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4.1元素周期表 第二课时同步练习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192473/0-170488517091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4.1元素周期表 第二课时同步练习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192473/0-170488517095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第二课时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1.某课外兴趣小组通过实验发现钾和钠的性质相似,下列说法中能最好地解释这个事实的是( )
A.都是金属元素 B.原子半径相差不大 C.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D.最高化合价相同
2.关于卤素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卤素是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因此不能与其他非金属元素化合
B.卤素单质越活泼,其熔沸点就越高
C.卤素各单质都能和水剧烈反应
D.卤素单质都能和H2反应,且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随单质氧化性的增强而增强
3.右图表示碱金属的某些性质与核电荷数的变化关系,下列各性质中不符合图示关系的是( )
A.还原性 B.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
C.熔点 D.原子半径
4.把少量的溴水注入KI溶液中,经充分反应后,加入CCl4用力振荡,静置后可观察到( )
A.液体分成两层,下层呈紫色 B.液体分成两层,上层呈紫色
C.混合液不分层,且无色透明 D.混合液不分层,且呈褐色
5.下列关于铯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铯略带金属光泽,质地柔软,密度比水大
B.从锂到铯,原子的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弱,故铯是金属性最强的碱金属元素(不考虑放射性元素)
C.铯只存在一种氧化物 D.氢氧化铯是一种强碱
6.卤素单质及化合物在许多性质上都存在着递变规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卤化银的颜色按AgCl、AgBr、AgI 的顺序依次加深
B.由F到I随核电荷数的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
C.卤化氢的还原性按HF、HCl、HBr、HI的顺序依次减弱
Cl2
A B C
图1-1-3
D.卤素单质与氢气化合按F2、Cl2、Br2、I2的顺序由难变易
7.在硬质玻璃管中的A、B、C处依次放有浸有KBr溶液、KI溶液、淀粉溶液的三个棉球(如图1-1-3所示)。由左端导入Cl2,在B处加热,可观察到A处棉球呈现 色,B处棉球呈现 色,C处棉球呈现 色。将试管冷却后,在B、C之间的玻璃壁上有 色的
,这是因为 。
8.钾和另一种碱金属组成的合金18.0g与足量的水完全反应,产生氢气0.2 g。
(1)钾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通过计算合金中另一种可能的碱金属(相对原子质量:Li-7,Na-23,K-39,Rb-85.5,Cs-133)。
高考能力演练
1.砹(At)是卤族元素中位于碘后面的元素,试推测砹和砹的化合物最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A.砹易溶于某些有机溶剂 B.砹化氢很稳定,不易分解
C.砹是有色气体 D.砹化银不溶于水或稀HNO3
2.下列关于Li、Na、K、Rb、Cs的叙述均正确的一组是( )
①金属性最强的是铯 ②自上而下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③在自然界中均以化合态形式存在 ④密度按Li—Cs 顺序呈依次递增趋势 ⑤铯与水反应十分剧烈,甚至会发生爆炸⑥它们的氧化物都只有M2O和M2O2两种形式 ⑦原子半径: K>Na>Li
A.①②③④ B.④⑤⑥⑦ C.②⑥ D.①③⑤⑦
3.A、B、C、D为按顺序排列的前四种卤素单质,仔细分析下表中的数据,回答有关问题。
(1)在标准状况下为液体的卤素单质是_______(填字母, 下同),为固体的卤素单质是________。
(2)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保留整数)。
(3)写出B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卤素单质B、C、D的氧化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4.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它隐含许多信息和规律。
(1)图1-1-4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a、d的元素符号分别为________ 和________。
图1-1-4
(2)用元素符号标出硫在周期表中对应的位置。
(3)相同大小的a、b两种元素的单质分别投入热坩埚中,反应较剧烈的是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下同)。
(4)写出c的氧化物与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元素的单质与e的氢化物(分子中含三个原子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步测控(第二课时 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答案与解析
学业基础测试
1.C 解析:Na、K都是第IA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故化学性质相似。
2.D 解析:卤族元素是活泼非金属元素,都能与H2化合生成卤化氢,且氢化物的稳定性随非金属性的增强而增强;卤素由F到I随非金属性逐渐减弱,熔沸点逐渐升高;卤素单质越活泼与水反应越剧烈,只有F2与水反应非常剧烈。
3.C 解析:碱金属随核电荷数逐渐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增强,与水反应越来越剧烈;其熔沸点逐渐降低。
4.A 解析: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I+Br2=2KBr+I2,加入CCl4后发生萃取,由于CCl4的密度大于水,故液体分层,下层为溶有I2的CCl4层,上层为无色的水层。
5.C 解析:铯是最强的碱金属性元素,由于碱金属越活泼与O2反应越剧烈,且生成的产物越复杂。故C错误。
6.A 解析:A在AgCl、AgBr和AgI分别为白色、淡黄色和黄色固体,即颜色逐渐加深;由F到I随核电荷数增大,原子半径增大,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与H2化合越来越难,生成的卤化氢的稳定性逐渐减弱,其还原性逐渐增强。
7.红棕 紫红 蓝 紫黑 固体 碘蒸气遇冷凝结为固体
解析:通入Cl2后A处反应为2KBr+Cl2=2Cl+Br2,B处Cl2和Br2将KI中I-氧化成I2,I2在C处遇淀粉变蓝。碘蒸气遇冷在B、C玻璃壁上有紫黑色的固体碘。
8.(1)2K+2H2O=2KOH+H2↑ (2)Cs
解析:(2)设碱金属的平均化学式为R,平均相对原子质量为Mr,依据题意
2R + 2H2O = 2ROH + H2 ↑
2Mr 2g
18.0g 0.2g
解得Mr=90,由于K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9小于90,故另一种碱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大于90,只能是Cs。
高考能力演练
1.BC 解析:根据同族元素性质相似,可知砹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但易溶于某些有机溶剂;卤族元素自上而下有气态过渡到液体和固态,故砹是有色固态,与氢气很难化合,砹化氢的稳定性很弱,且易分解;根据卤化银的性质可知砹化银不溶于水或稀HNO3。
2.D 解析:碱金属由Li到Cs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在自然界中均以化合态存在。
密度有递增的趋势,但K反常;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性最强的是Cs;随着金属性逐渐增强,与O2和水等反应越来越剧烈,生成的氧化物越来越复杂。
3.(1)C;D (2)38 (3)Cl2+H2O===HCl+HClO (4)Cl2>Br2>I2
解析:根据表中熔点和沸点数据可确定C在标准状况下为液体,D为固体。由此可确定A—D分别为F2、Cl2、Br2、I2,自上而下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根据Mr(A)=1.696 g ·L-1×22.4=38。Cl2与水反应生成HCl和HClO。
4.(1)Na;C (2)略 (3)K (4)Al2O3+6H+=2Al3++3H2O; 2Na+2H2O=2NaOH+H2↑
解析: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以确定a、b、c、d、e分别为Na、K、Al、C、O。根据硫为16号元素可知它在第三周期第VIA族。由于金属性K>Na,与O2反应剧烈的是K。分子中含有三个原子核的O的氢化物是水,据此可以写出2Na+2H2O=2NaOH+H2↑。
卤素单质
密度(标准状况下)
沸点/℃
熔点/℃
溶解度(标准状况100g水中)
A
1.696 g ·L-1
-188. 1
-219.6
—
B
3.214 g ·L -1
-34.6
-101
226 cm3
C
3.119 g ·cm-3
58.78
-7.2
4.16 g
D
4.93 g ·cm-3
184.4
113.5
0.029 g
e
d
c
a
b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同步测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原子核中质量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第三课时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第三课时随堂练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我国成功研制的铯,一定量的锎,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用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当堂达标检测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