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7课《我们的衣食之源》教案 教案 5 次下载
- 第8课《这些东西从哪里来》教案 教案 3 次下载
- 第9课《生活离不开他们》教案 教案 5 次下载
- 第11课《多彩多姿的民间艺术》教案 教案 2 次下载
- 第12课《家乡的喜与忧》教案 教案 2 次下载
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10 我们当地的风俗 精品教学设计
展开课题
我们当地的风俗
教学目标
1. 通过“成长风俗我寻找”课前调查活动,了解我们身边的民风民俗,并感受 风俗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2. 在资料收集、交流讨论、视频观看等多种形式中了解 “十二生肖”风俗、爱 幼风俗、尊老风俗等,并体会这些风俗中所蕴含的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
3. 通过调查探究,了解到不同地区端午节的不同庆祝方式,引导学生体会到各 地风俗的差异。
4. 在了解各地特有的节日中,引导学生关注我们当地特有的节日风俗,体会风俗的独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课前调查,了解伴随我们成长的风俗,体会到这些风俗与我们的生 活有密切的联系。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在资料收集、交流讨论等形式中,体会到这些风俗中所蕴含的尊老爱幼 等传统美德。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教材
教学过程
活动一: “十二生肖” ,我知道
1. 谜语导入: 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则谜语, “说它多,它真多,全国 每人有一个。说它少,它真少,全国只有十二个”, 你们猜这是什么? (十二生 肖)
2. 出示生肖链接,读一读。
子(鼠) 、丑(牛) 、寅(虎) 、卯(兔) 、辰(龙) 、巳(蛇) 、午(马) 、 未(羊) 、申(猴) 、酉(鸡) 、戌(狗) 、亥(猪)
3. 师: 十二生肖是我国民间用来计算年龄的方法,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肖, 老师属鸡,同学,你属什么? (指名交流)
4. 小组合作: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肖,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抽签 领取任务卡。 (共分六组,根据课前调查其他组相机补充)
卡片一: 了解“十二生肖”的来历; 卡片二: 了解“十二生肖”相关的传统预 设: 第一组介绍十二生肖的由来,知道了有关生肖历史悠久
第二组介绍十二生肖的相关的故事、传说
第三组十二生肖在当地的传统,本命年要穿新衣、把红绳、红线系在腰间 5. 师: 感谢这三组的分享,对于“十二生肖”其他小组还有补充吗? “十二生 肖 我知道”交流展示,引导学生互相补充交流内容。
活动一: 导入新课
1. 谈话导入
师: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去寻找了身边的风俗,了解了风俗中蕴含着的尊老 爱幼的传统美德,你回家后为长辈做了什么呢? (指名交流)
2. 师: 看来同学们已经把尊敬老人付诸于实践了,老师还收到了这几位同学上 传的照片,你为什么要给长辈做这件事呢? (交流)
预设一:给爷爷捶腿——爷爷每天要接送我走很多的路,肯定很辛苦。
预设二: 给外婆捏肩膀——外婆每天都要给我们一家人烧饭做菜,还要洗衣服, 肩膀一定很累。
预设三: 对长辈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奶奶来接我放学的时候,经常会把我的 书包接过去背在肩上,但是我已经长大了,而且最主要的是奶奶辛苦了一辈子, 我们要孝敬长辈, 自己的事情不能再麻烦长辈了。 3. 师小结: 你们真是懂得孝顺的好孩子。看来,尊老爱幼风俗的内涵已经融入 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了。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风俗也与我们的生活有密切联系, 它就藏在我们的节日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身边的节日风俗。(板贴: 节 日风俗) 【设计意图: 本环节通过谈话导入为学生打开了思路,回忆为尊敬父母长辈做的 事,让课堂学习与学生生活有机结合起来,由此引导学生更深入地体会风俗中蕴 含的传统美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把尊敬长辈实践到生活中。在回顾前一课知 识的同时,顺利导入第二课时的教学。】
活动二: 亮风俗,风俗真奇妙
过渡: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许多,你能想到哪些? 有怎样的风俗?
学生交流(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
我们先来看一看我们马上要到的节日: 端午节。
(一) 共话端午品差异
1.你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
2.出示“阅读角”。
3.交流回答: 端午节的故事、传说,端午节里有哪些风俗活动? 4.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你的家乡是怎样庆祝端午节的,把你最喜 欢那项活动介绍给大家。 (按照课前调查做预设)
预设一:学生不同方式的介绍“吃五黄、吃五白”
(图片介绍、音频出示等)
预设二: 我的家乡在河北,端午节有一个特别的风俗就是吃樱桃桑葚,那时候大 街小巷到处都有卖樱桃桑葚的小贩,据说端午节吃了樱桃桑葚,可以保证这一年 不误食苍蝇。
预设三: 我的家乡在北方,小的时候,每年端午节,妈妈都会送我一个香包,香 包上缠着五种颜色的细线,可漂亮了。
4. 小结: 相同的节日会有不同的庆祝方式,这就形成了节日风俗的差异性。
(二) 当地风俗品独特
1.除了这些共同的节日,许多地方还有不少当地特有的节日,你知道哪些? (指 名交流,师相机补充课文材料“饮水节”、 “三月三歌节”等) 2.有了独特的节日自然就有独特的节日风俗,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节日,交流一 下它的来历和风俗。 (交流课前调查,补充介绍“藏历新年”)
3.寻味独特,亮独特
①过渡: 还有一个民族也把赛马当作传统风俗——蒙古族
②出示“阅读角”(播放音频出示对应图片) ,交流了解: 那达慕的由来,如何 度过?
③独特节日交流会: 了解了这么多别处的节日风俗,我们当地又有哪些独特的节 日? 你又是怎么度过的? (生汇报交流,依据课前调查相机出示)
预设: 王店梅花节、洪合梨花节、油车港的七夕香桥会、王江泾网船会 (详细介绍“网船会”)
④每个地方都有当地特色的节日风俗,这就是风俗的独特性。
5. 小结: 相同的节日有不同的庆祝方式,不同的地方更有不同地方的节日风俗, 才使得我们的节日风俗变得如此奇妙。 (引导说出“真奇妙” ,板贴)
【设计意图: 从学生熟悉的端午节作为探索节日风俗的开端,引导学生关注中华 民族共同节日的不同过法,学生在交流家乡端午节的各色风俗中,认识到节日风 俗的差异性,并从各色风俗的交流中体会风俗的奇妙。通过了解我国四个地区特 有的节日风俗,激发学生探索家乡独特风俗的欲望。】
活动三: 品风俗,风俗有内涵
1. 小组合作: 你知道这些独特的节日风俗中,寄托了家乡人什么样的愿望和情 感呢? (出示课前调查,汇报展示,其他组可补充)
预设: 网船会——寄托了希望家人出入平安的美好祝愿
新塍鳌山灯会—— 大鳌出山,祈求风调雨顺
2. 师: 听完这么多节日风俗背后的寓意,你有什么感想? (引导生回答: 风俗 都寄托了人们美好的祝愿,表达了人们多样的情感)
3. 小结: 不同的风俗体现了不同的文化,每个地方的风俗是独特的,但都寄托 着人们美好的祝愿,表达了人们多样的情感。
【设计意图: 在自主探究家乡独特风俗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风俗,在 收集资料、交流探究的过程中了解到风俗背后的情感内涵和价值观念,以此实现
“加深对家乡文化的认识”的教学目标】
课后作业
搜集各地风俗习惯。
板书设计
《我们当地的风俗》
教学反思
家乡风俗丰富多彩,希望同学们能在生活中做发现家乡风俗的有心人, 不断去挖掘我们身边的风俗,感受风俗的奇妙。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些风俗还发 生了演变,我们来一起探索风俗的奥秘!
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1 我们当地的风俗第3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1 我们当地的风俗第3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引入,新知探究,师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上册1 我们当地的风俗第2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上册1 我们当地的风俗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引入,新知探究,拓展延伸,辩一辩,师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1 我们当地的风俗第1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1 我们当地的风俗第1课时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认识春节,拓展延伸,辩一辩 这些习俗好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