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教案
展开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运用共情法读懂散文
教材分析:
《秋天的怀念》是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重点教读课文。本单元以“亲情”为主题,涉及古今中外,从不同角度抒写了亲人之间真挚动人的感情,意在加深学生对亲情的感受和理解,丰富情感体验。《秋天的怀念》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描写细腻,情感深沉,感人至深,富有哲理。作者回忆了秋天三次看花的故事,展现自己的生活经历与情感变化,表现母爱的无私与伟大,获得生命的启迪。
学情分析:
描写母爱的文章不胜枚举,也总能引起同学们的共鸣。但现在的孩子大多数生活在幸福之中,阅历有限,无法深刻地理解母爱的内涵,领悟生命的真谛。因此,在教学中,主要通过共情方式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深处,读出作者对母亲的怀念、忏悔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教学目标:
抓住细节,品味语言,揣摩人物内心,感受母亲形象。学会用“共情”能力读懂散文。
教学重点:
品味揣摩语句,深入理解课文。
走进“我”和母亲的内心世界,感受母亲形象和爱母情怀。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在“共情”中体悟亲情和生命。
教学方法:
朗读法、问题引导法、互动点拨法、圈点勾画法、品评赏析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一位诗人曾这样说:“每当写到母亲,我的笔总是跪着行走。”为什么这样说呢?学习《秋天的怀念》后,对于“跪”字,你一定有更深的体会。
二、走进作者
1.人物简介
师总结:他在活到最狂妄的年纪忽的残废了双腿,被轮椅束缚几十年,他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他是一个生命的奇迹,一座文学的高峰。
2.屏显颁奖词:
三、读懂文章(共情法)
活动(一)体验生命的绝望——一段被禁锢的幽暗岁月
1.精读课文第一段,思考:史铁生如何面对双腿瘫痪的遭遇?圈点勾画相关词句并加以理解感悟。
①结合史铁生的人生经历,谈谈你对他暴怒无常情绪的理解。
——在21岁这个最狂妄美好的年龄,对于一个酷爱运动、擅长田径的年轻生命来说,双腿瘫痪对他的心理打击具有毁灭性,是不能承受之痛。
②为什么“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听着听着李谷-甜美的歌声”会让我更加痛苦?
一一“北归的雁阵”“甜美的歌声”并不能让史铁生得到暂时的解脱,美好事物的反衬,写出了双腿瘫痪的史铁生身体之痛、创伤之重。“望着望着”“听着听着”叠词的使用,写出了作者将无常的暴怒情绪过成了日常,更让人体会到作者这种绝望的痛苦。
在最鲜活美好的年龄,他却被病痛禁锢在幽暗逼仄的角落,让我们再次齐读,感受作者被命运扼住咽喉的痛苦绝望的心境。
2.朗读屏显文字:
“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
明确:运用动作描写“狠命地捶打”“喊”及语言描写体现作者痛苦绝望的心境。
史铁生并非天生残疾。相反,在清华附中读书时,他是文武双全的尖子生。他喜欢物理,精通篮球、排球、广播,最喜欢朗读和80米跨栏。然而命运跟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他在延安插队时,在陕北关家庄放牛,因为一次突如其来的暴雨和冰雹,高烧后脊髓出了问题,最后成为下肢瘫痪的残疾青年。八年后,他再次患上慢性肾损伤,医生说:“你以后要插尿管,一辈子带着尿壶生活。”
3.资料助读:
活动(二)品味生命的艰难——一曲小心翼翼的母爱绝唱
朗读课文,母亲的艰难无处不在,圈点勾画出相关语句,细细品味,体会史铁生母亲的内心世界。
(1)母亲身患重病,隐忍不发
①可我却一直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插叙)双重痛苦:既要忍受身体病痛的折磨,还要承受儿子突然瘫痪带来的打击和苦难。而作为人子,“我却一直不知道”,表现了“我”的悔恨与愧疚之情。
(病情到了怎样的田地?“整宿整宿”不是一宿,而是一宿接一宿,突出母亲被病痛折磨时间之久;)
②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运用动作描写(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大口大囗”不是一口,是一口接一囗,写出母亲病情的危重,却仍忘我地把爱全身心地投入到不幸的儿子身上。词语重叠,情感加倍。透过叠词,让我们看到了儿子的忏悔和自责。让我们深情读出这种忏悔与自责。
“绝”:一定,坚决,确定地。“竟”:没想到,意料之外。说明作者当时对母亲病情的严重和对母亲永远的离去,毫无思想准备;如今想来追悔莫及,肝肠寸断。
(2)照顾、鼓励因双腿瘫痪而暴怒无常的儿子
明确:①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悄悄地躲”“偷偷地听”“悄悄地进来”“红红的”(要读得轻一点,慢一点)这些细节、动作描写,突出了母亲的谨慎小心和慈爱卑微。对儿子的体贴、包容、理解及无私的关爱尽现于此。
母亲身患绝症,病入膏肓。但并没有显露丝毫。
②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扑”“抓”(动作描写):体现母亲的痛心和焦急。
“忍住哭声”:体现母亲的坚忍和无私。(不仅忍住哭声,忍住的还有自身的病痛,以及儿子瘫痪带来的打击和苦难。)
③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挡”这一细节表现了母亲的细心和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怀。
我和母亲的对话运用语言描写,“我”和母亲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我虽“勉强答应”,她却“喜出望外”,我虽“对此毫无期待甚至不耐烦”,她却“如同抓住了让儿子重获新生的救命稻草一样激动到语无伦次,高兴得不知所措,甚至触碰儿子敏感的话题”。她从未放弃任何一个鼓励儿子振作的机会,哪怕机会渺茫。儿子的一举一动时时刻刻都牵动着母亲的心。
资料助读:
(3)生命的最后一刻,都还在牵挂儿女
朗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有病的女儿……”体会母亲的内心世界,并用母亲的口吻来述说。
语言描写。母亲在痛苦的弥留之际,心里惦记着的依然只有自己的儿女!表现了母亲无私的爱。
母亲的内心世界:这可怎么办呢?我不甘心啊,我那有病的儿子和那未成年的女儿,该有谁照顾啊?不行,再艰难的生活,我都要挺过去。
含辛茹苦、艰难一生的母亲,至死都带着牵挂和遗憾!这又何尝不是作者一生的遗憾?当作者明白母亲的艰难已经太迟太迟了!
活动(三)感悟生命的救赎——一个“好好活着”的生命奇迹
1.朗读课文最后一段,思考景物描写有何特点与作用,体会作者人生态度的变化。
这段文字既写景也写人,北海菊花绚丽多姿、泼泼洒洒的生命状态就是史铁生此后泼洒向上、烂漫绽放的生命姿态。体现我心境的变化:由绝望到充满希望:盛开的菊花犹如重获新生的我,秋天的菊花也象征着母亲的品格,寄托对母亲的真挚怀念。“我”最终懂得了母亲“好好儿活”的真正含义,揭示主旨。
从此,史铁生开始了他漫长而又出色的写作生涯,成为了一位优秀的诗人、作家,用他的文字鼓励更多的人坚强振作起来。他热爱自己的生命,也珍惜别人的生命。即便死亡之际,他也一直硬撑着与死神斗争了八个多小时,只是为了自己的器官能够挽救一个病人。他终于读懂了“好好儿活”的含义,可是那份母爱早已消逝……
2.同学们,你是否读懂了“好好儿活”?请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这段话的填写,让史铁生重新陪母亲再活一次。
四、深情总结
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面前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倘若你觉得人生幸运,那么,你应该读读史铁生,倘若你觉得人生充满不幸,你一定要读读史铁生。推荐课后阅读《我与地坛》《合欢树》《病隙碎笔》《命若琴弦》。愿大家都能与这世界温暖相拥!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共5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教案设计,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在我看不见的地方,眼边红红的,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作者简介,创作背景,文体介绍——关于散文,跨越障碍,检查字词,整体感知课文,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