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强基习题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050415/0-170160675274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强基习题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050415/0-170160675280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强基习题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050415/0-170160675288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强基习题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强基习题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共17页。
第一章: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强基习题一、单选题(共13题)1.甲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化工生产,也可以直接用作燃料。已知:CH3OH(l)+O2(g)===CO(g)+2H2O(g) ΔH1=-443.64kJ/mol2CO(g)+O2(g)===2CO2(g) ΔH2=-566.0kJ/mol下列说法或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CO的燃料热为-566.0kJ/molB.2 mol CO和1 mol O2的总能量比2 mol CO2的总能量低C.完全燃烧32 g 甲醇,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时放出的热量为908.3kJD.2CH3OH(l)+3O2(g)===2CO2(g)+4H2O(g) ΔH=-1453.28kJ/mol2.某反应由两步反应A→B→C完成,反应的能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两步反应均为吸热反应 B.铝热反应的能量变化与B→C趋势相似C.三种物质中B最稳定 D.A→B的反应一定需要加热3.合理利用燃料,减小污染符合“绿色化学”理念,下列关于燃料的说法正确的是A.“可燃冰”是将水变为油的新型燃料B.通入大大过量的空气使燃料充分燃烧,从而达到充分利用热能的目的C.燃料的化学能可以在不同的条件下转化为热能、电能被人类利用D.1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4.已知强酸稀溶液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时的反应热,下列反应放热为的是A.含的稀硫酸与足量稀溶液反应B.稀盐酸与稀溶液反应生成C.稀盐酸与稀氨水反应生成D.稀溶液与浓硫酸反应生成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Cl稀溶液和NaOH稀溶液反应的中和热,则和稀溶液反应的反应热B.的燃烧热,则反应的C.反应热可以通过生成物的键能之和减去反应物的键能之和求得D.1mol甲烷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数值上等于甲烷的燃烧热6.已知:3N2(g)+2O2(g)+4H2(g)=2N2H4(g)+2NO2(g) △H1N2H4(g)=N2H4(l) △H22NO2(g)=N2O4(g) △H3△H47.符合如图所示的化学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A.CO+H2O=CO2+H2ΔH=+41 kJ·mol-1B.CO(g)+H2O(g)=CO2(g)+H2(g) ΔH=-41 kJ·mol-1C.CO2(g)+H2(g)=CO(g)+H2O(g) ΔH=+41 kJ·mol-1D.CO2(g)+H2(g)=CO(g)+H2O(g) ΔH=-41 kJ·mol-18.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若S(单斜,s)=S(斜方,s) ΔH=-0.33kJ·mol-1,则单斜硫比斜方硫稳定B.若2C2H2(g)+5O2(g)=4CO2(g)+2H2O(l) ΔH=-2687.2kJ·mol-1,则C2H2(g)的燃烧热ΔH=-1343.6kJ·mol-1C.已知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则NaOH溶液和稀醋酸完全中和生成1mol H2O(l)时,放出57.3kJ的热量D.已知2H2S(g)+O2(g)=2S(g)+2H2O(l) ΔH1,2H2S(g)+3O2(g)=2SO2(g)+2H2O(l) ΔH2,则ΔH1”或“<”),红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是4P(红磷,s)+5O2(g)=P4O10(s)△H= kJ•mol﹣1(3)通过盖斯定律可计算。已知在25℃、101kPa时:Ⅰ.2Na(s)+O2(g)=Na2O(s)△H=﹣412kJ•mol﹣1Ⅱ.2Na(s)+O2(g)=Na2O2(s)△H=﹣511kJ•mol﹣1写出Na2O2与Na反应生成Na2O的热化学方程式 。20.2SO2(g)+O2(g)=2SO3(g)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1 mol SO2(g)被氧化为1 mol SO3(g)的ΔH1=-99 kJ/mol。请回答下列问题:(1) 图中A、C分别表示 、 。该反应通常用V2O5作催化剂,加V2O5会使图中B点升高还是降低? ;(2) 图中ΔH= kJ/mol;(3) 已知单质硫的燃烧热为296 kJ·mol-1,计算由S(s)生成3mol SO3(g)的ΔH 。21.肼()可作为火箭发动机的燃料,NH3与NaClO反应可得到肼。(1)实验室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制备氨气的化学方程式: (2)已知:①N2(g)+2O2(g)=N2O4(l) ΔH1=-195kJ·mol-1 ②N2H4(l) +O2(g)= N2(g) +2H2O(g) ΔH2=-534kJ·mol-1 写出液态肼和N2O4(l)反应生成N2和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 (3)已知断裂1 mol化学键所需的能量(kJ)如下:N≡N为942、O=O为498、N-N为154、H-O 为464、请根据N2H4(l) +O2(g)= N2(g) +2H2O(g) ΔH2=-534kJ·mol-1中数据计算断裂1 molN-H键所需的能量(kJ)是: (4)写出NH3与NaClO反应得到肼的化学方程式: 22.根据图示回答问题:(1)化学反应N2+3H2===2NH3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填字母)。A.N2(g)+3H2(g)===2NH3(l)ΔH=2(a-b-c)kJ·mol-1B.N2(g)+3H2(g)===2NH3(g)ΔH=2(b-a)kJ·mol-1C.1/2N2(g)+3/2H2(g)===NH3(l)ΔH=(b+c-a) kJ·mol-1D.1/2N2(g)+3/2H2(g)===NH3(g)ΔH=(a+b)kJ·mol-1(2)如图是N2和H2反应生成2 mol NH3过程中能量变化的示意图,请计算每生成1 mol NH3放出的热量为 。(3)2SO2(g)+O2(g)===2SO3(g)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1 mol SO2(g)氧化为1 mol SO3(g)的ΔH=-99 kJ·mol-1。①图中A、C分别表示 、 ,E的大小对该反应的反应热有无影响? 。②图中ΔH= kJ·mol-1。参考答案:1.D【分析】① CH3OH(l)+O2(g)=CO(g)+2H2O(g) ΔH1=-443.64kJ/mol②2CO(g)+O2(g)=2CO2(g) ΔH2=-566.0kJ/mol由盖斯定律可知①×2+②可得: 2CH3OH(l)+3O2(g)=2CO2(g)+4H2O(g) ΔH=-1453.28kJ/mol。【详解】A. 1 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为燃烧热,2CO(g)+O2(g)=2CO2(g) ΔH2=-566.0kJ/mol,因此CO的燃料热为283..0kJ/mol,故A错误;B. CO燃烧为放热反应,2 mol CO和1 mol O2的总能量比2 mol CO2的总能量高,故B错误;C. 32 g 甲醇的物质的量为1mol,根据2CH3OH(l)+3O2(g)=2CO2(g)+4H2O(g) ΔH=-1453.28kJ/mol计算可知完全燃烧32 g 甲醇,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时放出的热量为726.64 kJ,故C错误;D. ① CH3OH(l)+O2(g)=CO(g)+2H2O(g) ΔH1=-443.64kJ/mol②2CO(g)+O2(g)=2CO2(g) ΔH2=-566.0kJ/mol由盖斯定律可知①×2+②可得2CH3OH(l)+3O2(g)=2CO2(g)+4H2O(g) ΔH=-1453.28kJ/mol,故D正确。故选D。【点睛】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时就会放出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反应物需要吸收能量才能转化为生成物。如果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主要表现为热的形式,反应就伴随有热量的吸收或释放。2.B【详解】A.根据图中信息A→B时生成物的能量比反应物的高,该步反应是吸热反应,B→C时生成物的能量比反应物的能量低,该步反应是放热反应,A错误;B.铝热反应是放热反应,图示B→C的反应也是放热反应,故两个反应能量变化趋势相似,B正确;C.能量含有的能力越低,物质就越稳定。根据图示可知C物质的能量最低,因此三种物质中C物质最稳定,C错误;D.化学反应无论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都与反应条件无关,吸热反应并非一定需要加热,例如氯化铵晶体和Ba(OH)2·8H2O的反应是吸热反应,但反应不需要加热,因此A→B步的吸热反应不一定需要加热,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B。3.C【详解】A.“可燃冰”外观像冰,其化学组成是CH4•nH2O,水的化学式为H2O,根据元素守恒知,水不能变为油,故A错误;B.通入大大过量的空气,会带走热量,使燃烧效率降低,故B错误;C.物质的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光能、电能等能量形式被利用,故C正确;D.燃烧热指的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注意生成的水应为液态而不能为气态,故D错误;故答案为C。4.B【详解】A.含的稀硫酸,即2molH+参与反应放出的热量是中和热的两倍,A项不符合题意;B.稀盐酸与稀溶液反应生成放出的热量是,B项符合题意;C.一水合氨是弱碱,与盐酸反应生成时放出的热量小于,C项不符合题意;D.浓硫酸溶于水放热,与稀溶液反应生成时放出的热量大于,D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B。5.B【详解】A.HCl稀溶液和NaOH稀溶液反应的中和热,由于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会释放热量,因此和稀溶液反应的反应热,故A错误;B.的燃烧热,2molCO(g)完全燃烧放出566kJ的热,因此反应的,故B正确;C.反应热可以通过反应物的键能之和减去生成物的键能之和求得,故C错误;D.甲烷的燃烧热是指1mol甲烷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故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B。6.D【详解】A.物质由气态转化为液态时放热,即N2H4(g)转化为N2H4(l)放热,因此相同质量的N2H4(g)和N2H4(l),前者具有的能量高,A正确;B.由题意2NO2(g)=N2O4(g) △H3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