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金坛区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全一册全部教案(共含57课)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五 元、角、分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苏教版一年级下册五 元、角、分教学设计,共20页。
课 题
练习十
授课时间
内容
数学书第70、71页,补充习题第40页第1、2、3题。
教 学
目 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认识元、角、分之间的关系,能根据元、角、分之间的进率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比较不同单位表示的钱数的大小;能进行一些简单的应用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具体的购物情境,体会购物的总钱数和购物的数量,积累购物的初步经验;感受购物问题里的数量关系,体会列举的策略,发展初步思维能力。
重 点
难 点
元、角、分简单换算和应用。
理解购物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教 具
学 具
1角、5角、1元、5元、10元面值的人民币(包括硬币)各若干。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流程
个性化修改
一、
复习
旧知
温故
知新
1.回顾旧知。
提问:这个单元我们认识了元、角、分,元、角、分是什么单位?你已经认识了人民币的哪些知识?请把你的认识和大家说一说。
2.引入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练习有关元、角、分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
内化理解初步应用
1.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在课本上。
交流结果,集体订正,指名说说各是怎样想的。
指出:把1元几角换算成多少角,可以按1元是10角,合起来是十几角;把十几角换算成几元几角,可以想其中10角是1元,就可以很快知道是1元几角。
2.第2题
学生独立填写在课本上,再集体交流。
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比的。
指出:如果比较几元几角哪个大,可以先比较几元的部分,几元的部分相等再比较几角的部分;如果把多少角和元比,可以换算后再比较。
三、
综合练习收获提升
1.第3题
提问:题里告诉我们什么信息,每样买一件,30元够吗?
让学生同桌讨论够不够,说说自己的想法。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并明确每件买一样一共要28元,30元够了。
追问:如果只带了25元,三样商品各买一件,够吗?
指出:三样商品各买一件,共需要28元,如果带去的钱比28元多或者一样多,就够了;如果带去的钱比28元少,就不够。
2.第4题
先了解价格和解决问题的要求
提问:“把10元钱用完”是什么意思?
买哪些商品正好是10元呢?
请同桌自己找一张,看看你能找到几种买法,把这些买法记住,等会儿我们一起分享。
组织交流,教师板书。
说明: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按价格合起来正好10元,一种一种地列举出来,就能找到许多不同的买法。
3.第5题
学生观察情境,说说知道了什么,求什么问题。
提问:这里“找回”是什么意思?
学生独立列式解决,2人板演,集体交流,说说怎样想的。
小结:我们购物时,付出的钱比商品的钱多,营业员就要把多余的钱找回给我们。求找回的钱,只要把付出的钱减应付的钱,就得到找回多少钱。
4.第6题
(1)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组织交流算式和得数。并结合提问:计算每箱牛奶的价钱你是怎样想的?
(2)提问: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5.第7题
提问:货柜里有哪些商品?小宁买了什么,要多少钱?如果付的都是10元的,应该付多少张? 先同桌讨论,再集体交流。
四、
延伸
拓展
实践
应用
1.交流小结。
提问:这节课我们练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2.介绍“你知道吗”。
课件出示一些古代的钱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
我国古代比较典型的钱币还有:东汉的“王莽钱”,唐朝的“开元通宝”,两宋的“对钱”,明朝的“崇祯通宝”。
3.布置课后实践。
小朋友放学后,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到商店去看一看,了解10元能买些什么。
布置作业:《补充习题》:第40页第1、2、3题。的(限时5分钟)
板书
设计
练习十
教后记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四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第二课时教案设计,共20页。
这是一份苏教版一年级下册四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案,共20页。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二 认识图形(二)教案,共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