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展开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化学在生产、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以下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A.补铁剂通常需要与维C共同使用,是为了增强药品中的效果
B.侯氏制碱法中利用各个物质溶解度的不同,可直接过滤获得纯碱
C.向冷的石灰乳中通入氯气,可制得漂白粉,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钙
D.《天工开物》中记载:“凡铁分生、熟,出炉未炒则生,既炒则熟。生熟相和,炼成则钢。”可知生铁变为熟铁是物理变化
【答案】C
【详解】A.补铁剂的有效成分为,补铁剂通常需要与维C共同使用是为了防止亚铁离子被氧化,A错误;
B.侯氏制碱法过滤得到的是碳酸氢钠沉淀,碳酸氢钠受热分解才能制得纯碱,B错误;
C.工业上采用向冷的石灰乳中通入氯气的方法制漂白粉,且其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钙,C正确;
D.“凡铁分生、熟,出炉未炒则生,既炒则熟。生熟相和,炼成则钢。”可知生铁变为熟铁、变成钢后物质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因为它们是不同的物质,则该过程是化学变化,D错误;
故选C。
2.下列关于物质的分类中,正确的是
选项
酸性氧化物
酸
盐
混合物
电解质
A
SiO2
HCl
烧碱
FeSO4•7H2O
C2H5OH
B
Na2O2
HNO3
NaHSO4
漂白粉
Mg
C
CO2
H2SO4
纯碱
泥水
NaCl
D
SO3
Al(OH)3
K2CO3
自来水
NH3
A.A B.B C.C D.D
【答案】C
【详解】A.烧碱不是盐,是碱;C2H5OH是非电解质,A错误;
B.Na2O2是过氧化物,不是酸性氧化物;Mg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B错误;
C.各项物质都符合,C正确;
D.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不是酸;NH3是非电解质,D错误;
故选C。
3.下列化学用语的表述正确的是
A.次氯酸的结构式:H-Cl-O B.的结构示意图
C.的电子式: D.的电子式为
【答案】D
【详解】A.次氯酸分子内,氧原子分别与氢、氯原子共用1对电子对,次氯酸的结构式:H- O - Cl,A错误;
B. 的核电荷数为17,结构示意图,B错误;
C. 由镁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电子式:,C错误;
D. 由钙离子和过氧根离子构成,电子式为,D正确;
答案选D。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态HCl、固态AgCl均不导电,所以HCl、AgCl是非电解质
B.NH3、CO2的水溶液均能导电,所以NH3、CO2均是电解质
C.NaCl固体中含有钠离子和氯离子,所以NaCl固体能导电
D.电解质不一定能导电,能导电的物质也不一定是电解质
【答案】D
【详解】A.液态HCl中只有HCl分子,无离子,因此不能导电;固态AgCl中离子不能自由移动,因此也不导电,但HCl在水溶液中能够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因此属于电解质,AgCl在熔融状态下能够发生电离而导电,因此属于电解质,A错误;
B.NH3、CO2的水溶液均能导电,是由于它们与水反应产生的NH3·H2O、H2CO3发生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导电,所以NH3·H2O、H2CO3均是电解质,NH3、CO2是非电解质,B错误;
C.NaCl固体中含有钠离子和氯离子,但由于离子不能自由移动,所以NaCl固体不能导电,C错误;
D.电解质中不一定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因此不一定能导电;能导电的物质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还可能是混合物,因此能导电的物质也不一定是电解质,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D。
5.化学键是普遍存在于分子或晶体中的一种强相互作用力。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正确的是
A.阴离子和阳离子之间的静电吸引作用称为离子键
B.氢键是一种分子间作用力,只能存在于分子与分子之间
C.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可能存在离子键
D.一切单质分子中均存在共价键
【答案】C
【详解】A.离子键是指阴离子,阳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学键,A错误;
B.氢键是分子间作用力,可以存在分子间也可以是分子内部,B错误;
C.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可能存在离子键例如NH4Cl,C正确;
D.惰性气体单质分子是单原子分子,不存在共价键(如He、Ne、Ar等),D错误;
答案选C。
6.下列事实与胶体的性质无关的是
A.FeCl3溶液可用于止血
B.由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可利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
C.水泥厂和冶金厂常用高压直流电除去大量烟尘,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D.臭氧可用于水的消毒净化
【答案】D
【详解】A.血液属于胶体,加入电解质溶液(FeCl3溶液)可使胶粒聚沉,血液凝聚达到止血效果,和胶体的性质有关,A错误;
B.血液是胶体,可以通过渗析除去其中有毒的垃圾,即血液透析,和胶体的性质有关,B错误;
C.灰尘是胶体,在外加电源作用下,有电泳的性质,与胶体性质有关,C错误;
D.臭氧由于具有强氧化性而用于水的消毒净化,与胶体的性质无关,D正确;
故选D。
7.关于元素周期表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化学元素间的内在联系,是化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B.在周期表中,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横行,称为一周期
C.元素周期表中,总共有18个纵行,18个族
D.第IA族的元素又称为碱金属元素(除了H),第VIIA族的元素又称为卤族元素
【答案】C
【详解】A.元素周期表能够准确地预测各种元素的特性及其之间的关系,因此它在化学及其他科学范畴中被广泛使用,作为分析化学行为时十分有用的框架,揭示了化学元素间的内在联系,是化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故A正确;
B.在周期表中,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横行,称为一周期,所以在周期表中,同周期元素电子层数相同,故B正确;
C.元素周期表中,有7个主族;7个副族;8、9、10三个纵列为Ⅷ族;0族,共16个族,故C错误;
D.第IA族的元素除H元素外,含有Li、Na、K、Rb、Cs,活泼性很强,其水溶液具有强碱性,所以该族金属称为碱金属;第ⅦA族的元素含有F、Cl、Br、I、At,因其化合物NaCl为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所以第ⅦA族的元素又称为卤族元素,故D正确;
故选C。
8.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有关NA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态下,2.24 L CO2通过足量的Na2O2,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A
B.6 mol/LFeCl310 mL能制得Fe(OH)3胶粒0.06NA
C.0.1 mol/LCH3COOH溶液100 mL,含H+的数目为0.01NA
D.7.8 g Na2O2中含阴、阳离子的总数为0.4NA
【答案】A
【详解】A.标准状态下,2.24 L CO2的物质的量是0.1 mol,根据反应方程式:2CO2+2Na2O2=2Na2CO3+O2可知每有2 mol CO2反应转移2 mol电子,则现在反应的CO2的物质的量是0.1 mol,则转移0.1 mol电子,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A,A正确;
B.用FeCl3溶液制取Fe(OH)3胶体,由于Fe(OH)3胶粒是许多Fe(OH)3的集合体,所以6 mol/LFeCl310 mL中含有溶质的物质的量是0.06 mol,其制得Fe(OH)3胶粒数目小于0.06NA,B错误;
C.CH3COOH是弱酸,在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主要以电解质分子存在,故在0.1 mol/LCH3COOH溶液100 mL,含H+的数目小于0.01NA,C错误;
D.1个Na2O2中含有2个Na+和1个共三个微粒。7.8 g Na2O2的物质的量是0.1 mol,则其中含有的阴、阳离子的总数为0.3NA,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A。
9.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盐酸反应又能跟NaOH溶液反应的是
①;②;③;④;⑤Cu;⑥
A.①②③④ B.③④⑥ C.①②③④⑤ D.全部可以
【答案】A
【详解】①NaHCO3与盐酸反应生成NaCl、H2O和CO2,NaHCO3与NaOH反应生成Na2CO3和H2O,符合题意;
②(NH4)2S与盐酸反应生成NH4Cl和H2S,(NH4)2S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H3∙H2O和Na2S,符合题意;
③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与盐酸反应生成AlCl3和H2O,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AlO2和H2O,符合题意;
④Al(OH)3属于两性氢氧化物,与盐酸反应生成AlCl3和H2O,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AlO2和H2O,符合题意;
⑤Cu与盐酸、NaOH溶液都不反应,不符合题意;
⑥NaHSO4与NaOH反应生成Na2SO4和H2O,与盐酸不反应,不符合题意;
既能跟盐酸反应又能跟NaOH溶液反应的是①②③④,答案选A。
10.下列事实不能用于比较元素金属性或非金属性强弱的是
A.Na比Mg与冷水反应剧烈,金属性Na>Mg
B.F2比Cl2更容易与H2化合,非金属性F>Cl
C.KOH的碱性强于 NaOH,金属性K>Na
D.盐酸的酸性强于H2CO3,非金属性Cl>C
【答案】D
【详解】A.依据元素周期律,金属与水反应越剧烈,失电子能力越强,金属性越强,Na比Mg与冷水反应剧烈,则金属性Na>Mg,A不符合题意;
B.非金属性越强,非金属单质与氢气化合越剧烈,F2比Cl2更容易与H2化合,所以非金属性F>Cl,B不符合题意;
C.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KOH的碱性强于 NaOH,所以金属性K>Na,C不符合题意;
D.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虽然盐酸的酸性强于H2CO3,但盐酸是无氧酸,所以不能得出结论:非金属性Cl>C,D符合题意;
故选D。
11.下列离子方程式与所述事实相符且正确的是
A.向Ca(HCO3)2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Ca2+++2OH-=CaCO3↓+CO2↑+2H2O
B.向CaCl2溶液中通入CO2:Ca2++CO2+H2O=CaCO3↓+2H+
C.用稀盐酸溶解铜绿(碱式碳酸铜):Cu2(OH)2CO3+4H+=2Cu2++CO2↑+3H2O
D.向CuSO4溶液中加入金属Na:2Na+Cu2+=2Na++Cu
【答案】C
【详解】A.氢氧化钠为少量,根据以少定一的规则,氢氧根系数为1,故A错误;
B.向氯化钙溶液中通二氧化碳不能产生碳酸钙沉淀,故B错误;
C.用稀盐酸溶解铜绿(碱式碳酸铜):Cu2(OH)2CO3+4H+=2Cu2++CO2↑+3H2O,故C正确;
D.把钠加入到CuSO4溶液中,钠会优先与水发生反应,产生氢氧化钠和氢气,不能置换出铜单质,故D错误;
故选C。
12.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FeCl2溶液:H+、Mg2+、、
B.Fe2(SO4)3溶液:Cu2+、NH4+、、
C.HCl溶液:Ba2+、K+、CH3COO-、
D.NaOH溶液:Mg2+、Na+、、
【答案】B
【详解】A.高锰酸根离子具有强氧化性,在酸性条件下能够将亚铁离子氧化为三价铁离子,所以不能共存,故A错误;
B.所有离子都能共存,故B正确;
C.氯化氢溶液中含有大量氢离子,而醋酸根离子会跟氢离子结合生成醋酸这个弱电解质,所以不能共存,故C错误;
D.氢氧根离子会跟碳酸氢根离子结合生成碳酸根离子和水、与镁离子产生沉淀,不能共存,故D错误;
故选B。
13.下列变化过程中,所需克服的作用力均相同的是
A.干冰熔化,碘晶体升华为碘蒸气 B.受热分解,碘化氢气体受热分解
C.氯化氢溶于水,氯化钠溶于水 D.大理石高温分解,过氧化氢受热分解
【答案】A
【详解】A. 干冰熔化,碘晶体升华为碘蒸气均克服分子间作用力,所需克服的作用力均相同,A正确;
B. 受热分解破坏离子键和共价键,碘化氢气体受热分解克服共价键,所需克服的作用力不相同,B错误;
C. 氯化氢溶于水克服共价键,氯化钠溶于水破坏离子键,所需克服的作用力不相同,C错误;
D. 大理石高温分解破坏离子键和共价键,过氧化氢受热分解克服共价键,所需克服的作用力不相同,D错误;
答案选A。
14.酸式盐是盐的一种,可看作是多元酸中的氢离子未被完全中和所得到的盐,常见的有NaHCO3、NaHSO4、KH2PO4、K2HPO4等。已知H3PO2(次磷酸)与足量的NaOH反应只生成一种盐NaH2PO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3PO2中磷的化合价为+3 B.H3PO2属于三元酸
C.NaH2PO2属于酸式盐 D.NaH2PO2属于正盐
【答案】D
【详解】A.根据H为+1价,O为−2价,得到H3PO2中磷的化合价为+1,故A错误;
B.根据H3PO2(次磷酸)与足量的NaOH反应只生成一种盐NaH2PO2,说明H3PO2属于一元酸,故B错误;
C.根据H3PO2(次磷酸)与足量的NaOH反应只生成一种盐NaH2PO2,说明酸中能电离出的氢离子全部反应,因此NaH2PO2属于正盐,故C错误;
D.根据C选项分析NaH2PO2属于正盐,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D。
15.共价键、离子键和范德华力是粒子之间的三种作用力。下列物质中,只含有以上一种作用力的是
①氦 ② ③HI ④CaO ⑤ ⑥KOH
A.①②③ B.③⑤⑥ C.②③⑤ D.①②④
【答案】D
【详解】①氦中不存在化学键,氦中只存在范德华力,符合题意;
②Na2S中只含有离子键,属于离子化合物,符合题意;
③HI分子中含H—I共价键,HI分子间存在范德华力,不符合题意;
④CaO中只含有离子键,属于离子化合物,符合题意;
⑤Na2O2中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不符合题意;
⑥KOH中含有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不符合题意;
则只含有一种作用力的是①②④,答案选D。
16.类比法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各项中的已知和类比结论均正确的是
A.加热条件下,钠与氧气反应生成过氧化钠,锂与氧气反应也生成过氧化锂
B.与反应生成,则与反应生成
C.木炭燃烧时可以用灭火,因此镁带燃烧时也可以用灭火
D.能与溶液反应,则也能与溶液反应
【答案】D
【详解】A.锂性质不如钠活泼,锂和氧气反应只生成氧化锂,不生成过氧化锂,A错误;
B.碘的氧化性较弱,铁和碘反应生成,B错误;
C.镁带在中剧烈燃烧,发生反应方程式为。镁带燃烧时不可以用灭火,C错误;
D.能与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类比合理,D正确;
故选D。
17.某无色透明水样只可能大量存在以下离子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其成分做了如下实验:向水样中滴入石蕊试液,溶液变成蓝色;另取一份水样,向其中滴入过量的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再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由此可以得出水样中
A.一定没有、、、 B.可能存在、,一定不存在
C.不能确定是否存在 D.一定存在、、、
【答案】C
【详解】向水样中滴入石蕊试液,溶液变成蓝色,说明溶液呈碱性,则与OH-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一定没有H+、Mg2+、Cu2+。另取一份水样,向其中滴入过量的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可说明含有大量的,则与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一定不存在Ba2+,溶液中至少存在一种阳离子,一定含有Na+。再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不了是否为原有Cl-还是加入稀盐酸时引入的Cl-。故选C。
18.下列实验目的对应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
向待测液中滴加BaCl2溶液,若出现沉淀,再滴加稀盐酸,观察沉淀是否溶解
B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Cl-
向待测液中滴加过量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观察是否出现白色沉淀
C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Mg2+
向待测液中加入一定量NaOH溶液,观察是否出现白色沉淀
D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
向待测液中加入过量稀盐酸,观察是否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
A.A B.B C.C D.D
【答案】B
【详解】A.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应先向溶液中滴加盐酸,若无现象,再滴加氯化钡,有白色沉淀,则证明含有硫酸根,故A不符合题意;
B.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Cl-,向待测液中滴加过量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观察是否出现白色沉淀,有白色沉淀,则含有氯离子,反之则无,故B符合题意;
C.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Mg2+,向待测液中加入一定量NaOH溶液,观察是否出现白色沉淀,溶液中有铝离子也能出现白色沉淀,故C不符合题意;
D.向待测液中加入过量稀盐酸,观察是否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不能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碳酸氢根也是这样的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B。
19.为从粗食盐中除去含、、等离子,以制得精盐。某同学设计如下方案: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A中只有和,②中加入过量溶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除去、
B.D中只有、、这3种离子,③中发生的反应只有
C.将精盐水倒入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直至将滤液蒸干
D.蒸发结晶后,用预热过的坩埚钳将蒸发皿夹持到石棉网上冷却得到精盐
【答案】D
【分析】向粗食盐水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钡液可以除去、Mg2+和部分Ca2+,过滤后得到滤液,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可以除去Ba2+、Ca2+,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盐酸除去、OH-,得到精盐水据此分析解题。
【详解】A.A中含有Mg(OH)2、BaSO4和Ca(OH)2,②中加入过量Na2CO3溶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除去Ba2+、Ca2+,A项错误;
B.D中含有的离子有:、Cl-、Na+、OH-,③中发生的反应有:、,B项错误;
C.将精盐水倒入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滤液蒸干,C项错误;
D.发结晶后,蒸发皿温度较高,应用预热过的坩埚钳将蒸发皿夹持到石棉网上冷却,从而得到精盐,D项正确;
答案选D。
20.可以发生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氧气是还原产物 B.是氧化剂
C.若生成4.48LHF,则转移0.8mol电子 D.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
【答案】C
【详解】A.中的O元素化合价为+1价,转化为,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氧气是还原产物, A正确;
B.中的O元素化合价为+1价,转化为,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是氧化剂,B正确;
C.HF所处温度和压强未知,且标准状况下HF为液体,因此不能确定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C错误;
D.还原剂为,氧化剂为,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D正确。
故选C。
21.将Na2O2分别投入到含有下列离子的溶液中,离子浓度明显减小的是
① ②I- ③ ④Ca2+ ⑤Cl- ⑥Na+
A.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分析】将Na2O2投入到溶液中,首先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然后根据反应产物与溶液的成分是否发生反应判断离子浓度的变化情况。
【详解】①Na2O2投入到溶液中,首先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反应产生的NaOH电离产生的OH-与溶液中结合形成弱电解质NH3·H2O,导致的浓度降低,①符合题意;
②Na2O2具有强氧化性,而I-具有还原性,二者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导致I-的浓度减小,②符合题意;
③Na2O2与溶液中的水反应产生NaOH,NaOH电离产生OH-与反应产生和水,导致浓度减小,③符合题意;
④Na2O2与溶液中的水反应产生NaOH,反应放出热量,使溶液温度升高,同时Ca2+、OH-形成的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导致Ca2+浓度降低,④符合题意;
⑤Cl-与Na2O2及其与水反应产生的成分NaOH、O2都不能发生反应,故溶液中Cl-的浓度不变,⑤不符合题意;
⑥Na2O2与溶液中的水反应产生NaOH,NaOH电离产生Na+使Na+的浓度增大,⑥不符合题意;
可见加入Na2O2后离子浓度减小的微粒序号是①②③④,故合理选项是C。
22.氯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体现了化学变化之美。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a在水中完全电离
B.新制的b的水溶液光照一段时间后酸性增强
C.在c的水溶液中加入几滴紫色石蕊,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变红
D.实验室可以用f固体制取氧气
【答案】C
【详解】A.a为HCl,为强酸,溶于水完全电离,A正确;
B.次氯酸光照或者受热易分解,反应为,新制氯水光照一段时间后氯气、次氯酸浓度降低,盐酸浓度增加,酸性增强,B正确;
C.次氯酸具有漂白性,紫色石蕊溶液滴入次氯酸水溶液中会先变红,后褪色,C错误;
D.用二氧化锰催化氯酸钾热分解是实验室制氧气的方法之一,反应式为,D正确;
故选C。
23.证明某溶液只含有Fe2+而不含有Fe3+的实验方法最好是
A.先滴加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后显红色
B.先滴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再滴加氯水后显红色
C.滴加NaOH溶液,立即产生红褐色沉淀
D.只需滴加KSCN溶液
【答案】B
【详解】A.先加氯水,若有Fe2+会被氧化为Fe3+,滴加KSCN变红,若无Fe2+有Fe3+也会看到相同的现象,故不能证明只含有Fe2+而不含有Fe3+,A错误;
B.先滴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说明没有Fe3+,再滴加氯水后显红色说明有Fe2+,B正确;
C.滴加NaOH溶液,立即产生红褐色沉淀,说明有Fe3+,C错误;
D.滴加KSCN溶液不变红,说明不含Fe3+,不能说明是否含有Fe2+,D错误;
故选B。
24.为除去括号内的杂质,下列各选项中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A.溶液(),通入过量的气体
B.MgO(),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过滤
C.溶液(),加入足量的氨水,过滤
D.(),将混合气体通入饱和溶液
【答案】C
【详解】A.通入过量的CO2气体发生反应CO2+Na2CO3+H2O=2NaHCO3,能将Na2CO3转化成NaHCO3,且不引入新杂质,A项正确;
B.加入过量NaOH溶液发生反应Al2O3+2NaOH=2NaAlO2+H2O,Al2O3溶解转化成可溶于水的NaAlO2,MgO与NaOH溶液不反应,然后过滤得到MgO,B项正确;
C.加入足量氨水,不仅AlCl3转化成Al(OH)3沉淀、而且FeCl3也转化成Fe(OH)3沉淀,不符合除杂的原则,C项错误;
D.由于H2SO3的酸性强于H2CO3,将混合气体通入饱和NaHCO3溶液中,饱和NaHCO3溶液吸收SO2、生成CO2,不吸收CO2,洗气后得到CO2,D项正确;
答案选C。
25.下列关于铝的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铝的化学性质活泼,金属铝在空气中需要用特殊方法保存
B.常温下铝不与氧气反应,因此铝无需用特殊方法保存
C.铝制餐具不宜用来蒸煮或长时间存放酸性或碱性食物
D.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铝作还原剂,作氧化剂
【答案】C
【详解】A.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能生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可以对内部的金属铝起到保护作用,在空气中不易锈蚀,不需要用特殊方法保存,故A错误;
B.常温下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能生成氧化铝,故B错误;
C.铝、氧化铝与酸碱均能反应,所以铝制餐具不宜用来蒸煮或长时间存放酸性或碱性食物,故C正确;
D.铝与烧碱溶液反应,反应方程式为:2Al+2H2O+2NaOH=2NaAlO2+3H2↑,铝从0价变为+3价,为还原剂,水是氧化剂,而氢氧化钠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故D错误;
故选:C。
26.标准状况下,现有①6.72 LCH4;②3.01×1023个HCl分子;③7.2 g H2O;④0.2 mol NH3,对这四种物质的相关比较中正确的是
A.体积:②>③>①>④ B.物质的量:②>③>④>①
C.质量:②>①>③>④ D.氢原子个数:①>③>④>②
【答案】D
【分析】先根据n=,计算各种物质的物质的量、质量,然后结合计算结果及各种物质的分子数分析。
【详解】①标准状况下,6.72 LCH4的物质的量为n(CH4)=,其质量m(CH4)=0.3 mol×16 g/mol=4.8 g;
②3.01×1023个HCl分子的物质的量为n(HCl)= ,其质量m(HCl)=0.5 mol×36.5 g/mol=18.25 g;
③7.2 g H2O的物质的量为n(H2O)=;
④0.2 mol NH3的质量为m(NH3)=17 g/ mol×0.2 mol=3.4 g。
A.根据V=n·Vm可知:气体的物质的量越大体积越大,标况下H2O不是气体,其体积最小,则气体体积大小为:②>①>④>③,A错误;
B.根据分析可知,物质的量大小为:②>③>①>④,B错误;
C.结合分析可知:各物质质量大小为:②>③>①>④,C错误;
D.①中含有H的物质的量为0.3 mol×4= 1.2 mol;②中含有0.5 mol H;③中含有H的物质的量为:0.4 mol×2=0.8 mol;④中含有H的物质的量为:0.2 mol×3=0.6 mo1,根据N=n·NA可知,含有氢原子个数:①>③>④>②,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D。
27.人体血液中葡萄糖(C6H12O6)浓度的正常参考值是3.9~6.1mmol/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葡萄糖的摩尔质量为180g
B.将180克葡萄糖固体溶于1L水中,所得葡萄糖溶液的浓度为1mol/L
C.1mol/L葡萄糖水溶液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约为
D.若某人血液中葡萄糖含量检查结果为360mg/L,可诊断为低血糖
【答案】D
【详解】A.葡萄糖的摩尔质量为180 ,单位错误,A错误;
B.将180克葡萄糖固体溶于1L水中,但是溶液体积不是1L,故浓度不是1mol/L,B错误;
C.没有给出溶液体积,无法计算葡萄糖得物质的量,故也不能计算碳原子数,C错误;
D.1L血液中葡萄糖的物质的量为:,则该血液中葡萄糖浓度为,小于,可诊断为低血糖,D正确;
故本题选D。
28.将100 mL 0.30 mol·L-1的Na2SO4溶液和50 mL 0.20 mol·L-1的Al2(SO4)3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0.40 mol·L-1 B.0.25 mol·L-1
C.0.50 mol·L-1 D.0.20 mol·L-1
【答案】A
【详解】将100 mL 0.30 mol·L-1的Na2SO4溶液和50 mL 0.20 mol·L-1的Al2(SO4)3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故选A。
29.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装置甲: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制氯气
B.装置乙:用浓硫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
C.装置丙:制备氢氧化亚铁
D.装置丁:收集铁与水蒸气反应产生的少量气体产物以便检验
【答案】D
【详解】A.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制氯气需要加热,缺少加热装置,故A不符合题意;
B.不能在容量瓶中稀释浓硫酸,故B不符合题意;
C.Fe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可排出装置内空气,但不能使硫酸亚铁与NaOH接触,故C不符合题意;
D.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气,氢气具有可燃性,肥皂泡可收集少量氢气,点燃肥皂泡可检验氢气,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D。
30.下列关于物质的量浓度配制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应烘干后才能用于溶液配制
B.配制过程中,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可能导致结果偏低
C.定容时,仰视观察刻度线可能导致结果偏高
D.称量时,所使用的砝码生锈了可能导致结果偏低
【答案】B
【详解】A.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可直接用于溶液配制,最后也要加蒸馏水定容,无需烘干,加热烘干也会影响容量瓶精确度,A错误;
B.配制过程中,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会导致溶质偏少,所配溶液浓度偏低,B正确;
C.定容时,仰视观察刻度线,加水加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低,C错误;
D.称量时,所使用的砝码生锈,生锈的砝码质量偏大,称量的溶质偏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D错误;
故选B。
31.元素的价类二维图是我们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相关知识的重要模型和工具,它指的是以元素的化合价为纵坐标,以物质的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二维平面图像。铁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如图,其中箭头表示部分物质间的转化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是一种黑色有磁性的铁的氧化物,可由Fe、水蒸气高温反应制得
B.为实现向的转化,可向含的溶液中通入新制氯水
C.由图可预测:高铁酸盐()具有强氧化性,可将转化为
D.FeO、、均可与酸反应,只生成一种盐和水
【答案】D
【详解】A.Fe3O4是一种黑色有磁性的铁的氧化物,铁单质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3Fe+4H2O(g)Fe3O4+4H2↑,选项A正确;
B.Fe2+转化成Fe3+,铁元素的化合价升高,需要加入新制氯水等氧化剂才能实现转化,选项B正确;
C.中铁元素显+6价,具有强氧化性,能将Fe2+氧化成Fe3+,选项C正确;
D.Fe3O4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氯化亚铁两种盐,选项D错误;
答案为D。
32.根据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已略去)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②③④⑤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
B.反应⑤说明该条件下铝的还原性强于锰
C.相同条件下生成等量的O2,反应③和④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1∶1
D.反应①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
【答案】B
【分析】①为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生成氯气、氯化锰、水;
②为氯气与石灰乳反应生成氯化钙、次氯酸钙、水;
③为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④为氯酸钾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⑤为铝和二氧化锰反应铝热反应生成Mn和氧化铝,均存在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据此分析。
【详解】A.由上述分析可知,①②③④⑤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⑤不是离子反应,A错误;
B.⑤为铝热反应,Al 失去电子,为还原剂,Mn为还原产物,则还原性:Al>Mn,B正确;
C.由关系式:,可知,生成等量的O2,反应③和④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1∶2,C错误;
D.MnO2+4HCl(浓) MnCl2+Cl2↑+2H2O,锰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氯元素的化合价升高,4molHCl中只有2mol HCl作还原剂,则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D错误;
故本题选B。
33.下列各组元素性质的递变错误的是
A.Li、Be、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
B.P、S、Cl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依次升高
C.B、C、N、O、F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D.Li、Na、K、Rb的金属性依次增强
【答案】C
【详解】A.Li、Be、B元素处于第二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故A正确;
B.P、S、Cl元素处于第三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最高正化合价依次为+5、+6、+7,依次升高,故B正确;
C.B、C、N、O、F元素处于同第二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原子半径依次减小,故C错误;
D.Li、Na、K、Rb元素处于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依次增大,故D正确;
故选:C。
34.X、Y、Z、M、N都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递增。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Y与M同主族,且M的原子序数是Y的2倍,Z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
A.简单离子的半径:Y<Z
B.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Y<M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M>N
D.X与Y可以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和1:2的两种化合物
【答案】D
【分析】X、Y、Z、W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结合原子序数可知X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4,X为C;Y与M同主族,且M的原子序数是Y的2倍,则Y为O,M为S;Z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Z为Na,N的原子序数比S大,则N是Cl,以此来解答。
【详解】由上述分析可知,X为C、Y为O、Z为Na、M为S、N为Cl,
A.O2-与Na+的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Y>Z,故A错误;
B.O和S位于同一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则非金属性:O>S,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Y>M,故B错误;
C.非金属性:Cl>S,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N>M,故C错误;
D.X与Y可以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和1:2的两种化合物,CO、CO2,故D正确;
故选D。
35.下列物质各60g,在氧气中完全燃烧,于250℃时将产物通过足量的Na2O2固体后,固体增重大于60g的是
A.CO B.C2H5OH C.H2 D.C6H12O6
【答案】B
【分析】水、二氧化碳和Na2O2反应方程式分别为2H2O+2Na2O2=4NaOH+O2↑、2Na2O2+2CO2=2Na2CO3+O2,根据方程式知,水和Na2O2反应时固体质量增加量相当于H2质量,二氧化碳和Na2O2反应时固体质量增加量相当于CO质量,将可燃物写出H2或CO或(CO)m•Hn形式,如果恰好写为H2或CO或(CO)m•Hn形式,则反应前后固体质量增加的质量等于所加入的物质的质量,如果改写化学式时O原子有剩余,则反应前后固体增加质量小于60g,,如果C原子有剩余,则固体增加质量大于60g,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该化学式为CO,则反应前后固体质量增加等于60g,故A错误;
B.该化学式可以改写为CO⋅(H2)3⋅C,C有剩余,则反应前后固体质量增加大于60g,故B正确;
C.该化学式为H2,则反应前后固体质量增加等于60g,故C错误;
D.该化学式可以改写为(CO)6⋅(H2)6,则反应前后固体质量增多等于60g,故D错误;
故选B。
36.某温度下,将Br2通入NaOH溶液中,反应后得到NaBr、NaBrO、NaBrO3的混合溶液,经测定BrO-与Br-离子的个数之比是2:7,则Br2与NaOH反应时,氧化剂与还原剂的个数之比为
A.7:3 B.7:2 C.7:1 D.7:5
【答案】A
【详解】根据题目BrO-与Br-的个数之比是2:7,可以写出氧化还原的反应方程式为5Br2+10NaOH = 7NaBr + 2NaBrO + NaBrO3 + 5H2O,该反应为歧化反应,氧化剂与还原剂的个数之比即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之比,还原产物为NaBr,氧化产物为NaBrO、NaBrO3,则比值为7:3,故选A。
37.铁、铜混合粉末18.0g加入到100 mL 5.0 mol/LFeCl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2.8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剩余固体是铁、铜混合物
B.原固体混合物中铜的质量是9.6g
C.反应后溶液中n(Fe3+)=0.10 mol
D.反应后溶液中n(Fe2+)+n(Cu2+)=0.75 mol
【答案】D
【详解】因为有固体剩余,所以FeCl3全部消耗,所以消耗的n(Fe3+)=0.5mol,设反应消耗的铁为x mol,反应消耗的铜为y mol,则可列方程组:,解:。
A.因为铜已开始消耗,所以剩余固体为铜,故A项错误;
B.因为消耗的铜为0.15mol,质量为9.6g,再加上剩余的2.8g铜,原固体混合物中铜的质量是12.4g,故B项错误;
C.反应后溶液没有Fe3+,故C项错误;
D.因为反应后溶液溶质为FeCl2和CuCl2,所以2[n(Fe2+)+n(Cu2+)]=n(Cl-)=1.5,故n(Fe2+)+n(Cu2+)=0.75 mol,故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38.实验室用下列装置制备无水(183℃升华),无水遇潮湿空气即产生大量白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b、c、f中依次盛装浓硫酸、饱和食盐水、浓硫酸
B.g的作用是吸收过量的氯气
C.e装置的收集器必须保持干燥
D.实验时,应先点燃a处酒精灯
【答案】A
【分析】a装置中MnO2与浓盐酸共热反应制备Cl2,b装置用于除去Cl2中的HCl,c装置用于干燥Cl2,d装置中Al与Cl2加热时反应制备AlCl3,e装置用于收集AlCl3,无水AlCl3遇潮湿空气即产生大量白雾,f装置用于防止H2O(g)进入e装置中,g装置用于吸收尾气Cl2,防止污染大气。
【详解】A.a装置制得的Cl2中混有HCl和H2O(g),b装置中盛放饱和食盐水用于除去Cl2中的HCl,c装置中盛放浓硫酸用于干燥Cl2,无水AlCl3遇潮湿空气即产生大量白雾,f装置中盛放浓硫酸用于防止H2O(g)进入e装置中,A项错误;
B.Cl2有毒,g装置中的NaOH溶液用于吸收过量的Cl2,防止污染大气,B项正确;
C.无水AlCl3遇潮湿空气即产生大量白雾,故e装置的收集器必须保持干燥,C项正确;
D.由于Al能与空气中的O2反应,故实验时,应先点燃a处酒精灯,利用反应产生的Cl2排尽装置中的空气,再点燃d处酒精灯,D项正确;
答案选A。
二、元素或物质推断题
39.回答下列问题:
(1)① ②铝 ③固体氧化钙 ④二氧化碳气体 ⑤固体 ⑥固体 ⑦氢氧化铁胶体 ⑧固体 ⑨稀硝酸 ⑩冰醋酸() ⑪稀硫酸 ⑫乙醇
上述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填序号,下同);能导电的为_______;分离⑦与⑫的方法_______。
(2)的结构式为_______;的电子式为_______;用电子式表示的形成过程_______;
(3)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NaClO)是常用的消毒剂,工业上将氯气通入烧碱溶液中制取84消毒液,写出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若要制取1.5L 2mol/L的84消毒液,则需要标准状况下_______L氯气。若将84消毒液与洁厕灵(主要成分是浓盐酸)混合使用会中毒,请解释原因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为探索工业含铝、铁、铜合金废料的再利用,某同学实设计的回收利用方案如图:
气体X的化学式是_______,写出“滤液A”与“过量气体X”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若要从滤液D得到绿矾晶体,必须进行的实验操作步骤:_______、冷却结晶、过滤、自然干燥。
【答案】(1) ③⑤⑥⑧⑩ ②⑦⑨⑪ 渗析
(2) O=C=O
(3) 67.2
(4) 蒸发浓缩
【分析】含铝、铁、铜合金废料加足量氢氧化钠溶液,铝溶解、过滤得到滤液A为偏铝酸钠、过量氢氧化钠混合溶液,滤渣B为铁、铜;偏铝酸钠溶液通过量气体X能产生沉淀C,则X为二氧化碳,沉淀C为氢氧化铝沉淀,氢氧化铝沉淀溶于盐酸发生反应①得溶液F为氯化铝。滤渣B加稀硫酸,铁溶解得到硫酸亚铁,则滤液D含硫酸亚铁,从中用冷却结晶法提取绿矾晶体,滤渣E为铜、铜稀硫酸和试剂Y反应生成硫酸铜溶液,则Y为氧化剂,可以选择双氧水。
【详解】(1)①是单质,不属于电解质,不能导电;②铝是单质,不属于电解质,能导电; ③固体氧化钙属于电解质,不能导电; ④二氧化碳气体水溶液导电不是其自身电离所致,不属于电解质,不能导电; ⑤固体属于电解质,不能导电; ⑥固体是属于电解质,不能导电; ⑦氢氧化铁胶体是混合物,不属于电解质,能导电; ⑧固体属于电解质,不能导电; ⑨稀硝酸是混合物,不属于电解质,能导电; ⑩冰醋酸()属于电解质,不能导电; ⑪稀硫酸是混合物,不属于电解质,能导电; ⑫乙醇属于非电解质,不属于电解质,不能导电;
上述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③⑤⑥⑧⑩;能导电的为②⑦⑨⑪;胶粒不能透过半透膜、溶液可以透过,故分离⑦与⑫的方法渗析。
(2)是共价分子,结构式为O=C=O;是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硫化钠为离子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的形成过程;
(3)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若要制取1.5L 2mol/L的84消毒液,则含次氯酸钠为3mol,消耗3mol氯气、即需要标准状况下67.2L氯气。若将84消毒液与洁厕灵(主要成分是浓盐酸)混合使用,次氯酸钠与盐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有毒气体氯气,化学方程式为。
(4)据分析,气体X的化学式是, “滤液A”与“过量气体X”反应,即过量二氧化碳与偏铝酸钠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绿矾晶体含结晶水,需要冷却结晶法提取,则从滤液D得到绿矾晶体,必须进行的实验操作步骤: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自然干燥。
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文件包含化学试题docx、化学试题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