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测试题 高中化学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050425/0-170160680503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测试题 高中化学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050425/0-170160680508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测试题 高中化学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050425/0-170160680511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测试题 高中化学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测试题 高中化学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共15页。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测试题一、选择题1.已知H—H键能为436.4 kJ·mol-1,H—N键能为391 kJ·mol-1,根据化学方程式N2+3H2 2NH3 ΔH = -92.4 kJ·mol-1,则N≡N的键能是A.431 kJ·mol-1 B.944.4 kJ·mol-1 C.649 kJ·mol-1 D.869 kJ·mol-12.下列关于如图所示转化关系(X代表卤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B.C.按Cl、Br、I的顺序,依次减小 D.越小,HX越稳定3.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说法正确的是A.,则的燃烧热为B.和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放出热量86kJ,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已知,则稀硫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水时,放热D.已知,则的总能量比小4.反应过程中均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下列反应属于放热反应的是A.灼热的碳与二氧化碳反应 B.高温下氢气与氧化铜反应C.灼热的碳与高温水蒸气反应 D.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共热制备氨气5.有关能源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煤、石油、天然气均为化石能源B.化石能源是非再生能源C.氢能是可再生能源D.氢能、核能均是无污染的高效能源6.关于如图所示转化关系(X代表卤素),说法错误的是A.B.C.由途径Ⅰ生成HI的小于生成HBr的D.H-Cl、H-Br、H-I键稳定性依次减小,所以途径Ⅲ放出的热量依次减少7.已知几种化学键的键能如表所示:根据热化学方程式: ,计算表中的a为A.484.5 B.969 C.872 D.1938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反应X+Y=M是放热反应,该反应一定不用加热B.所有铵盐与碱的反应都是吸热反应C.CO2与CaO化合是放热反应,则CaCO3分解是吸热反应D.1 mol硫酸与足量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水所释放的热量称为中和热9.天然气水蒸气转化法是目前获取的主流方法。已知:则与反应完全转化为和的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B. C. D. 10.已知:和的标准燃烧热分别为和。反应,其中为A. B. C. D. 11.下列燃烧反应的反应热是燃烧热的是A.H2(g)+O2(g)=H2O(g) △H1B.C(s)+O2(g)=CO(g) △H2C.S(s)+O2(g)=SO2(g) △H3D.H2S(g)+O2(g)=S(s)+H2O(l) △H412.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A.B.C.D.13.下列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500℃、下,将和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放出的热量为,其热化学方程式为则B.含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的热量,则稀醋酸和稀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已知,则D.已知,则氢气的燃烧热为571.6kJ· mol-114.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描述正确的是A.热化学方程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既表示分子数也表示物质的量B.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相同C.已知在一定条件下,2molSO2与1molO2充分反应后,释放出98kJ的热量,则其热化学方程式为2SO2(g)+O2(g)2SO3(g) ΔH=-98kJ•mol-1D.已知:H+(aq)+OH-(aq)=H2O(l) ΔH=-57.3kJ•mol-1,则稀Ba(OH)2(aq)和稀H2SO4(aq)完全反应生成1molH2O(l)时,放出57.3kJ热量15.中和热测定实验中,用50mL0.50mol/L盐酸和5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改用25mL 0.50mol/L盐酸跟25mL 0.55 mol/L NaOH溶液进行反应,求出的中和热数值和原来相同B.酸碱混合时,量筒中NaOH溶液应多次缓慢倒入小烧杯中,不断用玻璃棒搅拌C.装置中的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保温隔热减少热量损失D.实验中应记录测量出反应过程中的最高温度二、填空题16.根据所给信息,书写对应的热化学方程式。(1)11.2L(标准状况)H2在足量Cl2中燃烧生成HCl气体,放出91.5kJ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___。(2)1克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放出了akJ的热量,写出甲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3)已知:氮氮三键的键能是946kJ/mol,H—H的键能为436kJ/mol,N—H的键能为391kJ/mol,请根据此写出合成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17.完成下列问题(1)断开1 mol AB(g)分子中的化学键使其分别生成气态A原子和气态B原子所吸收的能量称为A-B键的键能。下表列出了一些化学键的键能E:请回答下列问题:①下图表示某反应的能量变化关系,则此反应为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其中ΔH=_______(用含有a、b的关系式表示)。②若上图示中表示反应H2(g)+O2(g)=H2O(g) ΔH=-242 kJ·mol-1,则b=_______kJ·mol-1,x=_______ kJ·mol-1。(2)已知下列反应:2CO(g)+O2(g)=2CO2(g ) ΔH=-566 kJ·mol-1Na2O2(s)+CO2(g)=Na2CO3(s)+O2(g) ΔH=-266 kJ·mol-1试回答:①CO的燃烧热ΔH=_______。②在催化剂作用下,一氧化碳可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固体碳酸钠,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18.已知如果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那么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反之为吸热反应。(1)请你列举出三个放热反应的例子,用离子方程式表示:①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2)再列举出三个吸热反应的例子,用化学方程式表示:④_______;⑤ _______;⑥_______。19.按要求完成下列热化学方程式:(1)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是NO和CO,已知:I 2CO(g)+O2(g) = 2CO2(g) ΔH 1= -566.0kJ•mol-1II 2NO(g) = N2(g)+O2(g) ΔH 2= -180.8kJ•mol-1;则将汽车尾气处理成无毒无害产物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2)最近意大利罗马大学的Fulvio Cacace等人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分子。N4分子结构如图,已知298K时断裂1molN≡N键吸收942 kJ热量,生成1molN-N放出167 kJ热量。根据以上信息和数据,则由气态N2生成1 mol气态N4的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20.已知1molCO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放出283kJ的热量;1mol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6kJ热量;1molCH4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和液态水放出890kJ热量。(1)写出CH4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1molCH4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和水蒸气,放出的热量__________(填“>”、“<”或“=”)890kJ。(3)若将amolCH4、CO、H2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和液态水时,则放出的热量(Q)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21.已知X和Y、Z为中学化学中的常见元素,根据如图所示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及部分产物已略去),回答以下问题。(1)若A、B、C、D均为含X的化合物,且A常用作制冷剂,D是一种强酸,则①写出A常用作制冷剂的原因:_______。②将16g铜粉与一定量的D的稀溶液反应后,收集到(标准状况),则被还原的D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mol。向所得溶液中继续加稀硫酸至反应不能再进行,需加入含_______的稀硫酸,写出继续加稀硫酸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2)若A、B、C、D均为含Y的化合物,其中A是一元强碱且焰色为黄色,E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态酸性氧化物,则B的化学式为_______;A与C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3)若A、B、C、D均为含Z的化合物,其中A由两种元素组成,且A的摩尔质量为,D为强酸。将溶液滴加到溶液中,有淡黄色沉淀生成,请写出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4)近年来,研究人员提出利用含硫物质热化学循环实现太阳能的转化与存储。过程如下:反应I:反应III:反应II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22.实验题(1)用50mL0.50mol/L的盐酸与50mL0.55mol/L的溶液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反应反应热。回答下列问题:(①②③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①若将杯盖改为薄铁板,则求得的ΔH会___________②混合酸、碱溶液时,动作缓慢,则求得的ΔH会___________③若将盐酸改为醋酸,则求得的ΔH会___________④实验中加入过量碱的原因是___________⑤若通过测定计算出产生的热量为1.42kJ,请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2)已知:CH4(g)+H2O(g)=CO(g)+3H2(g) ΔH=+206.2kJ/molCH4(g)+CO2(g)=2CO(g)+2H2(g) ΔH=+247.4kJ/mol则CH4(g)与H2O(g)反应生成CO2(g)和H2(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3)SF6是一种优良的绝缘气体,分子结构中,只存在S-F键,已知1molS(s)转化为气态硫原子吸收能量280kJ,F-F键能为160kJ·mol-1,S-F键能为330kJ·mol-1,试写出S(s)和F2(g)反应生成SF6(g)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化学键键能a436463750化学键H-HO=OO-HE/kJ·mol-1436x463【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解析:设氮氮叁键的键能为x,根据ΔH=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的键能总和,即,解得x=944.4 kJ·mol-1,故选B。2.C解析:A.断键吸收热量,因此,故A正确;B.根据盖斯定律得到,故B正确;C.成键释放出热量,由于HX键键能按Cl、Br、I的顺序逐渐减小,则生成HX按Cl、Br、I的顺序放出热量减小,所以依次增大,故C错误;D.因化学反应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即为反应热,反应热等于反应中断裂旧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之和与反应中形成新化学键放出的能量之和的差,Cl、Br、I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途径I生成HX放出的热量依次减小,说明HX越不稳定即越小,则HX越稳定,故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C。3.C解析:A.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C的指定氧化物为CO2而不是CO,因此C的燃烧热不为110.5kJ/mol,A错误;B.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物未完全反应,若和在一定条件下完全反应,将放出更多热量,则,B错误;C.硫酸为强酸,氢氧化钠为强碱,则稀硫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水时,放热,C正确;D.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则的总能量比和的总能量小,D错误; 故选C。4.B解析:A.碳与二氧化碳反应需要高温持续加热,是吸热反应,故A错误;B.高温下氢气与氧化铜反应是放热反应,故B正确;C.碳与高温水蒸气反应需要高温持续加热,是吸热反应,故C错误;D.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共热制备氨气发生复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故D错误;故答案为B5.D解析:A.煤、石油、天然气均为化石能源,A正确;B.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的,是非再生能源,B正确;C.氢能是可再生能源(可通过分解水得到氢气),且是无污染的高效能源,C正确;D.核能利用的是核反应过程中释放的巨大能量,虽然高效,但会产生放射性物质,有一定的污染性,不过人们可以采用技术控制这种污染,D错误;故选D。6.C解析:A.依据盖斯定律,,A正确;B.过程Ⅱ中,断裂H-H、X-X键,需要吸收热量,所以,B正确;C.由于I的非金属性比Br弱,由途径Ⅰ生成HI放出的热量小于生成HBr放出的热量,所以由途径Ⅰ生成HI的大于生成HBr的,C错误;D.形成化学键时放出热量,非金属性越强,形成的氢化物越稳定,放出的热量越多,H-Cl、H-Br、H-I键稳定性依次减小,所以途径Ⅲ放出的热量依次减少,D正确;故选C。7.B解析: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可求得,B项正确。8.C解析:A.放热反应与外界是否需要加热无关,如铝热反应属于放热反应,但需要高温条件,A错误;B.一般铵盐与碱发生反应吸热,但不是所有铵盐,B错误;C.CO2与CaO化合是放热反应,则CaCO3分解为氧化钙化合反应的逆过程,属于吸热反应,C正确;D.中和热是指稀的强酸与稀的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所放出的热量,1 mol硫酸与足量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水的物质的量为2mol,D错误;故选C。9.A解析:由图可得:反应①、②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3H2(g)= CH4(g)+H2O(g) ΔH=—206.4kJ/mol、CO(g)+ H2O(g)= CO2(g)+H2(g) ΔH=—41.0kJ/mol,由盖斯定律可知,②—①可得反应CH4(g)+2H2O(g)=CO2(g)+4H2(g) ,则ΔH=(—41.0kJ/mol)—(—206.4kJ/mol)=+165.4kJ/mol,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2H2O(g)=CO2(g)+4H2(g) ΔH=+165.4kJ/mol,或CH4(g)+H2O(g)= CO2(g)+2H2(g) ΔH=+82.7kJ/mol,故选A。10.B解析: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①,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②,依据盖斯定律,①-②4得:=+252.9kJ/mol,答案选B。11.C【分析】根据燃烧热定义: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进行判断;解析:A.氢气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水应该是液态,故A不正确;B.碳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应是二氧化碳,故B不正确;C.硫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二氧化硫,故C正确;D.硫化氢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故应该生成二氧化硫,故D不正确;故选答案C;【点睛】此题考查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判断,注意稳定氧化物的判断。12.C解析:由图可以看出,mol N2(g)和mol H2(g)断键吸收的能量为a kJ,形成1mol NH3(g)的放出的能量为b kJ,所以N2(g)+H2(g)NH3(g) ΔH=(a-b)kJ/mol,而1mol的NH3(g)转化为1mol的NH3(l)放出的热量为c kJ,根据盖斯定律可知:N2(g)+H2(g)NH3(l) ΔH=(a-b-c) kJ/mol,N2(g)+H2(g)2NH3(l) ΔH=2(a-b-c)kJ/mol;故合理选项是C。13.A解析:A.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和充分反应实际消耗的氮气小于0.5mol,则1mol氮气完全反应时放热量大于,则,故A正确;B.醋酸为弱酸,反应过程中伴随电离过程,使得放热量偏低,则NaOH与醋酸反应时,故B错误;C.D等量的C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更多,放热反应放热越多时,越小,则,故C错误;D.燃烧热是指1mol可燃物充分反应生成稳定产物时放出的热量,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85.8kJ· mol-1,故D错误;故选:A。14.B解析:A.热化学方程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分子数,A错误;B.一个反应的ΔH与反应途径、条件无关,故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相同,B正确;C.二氧化硫与氧气的反应是可逆反应,2molSO2与1molO2充分反应实际消耗的SO2物质的量小于2mol,此时释放出98kJ的热量,故2SO2(g)+O2(g)2SO3(g) ΔH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