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测试题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074641/0-170229159838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测试题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074641/0-170229159842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测试题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074641/0-170229159843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测试题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测试题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共16页。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测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发电站在发电过程中实现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A.三峡水利发电站 B.甘肃酒泉风电基地C.大亚湾核电站 D.天津双港垃圾焚烧发电厂2.氢气是人类最理想的能源。已知在25℃、101kPa下,1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热量142.9kJ,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B. C. D. 3.有关键能数据如表,SiO2晶体部分微观结构如下图,晶体硅在O2中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Si(s)+O2(g)=SiO2(s) △H=-989.2 kJ·mol-1,则表中x的值为A.423 B.460 C.920 D.11654.2-丁烯有顺()、反()两种异构体。T℃,异构体转化的能量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顺-2-丁烯转化为反-2-丁烯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B.顺-2-丁烯稳定性大于反-2-丁烯C.发生加成反应时,顺−2−丁烯断键吸收的能量低于反−2−丁烯断键吸收的能量D.T℃,1mol顺−2−丁烯完全转化成反−2−丁烯放出热量(c-b)kJ5.下列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焦炭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 B.与的反应C.NaOH溶液与溶液混合 D.钠在氧气中燃烧反应6.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且能量变化符合图所示变化的是A. B.NaOH(s)溶解于水C.水煤气燃烧 D.玻璃棒搅拌氯化铵与氢氧化钡晶体7.中石化的《丁烯双键异构化的方法》获得第二十届中国专利优秀奖。在100kPa和298K下,丁烯双键异构化反应的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上述两种烯烃均能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B.比的稳定性差C.由C-H、C=C、C-C的键能可计算出该异构化反应的焓变D.以上两种丁烯分子,每个分子中最多都有8个原子在同一平面上8.下列装置或过程能实现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是A.A B.B C.C D.D9.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和1mol的内能之和为akJB.该反应每生成2个AB分子,吸收能量C.该反应每生成1molAB,放出能量bkJD.反应 ,则10.用催化还原,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例如:① ②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用标准状况下还原生成和水蒸气,放出的热量为173.4kJB.反应②中,当完全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总数为1.60molC.反应①②转移的电子数相同D.由反应①可推知:11.如图表示在催化剂(Nb2O5)表面进行的反应:H2(g)+CO2(g)=CO(g)+H2O(g)。已知下列反应:①2H2(g)+O2(g)=2H2O(g) ∆H1②C(s)+ O2(g)=CO(g) ∆H2③C(s)+O2(g)=CO2(g) ∆H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H2<∆H3B.图中的能量转化方式主要为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C.反应2CO(g)+O2(g)=2CO2(g) 的 ∆H=2(∆H3−∆H2)D.反应H2(g)+CO2(g)=CO(g)+H2O(g)的∆H=∆H2−∆H3+∆H112.某次发射火箭,用肼)在中燃烧,生成、液态。已知:① ② 假如都在相同状态下,请计算发射火箭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的ΔHA. B.C. D.二、非选择题13.某种燃气的组成是:50%氢气、30%甲烷、10%一氧化碳、6%氮气和4%二氧化碳(均为体积分数)。已知:2H2(g)+O2(g)=2H2O(l) ΔH=-571.6kJ/mol2CO(g)+O2(g)=2CO2(g) ΔH=-565.2kJ/molCH4(g)+2O2(g)=CO2(l)+H2O(g) ΔH=-890.3kJ/mol计算1m3(标准状况)燃气燃烧时放出的热__________。14.绿色能源是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氢能是重要的绿色能源,利用生物乙醇来制取氢气的部分反应过程如图所示。已知:总反应 ;反应Ⅱ 。(1)则反应Ⅰ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2)研究氮和碳的化合物对工业生产和防治污染有重要意义,相关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表所示:合成氨反应的活化能,由此计算氨分解反应的活化能_______。15.已知: ①CaO(s)+H2O(l)=Ca(OH)2(s) ΔH1=-65.17 kJ·mol-1②Ca(OH)2(s)=Ca2+(aq)+2OH-(aq) ΔH2=-16.73 kJ·mol-1③Al(s)+OH-(aq)+3H2O(l)=[Al(OH)4]-(aq)+H2(g) ΔH3=-415.0 kJ·mol-1则CaO(s)+2Al(s)+7H2O(l)=Ca2+(aq)+2[Al(OH)4]-(aq)+3H2(g)的ΔH4=_______ kJ·mol-116.研究NOx、SO2、CO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1)处理含CO、SO2烟道气污染的一种方法是将其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单质S。已知:①CO(g)+O2(g)===CO2(g) ΔH=-283.0 kJ·mol-1②S(s)+O2(g)===SO2(g) ΔH=-296.0 kJ·mol-1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2)氮氧化物是造成光化学烟雾和臭氧层损耗的主要气体。已知:CO(g)+NO2(g)===NO(g)+CO2(g) ΔH=-a kJ·mol-1(a>0)2CO(g)+2NO(g)===N2(g)+2CO2(g) ΔH=-b kJ·mol-1(b>0)若用标准状况下3.36 L CO还原NO2至N2(CO完全反应)的整个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mol,放出的热量为_____kJ(用含有a和b的代数式表示)。(3)已知胆矾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胆矾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uSO4·5H2O(s)===CuSO4(s)+5H2O(l) ΔH=+Q1 kJ·mol-1,室温下,若将1 mol无水硫酸铜溶解为溶液时放热Q2 kJ,则_____.A.Q1>Q2 B.Q1=Q2 C.Q10,1mol胆矾分解生成1molCuSO4(s)时,CuSO4•5H2O(s) CuSO4(s)+5H2O(l)△H=+Q1 KJ•mol-11molCuSO4(s)溶解时放热Q2 kJ可得如下图所示关系,根据盖斯定律,则有△H=Q1+(-Q2)>0,则Q1>Q2,故选:A。17.9 Q1>Q2>Q3 6H2(g)+2CO2(g)=CH3OCH3(g)+3H2O(g) △H=(2a+b-2c)kJ·mol-1 CH3CH2OH(g)+3O2(g)=3H2O(1)+2CO2(g) △H=-1380kJ·mol-1【分析】由键能计算焓变时,反应物的键能总和与生成物的键能总和之差,就得出反应的△H;利用盖斯定律,可由已知热化学方程式通过调节化学计量数,然后进行相加减,得出待求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解析:(1)设1molH-O键的键能为x,则436kJ×2+496kJ-4x=-571.6kJ,从而得出x=484.9kJ,则形成1molH-O键放出的能量为484.9kJ。答案为:484.9;(2)2H2S(g)+3O2(g)=2SO2(g)+2H2O(1)△H=-Q1mol·L-1 ①2H2S(g)+O2(g)=2S(g)+2H2O(1)△H=-Q2mol·L-1 ②2H2S(g)+O2(g)=2S(g)+2H2O(g)△H=-Q3mol·L-1 ③反应①与反应②相比,反应①比反应②燃烧充分,放出的能量多,所以Q1>Q2;反应③与反应②相比,反应③中水呈气态,燃烧放出的能量比反应②少,所以Q2>Q3,从而得出三者大小关系:Q1>Q2>Q3。答案为:Q1>Q2>Q3;(3)已知:CO(g)+2H2(g)=CH3OH(g) △H=akJ·mol-1 ④2CH3OH(g)=CH3OCH3(g)+H2O(g) △H=bkJ·mol-1 ⑤CO(g)+H2O(g)=CO2(g)+H2(g) △H=ckJ·mol-1 ⑥利用盖斯定律,将④×2+⑤-⑥×2得,CO2和氢气合成CH3OCH3(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6H2(g)+2CO2(g)=CH3OCH3(g)+3H2O(g) △H=(2a+b-2c)kJ·mol-1。答案为:6H2(g)+2CO2(g)=CH3OCH3(g)+3H2O(g) △H=(2a+b-2c)kJ·mol-1;(4)若在常温常压下,lg乙醇(CH3CH2OH)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放热约为30kJ的热量,则1mol乙醇(46g)燃烧放热30kJ×46=1380kJ,所以乙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3CH2OH(g)+3O2(g)=3H2O(1)+2CO2(g) △H=-1380kJ·mol-1。答案为:CH3CH2OH(g)+3O2(g)=3H2O(1)+2CO2(g) △H=-1380kJ·mol-1。【点睛】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除去要求燃烧物为1mol外,还对生成物的稳定性提出要求,反应物必须完全燃烧且水呈液态。18.(1) (2) 解析:(1)观察①、②两个化学方程式,根据盖斯定律,得: 。(2)根据盖斯定律,得: 。19.(1) △H =(2)(3)Fe3O4和Fe的混合物(4)Fe;0.11mol,Fe3O4;0.03mol(5) 1 0.15 3.65解析:(1)CO还原FeO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已知①Fe2O3(s)+3CO(g)=2Fe(s)+3CO2(g) △H1②3Fe2O3(s)+CO(g)=2Fe3O4(s)+CO2(g) △H2③Fe3O4(s)+CO(g)=3FeO(s)+CO2(g) △H3根据盖斯定律,由(①②-③2)得反应 △H =;(2)实验③极少量红色物质为铜,为黑色粉未中的铁粉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铁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气体,且铁和铜离子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红色的铜,据此现象判断存在铁;Fe3+能使KSCN溶液呈现血红色,这是Fe3+的特征反应,据此判断Fe3O4的存在.故黑色粉末X为Fe3O4和Fe的混合物.故答案为:Fe3O4和Fe的混合物;(4)红棕色固体为氧化铁,16g氧化铁中含有铁原子的物质的量为×2=0.2mol,设13.12g混合固体中铁的物质的量为xmol,Fe3O4的物质的量为ymol,则①x+3y=0.2mol②56x+232y=13.12 两式联立求得x=0.11mol,y=0.03mol,故答案为:Fe:0.11mol、Fe3O4:0.03mol;(5)通过(4)中计算可知铁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2mol,因此c(Fe3+)==1mol/L,实验Y中滴加过量NaOH溶液时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说明有铵根离子生成,硝酸总量为0.2L 4mol/L=0.8mol,最终氮元素存在于硝酸根离子、铵根离子和NO中,其中n (NO) ==0.04mol, 根据氮元素质量守恒,设生成的n ()为x,n ()=0.8-0.04- x,再根据溶液中电荷守恒有: n(H+) +n () +3n (Fe3+) =n(),0.1+x+0.6=0.8=0.04-x, 解得x=0.03,则n () =0.03mol, n ()=0.73mol,故c () =0.15mol/L, c() =3.65mol/L;故答案为: 1;0.15;3.65。20.(1) 保温隔热,防止热量散失 偏小(2)(3)⑤(4) 光能、热能 化学能(5) 吸收 278【分析】(1)根据中和热测定需要保证尽量减少热量损失的原则进行分析。(2)根据电离吸热,浓硫酸溶于水放热分析反应热的大小。(3)根据中和热指稀的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可溶性盐和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进行分析。(4)根据图象分析能量转化形式。(5)根据反应热=反应物键能总和-生成物的键能总和分析。解析:(1)烧杯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保温隔热,防止热量散失,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会有热量散失,则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偏小。(2)醋酸存在电离平衡,电离吸热,浓硫酸溶于水放热,故放出热量大小的关系为。(3)①该反应产生2mol水,反应热是57.3×2=114.6Kj/mol;②;该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沉淀析出有热量变化,故反应热不是;③;一水合氨电离吸热,故反应热不是;;④;醋酸电离吸热,故反应热不是;;⑤,该反应能用上述离子方程式表示,反应热符合。(4)从图分析,该过程有光能和热能变成化学能。(5)分解1mol二氧化碳需要的能量为1598-1072-496/2=278kJ,即吸收278kJ的能量。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