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拔高练习(十八)
展开一、基础知识综合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xīn( )xīn然张开了眼。山 (A.朗润 B.湿润)起来了,水涨( )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zuān( )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 (A.静悄悄 B.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
(节选自朱自清《春》)
1.(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①xīn( )xīn然 ②zuān( )出来
③涨( )起来 ④捉几回迷藏( )
2.(2)根据原文从备选词语中选择正确的一项,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①山 (A.朗润 B.湿润)起来了
②风 (A.静悄悄 B.轻悄悄)的
3.(3)请仿照画横线句子,再写一句话。
二、综合性学习
4.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要求答题。
①有一个智者,他叫孔子,他在修身、交友、学习等方面的见解给世人以启迪,他在历史上的地位不容置疑。②有一个灵魂的医者,他叫鲁迅,他放下救济苍生的医书,用手中的笔医治麻木的民众,他是一直勇敢前行的斗士。③有一个勇者,她叫海伦•凯勒,她看不见听不到这世界的声音,却教我们彼此用爱感受,用心聆听,她不屈不挠地与命运抗争的精神令人一下子产生敬佩之情。
(1)语段画线处有语病,请修改。
(2)请另选一个人物,按照第①句的句式仿写。(要求语意连贯,结构相似)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以下对《天净沙·秋思》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思”在这里的意思是“思绪”。
B.“枯藤老树昏鸦”一句中的“枯藤”、“老树”是最有特征性的秋景,给人以萧条、寂寞、悲凉的感觉。
C.“小桥流水人家”一句读来令人亲切,表现游子对大自然的喜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D.“断肠人在天涯”一句中的“断肠人”是一位“离别故土的游子”,“天涯”即“极远的地方”。
6.本首曲的主旨句是什么?表达了什么情感?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题。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看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7.选出对选段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该段运用了准确的形容词、动词描绘百草园中的景物,充分体现百草园之乐。
B.该段运用了排比、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表达了“我”对所写事物的喜爱之情。
C.该段从形、声、色、味、感等几方面进行描写,突出了百草园的无穷乐趣。
D.该段写了许多事物,对“我”来说,除了蜈蚣和桑椹,其它事物都是很有吸引力的。
8.在选段的描写中,作者视野开阔,涉及广泛,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作者写了泥墙根一带的诸多动植物,有动有静,有详有略,恰到好处。
B.本段描写是先详后略进行的,也可以说描写是从具体到概括。
C.百草园的景物,用成人的眼光来看并不新鲜,但在儿童的眼里,一切都非常新奇。
D.作者描绘百草园,用了“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的句式,两个“不必说”为的是突出下面“单是”的内容。
9.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能否改为括号内的字,为什么?
肥胖的黄蜂伏(停)在菜花上。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济南的冬天
老舍
①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②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③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④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⑤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⑥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⑦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灰色树影。
⑧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本文写了济南的小山、雪景和水,通过这些景物来表现济南冬天响晴的特点。
B.文章开头运用对比手法,将北平、伦敦和济南作对比,点明冬天的济南是宝地。
C.第④段在写景时主要按从高到低,即山上、山尖、山坡、山腰的空间顺序。
D.“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直接抒情表达作者对济南的赞美之情。
E.本文语言生动活泼,纯净优雅。
11.分析下列带点字词的表达作用。
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12.下面这句话,作者采用了什么样的语气?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13.试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
五、作文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我原想捧起一朵浪花,你却给了我整个海洋;我原想撷取一枚红叶,你却给了我整个枫林;我原想亲吻一朵雪花,你却给了我银色的世界。感谢有你,让我得到了更多,更多……
这段文字给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结合自己的经历,以“感谢你给了我更多“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和地名;
③字数不少于600字。
六、文言文阅读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选自蒲松龄《狼》)
【乙】乾道七年,缙云①陈由义自闽入广省其父。过潮阳,见土人②言:“比岁③惠州太守挈家从福州赴官,道出于此。此地多野象,数百为群。方秋成之际,乡民畏其蹂食禾稻,张设陷穽④于田间,使不可犯。象不得食,甚忿怒,遂举群合围惠守于中,阅半日不解。惠之迓卒⑤—二百人,相视无所施力。太守家人窘惧,至有惊死者。保伍悟象意,亟率众负稻谷,积于四旁。象望见犹不顾,俟所积满欲,始解围往食之,其祸乃脱。”盖象以计取食,故攻其所必救。
(选自洪迈《夷坚志》)
【注】缙云:地名。②土人:当地人。③比岁:近年。④穽:阱。⑤迓卒:唐宋时官衙的卫兵。
15.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顾野有麦场 顾: (2)弛担持刀 弛:
(3)保伍悟象意 悟: (4)盖象以计取食 盖:
16.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太守家人窘惧,至有惊死者。
17.【甲】文前狼“假寐”的目的是“ ”;【乙】文大象围困惠州太守一行人的目的是“ ”。(用原文词语填空)
18.【甲】【乙】两个文段中的画线句子分别表现出狼和象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狼
蒲松龄
①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②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苦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④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暝,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语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⑤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9.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缀行甚远 (连接、紧跟)B.止露尻尾 (屁股)
C.弛担持刀 (解除,卸下)D.目似暝,意暇甚 (空闲)
2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投以骨
A.静以修身B.以刀劈狼首
C.盖以诱敌D.非淡泊无以明志
21.下面对课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的基本情节依次是:遇狼——御狼——惧狼——杀狼。
B.“投以骨”和“复投之”表现了屠户对狼的怜悯和抱有希望。
C.“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和“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表现了狼的狡猾。
D.文章主要告诉我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我们先作让步,如果其得寸进尺,贪得无厌,就应该和它勇敢地进行斗争。
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23.在与狼的较量中,屠夫的心理和行动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简要分析。
七、名著阅读
24.好的插图,或暗示时代背景,或交代情节内容,或刻画人物形象,或揭示主题思想……或兼而有之。请结合整本书的阅读思考,从下列插图中选择你认为最好的一幅,并谈谈理由。
我选 ,理由: 。(80字左右)
参考答案:
1. 欣 钻 zhǎng cáng 2. A
B
3.风悄悄的从后面扑过来,轻轻的,柔柔的。
4.(1)她看不见这世界,听不到这世界的声音(或答“这世界,她看不见也听不到”)
(2)示例:有一个行者,他叫邓稼先,他在原子弹、氢弹研制上的成就举世瞩目,他在核应用领域贡献卓著。
5.C 6.主旨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表现出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7.D 8.B 9.不能。“伏”字准确地表现出黄蜂因肥胖而趴在菜花上的情态;“停”字就无法表现这种情态。
10.AD 11.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雪以人的情态,描绘出了夕阳照射下山腰小雪的情韵。 12.(1)与天气商量的语气,好似在恳请对方,是一种疼惜的口吻;(2)流露出作者对济南山水的爱怜和赞美之情。 13.写出了作者对“冬天”这个特定时令里济南的总感受,照应了标题和开头,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14.【例文】
感谢你给了我更多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飞逝的时间与我擦过,唯独不变的是我对你的感激…
--题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光飞逝,带走的是你的健康;光阴似箭,带走的是你健康的体魄;日月交替,带走的是你的欢乐.但我的感激却从未随时间而消逝…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又是一年丰收季,那株株坚挺的小麦也又让我想起了您--我的姥姥.
光阴回转,朦胧中我仿佛回到了小时候,回到了姥姥的农家小院,那散发着木头清香的家具,那身着干净朴素的姥姥也又一次来到了我的身边.“吁--呦--”田间响起了悠扬的麦哨声,姥姥立即带上我去麦田收麦穗我在姥姥身后开心的活蹦乱跳,姥姥也显得精神抖擞.姥姥握着我的手,姥姥的手粗糙而温暖,饱含着劳动所留下的气息.经过一番“跋涉”,我们到了麦田.这是一番多么别致的海洋,不同与我所见过的宁静的碧海丹霞,那是一片时时刻刻在翻滚着浪涛的金色海洋,而这时的姥姥也蒙上了一层使人愉快的温暖色调.
烈日当空,姥姥带我下到田里,并很快埋入了工作之中.我也劲头十足,工作的十分起劲.不过“新官上任三把火”不一会我的劲头过了,烈日使得我汗流浃背,终于体会到了“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的辛苦.我的腿如灌铅,晕晕乎乎中,我看见姥姥的身影仍在忙碌,这给了我动力--我要向姥姥学习,像她一样能干.“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我又充满了力量,姥姥笑了,我永远忘不了,姥姥笑得是那样淳朴,如同一株闪着金光的小麦.正是因为姥姥我学会了劳动;正是因为姥姥,我懂得了劳动人民的辛苦;正是因为姥姥,我才得到了坚强的意志;正是姥姥,她的教诲让我受益匪浅…
四季更替,金色的浪花永不停歇.日出月下,我对你的感激永不消退…
15. 看,视 解除,卸下 明白 表示推测,大概,原来 16.(1)骨头已经没有了,而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户)。
(2)太守的家人又窘又怕,甚至有人被惊吓而死。 17. 诱敌 取食(或“得食”) 18.【甲】文画线句子写狼为了迷惑屠夫,假装闭眼,神情悠闲,表现出狼的狡猾奸诈;【乙】文画线句子写野象在等到稻谷足够多时才解围去食用稻谷,表现出野象的贪婪。(意思对即可)
19.D 20.B 21.A 22.一只狼正在柴草堆中打洞,打算钻洞进去,以便从背后攻击屠户。 23.开始,屠户很害怕,存有侥幸心理,给狼扔了几块骨头;后来,屠户镇定下来,丢掉幻想准备抵抗,奔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面,拿起屠刀;最后,屠户坚定决心,勇敢斗争,跳起来,连砍几刀杀死了一只狼,又砍断了另一只狼的大腿并杀死了它。
24. 答案:示例一:A。“阿长”送我“《山海经》”的插图,突出阿长为“我”买《山海经》这件事,赞美阿长的真诚、善良和乐于助人,表达“我”对阿长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示例二:C。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教头,却一再受到高俅陷害,最终“雪夜上梁山”。林冲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林冲被逼上梁山,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拔高练习(二十):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拔高练习(二十),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综合,综合性学习,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作文,文言文阅读,名著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拔高练习(三):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拔高练习(三),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综合,综合性学习,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作文,文言文阅读,名著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拔高练习(六):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拔高练习(六),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综合,综合性学习,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作文,文言文阅读,名著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