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生活中常见的盐基础练习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198653/0-170495924324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1.1生活中常见的盐基础练习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198653/0-170495924332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1.1生活中常见的盐基础练习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198653/0-170495924335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课时作业
展开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氯化钡BaClB.硫酸H2SO3
C.小苏打NaHCO3D.硫酸铝Al3(SO4)2
2.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中不正确的是
A.纯净物:氧气、干冰、水银B.肥料:二氧化碳、硫酸铵、硝酸钾
C.单质:金刚石、铁粉、黄铜D.盐:氯化钠、硝酸钠、碳酸钙
3.下列区分物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A.用水区分碳酸钙和氯化钙
B.用氢氧化钡区分氯化镁和硫酸钠
C.用燃着的木条区分氮气和氧气
D.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白酒和白醋
4.氢氧化钠溶液放置在空气中会发生变质,下列实验和分析合理的是
A.分析变质原因:氢氧化钠被氧气氧化导致
B.判断是否变质:选择稀盐酸或氯化钠溶液
C.除去变质产物:加入适量氢氧化钙,过滤
D.判断变质程度:先滴加足量氢氧化钡溶液,再滴加酚酞试液
5.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AB.BC.CD.D
6.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A.FeCl3、KOH、MgCl2、NaCl
B.BaCl2、Na2CO3、K2SO4、KNO3
C.CaCl2、AgNO3、KCl、HNO3
D.Ca(NO3)2、HCl、Na2CO3、HNO3
7.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Fe2+、H+、C1-、
B.Ba2+、OH-、Cl-、NO3
C.K+、、OH-、
D.Na+、H+、、
8.某品牌苏打气泡水的标签如下表所示,下列关于该饮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用pH试纸精准测定该饮料pHB.整瓶口感一致说明溶液具有均一性
C.过滤不能分离水和碳酸氢钠D.碳酸氢钠()属于盐
9.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完全合理的是
A.除去氯化镁溶液中的氯化钠: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过滤,洗涤,向滤渣中加入过量稀盐酸
B.探究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观察现象
C.鉴别硝酸铵、碳酸钙、氯化镁固体:分别将固体加水溶解,观察现象并感知温度的变化
D.分离碳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10.下列排序错误的是
A.铁元素的化合价:
B.溶液pH:
C.地壳中元素含量:
D.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
二、判断题
11.活泼金属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
12.对化学反应A+B=C+D,若A是可溶性碱,B是可溶性盐,则C、D不可能是两种沉淀( )
1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需要用的一组药品是石灰石和稀硫酸。( )
14.100毫升生理盐水中含有0.9克医用氯化钠。( )
15.向某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沉淀生成,则该溶液一定是硫酸盐溶液。( )
三、综合应用题
16.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1)第一兴趣小组对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了探究。将a ml锌粉加入到含0.1ml硝酸铜和0.4ml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Ⅰ、锌粉与硝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Ⅱ、若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则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 (用化学式表示)。
Ⅲ、若滤渣中含有两种金属,则a的取值范围是 。
(2)第二兴趣小组对硫酸、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进行了如下探究。
Ⅰ、实验一中,将注射器中氢氧化钠溶液全部推入集气瓶中,过一会儿观察到气球鼓起。甲同学认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乙同学认为该实验不严谨,于是将该注射器中氢氧化钠溶液换成 ,做了对比实验,从而证明二者发生了反应。
Ⅱ、实验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Ⅲ、取少量实验三中的剩余溶液,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呈无色,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该实验方案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 。
Ⅳ、将实验四、实验五两支试管反应后的物质倒入同一洁净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无色滤液和白色沉淀。同学们对白色沉淀的成分继续进行了实验。
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对废液进行了回收和处理。
17.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一)水的净化
(1)居民饮用水的处理过程如图1所示:步骤①网格净水原理类似于步骤 (填“②”或“③”或“④”序号)。
(2)净水器中含有大量的 可去除异味和余氯。
(二)水的分解
(3)电解法:电解水时,当电源正极对应电极产生8mL气体时,负极对应电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是 mL。
(4)光解法:图2为水在一种新型复合光催化剂(C3N4/CQDs)和太阳光作用下分解的原理图。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反应物和生成物中不变的微粒是 (填微粒符号)。
(5)对比以上两种水的分解方法,光解法的优点有 (填一个即可)。
(三)水资源的保护
(6)使用无磷洗涤剂、生活污水经集中处理后再排放都是为了防止水的富营养化污染,一旦水域发生该污染,水中溶解的 (填化学式)大大减少,水质会变黑发臭。
(7)水是生命之源,我们要保护水资源,从我做起,增强全社会惜水、节水、护水意识。请您写出一条节水措施 。
(四)化学实验离不开水
某学习小组运用传感器探究钠与水的反应得到如下图像,其中图22-3是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与时间、溶液pH与时间的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8)钠与水的反应属于 反应(填“吸热”或者“放热”)。
(9)结合图22-3分析,钠充分反应时对应的点是 (选填“a”“b”“c”)。
(10)钠与水反应能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请结合图22-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1)将少量金属钠投入稀的硫酸镁溶液中,生成一种白色沉淀,写出该沉淀的化学式 。
18.某活动小组的同学对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进行了下列探究:
【探究一】向放有一支燃着的蜡烛的烧杯中加适量碳酸钠和盐酸(如图所示):
(1)蜡烛燃烧变化的现象是: 。
(2)根据该实验现象推测碳酸钠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可用于 (写出用途)。
【探究二】利用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可否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进行了探究,实验如下,如图所示,
在(吸滤)瓶中加入适量的碳酸钠粉末,在小试管中加入盐酸。将小试管放入吸滤瓶中,并用止水夹夹住支管处的橡皮管。称量整个装置的质量,记录读数。将吸滤瓶倾斜,使小试管中的盐酸倾倒入瓶中,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可观察到如图二所示的现象。再次称量整个装置的质量,记录读数。
两次读数 (填“是”或“否”)相等。理由是 。
【探究三】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后剩余溶液的成分探究(假设二氧化碳已完全放出,杂质溶于水,不参加反应且呈中性)。甲、乙两同学分析认为剩余溶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钠,可能有盐酸或碳酸钠。为验证是否含有盐酸,他们采用了不同方法进行实验,得到了相同的结论。
查找资料:氯化钠溶液呈中性
【探究四】某兴趣小组同学向盛有6.0g纯碱样品的烧杯里加入40.0g盐酸,实验测定完全反应后烧杯中剩余物的质量为43.8g,且溶液显酸性。(假设纯碱样品中的杂质不与盐酸反应)求:
(1)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
(2)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鉴别氢气和甲烷
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烧杯
B
除去氯化钠中少量硫酸钠
加过量氯化钡溶液后过滤
C
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分别加入少量的硝酸银溶液
D
探究锌、铁、铜的金属活动性
将锌和铜分别放入硫酸亚铁溶液中
类别:弱酸性饮料,pH≈6.5
配料:水、食用盐、三氧化碳、柠檬酸、碳酸氢钠等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白色沉淀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白色沉淀是BaSO4、BaCO3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甲
取样于试管中,滴加 试液
试液变红
有盐酸
乙
取样于试管中,逐滴滴加碳酸钠溶液
参考答案:
1.C
【分析】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规律: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详解】A、氯化钡中钡元素化合价为+2价,氯元素为-1价,故氯化钡化学式为:BaCl2,故该项错误;
B、硫酸中氢元素化合价为+1价,硫酸根化合价为-2价,故硫酸化学式为:H2SO4,故该项错误;
C、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碳酸氢钠中钠元素为+1价,碳酸氢根为-1价,故碳酸氢钠化学式为:NaHCO3,故该项正确;
D、硫酸铝中铝元素为+3价,硫酸根为-2价,故硫酸铝化学式为:硫酸铝Al2(SO4)3,故该项错误。
故选C。
2.C
【详解】A、氧气、干冰、水银都是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A正确;B、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可用作温室气体肥料,硫酸铵属于氮肥,硝酸钾属于复合肥,故B正确;C、黄铜是铜锌合金,属于混合物,而单质属于纯净物,故C错误;D、氯化钠、硝酸钠、碳酸钙都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都属于盐,故D正确。故选C。
3.B
【详解】A、碳酸钙难溶于水,氯化钙易溶于水,可用水区分碳酸钙和氯化钙,故选项说法正确;
B、氢氧化钡与氯化镁、硫酸钠都能反应,分别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硫酸钡白色沉淀,不能鉴别,故选项说法错误;
C、可用燃着的木条区分氮气和氧气,能使木条燃烧更旺的是氧气,能使木条熄灭的是氮气,故选项说法正确;
D、可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白酒和白醋,有特殊香味的是白酒,有酸味的是白醋,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4.C
【详解】A、氢氧化钠溶液放置在空气中会发生变质,是因为氢氧化钠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可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检验是否变质,氯化钠和碳酸钠不反应,无明显现象,无法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过滤,除去碳酸钙,可除去杂质,符合题意;
D、先滴加足量氢氧化钡溶液,氢氧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氢氧化钠,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碳酸钠,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但是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钠,会对氢氧化钠的检验产生干扰,无法判断变质程度,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D
【详解】A、氢气燃烧生成物为水,甲烷燃烧生成物为水和二氧化碳,但是干而冷的烧杯只能验证有水生成,不能验证二氧化碳生成,错误;
B、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但是过量的氯化钡会引杂,错误;
C、盐酸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硫酸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硫酸银微溶,也可能出现白色沉淀,错误;
D、锌能与硫酸亚铁反应证明锌的活动性比铁强,铜不能与硫酸亚铁反应,证明铜的活动性比铁的弱,因而能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锌>铁>铜,正确。故选D。
6.A
【详解】A.FeCl3溶液显黄色,将FeCl3分别加入其余三种试剂,FeCl3能与氢氧化钾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则产生红棕色沉淀的是氢氧化钾,则将氢氧化钾加入剩余的两种试剂中,氢氧化钾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氢氧化钾与氯化钠不反应,则产生白色沉淀的是氯化镁,无明显现象的是氯化钠,该选项正确;
B.将四种试剂两两混合,氯化钡与碳酸钠、硫酸钾都能生成白色沉淀,不能与硝酸钾反应,则能鉴别出氯化钡和硝酸钾,但是不确定碳酸钠和硫酸钾,该选项不正确;
C.将四种试剂两两混合,硝酸银与氯化钙、氯化钾均能生成白色沉淀,不能与稀硝酸反应,则能鉴别出硝酸银和稀硝酸,但不确定氯化钙和氯化钾,该选项不正确;
D.将四种试剂两两混合,碳酸钠能与硝酸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碳酸钙与氯化氢、稀硝酸均能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则能鉴别碳酸钠和硝酸钙,但不确定盐酸和硝酸,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A。
7.B
【分析】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离子间若能互相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则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本题还要注意溶液呈无色,不能含有明显有颜色的铜离子、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等。
【详解】A、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但亚铁离子的水溶液显浅绿色,故选项错误。
B、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故选项正确。
C、NH4+、OH-能结合生成氨气和水,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D、H+、HCO3-能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故选:B。
8.A
【详解】A、pH试纸上的标准比色卡上的数字只有整数,即使用pH试纸所测得的溶液酸碱度为整数,不能用pH试纸精确测定该饮料的pH约为6.5,故A说法错误;
B、均一性是指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和成分均相同,整瓶口感一致说明溶液具有均一性,故B说法正确;
C、碳酸氢钠能溶于水,过滤只能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不能分离水和碳酸氢钠,故C说法正确;
D、碳酸氢钠是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属于盐类,故D说法正确;
故选A。
9.C
【详解】A、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钠,过滤、洗涤得到氢氧化镁,向滤渣中加入过量稀盐酸,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但是盐酸过量,溶液中含新的杂质盐酸,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硫酸钠显中性,稀硫酸显酸性,均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如果硫酸过量,加入酚酞溶液,溶液也是无色,无法用酚酞溶液探究氢氧化钠和稀硫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不符合题意;
C、分别将固体加水溶解,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降低,碳酸钙难溶于水,氯化镁溶于水,温度变化不大,现象不同,可以区分,符合题意;
D、加入足量的稀硫酸,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碳粉和稀硫酸不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碳粉,但是达不到分离的目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B
【详解】A、氧化亚铁中氧元素为-2价,铁元素为+2价,氯化铁中氯元素为-1价,铁元素为+3价,中钾元素为+1价,氧元素为-2价,则铁元素为+6价,该选项排序正确;
B、肥皂水显碱性,pH大于7,蔗糖水、食用糖溶液均显中性,pH等于7,该选项排序不正确;
C、地壳中元素的含量由高到低:氧元素、硅元素、铝元素、铁元素等,该选项排序正确;
D、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氯化钙易溶于水,碳酸钙难溶于水,氢氧化钙微溶于水,该选项排序正确。
故选:B。
11.错误
【详解】活泼金属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但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活泼金属,比如碳酸钠也能和稀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故错误。
12.错误
【详解】若A是可溶性碱,B是可溶性盐,则C、D可能是两种沉淀,如氢氧化钡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钡沉淀,故选项说法错误。
13.错
【详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需要用的一组药品是石灰石与稀盐酸,一般不用稀硫酸,碳酸钙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水和二氧化碳,硫酸钙微溶于水,会覆盖在碳酸钙的表面阻止内部的碳酸钙继续反应,故该说法错误。
14.正确
【详解】医疗上使用的的生理盐水是指100mL生理盐水中含有0.9g医用氯化钠。
15.错误
【详解】向某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沉淀生成,则该溶液不一定是硫酸盐溶液,碳酸盐与氯化钡反应也有沉淀生成或是含银离子的溶液也能和氯化钡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说法错误。
16.(1) Zn+Cu(NO3)2=Zn(NO3)2+Cu Zn(NO3)2、Cu(NO3)2、AgNO3 0.2ml<n≤0.3ml
(2) 等体积水(或40mL水) CuSO4+2NaOH=Cu(OH)2↓+Na2SO4 可行滴加酚酞试液后溶液仍然为无色,说明溶液中氢氧化钠消失了,从而说明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原因错误不得分) 有气泡产生,白色沉淀部分溶解(完整得分)
【详解】(1)Ⅰ、锌粉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是:Zn+Cu(NO3)2=Zn(NO3)2+Cu;
Ⅱ、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滤液中含有硝酸银,则说明硝酸银还未被完全反应,锌太少,硝酸银未被完全反应,硝酸铜直接不参与反应,则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锌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的Zn(NO3)2、未反应的Cu(NO3)2、剩余的AgNO3。
Ⅲ、若滤渣中含有两种金属,则可以使锌恰好将硝酸铜和硝酸银完全反应置换出来铜和银,此时由方程式可知,反应0.4ml硝酸银需要锌0.2ml;由方程式可知,反应0.1ml硝酸铜需要锌0.1 ml,此时a=0.2 ml+0.1 ml=0.3 ml;滤渣中含有两种金属,可以是恰好完全反应置换出来的银和部分置换的铜,所以a的值大于0.2 ml,则a的取值范围是0.2ml<n≤0.3ml。
(2)Ⅰ、实验一中,将注射器中氢氧化钠溶液全部推入集气瓶中,过一会儿观察到气球鼓起。不能说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了,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会与水反应,没有对比说明不是水导致的实验现象,所以应该将该注射器中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体积水,做对比实验,从气球鼓起的程度从而证明二者发生了反应。
Ⅱ、实验二中,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对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2NaOH=Cu(OH)2↓+Na2SO4。
Ⅲ、取少量实验三中的剩余溶液,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呈无色,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该实验方案可行,因为氢氧化钠显碱性,遇到酚酞会使酚酞变红,滴加酚酞试液后溶液仍然为无色,说明溶液中氢氧化钠消失了,从而说明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Ⅳ、由实验结论白色沉淀是BaSO4、BaCO3可知,取少量白色沉淀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稀盐酸会与碳酸钡反应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硫酸钡与稀盐酸直接不反应,所以能看到有气泡产生,白色沉淀部分溶解。
17.(1)③
(2)活性炭
(3)16
(4) H、O
(5)节能
(6)O2
(7)淘米水浇花
(8)放热
(9)b
(10)
(11)Mg(OH)2
【详解】(1)如图1所示:步骤①网格净水原理是过滤,类似于步骤③过滤池;
(2)活性炭疏松多孔,具有良好的吸附性,活性炭可去除异味和余氯;
(3)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体积比是1:2,当电源正极对应电极产生8mL气体时,负极对应电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是16mL;
(4)反应I是水在C3N4催化和太阳光作用下分解成过氧化氢和氢气,方程式是:;化学变化中原子是最小的微粒,所以该反应中不变的微粒是H、O原子;
(5)电解水消耗电能,光解水消耗太阳能,所以光解法的优点是节能(合理即可);
(6)水的富营养化,导致水生植物疯狂生长,覆盖水面,导致水中缺少O2使水质变坏;
(7)节水措施有很多,如:淘米水浇花、洗衣水冲厕等;
(8)由图22-3可知,钠与水的反应过程中温度升高,属于放热反应;
(9)结合图22-3分析,钠与水的反应属于放热反应,b点时温度最高,即钠完全反应;
(10)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是:钠、水;生成物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推知,反应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即氢气;结合溶液pH与时间的图像可知,生成的另外一种物质显碱性,应该是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1)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和硫酸镁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氢氧化镁和硫酸钠,氢氧化镁的化学式是Mg(OH)2。
18. 蜡烛熄灭 灭火 否 气球受到空气浮力,导致称量不准确 紫色石蕊 有气泡产生 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6g+40g-43.8g=2.2g
答: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2g。 解: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
=
x=5.3g
答: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5.3g。
【详解】[探究一]
(1)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可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使燃烧的蜡烛熄灭,故填蜡烛熄灭。
(2)由于二者反应速度较快,可以迅速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用于灭火,故填灭火。
[探究二]
两次读数不相同,故填否;
反应后气球的体积膨胀,气球受到空气浮力增大,第二次读数偏小,导致称量不准确,故填气球受到空气浮力,导致称量不准确。
[探究三]
由结论可知,剩余溶液中含有盐酸,紫色石蕊遇酸变红色,所以甲操作过程中滴加的为紫色石蕊试液,故填紫色石蕊;
由结论可知,剩余溶液中含有盐酸,Na2CO3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故填有气泡产生。
[探究四]
见答案。
化学九年级下册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下册<a href="/hx/tb_c9873_t7/?tag_id=28" target="_blank">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随堂练习题</a>,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人教版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同步测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氢化钙,下列实验方案中,设计不合理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九年级下册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下册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当堂达标检测题,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