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1节 种群的数量特征获奖课件ppt
展开调查草地上蒲公英的密度,农田中某种昆虫卵的密度,作物植株上蚜虫的密度、跳蝻的密度等,都可以采用样方法。
(估算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之一)
适合调查植物,及 、 的动物。
1.先取出部分珠子(10个)
2.把它们都做上标记(涂红)
3.把标记好的珠子放回桶中并摇匀!
4.再次取出部分珠子(8个)
第一次10个红珠子占所有珠子的概率
第二次2个红珠子占8个珠子的概率
如果把珠子换成活动能力强的动物,就是接下来要讲的标记重捕法!
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估算种群密度。
1.先捕获部分兔子(12只)
2.把捕获的这些兔子(12只)做上标记
a.标记物不能过分醒目;(图中为动画效果)b.标记物和标记方法不能影响标记对象正常的生理活动;c.标记物不易脱落;
3.把标记好的兔子放回原来的环境并使其混合均匀。
(保证在重捕时被捕的概率相等)
4.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并统计。
a.标记物不能过分醒目;b.标记物和标记方法不能影响标记对象正常的生理活动;c.标记物不易脱落;d.标记个体需与未标记个体混合均匀后再重捕,保证在重捕时被捕的概率相等;e.确保调查期间没有个体的迁入、迁出、出生、死亡;
标记物太醒目,导致标记个体易被天敌捕食
标记物使动物受惊吓,从而不易被捕到
重捕时间太短,初捕个体未充分融入;
标记物过于明显,使其第二次捕捉时更易被捕到。
调查种群数量的其他方法
1.在动物的栖息地布设若干台红外触发相机,恒温动物一靠近,就会触发相机自动拍摄照片或视频
2.不同动物的粪便具有不同的特征。
3.动物的声音也存在个体差异,成熟个体的声音特征往往可以长期保持稳定。
(点击图片听声音与暂停)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小结
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种群
植物或昆虫卵及一些活动范围较小的动物(如蚜虫、跳蝻)
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航拍法、红外触发相机、分析粪便、标记声音等
种群密度反映了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但是仅靠这一特征还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要想知道种群数量的消长,还需要研究种群的出生率(birth rate)和死亡率(death rate)等其他数量特征。
为什么东北豹、大熊猫等动物在实施人为保护的措施下,种群数量仍不能迅速增长?
而鼠、蝗虫等动物,尽管人们采取各种防除措施,却仍然数量繁多,屡屡为害?
东北豹每年最多生一胎,通常每胎产仔2~3只,偶尔有产仔1只或4只的情况,幼豹2~3岁后性成熟。
老鼠45天左右可繁殖一次。母鼠生长2个月就可生殖,其怀孕到生产的时间一般在3-4周左右,其一年可生6-8胎,每胎能产仔5-10个。
繁殖能力的差别是重要原因
繁殖能力强,出生率一般较高
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值。
例如,2015年,我国大陆总人口约为13.7亿,2015年出生1655万人,我国大陆人口在这一年的出生率约为多少?
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值。
例如,2015年,我国大陆死亡人口为975万,死亡率约为多少?
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直接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
自然增长率 = 出生率 - 死亡率。
单位时间内迁入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值。
单位时间内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值。
迁入率和迁出率也是直接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因素。
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年龄结构
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
问1.图中A、B、C 三种年龄结构的种群,哪种类型的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大,属于增长型?哪种类型的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小,属于衰退型?哪种类型的种群数量会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属于稳定型?为什么?
年龄结构通过影响 和 来影响种群密度。
可预测种群密度和数量的变化趋势。
问2.年龄结构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在近期一定能保持稳定吗?年龄结构为衰退型的种群呢?
(1)不一定,因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不完全决定于年龄组成,还受到食物、天敌、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此外,种群数量还受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
(2)年龄组成为衰退型的种群,种群数量一般会越来越小,但是也不排除由于食物充足、缺少天敌、迁入率提高等原因而使种群数量增长的情况。
据统计,1990—2013 年的 24 年间,我国 0 ~ 14 岁少年儿童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由 27.69% 下 降 到 16.41%;15 ~ 64 岁 人口的比例由 66.74% 上升到 73.92%;65 岁及以上老龄人口比例由 5.57% 上升到 9.67%。问3.这说明我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
这说明我国少年儿童的人口占比在减少,老龄人口占比在增加。我们应该关注我国人口的老龄化问题。
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性别比例
又称性比(sex rati),是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
多见于营社会生活的昆虫
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从而达到杀虫效果。
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判断下列与种群密度有关的表述是否正确。(1)一块草地上所有蒲公英的数量就是这个蒲公英种群的种群密度。( )(2)调査青蛙等活动范围不大的动物的种群密度可以用样方法。( )(3)种群密度与出生率成正比。( )2.科技人员为了检验某新型除草剂对麦田杂草猪殃殃的防治效果,随机选3块麦田,在每块田中做对照实验,施药60天后调查猪殃殃的密度。取样方法为每个处理随机取5个样方,每个样方为1m2。调査结果为对照组411.75株/m2,实验组35.00株/m2。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样方数量过少,面积适当B.样方面积过小,数量适当C.杂草株数应为整数,对照组数据有误D.实验组数据可信,该除草剂施用效果显著
3.在某池塘中,第一次捕获鲫鱼106条,做上标记后放回;第二次捕获鲫鱼91条,其中有标记的为25条。由此估算该池塘中共有鲫 条。4.下图A、B分别为两个国家人口的年龄结构图,纵轴示年龄,横轴示各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据此图可判断,未来人口增长率高的国家是 。
5.2003年,我国颁布法律,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非医学需要的性别选择性人工流产”,请简要说明这一规定的意义。
在自然情况下,新生儿的男女性别比例大致为1:1。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非医学需要的性别选择性人工流产”,有利于维系性别比例均衡,进而有利于维持社会的和谐稳定。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1节 种群的数量特征图片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1节 种群的数量特征图片课件ppt,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出生率和死亡率,单位时间,新产生或死亡,个体总数,出生率死亡率,34‰,50‰,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迁入迁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1节 种群的数量特征图片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1节 种群的数量特征图片ppt课件,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种群及其动态,一个水池里的全部鱼,一个鱼缸里的全部金鱼,问题探讨,种群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最基本,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选择性必修2第1节 种群的数量特征完美版课件ppt: 这是一份生物选择性必修2第1节 种群的数量特征完美版课件ppt,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CONTENTS,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一定区域,取样方法,误差分析,出生率,死亡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