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真题】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zip
展开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
考试时间:100分钟 卷面分值:100分 )
(命题范围: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一第一章至第三章第三节)
一、单项选择题(共21题,42分)
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可能是放热反应
B. 任何吸热反应在常温条件下都不能发生
C. 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了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
D.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相同质量的水和冰相比较,冰的能量低
2. 2021年我国首次实现以CO2为原料人工合成淀粉,该过程涉及CO2加氢(电解水得氢气)转化为甲醇(CH3OH)的过程,其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CO2合成甲醇的反应中,反应物总能量比产物总能量低
B. CO2合成甲醇的反应中,破坏反应物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大于形成产物化学键释放的能量
C. CO2合成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2(g)+3H2(g)= CH3OH(g)+H2O(g) △H=-(Q1+Q2)kJ·mol-1
D. 上述过程中存在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能量转化形式
3. 下列实验现象或图像信息不能充分说明相应的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的是
A.温度计的水银柱不断上升 | B.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 | C.反应开始后,甲处液面低于乙处液面 | D.反应开始后,针筒活塞向右移动 |
A. A B. B C. C D. D
4. 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 热化学方程式 | 结论 |
A | 2H2(g)+O2(g)=2H2O(g)ΔH=-483.6kJ/mol | H2的燃烧热为241.8kJ/mol |
B | OH-(aq)+H+(aq)=H2O(l)ΔH=-57.3kJ/mol | 含1molNaOH的稀溶液与浓H2SO4完全中和,放出热量小于57.3kJ |
C | 2C(s)+2O2(g)=2CO2(g)ΔH=-akJ/mol 2C(s)+O2(g)=2CO(g)ΔH=-bkJ/mol | b<a |
D | C(石墨,s)=C(金刚石,s)ΔH=+1.5kJ/mol | 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
A. A B. B C. C D. D
5. 已知4NH3(g)+3O2(g)=2N2(g)+6H2O(g) △H=-q kJ·mol-1,相关数据如下表,则下表中z的大小是
物质 | NH3(g) | O2(g) | N2(g) | H2O(g) |
1mol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的能量/kJ | a | b | z | d |
A. (q+4a+3b-6d) B. (q+12a+3b-12d)
C. (q-4a-3b+6d) D. (q+12a+6b-12d)
6. 一定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4A(s )+3B(g)2C(g)+D(g),经2min,B的浓度减少0.6mol•L﹣1.对此反应的反应速率的表示,正确的是( )
①在2min内,用C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1mol•L﹣1•min﹣1
②反应的过程中,只增加A的量,反应速率不变
③2分钟内,D的物质的量增加0.2 mol
④分别用B、C、D表示的反应速率其比值为3:2:1
A. ①② B. ③ C. ① D. ②④
7. 2SO2(g)+O2(g) 2SO3(g)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中,反应物断键所需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成键所放的总能量
B. 该反应的逆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可提高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C. 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的活化能,但不能改变反应热
D. 恒温恒容条件下通入氦气,使单位体积内O2的活化分子数增大
8. 下列操作或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 ,把球浸泡在冰水中,气体颜色变浅
B. 用饱和食盐水除去中的,可减少的损失
C. 对、和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
D. 向含有的红色溶液中加入铁粉,振荡,溶液颜色变浅或褪去
9.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的
B. 在不同状态时的熵值:
C. 反应 能否自发进行与温度有关
D. 或的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
10. 可逆反应N2(g)+3H2(g) 2NH3(g)在一定条件下于10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若开始时加入2 mol N2、2 mol H2,则反应达到平衡时NH3的浓度不可能达到的值是
A. 0.1 mol·L-1 B. 0.02 mol·L-1 C. 0.05 mol·L-1 D. 0.15 mol·L-1
11. 下列描述的化学反应状态,不一定是平衡状态的是
A. H2(g)+Br2(g) 2HBr(g),恒温、恒容下,反应体系中气体的颜色保持不变
B. 2NO2(g) N2O4(g),恒温、恒容下,反应体系中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
C. 3H2(g)+N2(g) 2NH3(g),反应体系中H2与N2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3∶1
D. CaCO3(s)CO2(g)+CaO(s)恒温、恒容下,反应体系中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12. 某可逆反应aA(g)+bB(g)cC(g) △H,在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K≠1),反应热为△H。保持温度不变,将方程式的书写作如下改变,则△H和K数值的相应变化为
A. 写成2aA(g)+2bB(g)2cC(g),△H、K均扩大了一倍
B. 写成2aA(g)+2bB(g)2cC(g),△H扩大了一倍,K保持不变
C. 写成:cC(g)aA(g)+bB(g),△H、K变为原来的相反数
D. 写成cC(g)aA(g)+bB(g),△H变为原来的相反数,K变为原来的倒数
13. T℃时,在2L刚性密闭容器中使X(g)与Y(g)发生反应生成Z(g)。反应过程中X、Y、Z的浓度变化如图1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Y的体积百分含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容器中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3X(g)+Y(g)2Z(g)
B.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X的转化率增大
C. 反应进行的前3min内,用X表示的反应速率v(X)=0.2mol·L-1·min-1
D. 若改变反应条件,使反应进程如图3所示,则改变的条件是使用催化剂
14. 在某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有下列的可逆反应:A(g)+B(g)⇌xC(g),有图 I(T表示温度,P 表示压强,C%表示 C 的体积分数)所示的反应曲线,试判断对图 II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若 P3>P4,则 y 轴表示 B 的百分含量
B. 若 P3>P4,则 y 轴表示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
C. 若 P3<P4,则 y 轴表示 B 的体积分数
D. 若 P3<P4,则 y 轴表示混合气体的密度
15. 醋酸铅因有甜味而被称为“铅糖”,有毒但能入药,又知(CH3COO)2Pb可溶于水,硝酸铅溶液与醋酸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Pb2++2CH3COO-===(CH3COO)2Pb。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0.1 mol·L-1的“铅糖”溶液中c(Pb2+)<0.1 mol·L-1
B. “铅糖”是强电解质
C. “铅糖”是共价化合物
D. “铅糖”溶液的导电性可能很弱
16.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常温下,将稀氨水逐滴加入稀硫酸中,当溶液的时,
B. 两种醋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和,pH分别为a和,则
C. 常温下,的NaOH溶液与的醋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滴入石蕊溶液呈红色
D. 向的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铵固体,则溶液中的值增大
17. 水的电离常数如图所示,曲线上的点都符合c(H+)·c(OH-)=常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图中温度:T1>T2
B. 图中五点Kw间的关系:B>C>A=D=E
C. 曲线a、b均代表纯水的电离情况
D. 若处在B点时,将0.005 mol·L-1的硫酸溶液与由水电离的c(H+)=1.0×10-12 mol·L-1的K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碱性
18. 有关下列两种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0.1mol/L CH3COONa溶液 ②0.1mol/L CH3COOH溶液
A. 相同温度下,溶液中水的电离度:溶液①>溶液②
B. 等体积混合溶液①和溶液②,所得溶液中c(Na+)>c( CH3COO-)>c(H+)>c(OH-)
C. 加水稀释溶液①,溶液中不变
D. 向溶液①中加入少量的CH3COONa固体则减小
19.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条件下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A. 含有的溶液中:、、、
B. c(Fe3+)=0.1mol/L的溶液中:K+、Cl-、SO、SCN-
C. 的溶液中:、、、
D. 水电离出的的溶液中:、、、ClO-
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5℃时,pH均为11烧碱溶液与纯碱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B. 25℃时,pH=9的某酸式盐NaHA的水溶液中:
C.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K2S和KHS混合溶液中:
D. 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达到滴定终点时发现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悬滴,会使测定结果偏小
21. 为了得到比较纯净的物质,使用的方法恰当的是
A. 向Na2CO3饱和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后,在加压、加热的条件下,蒸发得NaHCO3晶体
B. 加热蒸发AlCl3饱和溶液可得到纯净的AlCl3晶体
C. 向FeBr2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氯水,加热蒸发得FeCl3晶体
D. 向FeCl3溶液里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经过滤、洗涤沉淀,再充分灼烧沉淀得Fe2O3
二、填空题(共4题,58分)
22. Ⅰ.实验室测定中和热步骤如下(如图)
第一步:量取40.0mL 0.25mol/L H2SO4溶液倒入小烧杯中,测量温度;
第二步:量取40.0mL 0.55mol/L NaOH溶液,测量温度;
第三步:将NaOH溶液倒入小烧杯中,混合均匀后测量混合液温度。
请回答:
(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
(2)NaOH溶液稍过量的原因_______。
(3)加入NaOH溶液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填字母)。
A. 沿玻璃棒缓慢加入 B. 分三次均匀加入 C. 一次迅速加入 D. 用滴定管小心滴加
(4)若实验中若改用60 mL 0.50 mol/L的盐酸与50 mL 0.55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反应, 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___ (填“相等”“不相等”),若实验操作均正确,则所求中和热_______ (填“相等”“不相等”)。
Ⅱ.
(5)已知拆开1 mol H-H、1 mol N-H、1 mol N≡N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 kJ、391 kJ、946 kJ,则N2与H2反应生成NH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6)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在C2H2(气态)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的反应中,每有5NA个电子转移时,放出650 kJ的热量。则C2H2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7)已知两个氢气燃烧生成水热化学方程式:
H2(g)+O2(g)=H2O(g) ΔH=a kJ·mol-1
2H2(g)+O2(g)=2H2O(l) ΔH=b kJ·mol-1
请回答下列问题(|b|表示b的绝对值):
①若2 mol H2(g)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则放出的热量_______(填“>”“<”或“=”)|b| kJ。
②反应热的关系:2a_______(填“>”“<”或“=”)b。
③若已知H2(g)+O2(g)=H2O(g) ΔH=-242 kJ·mol-1,且氧气中1 mol O=O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 kJ,水蒸气中1 mol H-O形成时放出热量463 kJ,则氢气中1 mol H-H断裂时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
(8)肼(N2H4)是一种用于火箭或燃料电池的原料,已知:
①2H2O(g)+O2(g)=2H2O2(l) ΔH1= +108.0 kJ·mol-1
②N2H4(l)+O2(g)=N2(g)+2H2O(g) ΔH2= -534.0 kJ·mol-1
则③N2H4(l)+2H2O2(l)=N2(g)+4H2O(g) ΔH3=_______kJ·mol-1。
23. 完成下列问题
(1)甲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具有开发和应用的广阔前景。工业上使用水煤气(CO与H2的混合气体)转化成甲醇,反应为2H2(g)+CO(g) CH3OH(g) △H=-91.0 kJ·mol-1,CO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p1、p2的大小关系是p1_______p2(填“>”“<"或"=”)。
②A、B、C三点的平衡常数KA、KB、Kc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
③在T2℃、p2压强时,往一容积为2L的密团容器内,充入0.3molCO与0.4molH2发生反应。平衡时H2的体积分数是_______;平衡后再加入1.0molCO后重新到达平衡,则CO的转化率_______ (填“增大""不变”成“减小”),CO与CH3OH的浓度比_______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向1 L的恒容密容器中加入0.1 mol H2和0.05 mol CO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上述反应,10 min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测得放出的热量为3.64 kJ。
①从反应开始恰好平衡状态时,H2的平均反应速率v(H2)为_______,反应开始与达平衡时的压强之比为_______。
②在温度不变条件下,上述反应达到平衡后再向容器中充入0.01 mol H2和0.05 mol CH3OH(g)时,平衡_______(填“向左移动”、“向右移动”或“不移动”)。
(3)探究CH3OH合成反应化学平衡影响因素,有利于提高CH3OH的产率。以CO2、H2为原料合成CH3OH涉及的主要反应如下:
ⅠCO2(g)+3H2(g)CH3OH(g)+H2O(g) △H=-49.5 kJ·mol-1
Ⅱ.CO(g)+2H2(g) CH3OH(g) △H2=-90.4 kJ·mol-1
Ⅲ.CO2(g)+H2(g) CO(g)+H2O(g) △H3
一定条件下,向体积为V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1 mol CO2和3 mol H2发生上述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中CH3OH(g)为a mol,CO为b mol,此时H2O(g)的浓度为_______mol·L-1(用含a、b、V的代数式表示,下同),反应Ⅲ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
24.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一定温度下,现有a.盐酸,b.硫酸,c.醋酸三种酸
①当三种酸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使其恰好完全中和所需NaOH的物质的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用a、b、c表示)
②当三者c(H+)相同且体积也相同时,分别放入足量的锌,相同状况下产生气体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_______(用a、b、c表示)
③当c(H+)相同、体积相同时,同时加入形状、密度、质量完全相同的锌,若产生相同体积的H2(相同状况),则开始时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为 _______(用a、b、c表示)
(2)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时,可能有以下操作:
①用蒸馏水洗涤碱式滴定管后,直接装入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
②经检查碱式滴定管不漏液,胶管中玻璃珠控制灵活后,用少量已知的NaOH溶液洗涤2~3次后再装入碱液,将液面调至刻度“0”处,用滴定管夹将其固定在铁架台上;
③用待测盐酸润洗移液管移取一定体积的待测盐酸,放至用蒸馏水洗净的锥形瓶中;
④往锥形瓶中滴加几滴甲基橙,在瓶下垫一张白纸;
⑤手捏碱式滴定管中的玻璃珠,快速放液以使指示剂尽快变色;
⑥指示剂变色后再滴加几滴碱液,以稳定变色。
以上操作中错误的是_______
(3)现用中和滴定法测定某烧碱溶液的浓度。有关数据记录如表:
滴定序号 | 待测液体积/mL | 所消耗盐酸标准液的体积/mL | ||
滴定前 | 滴定后 | 消耗的体积 | ||
1 | 25.00 | 0.50 | 26.80 | 26.30 |
2 | 25.00 | |||
3 | 25.00 | 5.00 | 31.34 | 26.34 |
用_______式滴定管盛装0.2500mol·L-1盐酸标准液。如图表示第二次滴定前后50mL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
该次滴定所用标准盐酸体积为_______mL。
②现实验室中有石蕊和酚酞两种指示剂,该实验应选用_______作指示剂。
③根据所给数据,该烧碱样品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mol·L-1(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④若操作过程中滴加盐酸速度过快,未充分振荡,刚看到溶液变色,就立刻停止滴定,则会造成测定结果_______(填“偏低”“偏高”或“无影响”)。
25.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80℃时,水的离子积常数KW=2.5×10-13。该温度下,0.1mol/L某一元酸(HA)溶液中 =108,该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H+)为_______
(2)25℃时,向溶液中逐滴加入等浓度的溶液至恰好沉淀完全。
①此过程中水的电离平衡_______(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动。
②写出该过程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若反应前后溶液体积的变化忽略不计,则反应后所得溶液的pH值为_______(已知)。
(3)盐类水解原理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根据盐类水解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灭火器中分隔放置Al2(SO4)3溶液和NaHCO3溶液,灭火时使两种试剂混合,立即喷出大量泡沫,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②把AlCl3溶液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主要固体产物是_______(写化学式)。
③配制保存FeCl3溶液经常会出现颜色变深甚至浑浊的现象,为防止此现象发生,常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
④25℃时,pH=11的KOH溶液和pH=11的K2CO3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的比值为_______。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已知,反应,对可逆反应,如图所示为工业合成氨的流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中真题】重庆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zip: 这是一份【期中真题】重庆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zip,文件包含期中真题重庆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期中真题重庆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期中真题】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zip: 这是一份【期中真题】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zip,文件包含期中真题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期中真题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