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物理第2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学业质量标准检测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物理第2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专题强化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和位移差公式提能作业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物理第3章相互作用__力1重力与弹力提能作业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物理第3章相互作用__力2摩擦力提能作业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物理第3章相互作用__力3牛顿第三定律提能作业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试卷 0 次下载
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3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综合训练题
展开合格考训练
一、选择题
1.(多选)(2023·重庆綦江高一期中)甲、乙两车在相邻的平行的直线道路上同向行驶,它们的x-t图像如图所示。已知t=0时刻两车在同一位置,甲车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 )
A.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5 m/s
B.0~2 s内,乙车的位移大于甲车
C.甲车的加速度为5 m/s2,2 s末甲的速度是乙的2倍
D.t=1 s时,乙领先甲最远,此时甲、乙相距3.0 m
解析:乙车的x-t图像是过原点的倾斜的直线,速度为v=eq \f(Δx,Δt)=eq \f(10-0,2) m/s=5 m/s,故A正确;0~2 s内,乙车的位移等于甲车的位移,故B错误;由于甲车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位移—时间公式x=eq \f(1,2)at2,得加速度为a=eq \f(2x,t2)=eq \f(2×10,22) m/s2=5 m/s2,2 s末甲的速度是v甲=at=5×2 m/s=10 m/s,所以2 s末甲的速度是乙的2倍,故C正确;t=1 s时,甲车的速度为5 m/s,甲、乙两车的速度相等,所以在甲车追上乙车前,两车相距最远,此时甲、乙相距Δx=x乙-x甲=5×1 m-eq \f(1,2)×5×12 m=2.5 m,故D错误。
2.(多选)(2023·山东济南高一期末)甲、乙两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B )
A.乙车启动时,甲车在其前方50 m处
B.运动过程中,乙车落后甲车的最大距离为75 m
C.乙车最终不能追上甲车
D.加速阶段甲车的加速度大于乙车的加速度
解析:乙车启动时,甲车在其前方的距离为x0=eq \f(1,2)×10×10 m=50 m,故A正确;当两车速度相等时,乙车落后甲车的距离最大,即Δx m=eq \f(1,2)×(5+10)×10 m=75 m,故B正确;根据图像面积可知,乙车在20 s内未追上甲车,设乙在甲出发后经过时间t追上甲,甲乙相遇时,则甲、乙两车的位移大小关系有eq \f(1,2)×10×10 m+10×(t-10) m=eq \f(1,2)×10×20 m+20×(t-20) m,解得t=25 s,即乙车在甲车出发25 s时追上甲车,故C错误;甲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甲=eq \f(Δv,Δt)=eq \f(10,10) m/s2=1 m/s2,乙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乙=eq \f(Δv′,Δt′)=eq \f(20,10) m/s2=2 m/s2,故D错误。
3.(2023·湖南长沙高一期末)如图所示是商场中的无轨小火车,已知小火车由若干节相同的车厢组成,车厢间的空隙不计,现有一小朋友站在地面上保持静止,且与第一节车厢头部对齐,火车从静止开始启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第1、2、3节车厢经过小朋友的时间之比是1∶eq \r(2)∶eq \r(3)
B.第1、2、3节车厢经过小朋友的时间之比是1∶(eq \r(2)-1)∶(eq \r(3)-1)
C.第1、2、3节车厢尾经过小朋友的时间之比是1∶eq \r(2)∶eq \r(3)
D.第1、2、3节车厢尾经过小朋友瞬间的速度之比是1∶2∶3
解析:由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相等位移的时间关系可得,第1、2、3节车厢经过小朋友的时间之比为1∶eq \b\lc\(\rc\)(\a\vs4\al\c1(\r(2)-1))∶eq \b\lc\(\rc\)(\a\vs4\al\c1(\r(3)-\r(2))),故A、B错误;由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相等位移的时间关系可得,第1、2、3节车厢尾经过小朋友的时间之比为1∶eq \r(2)∶eq \r(3),故C正确;由v2=2al可得,第1、2、3节车厢尾经过小朋友瞬间的速度之比为eq \r(2al)∶eq \r(2a×2l)∶eq \r(2a×3l)=1∶eq \r(2)∶eq \r(3),故D错误。
4.(多选)(2023·四川内江高一统考期末)如图,是做直线运动的A、B两物体的位移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 AB )
A.A物体开始运动时,两物体相距20 m
B.在0~10 s这段时间内,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变大
C.在10~25 s这段时间内,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变大
D.两物体在10 s时相距最近,在25 s时两物体相遇
解析:由图可知,初始时A物体在20 m处,而B物体在0处,所以两物体相距20 m,故A正确;在0~10 s这段时间内,A做匀速直线运动,B静止,所以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增大,故B正确;在10~25 s这段时间内,两物体的纵坐标的差值逐渐减小,说明两物体间的距离不断减小,故C错误;两物体在10 s时相距最远,在25 s时两物体到同一位置,即B追上A相遇,故D错误。
二、非选择题
5.(2023·江苏无锡高一期末)某火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连续通过两个相距L=100 m的时间分别为T1=eq \f(100,3) s、T2=eq \f(50,3) s,该火车以上述加速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一只小鸟从火车车头后方s0=150 m处沿火车加速方向匀速向前飞行。
(1)求火车的加速度大小a;
(2)求小鸟能超过火车车头的最小速度vmin。
答案:(1)0.12 m/s2 (2)6 m/s
解析:(1)设火车的初速度为v0,在通过第一个100 m的过程中,有L=v0T1+eq \f(1,2)aTeq \\al(2,1)
在通过两个100 m的过程中,有2L=v0(T1+T2)+eq \f(1,2)a(T1+T2)2
代入数据联立解得a=0.12 m/s2。
(2)设火车的速度增加到等于小鸟的速度时所用的时间为t0,若此时小鸟刚好超过车头,则有vmint0=s0+eq \f(1,2)ateq \\al(2,0)
对火车有vmin=at0
代入数据联立解得vmin=6 m/s。
6.(2023·山东济宁高一期末)云南省彝良县曾发生特大泥石流,一汽车停在小山坡底,突然司机发现在距坡底120 m的山坡处泥石流以8 m/s的初速度、0.8 m/s2的加速度加速倾泻而下,假设泥石流到达坡底后速率不变,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司机发现泥石流后立即启动汽车(司机反应时间1 s),汽车启动后以0.4 m/s2的加速度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1)求泥石流到达坡底的速率及所用时间;
(2)试通过计算说明汽车能否安全脱离?
答案:(1)16 m/s 10 s (2)汽车不能安全脱离
解析:(1)设泥石流到达坡底的时间为t1,速率为v1,则
x1=v0t1+eq \f(1,2)a1teq \\al(2,1),v1 =v0+a1t1
代入数值得t1=10 s,v1 =16 m/s。
(2)汽车加速到16 m/s所用时间为v汽 =a′t =v1
得t=40 s
汽车40 s内的位移为x汽=eq \f(1,2)a′t2=eq \f(1,2)×0.4×40×40 m=320 m
泥石流41 s内在水平面运动的距离为x石 =(t+1-t1)v1=(40+1-10)×16=496 m>320 m
所以泥石流可以追上汽车,汽车不能安全脱离。
等级考训练
一、选择题
1.(多选)(2023·福建三明高一统考期末)如图甲,“和谐号”和“复兴号”两动车在平行轨道做直线运动,其v-t图像如图乙所示。t=0时两车头刚好并齐,则32 s内( ACD )
A.“复兴号”的最大速度为78 m/s
B.24 s末两车头再次并齐
C.24 s末两车头相距最远
D.“和谐号”的位移比“复兴号”的大
解析:8~32 s内复兴号的加速度为a=eq \f(v-v0,t)=eq \f(72-60,24-8) m/s2=0.75 m/s2,t=8 s时,复兴号的速度为v0=60 m/s,t=32 s时复兴号的速度为v=v0+at=(60+0.75×24)m/s=78 m/s,故A正确;t=0时,两车车头刚好并排,0~24 s内,和谐号的速度一直比复兴号的大,两者间距逐渐增大;24~32 s内,复兴号的速度一直比和谐号的大,两者间距逐渐减小,则0到32 s内,在24 s末两车头相距最远,故B错误,C正确;根据v-t图像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可得0~32 s内,和谐号的位移为x和=eq \f(60+72,2)×24 m+72×8 m=2 160 m,复兴号的位移为x复=60×8 m+eq \f(60+78,2)×24 m=2 136 m,故D正确。
2.(多选)(2023·安徽阜阳高一校联考期末)如图所示,一弹射游戏装置由固定在水平面上的弹射器和5个门组成,两相邻门间的距离均为2 m。现滑块(可视为质点)从O点弹出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全程不与门相碰且恰好停在门5的正下方。已知滑块在门4和5之间滑行的时间为1 s,则下列说法正确( ABC )
A.滑块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2
B.滑块由门1滑至5所用的时间为2 s
C.滑块经过门1时的速度大小为4 m/s
D.滑块在门1和门5之间滑行的平均速度大小等于滑块经过门3时的速度大小
解析:滑块做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运动,设滑块依次滑过两相邻门的时间间隔分别为t1、t2、t3和t4,由逆向思维知t4∶t3∶t2∶t1=1∶(eq \r(2)-1)∶(eq \r(3)-eq \r(2))∶(2-eq \r(3)),而t4=1 s,故滑块由门1滑至门5所用的时间t=t4+t3+t2+t1=2 s,滑块由门5到门4,由x=eq \f(1,2)ateq \\al(2,4),得a=2 m/s2,故A、B正确;滑块经过门1的速度v1=at=4 m/s,故C正确;滑块在门1和门5之间滑行的平均速度v=eq \f(x,t)=eq \f(4,2) m/s=2 m/s,滑块经过门4的速度v4=at4=2 m/s,由于滑块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所以经过门3的速度大于经过门4的速度。故滑块在门1和门5之间滑行的平均速度与经过门4的速度相等,且小于经过门3的速度,故D错误。
3.(2023·杭州高一期中)甲、乙两个遥控小汽车沿同一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同时通过某一位置M点时开始计时,得到它们的eq \f(v,t)-eq \f(1,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甲遥控小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4 m/s2
B.乙遥控小汽车通过M点时速度大小为2 m/s
C.甲、乙遥控小汽车此后还能相遇两次
D.相遇前两车间最大距离为4 m
解析:根据速度公式v=v0+at,整理得eq \f(v,t)=v0·eq \f(1,t)+a,根据图像,两个汽车的加速度和初速度分别为a甲=1 m/s2,a乙=2 m/s2,v0甲 =eq \f(3-1,0.5-0) m/s=4 m/s,v0乙=eq \f(3-2,0.5-0) m/s=2 m/s,甲遥控小汽车加速度大小为1 m/s2,乙遥控小汽车通过M 点时速度大小为2 m/s,A错误,B正确;相遇时两车的位移相等v0甲t+eq \f(1,2)a甲t2=v0乙t+eq \f(1,2)a乙t2,解得t1=0,t2=4 s,甲、乙遥控小汽车此后还能相遇一次,C错误;速度相等时距离最大v0甲+a甲t=v0乙+a乙t,解得t=2 s,此时两车之间的距离为x=eq \b\lc\(\rc\)(\a\vs4\al\c1(v0甲t+\f(1,2)a甲t2))-eq \b\lc\(\rc\)(\a\vs4\al\c1(v0乙t+\f(1,2)a乙t2))=2 m,D错误。
4.(多选)(2023·内蒙古鄂尔多斯高一期末)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运动,从t=0时刻起同时出发,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x-t图像如图甲所示,已知甲图像过(0,-2)、(1,0)、(2,6)三个点。乙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整个运动过程的x-v2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 )
A.t=0时刻,甲的速度2 m/s
B.甲的加速度大小4 m/s2
C.经过eq \f(\r(29),2) s,甲追上乙
D.经过2.5 s,甲追上乙
解析:对甲图有x=v0t+eq \f(1,2)a1t2+x0,将(0,-2)、(1,0)、(2,6)三个点代入上式解得v0=0,a1=4 m/s2,x0=-2 m,A错误,B正确;对乙图有v2-veq \\al( 2,乙0)=2a2x,变形为x=eq \f(1,2a2)v2-eq \f(v\\al( 2,乙0),2a2),结合图像可知v乙0=10 m/s,a2=-4 m/s2,经分析,乙经过2.5 s停止运动,运动的位移为x乙=12.5 m,此时甲没有追上乙,设甲追上乙的时间为t,根据位移关系x甲=x乙+|x0|,即eq \f(1,2)a1t2=12.5 m+|x0|,解得t=eq \f(\r(29),2) s,C正确,D错误。
二、非选择题
5.(2023·重庆江北高一期末)一辆汽车以v0=20 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制动后要经过x=100 m才能停下来。现在该汽车正以20 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突然发现正前方x0=60 m处停有一辆摩托车,汽车司机经Δt=0.5 s的反应时间后,立即采取制动措施,汽车开始制动的同时摩托车以a2=3 m/s2的加速度加速启动。求:
(1)该汽车制动时的加速度大小a1;
(2)汽车是否会与摩托车相撞?若会相撞,将在汽车制动后何时相撞?若不会相撞,则两车的最近距离是多少?
答案:(1)2 m/s2 (2)不会相撞 10 m
解析:(1)根据运动学公式-2a1x=0-veq \\al(2,0)
解得该汽车制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1=eq \f(v\\al(2,0),2x)=eq \f(202,2×100) m/s2=2 m/s2。
(2)设汽车开始制动后经过t时间与摩托车达到共速v,则有v=v0-a1t,v=a2t
解得t=4 s,v=12 m/s
此过程汽车通过的位移为x汽=eq \f(v0+v,2)t=64 m
摩托车通过的位移为x摩=eq \f(v,2)t=24 m
由于x汽+v0Δt=74 m
6.(2023·辽宁盘锦高一期末)在刚刚结束的校运动会上,一年级九班获男子4×100 m接力第一名。设该队甲乙两同学在直跑道上进行交接棒,他们在奔跑时有相同的最大速度,最大速度为v m=8 m/s,乙从静止开始全力奔跑需跑出s0=16 m才能达到最大速度,这一过程可看作是匀加速直线运动,现在甲持棒以最大速度向乙奔来,乙在接力区伺机全力奔出。
(1)求乙加速过程的加速度a的大小;
(2)若要求乙接棒时奔跑的速度达到v=6 m/s,求乙在接力区须奔出的距离s;
(3)如果乙是傻傻站着接棒,接到棒后才从静止开始全力奔跑,求这样会比乙恰好达到最大速度时接棒浪费的时间Δt。
答案:(1)2 m/s2 (2)9 m (3)2 s
解析:(1)乙从静止加速到最大速度veq \\al(2,m)=2as0,解得a=eq \f(v\\al(2,m),2s0)=eq \f(82,2×16) m/s2=2 m/s2。
(2)乙从静止加速到6 m/s,由v2=2as,解得s=eq \f(v2,2a)=eq \f(62,2×2) m=9 m。
(3)若乙以最大速度跑出16 m的时间为t1=eq \f(16,8) s=2 s
若乙以匀加速跑出16 m,由x=eq \f(1,2)ateq \\al(2,2),解得t2=eq \r(\f(2x,a))=eq \r(\f(2×16,2))s=4 s
故浪费的时间Δt=t2-t1=2 s。
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3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精品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3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精品当堂达标检测题,共9页。
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3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3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当堂达标检测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4 自由落体运动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4 自由落体运动随堂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