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机械运动 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001135/0-170011334969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章 机械运动 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001135/0-170011334972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章 机械运动 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001135/0-170011334976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章 机械运动 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一章 机械运动 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共8页。
单元检测卷(考试范围:第一章 机械运动)时间:45分钟 满分:9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下列物体的长度值最符合实际的是( )A.一枚硬币的厚度为5cmB.乒乓球的直径为10dmC.物理教科书的宽度为18.5cmD.课桌的高度为3m2. 下列现象中,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A.奔驰的骏马的运动B.划过夜空的流星的运动C.地球绕太阳公转D.植物开花结果3. 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路程之比是6:5,运动时间之比是4:3,则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之比是( )A.2:5 B.8:5 C.10:9 D.9:104.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误差是人为产生的,完全可以避免B.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制造出了更加精密的测量仪器,从而消除了误差C.多次测量,可以消除误差D.错误是可以消除的5. 小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cm、2.35cm、2.65cm、2.36cm,发现有一次记录错误,则这次测量结果应记为( )A.2.35 cm B.2.357cm C.2.43cm D.2.4cm6. 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关于,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B.速度与运动时间成反比C.速度与通过的路程和运动时间无关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正确7. 如图是用厚刻度尺测同一木块长度的四种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8. 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发射成功.如图所示,火箭升空时( )A.以地面为参照物,地面指挥中心大楼是运动的B.以载人飞船为参照物,地面指挥中心大楼是运动的C.以地面为参照物,该载人飞船内的航天员是静止的D.以载人飞船为参照物,该载人飞船内被固定在座位上的航天员是向上运动的9. 甲、乙两个物体同时同地向东运动,它们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得出的信息正确的是( )A.乙的速度越来越大B.甲通过的路程比乙长C.在第1.5s时两车相距1.5mD.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10.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5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A.5m/s B.6m/s C.6.25m/s D.7m/s二、非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共60分)11.(9分)(1)一个甲型H1N1流感病毒分子的直径约为m=________nm;成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________(填上合适的单位)(2)如图甲,用A、B两刻度尺测量同一木块的长度,就使用方法而言,________尺正确;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_;测得木块的长度是________cm;图乙停表显示的时间是________s.若有一把刻度尺是用金属材料做成的,且这种金属材料受温度变化很明显(热胀冷缩),那么在严冬季节用它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其测量结果将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3)小明游览南京长江大桥时,发现桥面有条宽窄不一的裂缝,他用刻度尺测得裂缝某处宽为6.98cm,他使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_,他又用如图丙所示的方法测定硬币的直径,测得此枚硬币的直径是________cm.12.(7分)(1)小明坐在去学校的公交车上,以公交驾驶员为参照物,小明是________的;神舟飞船与天宫一号对接后,以天宫一号为参照物是________的,以地球为参照物是________的(以上均选填“静止”或“运动”)(2)公路旁有一农舍,它的烟囱正冒着烟,插着旗帜的a、b两车在农舍旁的公路上.观察图中旗与烟的情况,可以判断风是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吹的,a车________向右运动,b车________向左运动(后两空均选填“一定”或“不一定”).13.(6分)(1)如图甲,小晖用力推物体使其在水平地面上运动,物体的v-t图象如图乙.由图可知物体在0~1s处于________(选填“静止”或“运动”)状态,全程物体做________(选填“匀速直线”或“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在1~6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2)在某个大桥桥头树立了如图所示的限速标志牌,根据生活经验,限速标志牌中速度的单位应是________.起重机将货物在5s内从地面提升到25m处,这时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合________km/h.14.(5分)(1)如图1所示,为甲、乙两物体运动的s-t图象.由图象信息可知,v甲:v乙=________;若甲、乙两物体运动时间之比为2:3,则s甲:s乙=________.(2)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东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2所示.由图象可知:v甲=________m/s;若以乙车为参照物,则甲车________;若以甲车为参照物,则丙车________(后两空选填“静止”“向东运动”或“向西运动”)15.(3分)某同学欲测量一根长为L的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1;B.将细铜丝紧密排绕在圆铅笔杆上,用刻度尺测出圆铅笔杆上铜丝绕圈总长度L2;C.数出排绕在铅笔杆上的细铜丝的圈数n;D.计算细铜丝的直径d;(1)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2)某同学共测三次,而每次都将铜丝重新绕过,并放在刻度尺上不同部位读数,结果三次读数都不同,产生误差的原因有哪些?________(多选);A.铜丝本身粗细不均匀B.读数时由于粗心,小数点记错位置C.刻度尺本身刻度不均匀D.每次排绕的松紧程度不相同(3)铜丝的直径d=________(用以上题干中的字母表示).16.(10分)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字钟测量小车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图中显示的是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1)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2)若在测量过程中,发现小车下滑时间较短,很难准确测出,可采用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车从甲运动至丙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4)将表中遗漏的数据补充完整:①________②________;(5)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判断,小车在甲、丙的平均速度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丙的平均速度,因此,小车全程做__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6)如果让小车过了丙处才停止计时,则会导致所测甲至丙段的平均速度偏________(选填“大”或“小”),仅凭肉眼很难准确观察小车是否达到所需要测量的终点,如何做才能解决这一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12分)汽车从甲站出发到乙站,先以5m/s的速度前进了100m,然后以36km/h的速度匀速行驶2min,最后又用3min前进了60m,到达乙站.求:(1)汽车通过前100m所用的时间;(2)汽车在中间2min内通过的路程;(3)汽车在整个路程中行驶的平均速度18.(8分)小刚喜欢滑板,当他在斜坡上玩滑板时发现,滑板在同一坡度由静止开始下滑的距离越大,它的速度就越快.于是他猜想:“在同一坡度,物体由静止开始下滑的距离越大,物体的平均速度就越大.”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小刚找来了一块长木板、一块金属片、一个木块和一辆小车,组装器材如图所示.(1)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________;(2)除了图中所需要的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器材是________;(3)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请简要补充实验步骤(可用文字或画图来描述实验步骤),并用字母表示所测量的相关物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