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A)(无答案)
展开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A)
基础巩固与运用
(考试时间:8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用“✔”给下列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3分)
1.假(jià jiǎ)期里,我和妈妈去公园玩。那里有假(jià jiǎ)山、亭子、小湖……美丽极了。
2.我背(bèi bēi)着书包去上学,一边走一边背(bèi bēi)着英语单词。
3.羊圈(quān juàn)周围围了一圈(quān juàn)人,发生什么事情了?
二、看拼音,写词语。 (8分)
xiān yàn fú zhuāng suǒ yǐ dǎ ban
三、选字填空。(6分)
扬——杨 表( ) ( )树 ( )柳 ( )起
慌——荒 ( )张 ( )地 ( )忙 ( )野
厉——历 ( )史 ( )害 严( ) 来( )
四、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填空。(填序号)(9分)
①雅雀( )声 ②摇头晃( ) ③绚丽( )( )
④( )疾手快 ⑤手忙( )乱 ⑥面红( )赤
1.船漏水了,惊慌的人们 地将水往外泼。
2.节日的广场被无数盆鲜花装点得 。
3.我发现:“ 、 、 、 ”这几个词语都含有身体部位名称,都和人有关。
五、按要求完成句子。(5分)
1.雨一来,花儿们便放假了。 (照样子,仿写句子)
(1)蝴蝶一来,花儿们 。
(2)微风吹来,山林里的翠竹 。
2. 怎样朗读才能更好地表达句子的意思呢?想一想,完成练习。
例: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重读加点词,强调听朗读时的神态)
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
为了更好地表达句子的意思,强调他确实不懂书里说的意思,我会重读词语 “ ” 。
3.读下面有新鲜感的句子,并用加点词写一句话。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六、按照课文内容完成练习。(14分)
1.《大青树下的小学》写了祖国边疆的一所 的小学。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表现了祖国各民族的 。
2.《花的学校》选自泰戈尔的散文诗集《 》。全诗把“花”想象成 ,表现了他们对 的课外生活的 。
3.《不懂就要问》赞扬了孙中山 的精神。
4.下列诗句中,描绘林中牧童天真快乐画面的是(2分) ( )
A.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B.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C.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所选诗句出自《 》,是 代诗人 所写。这首诗描写的是 (季节)。除此之外,我还知道描写儿童的诗句有(写出连续的两句):
七、乐于表达。(3分)
暑假里的新鲜事儿挺多的。张明跟爷爷奶奶学会了做简单的农活,李华第一次坐上了摩天轮,那你呢? 这个假期里,你又经历了哪些新鲜事呢? 选择一件给大家说说,分享你的感受吧!
八、阅读短文,完成练习。(22分)
(一)大青树下的小学(节选)(10分)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 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也赶来看热闹。
1.“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句中的“好听”一词让我想到了这样两个近义词: 和 。 (2分)
2.选文是从同学们 和 两个时间段的活动来写校园生活的。(2分)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4分)
(1)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不同的教室里学习。 ( )
(2)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是因为它们看小学生们跳孔雀舞。 ( )
(3)大家在大青树下跳绳,摔跤,做游戏,引来了许多动物。 ( )
(4)鸟儿、蝴蝶、猴子、松鼠都喜欢大青树下的小学。 ( )
4.画线句子中的“好像”能不能去掉呢?下面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 可以去掉,不改变句子的意思。
B. 可以去掉,更准确地说明动物们都在专心地听同学们读课文,可见孩子们读得有感情。
C.不可以去掉,去掉以后表现不出动物们听得很专心。
D.不可以去掉,因为这是作者的想象,是一种猜测,说明同学们与动物相处融洽。
(二)难忘的一课(12分)
那天的风雪真大。大家都在喊冷,读书的心思似乎已被冻住了。
鼻头红红的欧阳老师挤进教室时,等待了许久的风席卷而入,墙壁上的《中学生守则》一鼓一顿,开玩笑似(shì sì)的卷向空中,又一个跟头栽了下来。
往日很温和的欧阳老师一反常态:满脸的严肃庄重甚至冷酷,一如室外的天气。乱哄哄的教室静了下来,我们惊异地望着欧阳老师。
“请同学们穿上胶鞋,我们到操场上去。”
几十双眼睛在问。
“我要求同学们到操场上站立五分钟!”
我们挤在教室的屋檐下,不肯迈向操场半步。欧阳老师没有说什么,面对我们,脱下羽绒服,线衣脱到一半,夹着雪的狂风帮他完成了另一半。 “到操场上去,站好!”老师脸色苍白,一字一顿地对我们说。
谁也没有吭声,我们老老实实地到操场排好了三列纵队。瘦削的欧阳老师只穿一件白衬褂,被衬褂紧裹着的他更显单薄。我们规规矩矩地站立着。 五分钟过去了,欧阳老师吃力地说:“解散(sǎn sàn)。”
就在我还未能透彻地理解欧阳老师这一课时,仅有“中师”文凭的他,考取了北京一所师范大学的研究生。 以后的岁月里,我时时想起那一课,想起欧阳老师课后的一番话:“在教室时,我们都以为自己敌不过那场风雪,事实上,我们不是都顶住了吗?面对困难,许多人戴着放大镜,但和困难拼搏一番后,你会觉得,困难不过如此……”
1.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2分)
2.欧阳老师“一反常态”,具体指的是什么?用“ ”在文中画出来。 (3分)
3.关注文中有新鲜感的表达,读一读,谈谈你的理解。(4分)
(1)“……墙壁上的《中学生守则》一鼓一顿,开玩笑似的卷向空中,又一个跟头栽了下来。”
这句话中加点的字写出了《中学生守则》 ,表现出 。
(2)“欧阳老师没有说什么,面对我们,脱下羽绒服,线衣脱到一半,夹着雪的狂风帮他完成了另一半。”
“夹着雪的狂风帮他完成了另一半”的意思是 ,这样表达体现了 。
4.这节课之所以难忘,是因为欧阳老师用一种特殊的体验方式让我们明白了: 。 (3分)
九、习作。(30分)
题目:我的
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可以写自己最熟悉的一位同学(亲友、邻居、伙伴……),他(她)的长相是怎样的呢? 他(她)有哪些特点让你印象深刻? 选择一两点写下来。
2.语句通顺,条理要清晰。3.不少于 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