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测试题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测试题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1页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测试题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2页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测试题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3页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测试题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测试题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共21页。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测试题一、单选题(共12题)1.下列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焦炭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 B.与的反应C.NaOH溶液与溶液混合 D.钠在氧气中燃烧反应2.下列操作会导致实验结果偏高的是A.中和热测定实验中,用铜制环形搅拌器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所测中和热的数值B.中和滴定测定盐酸浓度,量取20.00 mL盐酸时未用待测液润洗酸式滴定管C.用托盘天平称量10.5g某物质,砝码和药品的位置放反,所称药品的质量D.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用量筒量取浓溶液体积仰视读数,所配溶液的浓度3.已知三种气体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①②③④A.B.气化为放出热量C.D.乙炔燃烧的火焰温度比乙烯高,是因为其燃烧热的值比乙烯的大4.下列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情况符合如图的是(    )A.酸与碱的中和反应 B.镁和盐酸的反应C.氧化钙和水反应 D.水发生分解反应5.将盛有NH4HCO3粉末的小烧杯放入盛有少量醋酸的大烧杯中。然后向小烧杯中加入盐酸,反应剧烈,醋酸逐渐凝固。由此可见正确的是(    )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H4HCO3+CH3COOH=CH3COONH4+CO2↑+H2OB.该反应中,热能转化为化学能C.反应物的总能最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NH4HCO3和盐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6.某科学家利用二氧化铈(CeO2)在太阳能作用下将H2O、CO2转变成H2、CO,其过程如下:mCeO2(m-x)CeO2·xCe+xO2;(m-x)CeO2·xCe+xH2O+xCO2mCeO2+xH2+xC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过程中CeO2没有消耗 B.该过程实现了太阳能向化学能的转化C.图中ΔH1=ΔH2+ΔH3 D.H2(g)+O2(g)=H2O(g)的反应热大于ΔH37.已知反应A+B C+D为放热反应,对于该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和B的总能量一定高于C和D的总能量 B.B的能量一定高于DC.因为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加热反应就可以发生 D.A的能量一定高于C8.N2H4是一种高效清洁的火箭燃料。0.25molN2H4(g)完全燃烧生成氮气和气态水时,放出133.5kJ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N2H4(g)+O2(g)=N2(g)+2H2O(g)    △H=+267kJ·mol-1B.N2H4(g)+O2(g)=N2(g)+2H2O(l)    △H=-534kJ·mol-1C.N2H4(g)+O2(g)=N2(g)+2H2O(g)    △H=-133.5kJ·mol-1D.N2H4(g)+O2(g)=N2(g)+2H2O(g)    △H=-534kJ·mol-19.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已知2C(s)+2O2(g)=2CO2(g) ΔH=a,2C(s)+O2(g)=2CO(g) ΔH=b,则a>bB.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57.3 kJ·mol-1,则含40.0g NaOH的稀溶液与稀醋酸完全中和,放出的热量小于57.3 kJC.已知2H2(g)+O2(g)=2H2O(g) ΔH=-483.6 kJ·mol-1,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 kJ·mol-1D.已知CH4(g)+H2O(g)=CO(g)+3H2(g) ΔH=+206.1 kJ·mol–1,反应过程中使用催化剂,ΔH减小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烷的标准燃烧热为-890.3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g)    ΔH=-890.3kJ·mol-1B.500℃、30Mpa下,将0.5molN2和1.5mol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   ΔH=-38.6kJ·mol-1C.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H>0,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D.向50mL0.50mol·L—1盐酸中加入1.0gNaOH固体,可测得中和热11.2SO2(g)+O2(g)2SO2(g)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图中E1表示正反应的活化能,E2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E1-E2=△HB.该反应为放热反应C.增大氧气的浓度,能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D.使用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12.下列关于能源和作为能源的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吸热反应的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B.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起来C.物质的化学能可以在不同条件下转为热能、电能、光能等为人类所利用D.天然气属于二次能源二、非选择题(共10题)13.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1)已知断开1molH—H键、1molN—H键、1molN≡N键需要的能量分别是436kJ、391kJ、946kJ,则N2与H2反应生成NH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已知化学反应A2(g)+B2(g)===2AB(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请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4.反应“2CH3OH(g) ⇌CH3OCH3(g)+H2O(g) ΔH”中相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表:则ΔH= kJ·mol-115.甲烷与甲醇(CH3OH,液态)都属于清洁能源,已知每摩尔甲烷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 CO2时放出的热量约为 890.3kJ,每摩尔甲醇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 CO2 时放出的热量约为 726.0kJ。(1)相同质量的甲烷与甲醇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 CO2 时放出热量较多的是 。从共用电子对的偏离情况来看,甲烷分子中的共价键属于 ,甲醇分子的结构可以看成是甲烷分子中的一个H 原子被原子团(—OH)取代而得到,请根据甲烷的电子式写出甲醇分子的电子式 。(2)甲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1mol 甲醇完全燃烧,若生成水蒸气和 CO2 则放出的热量 726.0kJ(填>、<或=)。16.已知下热化学方程式:①H2(g)+1/2O2(g)= H2O(l) ⊿H1= —285.8 kJ/mol②H2(g)+1/2O2(g)= H2O(g) ⊿H2= —241.8kJ/mol③C(s)+1/2O2(g) = CO(g) ⊿H3= —110.5kJ/mol④C(s)+ O2(g) = CO2(g) ⊿H4= —393.5kJ/mol回答下列问题:(1)比较⊿H1,⊿H2,⊿H3,⊿H4的大小 (2)上述反应中属于放热的是 (3)H2的燃烧热为 ,C的燃烧热为 (4)燃烧10g H2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 (5)CO的燃烧热为 ,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6)分别燃烧1mol C,H2,CO;充分燃烧后它们放出的热量分别为Q1,Q2,Q3试比较Q1,Q2,Q3的大小 17.实验室利用如右图装置进行中和热的测定,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图中缺少的仪器或用品有 。(2)如用0.5mol/L的盐酸与NaOH固体进行实验,则实验中测得的“中和热”绝对值将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原因是 。18.某实验小组用50mL0.50mol/L的盐酸与50mL0.55mol/L的NaOH溶液在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热的测定。(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缺少的仪器是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 ,若大烧杯上不盖硬纸板,求得的反应热数值将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3)若实验中用60mL0.50mol/L的盐酸与50mL0.55mol/L的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放出的热量 (填“相等”或“不相等”),所得中和热的数值 (填“相等”或“不相等”)。(4)用50mL0.50mol/L的盐酸与50mL0.55mol/L的NaOH溶液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近似认为0.50mol/L的盐酸与0.55mol/L的NaOH溶液的密度都是,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则实验测得的中和热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5)若某同学利用上述装置做实验,有些操作不规范,造成测得中和热的数值有误差,请你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A.测量盐酸的温度后,温度计没有用水冲洗干净B.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氢氧化钠溶液时动作迟缓C.做本实验的当天室温较高D.将50mL0.55mol/L氢氧化钠溶液取成了50mL0.55mol/L的氨水E.用量筒量取盐酸时仰视计数F.大烧杯的盖板中间小孔太大。(6)若实验中将的盐酸与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则NaOH溶液的浓度为 。19.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中和热的实验步骤如下:①用量筒量取50mL0.50mol·L-1盐酸倒入小烧杯中,测出盐酸温度;②用另一量筒量取50mL0.55mol·L-1NaOH溶液,并用同一温度计测出其温度;③将NaOH溶液倒入小烧杯中,使之混合均匀,测得混合溶液最高温度。回答下列问题:(1)所用NaOH溶液要稍过量,理由是 。(2)如图装置中碎泡沫塑料及泡沫塑料板的作用是 。(3)环形玻璃搅拌棒搅拌溶液的操作是 。(4)假设盐酸和NaOH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3,又知中和反应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J·g-1·°C-1。为了计算中和热,某学生实验记录数据如表所示:依据该学生的实验数据计算,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H|= (小数点后保留1位数字)。(5) (选填“能”或“不能”)用Ba(OH)2溶液和H2SO4溶液代替NaOH溶液和盐酸,理由是 。(6)现将一定量的稀NaOH溶液、Ca(OH)2溶液、稀氨水分别和1L1mol·L-1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其反应热分别为△H1、△H2、△H3,则△H1、△H2、△H3的大小关系为 。20.甲烷(CH4)在生产生活中用途广泛,常用作燃料。利用CO、CO2与H2在催化剂作用下可以合成甲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测得CO(g)与H2(g)反应生成CH4(g)和H2O(g)的反应中,每生成2.24L(标准状况)CH4(g),放出热量20.64kJ,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已知有关物质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表:试计算反应CO2(g)+4H2(gCH4(g)+2H2O(g)的焓变等于 。(3)根据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判断,生成16gCH3OH(l)放出 kJ能量。(4)科学家已获得了气态N4分子,其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形(如图所示),已知断裂1molN-N键吸收193kJ能量,断裂1molN≡N键吸收946kJ能量。2N2=N4为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以N4为原料替代N2合成等量NH3时,放出的热量 (填变多、变少或不变)。21.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甲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有着重要的用途和应用前景。工业上一般采用下列两种反应合成甲醇:反应I:CO(g)+2H2(g)⇌CH3OH(g);△H1 反应II:CO2(g)+3H2(g)⇌CH3OH(g)+H2O(g);△H2①上述反应中原子利用率百分之百的是 (填“I”或“Ⅱ”)②下表所列数据是反应I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K)由表中数据判断△H1 0,T℃时,将2mol CO和6molH2充入2L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c(CO)=0.2mol/L,此时T为 。(2)已知在常温常压下:①2CH3OH(l)+3O2(g)=2CO2(g)+4H2O(g)△H1=-1275.6kJ/mol②2CO (g)+O2(g)=2CO2(g)△H2=-566.0kJ/mol③H2O(g)=H2O(l)△H3=-44.0kJ/mol写出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22.已知X、Y、Z、W、M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X与W、M形成的化合物XW2、XM4均为重要的溶剂,25℃时,浓度均为0.1moL·L-1的上述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溶液的pH随原子序数的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M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2)W可与Z形成化合物Z2W2,写出该物质的电子式: .(3)写出一个能说明W与M非金属性强弱的离子方程式: .(4)Z的单质可以与X的最高价氧化物反应生成一种盐和黑色固体单质,若每转移1mol电子,恢复至室温时该反应放出QkJ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5)M的单质为有毒气体,且在工业上用途广泛,常用Y的简单氢化物检验其运输管道是否漏气,漏气时的现象为产生白烟,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化学键C-OH-O(水)H-O(醇)C-HE/(kJ·mol-1)343465453413实验次数温度起始温度终止温度盐酸NaOH平均值126.226.026.129.5227.027.427.232.3325.925.925.929.4426.426.226.329.6实验序号起始温度T1/°C终止温度T2/°C盐酸NaOH溶液混合溶液120.020.123.2220.220.423.4320.520.623.6化学键H-HC-OC=OC-HH-O键能/kJ•mol-1436343805413465温度250℃300℃350℃K2.0410.2700.012参考答案:1.BA.焦炭在高温下与水蒸气的反应是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的吸热反应,反应中有元素发生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B.八水氢氧化钡与氯化铵的反应是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的吸热反应,反应中没有元素发生化合价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符合题意;C.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溶液的中和反应是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的放热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D.钠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是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的放热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2.DA.中和热测定实验中,若用铜制环形搅拌器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由于Cu导热性强,是热量散失多,则所测中和热的数值偏小,A错误;B.中和滴定测定盐酸浓度,量取20.00 mL盐酸时未用待测液润洗酸式滴定管,则由于浓度偏小,使其物质的量偏少,测定时消耗的标准碱溶液物质的量偏少,因此酸的浓度就偏低,B错误;C.用托盘天平称量10.5g某物质,砝码和药品的位置放反,所称药品的质量小于10.5g,偏小,C错误;D.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用量筒量取浓溶液体积仰视读数,所配溶液的浓度,则溶液偏大,因此所配溶液的浓度就偏大,D正确。答案选D。3.CA.因为气态水的能量大于液态水,所以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大于生成气态水的热量,所以,故A错误;B.已知③;④,④-③可得=+(a+571.0) ,气化为应吸收热量,B项错误;C.根据盖斯定律,得,C项正确;D.从乙炔和乙烯的燃烧热看出,乙炔的燃烧热的值比乙烯的小,火焰温度的高低,不仅与燃烧热有关,还与生成水的量有关,D项错误;故选C。4.D根据图示内容:生成物的能量高于反应物的能量,反应是吸热反应,据此分析解答问题。A.酸与碱的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A选项错误;B.镁和盐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B选项错误;C.氧化钙和水反应是放热反应,C选项错误;D.水发生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D选项正确;答案选D。【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以及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判断,解题关键在于读懂图示为吸热过程,常见的吸热反应有:大部分分解反应,NH4Cl固体与Ba(OH)2•8H2O固体的反应,炭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炭与水蒸气的反应,一些物质的溶解(如硝酸铵的溶解),弱电解质的电离,水解反应等;常见的放热反应:燃烧反应、中和反应、物质的缓慢氧化、金属与水或酸反应、部分化合反应。5.B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4HCO3+HCl=NH4Cl+CO2↑+H2O,故A错误;B.醋酸逐渐凝固说明反应吸收热量导致醋酸溶液温度降低,即NH4HCO3与HCl的反应为吸热反应,即该反应中热能转化为化学能,故B正确;C.因反应为吸热反应,则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的总能量,故C错误;D.醋酸逐渐凝固说明反应吸收热量导致醋酸溶液温度降低,即NH4HCO3与HCl的反应为吸热反应,故D错误;故答案选B。6.CA.通过太阳能实现总反应H2O+CO2→H2+CO+O2,反应中CeO2没有消耗,CeO2作催化剂,A正确;B.该过程中在太阳能作用下将H2O、CO2转变为H2、CO,所以把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B正确;C.由图中转化关系及据盖斯定律可知:-△H1为正值,△H2+△H3为负值,则-△H1=△H2+△H3,C错误;D.①H2(g)+O2(g)=H2O(l) ΔH3;②H2O(l)=H2O(g) △H2,根据盖斯定律①+②得:H2(g)+O2(g)=H2O(g) △H=△H3+△H2;因②△H、△H3都小于0,而△H2大于0,故△H>△H3,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C。7.AA.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A正确;B.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B错误;C.放热反应与反应条件无关,有的放热反应需要加热,故C错误;D.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D错误。8.D0.25molN2H4(g)完全燃烧生成氮气和气态水时,放出133.5kJ热量,则1molN2H4(g)完全燃烧生成氮气和气态水时,放出133.5kJ×4=534 kJ热量,D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9.BA.碳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高于不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焓变是负值,则a<b,A错误;B.中和热是指稀的强酸和强碱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时所放出的热量,醋酸是弱酸,其电离过程吸热,40.0g即1molNaOH的稀溶液与稀醋酸完全中和,放出的热量小于57.3 kJ,B正确;C.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气态水的能量高于液态水的能量,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氢气的燃烧热ΔH<-241.8kJ/mol,C错误;D.反应热只与反应物总能量和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有关系,与反应条件无关,因此反应过程中使用催化剂,ΔH不变,但催化剂可以改变活化能,D错误。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学生燃烧热、中和热的概念以及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掌握是解答的关键,注意焓变是负值,A、D为易错点,题目难度不大。10.CA.燃烧热指的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注意生成的水应为液态而不能为气态,故A错误;B.500℃、30MPa下,将0.5molN2和1.5mol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kJ,则1molN2完全反应放热大于38.6kJ,其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2(g)+3H2(g)⇌2NH3(g)△H<-38.6 kJ/mol,故B错误;C.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H>0,石墨的能量低于金刚石,石墨的稳定性高于金刚石,故C正确;D.NaOH固体溶解于水会放出热量,溶液温度会升高,使中和热数值增大,故D错误;故选:C。11.CA.反应物活化能与生成物活化能的差即为化学反应的反应热,故对该反应来说,E1-E2=△H,A正确;B.根据图示可知反应物的能量比生成物的能量高,因此该反应为放热反应,B正确;C.增大氧气的浓度,能使活化分子数目增加,但由于反应物分子总数也增加,最终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C错误;D.使用催化剂可以通过降低活化能,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加快反应速率,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C。12.D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是一次能源,D是错误的,答案选D。13. N2(g)+3H2(g)⇌2NH3(g) △H=-92kJ•mol-1 A2(g)+B2(g)═2AB(g) △H=+(a-b)kJ•mol-1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先写出化学方程式,标注物质的状态,再根据题目数据或图象计算反应热。(1)在反应N2+3H2⇌2NH3中,断裂3molH-H键,1mol N≡N键共吸收的能量为:3×436kJ+946kJ=2254kJ,生成2mol NH3,共形成6mol N-H键,放出的能量为:6×391kJ=2346kJ,吸收的能量少,放出的能量多,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为:2346kJ-2254kJ=92kJ,即N2(g)+3H2(g)⇌2NH3(g) △H=-92kJ•mol-1,故答案为:N2(g)+3H2(g)⇌2NH3(g) △H=-92kJ•mol-1;(2)图中吸收热量为(a-b)kJ,则热化学方程式为A2(g)+B2(g)═2AB(g) △H=+(a-b)kJ•mol-1,故答案为:A2(g)+B2(g)═2AB(g) △H=+(a-b)kJ•mol-1。14.-24反应2CH3OH(g) ⇌CH3OCH3(g)+H2O(g)的ΔH=反应物的键能-生成物的键能=6×413kJ·mol-1+2×343 kJ·mol-1+2×453 kJ·mol-1-2×465 kJ·mol-1-6×413kJ·mol-1-2×343 kJ·mol-1=-24 kJ·mol-1。15. 甲烷 极性键 CH3OH(l)+ O2(g) = CO2(g)+2H2O(l)    ΔH = –726kJ·mol-1 <据燃烧时的热量计算等质量甲烷、甲醇燃烧放出的热量;由共用电子对是否偏移判断共价键的类型;据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并判断物质状态对反应热的影响。(1)甲烷与甲醇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16、32,32g甲烷、甲醇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分别是1780.6kJ、726.0kJ。故相同质量的甲烷与甲醇完全燃烧,甲烷放出热量较多。碳元素非金属性大于氢,碳氢间的共用电子对偏向于碳,故甲烷分子中的共价键属于极性键。甲醇是甲基和羟基组成,甲醇分子的电子式为。(2)据题意,甲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3OH(l)+O2(g) = CO2(g)+2H2O(l)  ΔH = –726kJ·mol-1;因水蒸气液化放热,1mol 甲醇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的热量小于726.0kJ。16. ⊿H3>⊿H2>⊿H1>⊿H4 ①②③④ ⊿H=—285.8 kJ/mol或285.8 kJ/mol ⊿H=—393.5kJ/mol或393.5kJ/mol 1429 kJ 283kJ/mol或⊿H= —283kJ/mol CO (g) +1/2O2(g) = CO2(g) ⊿H=—283kJ/mol Q1>Q2>Q3(1)⊿H ⊿H1>⊿H4;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H3>⊿H2>⊿H1>⊿H4;(2)上述反应都是⊿H Q2>Q3;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Q1>Q2>Q3。17. 环形玻璃搅拌棒、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 偏大 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本题考查酸碱中和热的测量的原理、实验仪器和误差分析,难度一般。(1)从中和热的测量实验可知,为使酸碱完全、快速反应需要进行搅拌,故该图中缺少环形玻璃搅拌棒,减少热量的损失是该实验的关键,故烧杯上方缺少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故答案为:环形玻璃搅拌棒、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2)中和热是酸碱稀溶液进行反应,由于NaOH固体溶于水的过程中将释放热量,故如用0.5mol/L的盐酸与NaOH固体进行实验,则实验中测得的“中和热”绝对值将偏大,故答案为:偏大;NaOH固体溶于水的过程中将释放热量。18.(1)搅拌器(2) 防止热量散失 偏大(3) 不相等 相等(4)-56.8kJ/mol(5)ADF(6)0.75mol/L结合中和热的概念和中和热实验操作的要点保温,防止能量散失分析判断;中和热指强酸和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和所用酸以及碱的量的多少无关;根据弱电解质的电离时吸热过程,以此解题。(1)由量热计的构造可知该装置缺少的一种仪器是搅拌器;(2)碎纸条可以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如果没有碎纸条,会有热量的流失,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热会偏大,故答案为:防止热量散失;偏大;(3)反应放出的热量和所用酸以及碱的量的多少有关,用60mL0.50mol/L的盐酸与50mL0.55mol/L的NaOH溶液进行反应,生成水的量增多,所放出的热量偏高,但是中和热的均是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与酸碱的用量无关,所以用60mL0.50mol/L的盐酸与50mL0.55mol/L的NaOH溶液进行反应测得中和热数值相等;故答案为:不相等;相等;(4)第2组温度差为5.1℃,除第二组,其余3次温度差分别为:3.4℃,3.5℃,3.3℃第2组数据明显有误,所以删掉,其余4次温度差平均值为,该反应中,氢氧化钠过量,按照盐酸的量计算水的量,水的物质的量为:,溶液的质量为:,则生成0.025mol水放出的热量为:,所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5)通过对比数据可知,该反应放出热量的计算值较小,则根据选项可以分析,A.测量盐酸的温度后,温度计没有用水冲洗干净,则在测量氢氧化钠温度时,会放热,从而起始温度会较高,计算出的热量较小,A正确;B.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氢氧化钠溶液时,没有温度变化,动作迟缓,不会影响反应热,B错误;C.本题需要的是温度差,故做本实验的当天室温较高,没有影响,C错误;D.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其电离的时候要放热,故换成氨水后,测得的热量会变小,D正确;E.用量筒量取盐酸时仰视计数,则盐酸的试剂体积,大于量取的数值,放热较多,E错误;F.大烧杯的盖板中间小孔太大,实验时,会有热量流失,热量偏小,F正确;故选ADF;(6)V1=30mL时溶液温度最高、酸碱恰好完全反应,则V2=20mL,此时有n(HCl)=n(NaOH),即30×10-3×0.5mol/L=c(NaOH)×20×10-3L,c(NaOH)=0.75mol/L。19.(1)确保盐酸被完全中和(2)保温、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的损失(3)用套在温度计上的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搅动溶液(4)51.8kJ∙mo1-1(5) 不能 H2SO4与Ba(OH)2反应生成BaSO4沉淀和H2O,沉淀的生成热会影响中和热的测定(6)∆H1=∆H2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