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测试卷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无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一单元测试卷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无答案),共6页。
第一单元测试卷(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一.积累运用(31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栖息(qī ) 雏形(chú) 储蓄(chǔ) 黄晕(yūn) B.花苞(bāo ) 粗犷(guǎng) 发髻(jì) 应和(huò) C.高邈( miǎo) 静谧(nì ) 酝酿(niàng) 抖擞(sǒu) D.吝啬(sè) 莅临(lì) 宛转(wǎn) 沐浴(mù)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A.卖弄 稀疏 缭亮 烘托 呼朋引伴 B.静默 应和 薄烟 舒活 抖擞精神 C.蓑笠 嫩绿 抚摸 酝酿 繁花嫩叶 D.润湿 眨眼 黄晕 婉转 花枝招展3.下列划线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A.上课铃响后,同学们兴奋地坐在教室里,迫不及待地想要见到新来的语文老师。 B.参加舞蹈表演的男女同学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个个打扮得花枝招展。 C.教师节这天,我班男生都争先恐后地向校广播站投稿,表达对老师的赞美之情。 D.经过努力,张军终于考上了梦寐以求的一中,心里异常兴奋。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通过这次语文综合性学习,让我们从一个侧面感受到了戏剧的魅力。 B.面对改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业的勇气和创新的锐气。 C.晚会过后,她那优美的舞姿和动听的歌声,还回响在我耳边。 D.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已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巨大动力。5.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3分)A.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B.“小明,作业做完了吗?”“做完了,妈。” C.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D.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春日踏青,青芜如毯,________夏日听雨,雨声淅沥,________秋日看花,花叶相辉,_______:冬日观雪,雪意阑珊,_______好诗如四季,岁岁不相同。①诗是千缕缤纷下那一丝虚幻的朦胧②诗是玉田琼屋上那一份惊艳的洁白③诗是绿茵遍野时那一抹久违的清新④诗是红叶清风里那一派无尽的潇洒A.③①④② B.④③①② C.③④②① D.④②③①7.综合性读写(7分)学完《济南的冬天》,七年级(3)班开展了“走进美丽的冬天”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1)【冬之诗】古诗词中描写冬天景色的诗句不胜枚举,请结合自己的积累,写出完整的一句。(2分)(2)(2分)【冬之韵】不仅描写冬天的诗多,歌唱冬天的歌曲也很多,请看:我爱你,塞北的雪/飘飘洒洒漫天遍野/你的舞姿是那样的轻盈/你的心地是那样的纯洁/你是春雨的亲姐妹哟/你是春天派出的使节,春天的使节……——《塞北的雪》歌词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上面歌词: (3)【冬之情】请概括下面材料的要点。(3分)在沈阳铁路局持续开展的“三个出行”“五个常态化”活动的过程中,餐饮服务段通辽车间广大干部职工以优质、真情、贴心的服务赢得了广大旅客的一致赞许。北风凛冽,寒意渐浓,但乘务人员热情周到的服务却带给旅客春天般的温暖。8.直接性默写。(6分)(1) ,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2) ,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3) ,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4) ,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5)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二、阅读理解(39分)(一)诗歌阅读。(9分)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9.这首诗选自《 》,是《 》中的第一章。(2分)10.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3分)①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②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11.赏析“洪波涌起”中“涌”字的表达效果。(2分)12.这首诗借景抒情,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二).现代文阅读(30分)课内阅读(13分)阅读《济南的冬天》节选完成后面小题。①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②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13.①段文字描绘雪后山景,从山上、 至 、山腰,是按 顺序来写的。(3分)14.下划线一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它的本体、喻体分别是 (2分)A.本体是白花,喻体是日本看护妇B.本体是顶着白雪的树的样子,喻体是日本看护妇C.本体是树尖上的白雪,喻体是白花D.本体是树尖上的白雪,喻体是日本看护妇15.对画波浪线句子的含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描写黄白相间的山坡,春风化雪,不久人们就会见到山坡原有的颜色。B.表现济南冬天的温和,雪化了,有水在山坡流动;“山的肌肤”指山坡的草地。C.描写济南冬天的温和,有水蒸气蒸发升腾的美景,不久雪就会全化了,山坡上有的颜色比雪色更美。D.描绘了雪色与草色相间的美景,像穿着好看的衣服;“山的肌肤”可以想象成春天来临后满山花草覆盖的景象,即便是雪后也只是越发显出济南冬日的温和。16.选文主要是写 (2分)A.小雪后山色B.小山太秀气C.小雪最妙D.山的肌肤17.“秀气”一词有什么表达作用?最后一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课外阅读(17分)夏日池塘羊白炊烟是村庄的头发,池塘是村庄的眼睛。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依水而居是先民传下来的智慧,但河流总是有限的,洪水也有它狂暴的一面。于是便有了池塘,像驯服的牛羊一样,俯卧在村庄一旁。池塘是一面天然的镜子。上映鸟雀流云、天光月影,侧收庄稼房舍、牲畜人迹。朱熹有诗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老先生虽然是在讲读书的道理,但依然有丰盈的画面感,一派田园美景,清新怡人。池塘是口大水缸。每到夏天,池塘的水位便会涨高许多。池塘里不养鱼,但有野生的小鱼。池塘里不种莲藕,但有野生的菱角。孩子们不等它们成熟便采来玩,女孩子们还会把它们挂在脖子上当装饰。由于水的滋养,池塘边的植被分外茂盛,除了各种水草,还有柳树、榆树、洋槐等,都是野生的,斜逸而出,就像是池塘的睫毛。夏日里,我们一帮孩子跑得出汗了,就三秒钟脱光衣服,跳进池塘里游泳、捉迷藏、打水仗。在水里疯够了,我们会很享受地在岸边的树荫里乘凉,打扑克牌,或是兴致勃勃地讨论曾看过的电影里的人物,区分谁是好人还是坏人,谁是我们心中的英雄。池塘里除了有鱼有虾,还有各种水虫、水鸟。我们最喜欢的是翠鸟,觉得它很神秘。为了能看到它捕鱼的全过程,我们通常采用守株待兔的笨办法,偷偷躲在树后或伏在草丛里,等待着它的到来,然后目不转睛地观察它的一举一动。为此,我们的身上总是少不了蚊虫叮咬的痕迹,可我们依然兴致勃勃,满不在乎。生活的艰苦,丝毫也不能夺取孩子们玩耍的天性。有时池塘边的草丛里会出现蛇,这让我们觉得很刺激,便找来竹竿用各种方法去逗蛇。池塘里的蛇大多是草蛇,没有毒,因此我们并不害怕。当蛇被激怒竖起头的一刹那,我们会尖叫着后退,然后是有惊无险的稀里哗啦的笑。彼此对峙一会儿,蛇不是钻进了草丛就是游进了池塘,而我们则坐下来煞有介事地展开讨论,讨论蛇和蛇毒、高山、大海、远方、城市等一些缥缈的话题。后来我长大了,外出求学,家乡的池塘便渐渐远离了我的视线。如今,每到炎炎夏日,烦闷难耐的时刻,我便会站在城市的阳台上,手摇蒲扇,眺望远方。我的心里就有了一口晃动的大水缸,有了一面清凉光亮的镜子。(选自《西安日报》)18.文章围绕“夏日池塘”写了哪些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4分)19.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4分)20.试体会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4分)当蛇被激怒竖起头的一刹那,我们会尖叫着后退,然后是有惊无险的稀里哗啦的笑。21.文章结尾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三、写作(50分)22.时光,太勿勿,它仿佛水一样从我们的身边流过,无声无息,渐行渐远……而曾经一起走过的日子,那些拼搏过、哀伤过、快乐过、感动过的片断,如一朵永不凋零的花,开在我们的记忆中,成为我们生命中最鲜艳的亮色。请以“开在记忆里的花朵”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③卷面整洁,字迹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