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展开一、单选题
1、中国传统文化及工艺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我们应弘扬与尊崇。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
B.宋代《千里江山图》描绘了山清水秀的美丽景色,历经千年色彩依然,其中绿色来自孔雀石颜料(主要成分为[]),孔雀石颜料的主要成分为碱
C.《荷塘月色》中“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中的“青雾”属于胶体
D.《本草经集注》中记载了区分硝石()和朴硝()的方法:“以火烧之,烟起,乃真硝石也”,二者也可以利用“焰色试验”区分
2、分类法在化学学习中具有重要意义,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 )
A.AB.BC.CD.D
3、能够在人体血管中通行的药物分子运输车-“纳米药物分子运输车”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制成功,该“运输车”可提高肿瘤的治疗效果,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运输车”中铁元素的价态为+3价
B.二氧化硅属于金属氧化物
C.该“运输车”分散于水中所得的分散系属于胶体
D.该“运输车”的外壳含有碳元素
4、在硫酸溶液中和按的个数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一种气体X,其中被氧化为,则X化学式为( )
A.B.C.D.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②离子方程式可以表示所有强酸和强碱之间的中和反应
③有单质参加或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④强氧化剂与强还原剂混合一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⑤两种盐反应一定生成两种新盐
⑥氧化还原反应中,失电子越多,还原性越强
⑦某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则它可能被还原也可能被氧化
⑧因胶粒比溶液中溶质粒子大,所以胶体可以用过滤的方法把胶粒分离出来
A.2个B.3个C.4个D.5个
6、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
B.向溶液中通入:
C.溶液中通入过量:
D.澄清石灰水与过量溶液反应:
7、对于反应,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B.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C.被氧化的硫和被还原的硫质量比是7∶3
D.被氧化的硫占全部被氧化的硫的
8、下列实验装置可以达到实验目的是( )
A.AB.BC.CD.D
9、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温度不同时充分反应后产物溶液中除大量外,还有、、,已知:(冷碱)、(热碱),并知、离子的个数比为,参与反应的中被还原与被氧化的原子数目之比为( )
A.5∶3B.C.3∶5D.3∶7
10、向、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生成气体的量随盐酸加入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离子组在对应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a点对应的溶液中:、、、
B.b点对应的溶液中:、、、
C.点对应的溶液中:、、、
D.点对应的溶液中:、、、
11、与一定浓度的溶液反应,生成、、、和。当产物、的个数之比为3∶1时,则参加反应的与的个数之比为( )
A.B.C.2∶11D.3∶10
12、下列物质各,在氧气中完全燃烧,于时将产物通过足量的固体后,固体增重质量小于的是( )
A.B.C.D.
13、下表中,对陈述Ⅰ、Ⅱ的正确性及两者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
A.AB.BC.CD.D
14、现有下列3个氧化还原反应:
①;
②;
③,
根据上述反应,判断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氧化性强弱顺序为:
B.在溶液中不可能发生反应:
C.是的氧化产物,是的还原产物
D.要除去含有、和混合溶液中的,而不氧化和,应加入
15、某溶液X中可能含有下列离子中的若干种:、、、、、,所含离子数目均相同。为了确定该溶液的组成,某同学取上述溶液X,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向溶液X中加入足量的溶液,得到白色沉淀;
②将①的反应混合液过滤,在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部分溶解且产生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中得到的白色沉淀是和的混合物
B.溶液X中一定存在、,可能存在
C.溶液X中一定不存在、
D.无法确定溶液X中是否含有,需要做焰色试验才能确定
二、填空题
16、现有下列十种物质:
①
②
③溶液
④
⑤
⑥溶液
⑦氢氧化铁胶体
⑧氨气
⑨蔗糖
⑩溶液
(1)上述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有___________,能导电的有___________。(填序号)
(2)向⑦中逐滴滴加过量①的水溶液,看到的现象___________。
(3)向⑩中滴加少量②的水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4)胃液中含有①,胃酸过多的人常有胃疼烧心的感觉,服用适量的胃舒平(主要成分为⑤)能治疗胃酸过多,请写出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5)向⑩中逐滴滴加⑥的水溶液,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曲线如图中的___________(填序号),当溶液恰好呈中性时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A.
B.
C.
D.
17、亚硝酸钠()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工业盐,有像食盐一样的外观和咸味,它可将正常的血红蛋白变为高铁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中的铁元素由二价变为三价,失去携氧能力,美蓝是亚硝酸盐中毒的有效解毒剂。由于有毒性,将含该物质的废水直接排放会引起水体严重污染,所以这种废水必须处理后才能排放。回答以下问题:
(1)也可作为食品防腐剂,但由于亚硝酸钠具有一定的毒性,因此食品中用量和残留量均有严格规定。可用酸性测定样品纯度,反应原理如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完成该离子方程式并配平___________。(请将离子方程式抄写在答题卡上并完成配平。)
(2)从物质分类角度来看,是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酸
b.正盐
c.酸式盐
d.碱
e.电解质
f.非电解质
(3)下列关于中毒与解毒原理中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解毒剂美蓝应该具有氧化性
B.中毒时亚硝酸盐发生氧化反应
C.解毒时高铁血红蛋白被还原
D.中毒过程中血红蛋白显氧化性
(4)误食会导致人体血红蛋白中的转化为而中毒,该过程中表现出的性质与下列___________(填序号)反应中表现出的性质相同。
A.
B.
C.
D.
(5)已知亚硝酸钠可以与氯化铵反应生成氮气和氯化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用单线桥表示其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
(6)某工厂的废液中含的质量分数为,利用(5)中原理将该工厂1吨废液中的亚硝酸钠完全处理,需要氯化铵的质量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18、具有强氧化性,具有还原性,某探究小组的同学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后推测与可以发生反应。为了验证他们的猜想,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进行验证。
Ⅰ.实验探究:
(1)利用装置A制取,写出装有稀盐酸的仪器名称___________,B装置里面盛放的试剂可以是___________(填序号),作用是___________。
A.浓硫酸
B.碱石灰
C.无水氯化钙
D.无水硫酸铜
(2)下面是实验过程中的重要步骤,选出正确的操作顺序___________。(填序号)
①用小试管收集气体,并检验其纯度
②组装好实验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③加热装有的硬质玻璃管,使其逐渐熔化,反应一段时间
④打开止水夹和,通过分液漏斗向中滴加稀盐酸
⑤停止加热,充分冷却后,关闭止水夹和
(3)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C中淡黄色固体逐渐变成白色,无水硫酸铜未变成蓝色,则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若只用水和酚酞溶液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检验C中是否反应完全。
Ⅱ.数据处理:
(5)实验结束以后,该小组的同学还想测定装置内白色固体中未反应完的含量。
操作流程如下:
①白色固体中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用含和的式子表示)。
②若在转移溶液的过程中,不小心将溶液溅到蒸发皿外面,则测得的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9、某溶液中只含有、、、、、、和中的某几种离子,且离子数目均相等。某实验兴趣小组同学取该溶液,平均分成2份,进行以下操作:
I.①第一份溶液中加入过量溶液,加热,产生氨气,同时产生蓝色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灼烧,得到一定量黑色固体。
②向上述滤液中加入足量溶液,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沉淀,加入足量的盐酸沉淀质量不变。
II.第二份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溶液,取上层清液加入足量溶液,得到白色沉淀,经过滤、洗涤、干燥后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且沉淀质量没有变化。
已知:①
②和在同一溶液中不能共存;
③氨气在加热条件下可以将金属氧化物还原成金属单质同时产生一种无污染气体。由上述分析可知:
(1)该溶液一定不存在的离子为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2)操作I中②“不溶于盐酸的沉淀”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该沉淀中所含金属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___。
(3)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为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检验阳离子存在的实验方法为___________;可能存在阴离子是否需要检验,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
(4)常用氨气检验液氯管道是否发生泄漏,反应原理:,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个数之比为___________。
(5)在操作I的①中,利用产生的在加热的条件下还原得到的一定量的黑色固体,产生金属单质的质量___________g。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A.侯氏制碱法的原理主要是利用了碳酸氢钠的溶解度较小,易析出固体,故该工艺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故A正确;
B.名称为碱式碳酸铜,属于碱式盐,故B错误;
C.“青雾”是分散在空气中的小水滴形成的气溶胶,属于胶体,故C正确;
D.中含有钾元素,焰色试验为紫色,钠元素的焰色试验显黄色,故二者可以利用“焰色试验”区分,故D正确;
故选B。
2、答案:D
解析:A.纯碱是,属于盐,不属于碱,A错误;
B.Cu是金属单质,不是化合物,因此不是电解质;属于过氧化物,不属于碱性氧化物;CO是不成盐氧化物,不属于酸性氧化物,B错误;
C.液氯是非金属单质,不是化合物,因此不属于非电解质;NO是不成盐氧化物,不属于酸性氧化物,C错误;
D.选项物质符合物质分类标准,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D。
3、答案:D
解析:A.由图可知,该“运输车”中含有四氧化三铁,其中有+2价和+3价铁,A错误;
B.二氧化硅属于非金属氧化物,B错误;
C.该“纳米药物分子车”的直径为200nm,而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为1~100nm,所以该“纳米药物分子车”分散于水中所得的分散系不属于胶体,C错误;
D.该“运输车”为有机物外壳,有机物中含有碳,D正确;
故答案为:D。
4、答案:B
解析:被氧化为,S元素化合价由+4价升高为+6价,中氯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降低,为氧化剂,令Cl元素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a,由电子得失守恒则:2×(6-4)=1×(5-a),解得a=+1,故X的化学式为;故答案为B。
5、答案:A
解析:①能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为碱性氧化物,而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过氧化钠,①正确;
②硫酸与氢氧化钡是强酸强碱,二者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硫酸钡不溶于水,则不能用离子方程式表示,②错误;
③有单质参加的反应或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如2O3=3O2是非氧化还原反应,③错误;
④强氧化剂与强还原剂混合不一定反应,如高锰酸钾与氢气、过氧化钠与钠等均不反应,④错误;
⑤两种盐反应不一定生成两种新盐,例如氯化铁和碘化钾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而不是复分解反应,⑤错误;
⑥元素原子在反应中失电子越容易,还原性就越强,还原性强弱与失去的电子数多少无关,⑥错误;
⑦某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则它可能被还原也可能被氧化,该元素化合价升高时被氧化,元素化合价降低时被还原,如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中,对氢元素而言是被还原,对氧元素而言是被氧化,⑦正确;
⑧胶体分散质粒子能够透过滤纸,所以胶体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胶粒分离出来,⑧错误;
正确的只有①⑦共2个;故选A。
6、答案:D
解析:A.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会析出碳酸氢钠固体,则离子方程式为,A错误;
B.向溶液中通入不发生反应,B错误;
C.溶液中通入过量,则和按物质的量之比2∶3发生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错误;
D.澄清石灰水与过量溶液反应,则澄清石灰水和按物质的量之比1∶2发生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D正确;
故选D。
7、答案:D
解析:A.该反应中Cu元素化合价由+2价变为+1价、S元素化合价由-1价变为+6价、-2价,Cu元素被还原、S元素既被氧化,又被还原,则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A错误;
B.根据元素化合价知,只是还原产物,B错误;
C. 中化合价升高的硫被氧化生成硫酸根离子,化合价降低的硫被还原生成,则被氧化的S和被还原的S质量比为3:7,C错误;
D.1ml硫酸铜失去1ml电子,被硫酸铜氧化的S是ml,而1ml硫酸铜参加反应被氧化的硫是,所以被氧化的硫占全部被氧化的硫的,D正确;
答案选D。
8、答案:A
解析:A.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放热,大试管中气体压强增大,红墨水出现液面差,可以验证,故A符合题意;
B.和都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应选择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HCl杂质气体,故B不符合题意;
C.焰色反应,也称作焰色测试及焰色试验,是某些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无色火焰中灼烧时使火焰呈现特殊颜色的反应;钾元素的焰色反应实验需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焰色反应为紫色;实验中缺少蓝色钴玻璃,故C不符合题意;
D.套装小试管加热温度较低,应将碳酸氢钠应放在套装小试管中,通过澄清水是否变浑浊可证明稳定性,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答案:B
解析:、离子的个数比为2:1,设、离子的物质的量比分别为2ml、1ml,可知失去电子为2ml×(1-0)+1ml×(5-0)=7ml,由电子守恒可知反应后溶液中的物质的量为=7ml,中被还原为,被氧化为、,两者数目之比为为7:(1+2)=7:3,故选:B。
10、答案:C
解析:A.a点溶液中含有和,与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b点含有大量,与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C.c点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aCl,各离子之间不反应,都不与NaCl反应,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C正确;D.d点呈酸性,酸性条件下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故选:C。
11、答案:B
解析:设参加反应的FeS为3ml,则根据S元素守恒可知生成1ml,根据Fe元素守恒可知生成1ml,Fe元素化合价由+2价变为+3价,S元素化合价由-2价变为+6价,所以3mlFeS共失去27ml电子,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HNO3共得到27ml电子,产物、的个数之比为3∶1,设、的物质的量分别为3x、x,则有3x+x×3=27ml,解得x=4.5ml,即、的物质的量分别为13.5ml、4.5ml,根据N元素守恒可知的物质的量为13.5+4.5+3=21ml,所以实际参加反应的FeS与的个数之比为3ml:21ml=1:7,故答案为B。
12、答案:A
解析:
13、答案:D
解析:A. 能与胃酸的主要成分HCl反应,故小苏打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Ⅰ和Ⅱ都对,两者具有因果关系,A项不符合题意;
B. 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的水溶液具有强氧化性,故向的水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先变红色后褪色,Ⅰ错误,B项不符合题意;
C.Na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金属钠具有强还原性,高压钠灯发出的黄光射程远、透雾能力强,Ⅰ和Ⅱ都对,但没有因果关系,C项不符合题意;
D.明矾溶于水电离产生的发生水解反应生成胶体,胶体具有较强吸附能力,吸附水中的悬浮物,故明矾可用作净水剂,Ⅰ和Ⅱ都对,且具有因果关系,D项符合题意;
答案选D。
14、答案:D
解析:D.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要将含有、和的混合溶液中氧化而不氧化和,应加入B2,D项正确;答案选D。
15、答案:C
解析:根据分析溶液X中一定含,不含;C.根据分析,溶液中一定不存在,C项正确;答案选C。
16、答案:(1)①②⑤;③⑥⑦⑩
(2)先出现红褐色沉淀,沉淀再溶解,溶液变为黄色
(3)
(4)
(5)①.D;②.
解析:(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例:酸、碱、盐,金属氧化物等,①、②、⑤属于电解质;导电应满足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或电子,③溶液、⑥溶液、⑦氢氧化铁胶体、⑩溶液能导电,故答案为:①②⑤;③⑥⑦⑩;
(2)向⑦氢氧化铁胶体逐滴滴加过量的①HCl的水溶液,加入电解质会使胶体聚沉,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过量盐酸与沉淀反应生成氯化铁溶液,溶液变黄色,因此可看到的现象是:先出现红褐色沉淀,沉淀再溶解,溶液变为黄色;
(3)少量②溶液与⑩溶液,以少量的定为1,则与反应生成碳酸根离子和水,碳酸根离子与钡离子结合生成碳酸钡沉淀,反应离子方程式:;
(4)与胃酸中HCl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其反应离子方程式:;
(5)氢氧化钡为强电解质,溶液中含有大量钡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导电能力很强,向氢氧化钡中加入硫酸氢钠水溶液,先发生反应,该阶段钡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导电能力减弱,钡离子完全沉淀时,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消耗一半,还有加进来的钠离子,还能导电,接下来氢氧根离子浓度继续减小且加进来的硫酸根离子与钠离子未反应,导电能力减弱,但是没有第一阶段减弱的快,待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消耗完,溶液中离子浓度开始增大,导电能力增强,所以导电能力变化图像为D;硫酸氢钠与氢氧化钡按照物质的量之比2:1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硫酸钠和水,溶液呈中性,溶液恰好呈中性时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17、答案:(1)
(2)be
(3)A
(4)C
(5)
(6)2675
解析:
18、答案:(1)①.分液漏斗;②.B;③.干燥、并除去挥发出的HCl气体
(2)②④①③⑤
(3)
(4)能
(5)①×100%;②.偏小
解析:
19、答案:(1)、
(2)①.;②
(3)①.;②.焰色试验;③.不需要,由于离子数目均相等,如果存在,则一定存在,因此不需要检验
(4)3:2
(5)0.96
解析:
碱
电解质
非电解质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A
纯碱
乙醇
MgO
B
苛性钠
Cu
CO
C
液氯
NO
D
KOH
CaO
A
B
C
D
验证和反应是否放热
除去中的
焰色试验检验固体中是否含有钾元素
比较、的稳定性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判断
A
小苏打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可与盐酸反应
Ⅰ对,Ⅱ对,无
B
向的水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色
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
Ⅰ对,Ⅱ对,无
C
金属钠具有强还原性
高压钠灯发出透雾性强的黄光
Ⅰ对,Ⅱ对,有
D
胶体有吸附性
明矾可用作净水剂
Ⅰ对,Ⅱ对,有
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文件包含化学试题docx、化学试题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