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3.3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必修1:3.3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教案,共6页。
3.3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一、教材分析“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3章第3节的内容,主要包括了细胞核的功能、细胞核的结构和模型制作等内容。课标要求:“阐明遗传信息主要储存在细胞核中”,“阐明细胞内具有多个相对独立的结构,担负着物质运输、合成与分解、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本节教学内容是建立在学习细胞膜和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基础之上的,与前两小节共同阐释了细胞内部系统各组成部分的结构、功能以及相互关系,有助于学生全面掌握细胞的整体结构和功能,最终让学生理解细胞核是系统的控制中心,染色体中的DNA携带遗传信息,遗传信息主要储存在细胞核中。有效开展本节的学习是为后期细胞分裂中染色体行为变化的理解奠定基础,同时为学习基因表达的知识做铺垫。二、学情分析本节课授课对象为县城普通高中高一上学期学生,学生在初中已经了解克隆羊多莉的诞生过程,学习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学习了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异同点,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细胞膜和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有助于学生全面掌握细胞的整体结构和功能,为学生更好地理解遗传信息主要储存在细胞核中奠定了基础。三、教学目标依据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学业要求及学业质量标准,并围绕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1.通过构建细胞核模型了解各部分结构,认同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2.通过分析经典实验,概括细胞核的功能,发展批判性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3.通过制作各种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认同细胞的整体功能大于细胞内部各部分结构的功能,发展严谨的科学思维能力。4.通过中国科学家成功攻克体细胞克隆技术的世界难题,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2.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教学难点: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五、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多媒体课件教学、讲授演示法、建模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学习任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3min)问题探讨 将学生分为四组 布置任务:结合视频思考讨论教材“问题探讨”中的问题 播放克隆动物相关视频。观看视频 ,思考讨论问题通过克隆动物相关视频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新课传授(32min)细胞核的功能(18min)1.布置任务:分析思考·探讨中的四则材料,完成讨论中的思考题,得出结论。2.请学生代表回答并补充、点评讲解1.阅读思考,小组合作讨论,完成讨论中的问题2.小组代表回答问题并分享实验结论 通过资料分析,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得出细胞核的功能,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合作探究的能力。细胞核的结构(10min) 课件展示问题:A.为什么细胞核能控制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什么是染色质,它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关系? 画细胞核的模式图,介绍细胞核各部分的结构。 结合问题和图画进行讲解 结合问题阅读课本P56的内容。 认真听课,跟着老师画细胞核的模式图,做好笔记。 讨论染色体和染色质的联系和意义。认识细胞核的结构,体会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理解染色体与染色质的联系。模型构建(4min)讲解构建模型的概念以及形式,并强调注意事项认真听课,做好笔记学会构建模型的科学方法课堂练习(2min) 课堂小结(3min)巩固知识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内容,巩固所学知识总结本节课内容,巩固所学知识学会总结,形成巩固知识的习惯。课后作业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七、板书设计3.3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一、细胞核的功能资料1:资料4:资料2:资料3:二、细胞核的结构 八、教学反思 一、导入: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最容易注意到的就是细胞核。除了高等植物成熟的筛管细胞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等极少数细胞外,真核细胞都有细胞核。本节课请同学们重点掌握和理解细胞核的结构和主要功能。二、细胞核的功能资料1:科学家用黑白两种美西螈(一种两栖动物)做实验,将黑色美西螈胚胎细胞的细胞核取出来,移植到白色美西螈的去核卵细胞中。移植后长大的美西螈,全部都是黑色的。资料2:科学家用头发将蝾螈的受精卵横缢为有核和无核的两半,中间只有很少的细胞质相连。结果发现,有核的一半能分裂,无核的一半则停止分裂。而当有核的一半分裂到16~32个细胞时,如果这时一个细胞核被挤到了无核的一半,这一半也会开始分裂。最后两半都能发育成正常的胚胎,只是原来无核的一半发育得慢一些。资料3:科学家做过这样的实验。将变形虫切成两半,一半有核,一半无核。无核得一半虽然仍能消化已经吞噬的食物,但不能摄取食物;对外界刺激也不再发生反应;在电子显微镜下,也会观察到高尔基体、内质网等细胞器在退化。有一半核的情况则大不相同,照样摄食,对刺激仍有反应,失去的伸缩泡可以再生,还能生长和分裂。这时,如果用显微钩针将有核一半的细胞核钩出,这一半的行为就会像上述的无核的一半一样。但如果及时地植入同种变形虫的另一个核,各种生命活动又会恢复。……大量的事实表明一个共同的结论: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我们把细胞核的重要功能总结如下:①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②细胞核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③细胞核在细胞生命活动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也正是如此,有人把细胞核比喻为细胞的“大脑”。那么,细胞核为什么能够成为细胞的“大脑”呢?按照生物学中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重要观点,我们认为:细胞核能够控制细胞的代谢和遗传,是与细胞核的结构分不开的。三、细胞核的结构将有丝分裂间期的真核细胞进行固定和染色,再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可以发现:细胞核的主要结构有核膜、核仁和染色质等。(一)核膜1.双层膜结构。2.有很多小孔,叫核孔。蛋白质、信使RNA等大分子物质可以自由通过。这样,通过它,细胞实现了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3.核膜与内质网相连,附着了大量的多种的酶。(二)核仁1.“最显著的结构”——“折光性”较强,与其他结构很容易区分。2.有丝分裂过程中,核仁呈周期性的消失和重建。相关科学研究表明,这一现象和核糖体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三)染色质1.一种极细的丝状物,因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而得名。常说成“染色质丝”。2.其成分主要有两种:蛋白质和DNA。3.与染色体之间得关系:“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互变过程:染色体是生物体主要的遗传物质——DNA的主要载体。DNA上贮存着遗传信息。在细胞分裂时,DNA携带的遗传信息从亲代细胞传递给了子代细胞,从而保证了亲子代细胞在遗传性状上的一致性。总结:遗传信息就像细胞生命活动的“蓝图”,细胞依据这个“蓝图”,进行物质合成、能量转换和信息交流,完成生长、发育、衰老和凋亡。也这是有了这张“蓝图”储藏在细胞核里,细胞核才具有控制细胞代谢的功能。因此,对细胞核功能的较为全面的阐述应该是: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