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六年级下册秋季课程 第7讲《和倍差倍问题》教案
展开六年级 备课教员:××× | |||
第7讲 和倍差倍问题 | |||
一、教学目标: | 1. 了解和倍、差倍问题的特点及结构,掌握解决和倍、差倍 问题的一般方法。
件的转换,并运用和倍差倍的方法解决问题。 3. 认真审题、自觉检验的意识的强化。 | ||
二、教学重点: | 灵活进行条件转换,解答稍复杂的和倍、差倍问题。 | ||
三、教学难点: | 正确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和对应关系,灵活进行条件转换。 | ||
四、教学准备: | PPT | ||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50分钟) 一、 导入(5分) 师:同学们,和老师相处这么久了,你们想知道老师的年龄吗? 生:想。 师:嘿,想知道老师的年龄可是没那么容易,老师要考考你们!请看大屏幕。 老师的年龄加上卡尔的年龄是36岁,老师的年龄是卡尔的2倍,请问,老师多少岁? (PPT出示) 师:第一个猜出来的老师奖励5个大拇指。猜出来的请举手! 生:老师你24岁。 师:真聪明!请说下你是怎么猜到的呢? 生:把卡尔的年龄设为a岁,那么老师的年龄是2a岁,所以年龄和就是3a=36。 卡尔就是12岁了,老师您就24岁了。 师:嗯!回答得不错,本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该类和倍问题。 板书: 和倍差倍问题 | |||
二、探索发现授课(40分) (一)例题一:(10分) 参加学校各类兴趣小组的学生中,有70人不是参加书法组的,有85人不是美术组的,书法组和美术组共有135人,参加书法组的有多少人? (PPT出示) 师:同学们,你们看完这题目后,首先想到这是个什么问题呢? 生:重叠问题。 师:不错,那我们来画图看看这个“重叠问题”。 师:我们用C表示学校各类兴趣小组,A圆表示书法组,B圆表示美术组。 (PPT出示) 师:老师画出了集合图,请位小朋友来说下哪部分是不参加书法组的? 生:在C里面除掉A部分,其他部分是不参加书法组的。 师:回答正确,不参加美术组的哪位小朋友知道? 生:在C里面除掉B部分,其他部分是不参加美术组的。 师:那同学们有没发现它们的共同部分是哪一部分呢? 生:其他兴趣小组。 师:那么不是美术组的人数与不是书法组的人数之差,实际上就是什么呢? 生:A与B的差。 师:同学们,这题能用重叠问题解决吗? 生:(考虑了下)不能。 师:是的,哪位同学能告诉老师用什么方法能解决? (我们现在知道A与B的差,A与B的和) 生:和差问题的公式可以解决。 师:这位同学非常棒,看来已经熟练地掌握和差公式了。今天老师来讲的是和 倍差倍问题。和差问题是和倍、差倍问题特殊情况。 所以这题的解法是: 板书: 〔135+(85-70)〕÷2=75(人) 答:参加书法组的人数为75人。 (PPT出示) 练习一:(5分) 两个仓库原有大米共15吨。甲仓库里新运进4吨,乙仓库里运出2吨。这时乙仓库比甲仓库的大米还多1吨。甲、乙两个仓库原来各有大米多少吨? (PPT出示) 分析: 这是特殊的和倍、差倍问题——和差问题,隐藏的倍数为1,我们可以先得出原来乙仓库比甲仓库的多的数量,4+2+1=7(吨),它们原来的和是15吨。 板书: 甲仓库:(15-7)÷2=4(吨) 乙仓库:(15+7)÷2=11(吨) 答:甲仓库原来有4吨,乙仓库原来有11吨。 (PPT出示) 师:同学们,复习了和差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我们先来猜个谜语,然后来看看一般和倍问题。 (PPT出示) (二)例题二:(10分) 一个正方形相框里放了一张正方形照片,照片和相框的周长和是48厘米,相框的边长是照片的2倍,照片和相框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厘米? (PPT出示) 师:同学们,看完题目后,本题的倍数是多少呢?是1倍吗? 生:不是,是2倍。 师:看来同学们审题非常仔细。正方形周长的公式是C=4a。我们把照片的边长 看作单位1,那么相框的边长是单位几? 生:2个单位1。 师:回答的不错,我们再来看看照片和相框的周长和是48厘米。这周长是2个 正方形周长之和。我们可以得出它们的边长和是多少呢? 生:48÷4=12。 师:对,运用正方形周长公式的逆运算,我们可以得出它们的边长和。哪位小 朋友来告诉老师,它是由什么组成的? 生:由单位1的照片边长和2个单位的照片边长组成。 师:那么它们一共是3个单位1,所以一个单位1的长度是12÷(1+2)=4,得 出照片边长为3cm,相框边长为6cm。照片和相框的面积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板书: 照片的边长:48÷4÷(1+2)=4(厘米) 相框的边长:4×2=8(厘米) 照片的面积:4×4=16(平方厘米) 相框的面积:8×8=64(平方厘米) 答:照片的面积是16平方厘米,相框的面积是64平方厘米。 (PPT出示) 练习二:(5分) 一个长方体蓄水池的底部周长是40米,已知长是宽的1.5倍,那么这个蓄水池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PPT出示) 分析: 我们知道了底部周长是40米,可以得出长与宽之和是周长的一半,40÷2=20米,把宽作为单位1,那么长是1.5个单位,所以它们的和是2.5个单位,求出1个单位的宽=20÷2.5=8米,1.5个单位的长=8×1.5=12米。蓄水池的面积=8×12=96平方米。 板书: 长+宽:40÷2=20(米) 宽:20÷(1+1.5)=8(米) 长:8×1.5=12(米) 蓄水池占地面积:8×12=96(平方米) 答:这个蓄水池的占地面积是96平方米。 (PPT出示) 师:同学们,从上面几个例题和练习中,我们找到了计算和倍问题的方法了吗? 生:找到了。 三、小结:(5分) 1. 两数和÷(倍数+1)=小数(1倍数) 2. 小数×倍数=大数 | |||
第二课时(50分) 一、导入(5分) 师:同学们,上节课中我们掌握了和倍问题的解决方法,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如 何解决差倍问题。我们先来看一个小题。 米德到市场去买水果,他买的苹果个数是梨的3倍,苹果比梨多18个。米德买苹果和梨各多少个? (PPT出示) 生:苹果是27个,梨是9个。 师:请这位同学来说说你是怎么列式的? 生:梨的数量是18÷(3-1)=9(个),苹果3×9=27(个)。 师:其他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其中3-1的关系? 生:这是它们数量的倍数之差。 师:是的,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更复杂的差倍问题。 | |||
二、探索发现授课(40分) (一)例题三:(10分) 卡尔和欧拉两人都喜欢收集邮票,卡尔收集的比欧拉多5张,而且卡尔收集的邮票是欧拉的2倍少6张。卡尔和欧拉一共收集了多少张邮票? (PPT出示) 师:同学们,看完题目你们觉得这里的倍数是多少呢? 生:2倍。 师:我们再仔细想想,这里的倍数是2倍吗? 生:不是,给了卡尔6张邮票后,卡尔的倍数是欧拉的2倍。 师:好,我们就先借给卡尔6张邮票,现在卡尔比欧拉多了5+6=11张邮票。现 在假设欧拉的数量为单位1,卡尔的数量则为2个单位1,2个单位1减去 单位1则剩下多少? 生:单位1。 师:卡尔收集的比欧拉多的邮票是不是单位1呢? 生:是的。 师:那么单位1又是欧拉的数量,所以欧拉的邮票是多少? 生:11张。 师:相应的原来卡尔数量我们也可以得出来了11×2-6=16(张)。 板书: 欧拉邮票的数量: (5+6)÷(2-1)=11(张) 卡尔邮票的数量: 11×2-6=16(张) 11+16=27(张) 答:一共收集了27张。 (PPT出示) 练习三:(5分) 宠物商店有泰迪狗、狮子狗两种宠物,泰迪是狮子狗的5倍少8只,当泰迪卖出20只后,泰迪和狮子狗就一样多了。求泰迪和狮子狗各有多少? 分析: 求解本题也是要转换成差倍问题。泰迪再加8只是狮子狗的5倍,把狮子狗当作单位1,泰迪的数量是5个单位-8,所以卖出20只泰迪后,泰迪剩余的数量是5个单位-8-20,我们可以说要是狮子狗多了28只,泰迪和狮子狗的数量一样多。现在多了8只泰迪的倍数是狮子狗只数的5倍,它们的倍数差是4。狮子狗单位1的数量是28÷(5-1)=7只,泰迪是5×7-8=27只。 板书: 狮子狗的数量:(20+8)÷(5-1)=7(只) 泰迪的数量:5×7-8=27(只) 答:狮子狗的数量是7只,泰迪的数量是27只。 (PPT出示) 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和倍、差倍问题会经常用到乘法,那么下面老师来教 你们一个乘法的小技巧。 (PPT出示) (二)例题四:(10分) 卡尔、米德和阿派共有73块糖,阿派吃掉3块,米德和阿派的糖就一样多,如果米德给卡尔2块糖,卡尔的糖就是米德的糖的2倍,那么米德有多少块糖? 师:小朋友看完本题,我们发现这里的总数跟前面的问题有什么不同呢? 生:前面总数都是2个的和,这里的总数是3个的和。 师:对,在面对更为复杂的问题时,我们就更需要运用好和倍差倍问题解决方 法了。同学们,跟着老师来逐步解析下这个题目。 师:阿派吃掉3块糖后,那么他们三人糖总数变成了73-3=70块,这时候米德 和阿派的糖变成一样多了。 师:“米德给卡尔2块糖,卡尔的糖就是米德的糖的2倍”这个条件,同学们, 我们可以怎么转换呢? 生:卡尔多了2块、米德少了2块后,卡尔的糖是米德的糖的2倍。 师:同学们转换的不错,那吃掉3块糖后的阿派现在是不是比米德多2块? 生:是的。 师:如果我们再拿走阿派2块他们的数量又相等了,最后糖果的总数就变成了 70-2=68块。把米德的数量作为单位1,则卡尔为2个单位1,阿派单位1。 师:好,现在我们来看看这68块是有几个单位1组成的? 生:4个,米德1个+卡尔2个+阿派1个。 师:好,看来同学们分析得非常正确。最后我们可以得出米德作为一个单位的 数量是(73-3-2)÷4=17,所以原来米德的数量是17+2=19块。 板书: (73-3-2)÷4=17(块) 原来米德糖的数量是:17+2=19(块) 答:那么米德有19块。 (PPT出示) 练习四:(5分) 果园里有桃树、梨树、苹果数共552棵。桃树比梨树的2倍多12棵,苹果树比梨树少20棵,求桃树、梨树和苹果树各有多少棵? 分析: 桃树去掉12棵,桃树是梨树的2倍,那么总数就少去552-12=540棵。苹果树比梨树少20棵,我们可以增加20棵苹果树,苹果树和梨树就一样多,那么现在总数又多了20棵,540+20=560棵。此时,把梨树数量作为单位1,则苹果数量为单位1,桃树数量为单位2。4个单位的和是560棵,得出1个单位的梨树是140棵。苹果树为140-20=120(棵),桃树为140×2+12=292(棵)。 板书: 梨树的数量:(552-12+20)÷(1+2+1)=140(棵) 苹果的数量:140-20=120(棵) 桃树的数量:140×2+12=292(棵) 答:桃树有292棵,梨树有140棵,苹果树有120棵。 (PPT出示) 师:同学们,我们也可以用总数验证一下对不对。桃树+梨树+苹果树=292+140+120=552(棵)。 (二)例题五:(选讲) 甲、乙、丙三个人合做一批零件,甲比乙多做12个,丙做的比甲的2倍少 20个,比乙做的多38个。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PPT出示) 师:同学们,看完了这个题目我们是不是没找到总量? 生:是的,总量是要我们求的。 师:好的。那求总量是几部分组成的? 生:甲、乙、丙三个人做的零件总和。 师:所以我们分别求出甲、乙、丙的各部分的数量就可以了。 师:同学们,我们来看这2个条件,“甲比乙多做12个”、“丙比乙多做38 个”,把最后一个条件转换成丙和甲关系是什么? 生:丙比甲多做38-12=26个。 师:转换得不错,题目中是不是又告诉了我们,丙做的比甲的2倍少20个。 生:是的。 师:好,我们又可以运用前面的方法,来转换成差倍问题了。哪位同学来说下 怎么求出甲做的零件数量? 生:丙要多做20个,就是甲的2倍,所以多做20个的丙比甲多26+20=46个, 多做的丙与甲的倍差是1,所以单位1的甲是46个。 师:回答的非常棒,奖励5个大拇指。现在我们知道了甲做的数量,乙的数量 和丙的数量就可以相应得出来了。 板书: 甲的数量:(38-12+20)÷(2-1)=46(个) 乙的数量:46-12=34(个) 丙的数量:46×2-20=72(个) 这批零件共有:46+34+72=152(个) 答:这批零件一共有152个。 (PPT出示) 练习五:(选做) 果园里的苹果树是桃树的3倍,管理员每天能给25棵苹果树和15棵桃树洒农药。几天后,当桃树喷完农药时,苹果树还有140棵没有喷药。果园里共有多少棵树? (PPT出示) 分析: “果园里的苹果树是桃树的3倍,管理员每天能给25棵苹果树和15棵桃树洒农药。”从该条件中,我们可以分析得到如果苹果树每天喷15×3=45棵,桃树和苹果树可以一起喷完。而实际上管理员每天只喷了25棵苹果树,每天少喷的树棵数就和剩下的苹果树棵数对应。可以得出天数:140÷(45-25)=7天。知道了天数后,桃树和苹果树的数量也可以得出来了。 喷了的天数:140÷(15×3-25)=7(天) 桃树的数量:15×7=105(棵) 苹果树的数量:25×7+140=315(棵) 果园的树总计:105+315=420(棵) 答:果园里共有420棵树。 (PPT出示) 三、总结:(5分) 1. 两数差÷(倍数-1)=标准倍数 2. 两数和(多数和)÷倍数和=标准倍数 (PPT出示) 四、随堂练习: 1. 芭啦啦学校四年级四个班总共有176名学生,其中一班和二班共有87人, 一班和三班共有82人,二班和三班共有85人,那么,四班有多少名学生? 176-(87+82+85)÷2=49(人) 答:四班有49人。
卡尔自己又做了20朵。这时姐姐的小红花是妹妹的5倍。问原来姐姐和卡 尔各做了多少朵红花? 卡尔的花数:(340-30+20)÷(5+1)-20=35(朵) 姐姐的花数:340-35=305(朵) 答:姐姐做了305朵,卡尔做了35朵。
售出的大横线本比小横线本的2倍少6本。已知售出的大横线本比田格本多 57本,求售出的田格本、小横线本和大横线本各多少本? 售出的田格本:(57+6-2×4)÷(6-1)=11(本) 售出的小横线本:11×3+4=37(本) 售出的大横线本:2×37-6=68(本) 答:售出田格本11本,小横线本37本,大横线本68本。
和减数各是多少? 减数:279÷(10-1)=31 被减数:31×10=310 答:减数是31,被减数是310。
比三季度产值多42万元。三个季度共创产值多少万元? 三季度产值:(42-2×2)÷(2-1)=38(万元) 一季度产值:38+2=40(万元) 二季度产值:40×2=80(万元) 总产值:38+40+80=158(万元) 答:三季度总产值158万元。
| |||
家庭作业 | 线上作业:第7讲 | ||
主管评价 |
| ||
主管评分 |
| ||
课后反思 (不少于60字) | 整体效果 |
| |
设计不足之处 |
| ||
设计优秀之处 |
| ||
|
|
| |
奥数三年级下册 第10讲:和倍问题 教案: 这是一份奥数三年级下册 第10讲:和倍问题 教案,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奥数四年级下册秋季课程 第13讲《差倍问题》教案: 这是一份奥数四年级下册秋季课程 第13讲《差倍问题》教案,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奥数四年级下册秋季课程 第12讲《和倍问题》教案: 这是一份奥数四年级下册秋季课程 第12讲《和倍问题》教案,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