,A的转化率增大,m<n+q,A的转化率减小))
典例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混合物各组分百分含量发生改变,化学平衡一定发生了移动
B.外界条件的改变引起浓度商或化学平衡常数改变,则平衡一定发生移动
C.平衡移动,反应物的浓度一定减小
D.外界条件发生变化,化学平衡不一定移动
【答案】 C
【解析】外界条件的改变使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或Q≠K时才能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增大反应物浓度化学平衡移动时反应物的浓度增大。
典例2.对于反应:2A(g)+B(g)2C(g) ΔH<0,当温度升高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其原因是( )
A.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B.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
C.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但是逆反应速率增大的程度大于正反应速率增大的程度
D.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而且增大的程度一样
【答案】 C
【解析】外界条件的改变使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时才能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增大反应物浓度使化学平衡移动时反应物的浓度增大。
典例3.将NO2装入带活塞的密闭容器中,当反应2NO2(g)N2O4(g)达到平衡后,改变下列一个条件,其中叙述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气体颜色加深,则此反应为吸热反应
B.慢慢压缩气体体积,平衡向右移动,混合气体颜色变浅
C.慢慢压缩气体体积,若体积减小一半,压强增大,但小于原来的两倍
D.恒温恒容时,充入惰性气体,压强增大,平衡向右移动,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浅
【答案】 C
【解析】升高温度,气体颜色加深,则平衡向左移动,该反应为放热反应,A错误;根据勒夏特列原理,混合气体的颜色比原平衡深,压强小于原平衡的两倍,因此B错误,C正确;恒温恒容,充入惰性气体,c(NO2)和c(N2O4)均不变,平衡不移动,气体的颜色不变,D错误。
知识点二:勒夏特列原理
1.内容
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如温度、压强,以及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浓度),平衡将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2.适用范围
适用于任何动态平衡体系(如溶解平衡、电离平衡等),非平衡状态不能用此来分析。
3.平衡移动的结果是“减弱”外界条件的影响,而不是“消除”外界条件的影响,更不是“扭转”外界条件的影响
(1)从定性角度看,平衡移动的方向为减弱外界条件变化的方向,如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就向减弱这种改变即反应物浓度减小的方向移动;增大压强,平衡就向气体体积缩小即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小、压强减小的方向移动;升高温度,平衡就向吸热反应即使温度降低的方向移动。这种移动可以理解为与条件改变“对着干”。
(2)从定量角度看,平衡移动的结果只是减弱了外界条件的变化,而不能完全抵消外界条件的变化。如向平衡体系N2(g)+3H2(g)2NH3(g)(平衡时,N2、H2、NH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a ml、b ml、c ml)中又充入d ml N2,则达到新平衡时,n(N2)的取值范围为a ml
(1)确定条件的改变是否影响化学平衡,即确定是不是改变了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如:
①改变化学平衡体系中固体或纯液体的物质的量,并未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
②即使是有气体存在的化学平衡体系,在恒容、恒温条件下充入稀有气体,也未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
(2)可逆反应是否存在能够减弱某项条件改变的反应方向。例如aA(g)+bB(g)cC(g)+dD(g),当a+b=c+d时,它无气体体积增大或减小的反应方向,所以即使改变压强,化学平衡也不移动。
典例4.下列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事实是( )
A.红棕色的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B.氢气、碘蒸气、碘化氢气体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
C.黄绿色的氯水光照后颜色变浅
D.向含有[Fe(SCN)]2+的红色溶液中加铁粉,振荡,溶液红色变浅或褪去
【答案】 B
【解析】A项,涉及二氧化氮与四氧化二氮的平衡转化,故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B项,加压后平衡不移动,但体积缩小,浓度增大使体系颜色变深,故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C项,光照后,次氯酸见光分解,使氯气与水反应的平衡向右移动,故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D项,在该溶液中存在平衡:Fe3++SCN-[Fe(SCN)]2+,向溶液中加入铁粉,Fe3+会和Fe发生反应生成Fe2+,导致Fe3+浓度降低,平衡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即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使[Fe(SCN)]2+(红色)的浓度降低,所以溶液红色变浅或褪去,故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
典例5.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溴水中有下列平衡:Br2+H2OHBr+HBrO,当加入少量AgNO3溶液后,溶液的颜色变浅
B.对2HI(g)H2(g)+I2(g),缩小容器的容积可使平衡体系的颜色变深
C.反应CO(g)+NO2(g)CO2(g)+NO(g) ΔH<0,升高温度可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对于合成NH3反应,为提高NH3的产率,理论上应采取低温措施
【答案】 B
【解析】溴水中存在平衡:Br2+H2OHBr+HBrO,加入少量AgNO3溶液,HBr与AgNO3反应生成AgBr沉淀,c(HBr)减小,平衡正向移动,溶液的颜色变浅,A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2HI(g)H2(g)+I2(g)的正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总分子数不变的反应,缩小容器的容积,压强增大,平衡不移动,但c(I2)增大,导致平衡体系的颜色变深,由于平衡不移动,故B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反应CO(g)+NO2(g)CO2(g)+NO(g)的ΔH<0,升高温度,为了减弱温度的改变,平衡逆向移动,C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合成氨的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有利于生成NH3,D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
知识点二:化学平衡图像的理解
1.速率−时间图像
根据v−t图像,可以很快地判断出反应进行的方向,根据v正、v逆的变化情况,可以推断出外界条件的改变情况。
以合成氨反应为例:N2(g)+3H2(g)2NH3(g) ΔH<0。
典例6.在恒温恒容的条件下,2A(g)+B(g)2C(g)的反应速率随反应时间的变化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与示意图不相符的是( )
A.反应达到平衡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
B.平衡状态Ⅰ后,可能是增大A的浓度,平衡发生移动,达到平衡状态Ⅱ
C.平衡状态Ⅰ后,可能是减小C的浓度,平衡发生移动,达到平衡状态Ⅱ
D.B在平衡状态Ⅰ和平衡状态Ⅱ时浓度不相等
【答案】 C
【解析】由题给图像可以看出,平衡状态Ⅰ改变的瞬间,逆反应速率未改变,正反应速率突然增大,可知改变条件为增大反应物的浓度,B项正确,C项不正确;由于平衡发生移动,可知两平衡状态时同一种反应物的浓度不相等,D项正确。
典例7.对于①N2(g)+3H2(g)2NH3(g) ΔH<0
②2NH3(g)N2(g)+3H2(g) ΔH>0
其中vt图像为
(1)反应①t1时刻改变的条件为 ;t2时刻改变的条件为 。
(2)反应②t1时刻改变的条件为 ;t2时刻改变的条件为 。
【答案】(1) 增大压强 降低温度 (2) 升高温度 减小压强
【解析】t1时刻反应速率增大,说明是升温或加压;而t2时刻反应速率减小,说明是降温或减压。
2.其他常见的化学平衡图像
①浓度−时间图
此类图像能说明平衡体系中各组分在反应过程中的浓度变化情况。如A+BAB的反应情况如图。
②总反应速率−时间图像
Zn与足量盐酸的反应,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ab段(v渐增),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随反应的进行,温度增高,导致反应速率增大;bc段(v渐小),主要原因是随反应的进行,溶液中c(H+)渐小,导致反应速率减小。
③含量−时间−温度图像
④含量−时间−压强图像
⑤含量−时间−有无催化剂
典例8.已知某可逆反应mA(g)+nB(g)pC(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图表示在不同反应时间t时,温度T和压强p与反应物B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φ(B)]的关系曲线,由曲线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T1
B.T1>T2,p1
C.T1
D.T1>T2,p1 典例9.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A+BmC变化如图所示。已知纵坐标表示在不同温度和压强下生成物C在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p为反应在T2温度时达到平衡后向容器加压的变化情况,问: 增大压强
【解析】通过①和②的比较,相同压强下,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到达平衡所用时间越短,T1>T2,且升高温度平衡正移,正反应为吸热反应;通过②和③的比较,相同温度下,压强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到达平衡所用时间越短,p2>p1,且压强增大平衡逆向移动,m+n
(1)温度T1________T2(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正反应是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3)如果A、B、C均为气体,则m________2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当温度和容积不变时,如在平衡体系中加入一定量的某稀有气体,则体系的压强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平衡________移动(填“向正反应方向”“向逆反应方向”或“不”)。
【答案】(1)大于 (2)放热 (3)大于 (4)增大 不
【解析】由图像知温度T1时到达平衡用时间少,则反应速率快,说明温度大于T2;升高温度C的百分含量降低,平衡逆移,则正反应放热;加压C的百分含量降低,平衡逆移,则正反应体积增大,m大于2;当温度和容积不变时,如在平衡体系中加入一定量的某稀有气体,则体系的压强增大,但对该反应体系来说,各物质浓度没有变化,平衡不移动。
核心价值与学科素养
典例10.关节炎泛指发生在人体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由炎症、感染、退化、创伤或其他因素引起的炎性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关节炎病因是在关节滑液中形成尿酸钠晶体,尤其在寒冷季节易诱发关节疼痛。其化学反应机理为:
①HUr+H2OUr-+H3O+
②Ur-(aq)+Na+(aq)NaUr(s)
上述反应②的正反应方向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 。
【解析】温度降低易诱发形成尿酸钠,说明反应②在降温过程中易正向移动,即反应②正向为放热反应。
典例11.人体内存在很多的化学反应,这些化学反应情况复杂且相互影响,而且这些化学反应大都是可逆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O2的运输。
人体血液内的血红蛋白(Hb)易与O2结合生成HbO2,因此具有输氧能力。但Hb也可以与CO结合。有关反应如下:
反应a:Hb(aq)+O2(g)HbO2(aq) ΔH1<0
反应b:Hb(aq)+CO(g)HbCO(aq) ΔH2<0
反应c:HbO2(aq)+CO(g)HbCO(aq)+O2(g) ΔH3
①反应c自发进行的趋势较大,这也就容易引起人体CO中毒,导致血红蛋白不具备输氧能力。据此比较ΔH1、ΔH2的大小。 。
②如果发生CO中毒,应采取怎样救治措施,请从平衡移动的原理角度分析采取的救治措施的原因。
。
③已知在人体体温37 ℃下,反应c的平衡常数为220。已知当血液中eq \f(cHbCO,cHbO2)的比值大于0.02时,人的智力会很快受到损伤。为避免人的智力受到损伤,环境中的O2与CO的浓度的比值最小是多少?
。
【解析】①由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与反应途径无关,只与物质的始态和终态有关,根据盖斯定律,将b-a,整理可得c式,热化学方程式为:HbO2(aq)+CO(g)HbCO(aq)+O2(g) ΔH3=ΔH2-ΔH1;反应c自发进行的趋势较大,说明体系的ΔH-TΔS<0,该反应的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则说明ΔH3<0,由于ΔH3=ΔH2-ΔH1;则ΔH1>ΔH2。
②应开窗通风或将中毒者转移至空气新鲜的地方。CO是反应物,开窗通风能够降低CO的浓度,使平衡逆向移动,O2是生成物,增大生成物O2的浓度,可以使平衡逆向移动。
③11 000。根据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eq \f(cO2·cHbCO,cCO·cHbO2)=220,而eq \f(cHbCO,cHbO2)>0.02时人的智力会受到损伤,因此只有eq \f(cHbCO,cHbO2)≤0.02时人的智力才不会受到损伤,代入平衡常数表达式有eq \f(cO2,cCO)=K×eq \f(cHbO2,cHbCO)≥eq \f(220,0.02)=11 000,即eq \f(cO2,cCO)大于等于11 000时,人的智力不受损伤。
【跟踪练习】 基础过关
1. 可逆反应A(g)+BC(g)+D,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B是气体,增大A的浓度会使B的转化率增大
B.若增大A的浓度,平衡体系颜色加深,D不一定是有颜色的气体
C.升高温度,C的质量分数减少,说明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D.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说明B、D一定是气体
2. 下列可确认化学平衡一定发生移动的是( )
A.化学反应速率发生了改变
B.可逆反应达到平衡,使用了催化剂
C.有气态物质参加的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了压强
D.由于某一条件的改变,使正、逆反应速率不再相等
3. 如图a曲线表示放热反应X(g)+Y(g)Z(g)+M(g)+N(g)进行过程中X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若要改变某一起始条件,使反应过程按b曲线进行,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升高温度 B.加大X的投入量
C.加催化剂 D.增大体积
4.下列事实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
5. 对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X(g)+3Y(g)2Z(g)绘制如下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依据图甲可判断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在图乙中,虚线可表示使用了催化剂后X的转化率
C.图丙可表示减小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依据图丁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可推知正反应的ΔH<0
能力达成
6. 已知2SO2(g)+O2(g)2SO3(g) ΔH=-197 kJ·ml-1。向同温、同体积的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气体:(甲) 2 ml SO2和1 ml O2;(乙)1 ml SO2和0.5 ml O2;(丙) 2 ml SO3。恒温、恒容下反应达平衡时,下列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
A.容器内压强p:p甲=p丙>2p乙
B.SO3的质量m:m甲=m丙>2m乙
C.c(SO2)与c(O2)之比k:k甲=k丙>k乙
D.反应放出或吸收热量的数值Q:Q甲=Q丙>2Q乙
【答案】 B
【解析】三个容器的T、V相同,由三种情况下充入物质的物质的量,可知甲、丙两种情况下充入的物质相当,达到同一平衡状态,乙充入的物质比甲少一半,故压强:p甲=p丙<2p乙;SO3的质量为:m甲=m丙>2m乙;c(SO2)与c(O2)之比均相等;甲丙反应放出或吸收热量的数值Q不一定相等,所以选B。
7. 乙醇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可由乙烯气相直接水合法[C2H4(g)+H2O(g)C2H5OH(g)]生产。下图为气相直接水合法中乙烯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其中nH2O∶nC2H4=1∶1)。
(1)图中压强(p1、p2、p3、p4)的大小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气相直接水合法常用的工艺条件为磷酸/硅藻土为催化剂,反应温度290 ℃、压强6.9 MPa,nH2O∶nC2H4=0.6∶1,乙烯的转化率为5%,若要进一步提高乙烯转化率,除了可以适当改变反应温度和压强外,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__________________。
8. 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
(1)在一定温度下,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N2(g)+3H2(g)2NH3(g)。该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________(填字母)。
A.3v正(H2)=2v逆(NH3)
B.单位时间生成m ml N2的同时生成3m ml H2
C.容器内的总压强不再随时间而变化
D.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随时间变化
(2)工业上可用天然气为原料来制取合成氨的原料气氢气。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模拟工业制取氢气的原理,在一定温度下,容积为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测得如下表所示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分析表中数据,判断5 min时反应是否处于平衡状态?________(填“是”或“否”),前5 min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v(CH4)=________________。
②反应在7~10 min内,CO的物质的量减少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
A.减少CH4的物质的量 B.降低温度
C.升高温度 D.充入H2
(3)氨的催化氧化:4NH3+5O2(g)4NO(g)+6H2O(g)是工业制硝酸的重要反应。在1 L密闭容器中充入4 ml NH3(g)和5 ml O2(g),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测得c(NO)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该反应的ΔH______(填“>”“<”或“=”)0;T0℃下,NH3的转化率为________。
条件改变的时刻
v正的变化
v逆的变化
v正与v逆的比较
平衡移动方向
浓度
增大反应物的浓度
增大
不变
v正>v逆
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减小反应物的浓度
减小
不变
v正<v逆
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增大生成物的浓度
不变
增大
v正<v逆
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减小生成物的浓度
不变
减小
v正>v逆
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压强(通过改变体积使压强变化)
m+n>p+q
增大压强
增大
增大
v正>v逆
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减小压强
减小
减小
v正<v逆
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m+n
增大
增大
v正<v逆
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减小压强
减小
减小
v正>v逆
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m+n=p+q
增大压强
增大
增大
v正=v逆
平衡不移动
减小压强
减小
减小
v正=v逆
平衡不移动
容积不变充入He
不变
不变
v正=v逆
平衡不移动
压强不变充入He
m+n>p+q
减小
减小
v正<v逆
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m+n=p+q
减小
减小
v正=v逆
平衡不移动
m+n<p+q
减小
减小
v正>v逆
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温度
ΔH<0
升高温度
增大
增大
v正<v逆
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降低温度
减小
减小
v正>v逆
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ΔH>0
升高温度
增大
增大
v正>v逆
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降低温度
减小
减小
v正<v逆
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催化剂
使用正催化剂
增大
增大
v正=v逆
平衡不移动
使用负催化剂
减小
减小
v正=v逆
平衡不移动
条件
c(N2)增大
c(H2)减小
c(NH3)增大
v-t图像
平衡移动方向
正反应方向移动
逆反应方向移动
逆反应方向移动
条件
c (NH3)减小
增大压强
减小压强
v-t图像
平衡移动方向
正反应方向移动
正反应方向移动
逆反应方向移动
条件
升高温度
降低温度
使用催化剂
v-t图像
平衡移动方向
逆反应方向移动
正反应方向移动
不移动
A.开启啤酒瓶后,瓶中马上泛起大量泡沫
B.由H2(g)、I2(g)、HI(g)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
C.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时,将乙酸乙酯不断蒸出
D.石灰岩受地下水长期溶蚀形成溶洞
时间/min
CH4/ml
H2O/ml
CO/ml
H2/ml
0
0.40
1.00
0
0
5
a
0.80
c
0.60
7
0.20
b
0.20
d
10
0.21
0.81
0.19
0.64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二节 化学平衡精品第三课时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a href="/hx/tb_c4002420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二节 化学平衡精品第三课时一课一练</a>,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对于密闭容器中的可逆反应,一定温度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二节 化学平衡优秀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a href="/hx/tb_c4002420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二节 化学平衡优秀同步训练题</a>,文件包含223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作业检测-高二化学高效备课设计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原卷版docx、223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作业检测-高二化学高效备课设计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二节 化学平衡优秀第1课时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二节 化学平衡优秀第1课时课时训练,文件包含22化学平衡第1课时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常数原卷版-高二化学同步素养目标精品讲义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x、22化学平衡第1课时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常数解析版-高二化学同步素养目标精品讲义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