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4.3水的组成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4.3水的组成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1页
    4.3水的组成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2页
    4.3水的组成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型,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二、课型
    实验探究课.
    三、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
    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关于水的组成这节课的目标设定为认识水的组成,根据实验现象推断水的组成。因此,从课程标准的角度出发,重点应该让学生通过检验确定两种气体,以及化学反应中元素种类不变的观点,清晰的理解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在科粤版教材《水的组成》这一节,首先通过图文配合的方式介绍了水的物理性质。在水的组成专题下,首先让学生从已有的经验中明确水的组成,之后再通过验证实验的方式进行活动探究,并设计了具体的实验问题供学生填写。而在水分子化学式的确定部分,教材中给出了阿伏伽德罗定律供学生利用,从而推理出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我认为这一部分对学生的信息综合能力要求较高,教师应当予以适当简化。最后,教材简要的说明也可以通过氢气的燃烧证明水的组成。通过分析,我认为应该将本节课的重点放在水分解产物的检验,以及水的元素组成的推理上,同时,我大胆的在本节课中引导鼓励学生从分解水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来验证水的组成。
    四、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刚开始接触化学,对实验探究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是缺乏设计实验的思路以及具体的实验方法,因此需要教师的有意培养。而且学生在由实验现象提升到实验结论这一部分存在较大的问题,需要教师一步步的引导。而在水分解的微观过程中,学生缺乏对微观世界的感知与认识,通过动画及图片的设置,可以增强他们进行多视角的认识,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内化。
    五、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水的物理性质。
    (2)认识水的组成。
    (3)能结合分子、原子的知识从微观的角度分析水分子的微观构成,得出水的化学式。
    2.过程与方法:
    (1)结合资料,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过程中体会科学探究和思维方法,认识实验探究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2)通过电解水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实验现象的能力。
    (3)借助多媒体指导学生观察动画和图片,培养学生的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正确地对待客观事物,爱护自然资源的情趣。逐步建立认识人类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增强科学探究的精神。
    六、教学重点:
    电解水的实验。
    七、教学难点:
    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归纳、分析得出水的组成。
    八、教学准备
    水电解器、直流电源、火柴、酒精灯、木条、电解用水、氢氧化钠溶液
    九、教学过程



    2、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十一、教学反思
    从总体上看,本节课基本上达到了新课程标准要求的预期目标,即: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挖掘教材,发展教材,根据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在人类文化背景下构建知识体系,使单调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教学富有启发性、探究性和人文精神意境,体现出其应有的实际应用价值,达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映生辉的效果,在实践中促进学生发展,课堂活而有序、活而有效,教师起着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等作用。
    此外,在处理因课前无法预计学生的知识点的迁移方式和思维深度而暴露的问题时,要时刻关注并追随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调整自己的思维活动,及时有目的地组织学生相互交流和讨论,巧妙诱导。点拨的方式也有一定的技巧性,既有利于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评价能力,达到师生互动、主动建构的目的。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PPT投影与水有关的风景短片。

    感受自然界的美。
    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放松心情,静静感受自然的美,为引出新课作铺垫。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过渡)
    这些美丽的风景可以让人心旷神怡,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目前为止你对水有了哪些了解?
    【师】为了进一步认识水,我们继续学习第四章第二节内容。
    【板书】4.2 水的组成
    (引导思考)下面请同学们前后桌四人为一组,根据你们预习所学到的内容,讨论以下几个问题,请小组代表回答问题。

    1.冰能浮在水面上,与水的哪些性质有关?
    2.玻璃瓶中的水结冰后为什么会将瓶子冻裂?
    3.高原地区烧开水为什么要用高压锅?

    思考、讨论

    回忆旧知;


    根据预习课本108页第一二自然段的内
    容,思考讨论屏幕上三个问题。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同时让学生学会运用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让学生总结水的物理性质。
    【板 书】一.水的物理性质:
    无色、无气味的透明液体。1个大气压下,凝固点是0℃,沸点是100℃。温度为4℃时,ρ水最大,为1g/cm3。
    【过渡提问】我们知道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由什么构成呢?水由哪些元素组成?怎样证明水的组成的?
    (复习反应前后元素是否变化,提示学生可以想办法把水分解,通过鉴定它的分解产物来推断水的组成元素)
    【板书】二、探究水的组成
    1.电解水的实验:


    小组代表总结水的物理性质。

    小组代表回答以上思考中的三个问题。
    思考,回答。
    小组合作讨论。






    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精神,训练学生的思维,并实现学科间的联系。
    教师投影讲解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图。

    学生代表按要求连接装置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

    根据实验装置图讲解实验步骤:

    1、按要求连接好实验装置
    2、向电解器中装满混有硫酸的水
    3、打开电源,观察现象
    4、当收集到一定气体时,关闭电源,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正极产生的气体,用燃着的木条点燃负极产生的气体
    组织指导学生上台演示【实验4-6】。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对实验现象进行总结。分析气体性质,投影讲解实验现象并板书。

    【板书】
    (1)现象:出现气泡,V正极:V负极=1∶2

    学生代表进行实验。





    观察:
    气泡、气体体积等现象。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体会实验探究的辛苦与成功的喜悦。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提问】收集到的气体如何进行检验呢?引导学生进行正负极气体的检验,讨论实验现象。
    1.检验氧气。(用带火星木条接近正极出气口)
    2.检验氢气。(用燃着的木条接近负极出气口)
    根据实验现象总结收集到的气体,引导学生写出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

    【板书】
    (2)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
    水 氢气+氧气

    看:
    木条复燃现象

    听:
    检验氢气的音。
    讨论、发言、归纳检验气体的方法,并总结产物的名称。
    写出文字表达式。



    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归纳总结能力。

    提问:氢气由哪种元素组成?氧气由哪种元素组成?元素种类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发生变化,通过以上实验,说明水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
    (小结)

    【板书】2、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分析、讨论、交流、发言。
    得出水的组成元素。


    培养学生的信息加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并再
    次训练归纳的学习方法。








    【过渡提问】水这种物质在电解的条件下分解生成了氢气和氧气。从微观的角度分析,这个过程,水分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109页)
    学生阅读教材P109一段内容。让学生对这段内容进行理解,得出水的分子式为H2O的结论。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PPT讲解】科学研究证明,当水分子分解时,生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2 合成1个氢分子,很多氢分子聚集成氢气。同时,这个实验也验证了: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成原子,而原子却不能再分。
    讲解水分子分解示意图:
    水的化学式是H2O
    【提问】水是单质还是化合物?是氧化物还是非氧化物?

    思考,归纳;






    单质、化合物的概念再回顾

    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巩 小
    固 结
    知 交
    识 流
    (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练习)
    PPT投影练习
    【作业】化学习题集P42-43页
    【拓展作业】
    已知:V(H2) : V(O2)=2:1
    ρ(H2)=0.0899g/L,
    ρ(O2)=1.429g/L ,
    查相对原子质量,可知H-1,O-16
    求:m(H2):m(O2)= ________

    讨论、交流、发言。

    使知识形成脉络,让学生巩固知

    相关教案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水的组成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水的组成教案,共3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课题3 水的组成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课题3 水的组成教案,共3页。

    初中化学课题3 水的组成获奖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课题3 水的组成获奖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水的组成,单质和化合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