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2分数除法和倍差倍问题 人教新课标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2分数除法和倍差倍问题 人教新课标01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2分数除法和倍差倍问题 人教新课标02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2分数除法和倍差倍问题 人教新课标

    展开
    这是一份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2分数除法和倍差倍问题 人教新课标,文件包含核心素养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416练习十六课件pptx、核心素养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416练习十八教案docx、核心素养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416练习十八导学案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41~42页例6及相应练习。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学习用这个知识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二)核心能力
    会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这类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三)学习目标
    1. 通过线段图理解题意,会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能正确写出等量关系式。
    2. 经历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掌握“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这类实际问题的解题思路,会熟练地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这一类实际问题。
    3.通过对生活中的有关数学信息予以选择、加工,进而解决问题,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学习重点
    熟练掌握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五)学习难点
    正确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列出等量关系式。
    二、学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1.预习任务
    (1)根据线段图,列出方程。
    (2)想一想:线段图相同,列出的方程为什么不同?
    (二)课堂设计
    1.交流预习任务,引入课题
    交流所列方程。
    师:你为什么这样列方程?你能用一句话概括两幅线段图中甲和乙的关系吗?
    师: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解决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复习题的设置,是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的。一方面复习了找单位“1”、分析数量关系和如何列方程,分解了本课的重难点;另一方面,为后面环节的对比分析、沟通联系做好铺垫。】
    2. 问题探究
    (1)阅读与理解
    出示例题6图片。
    ①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条件。
    ②想一想,根据已有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提出:上半场和下半场各得多少分?
    ③请学生概括图片信息,编出完整的应用题。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是在例题情景中培养学生捕捉信息和语言概括的能力,明确例题中的已知条件与问题,为后面的解答做好铺垫。考查目标2】
    (2)分析数量关系,自主探究
    ①根据数量关系,试画出线段图。
    【设计意图:先画线段图,然后由图得出等量关系,并据此列方程解答,为学生分析、理解等量关系提供直观支柱,渗透数形结合思想。考查目标1】
    ②小组交流,你是怎样画出线段图的,说说数量关系。
    预设1:上半场的分数+下半场的分数=全场的分数
    预设2:上半场的分数+上半场的分数×=全场的分数
    预设3:上半场占2份,下半场占1份,全场的份数是3份。
    ③学生根据得到的数量关系列方程解答。
    ④交流各自的解法。
    预设1:解:设上半场的分数为x,下半场的分数是x。
    x+x=42
    预设2:解:设下半场的分数为x,上半场的分数是2x。
    x+2x=42
    预设3:42÷(1+2)=14(分) 42-14=28(分)或14×2=28(分)
    师:设两个未知数时,你是怎么想的?
    引导找出关键句子,设单位“1”为x,另一个未知数根据与单位“1”的关系,设为几x。
    师:解方程时要注意什么?
    引导小结解方程的几个步骤。
    师:两种列方程的方法对比,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3)回顾与反思
    反思1:我们的结果是否合理?如何验证?
    反思2:这道题与例4有什么区别?又有什么联系?
    【设计意图:线段图是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尤其到了六年级,线段图的教学尤为重要。教师在教学解决问题时,要尽可能给学生创造画线段图的机会,为分数应用题教学分散难度。本节课的重点是如何用方程解决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所以要适时把学生引导到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思路上来。考查目标1、2、3】
    3.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这类问题。解决稍复杂的问题时,应先找到关键句画出线段图,列出等量关系式,再解答。
    (三)课时作业
    1.甲、乙两桶油共重40千克,甲桶油的重量是乙桶油的。两桶油各重多少千克?(用两种方法解答)
    答案:甲桶油重15千克,乙桶油重25千克。
    解析:指导学生先通过分析关键句“甲桶油的重量是乙桶油的”,确定单位“1”的量。再根据条件“甲、乙两桶油共重40千克”列出方程。该题要求用两种方法解答,可让学生通过比较,明确方程和算术方法各自的优缺点。【考查目标1、2】
    2.航模小组的人数比美术小组多5人,美术小组的人数是航模小组的。航模小组和美术小组分别有多少人?
    答案:解:设航模小组有x人,则美术小组有x人。
    x-x=5
    x=5
    x=25
    25-5=20(人)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答:航模小组有25人,美术小组有20人。
    解析:这道题是把练习九第3题进行适当改编,拓宽学生思路。前面的习题称为“和倍”问题,这题为“差倍”问题。在学习数学时,应该举一反三,做到融会贯通。【考查目标1、2】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3.五爱小学三、四年级共有学生473名学生,四年级的学生人数比三年级的多23人。三、四年级各有多少名学生?
    答案:解:设三年级有x名学生,则四年级有(x+23)名学生。
    x+x+23=473
    x=450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x=250
    473-250=223(名)
    答:三年级有250名,四年级有223名。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仍是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这类问题。学生需要从题中得出条件:三年级学生数×+23=四年级学生人数【考查目标1、2】
    相关教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2分数除法工程问题 人教新课标: 这是一份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2分数除法工程问题 人教新课标,文件包含核心素养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416练习十六课件pptx、核心素养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416练习十八教案docx、核心素养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416练习十八导学案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2分数除法分数除以整数 人教新课标: 这是一份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2分数除法分数除以整数 人教新课标,文件包含核心素养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416练习十六课件pptx、核心素养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416练习十八教案docx、核心素养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416练习十八导学案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奥数六年级下册秋季课程 第7讲《和倍差倍问题》教案: 这是一份奥数六年级下册秋季课程 第7讲《和倍差倍问题》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