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二单元6 (芣苢 插秧歌)6.1 芣苢集体备课ppt课件
展开6.芣苢/《诗经•周南》 插秧歌/杨万里
1.赏析诗歌使用动词的妙处及重章叠句的表达效果。[语言建构与运用]2.掌握《诗经》“赋、比、兴”的艺术手法及其诗歌韵律和谐、语言优美的特点。[审美鉴赏与创造]
劳动恰如时代洪流中的一叶小舟,载着青年人逆流而上到达理想彼岸。“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这是范成大笔下的劳动图景;“夙兴夜寐,洒扫庭内”,这是绵延至今的热爱劳动的传统。我国流传至今的诗词歌赋,总有劳动的旋律回响其中。劳动是让我们享受生活,享受生活细小而平凡的乐趣,让我们的生活不至于单调,而是繁花似锦、热烈充盈。
课前预习作品简介“古代社会的人生百科全书”——《诗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公元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反映了约五百年的社会面貌。孔子曾概括《诗经》的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至汉武帝时,《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被誉为“古代社会的人生百科全书”。
层解: 写妇女们采摘车前草的情景。[①芣苢( fú yǐ):车前草。②采采:茂盛的样子。③薄言:“薄”“言”都是助词,无实义。④有:取得,获得。⑤掇(duō):拾取、摘取。⑥捋(luō):从茎上成把地取下。⑦袺(jié):提起衣襟兜东西。⑧襭:把衣襟掖在腰带上兜东西。]
2.解释下列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1)采采:__________________(2)掇:____________(3)捋:_________________(4)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衣襟掖在腰带上兜东西
《诗经》“六义”《诗经》“六义”是指“风、雅、颂”三种诗歌体制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风、雅、颂”是根据音乐及诗歌形式、内容、语言的不同而划分的。“风”,即国风,大都是各地的民歌。“雅”,多数为朝廷贵族及公卿大夫所作,其内容几乎都是关于政治的,一般看作“正声”。“颂”,即宗庙祭祀和颂圣的乐歌,在演奏时要配以舞蹈。“赋、比、兴”是按表现手法划分的。
“赋”,陈述铺叙的意思。《诗经·氓》写女主人公在回忆往事和做出清醒的抉择时,并没有做任何修饰和渲染,而是直接陈述,也就是用了“赋”的表现手法。“比”,即譬喻,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诗经·氓》中的“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就使用了这种手法。“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多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比兴往往结合起来运用。《诗经·氓》中的“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就是“兴”中有“比”。比兴手法的运用,能加强诗歌的生动性和鲜明性,增强诗歌的韵味和感染力。
思考:这首诗歌的韵律美是如何体现的?
思考1:解释下面的词语,并解释整首诗歌的意思。
【译文】鲜艳繁盛的芣苢呀,采呀采呀采起来。鲜艳繁盛的芣苢呀,采呀采呀采得来。鲜艳繁盛的芣苢呀,一片一片摘下来。鲜艳繁盛的芣苢呀,一把一把捋下来。鲜艳繁盛的芣苢呀,提起衣襟兜起来。鲜艳繁盛的芣苢呀,掖起衣襟兜回来。
思考2:这首诗歌描写了几个画面?
思考1:分析本诗的艺术特色。明确:①运用赋的手法,铺陈造势,重章叠句。全诗三章十二句,只有动词是不断变化的,其余全是重叠,在不断重叠中,产生了简单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感。②四言句式,节奏感强。③动词细腻且富于变化。“采”“有”“掇”“捋”“袺”“襭” 在六个动词的变化中,生动地表现了越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过程。④丰富的想象空间。这首诗只写了采芣苢的过程,没有交代采摘的背景、人物及行为动机等。主体的模糊性使这些空白留给读者更丰富的审美空间和解读空间。
思考2:《芣苢》运用了赋的手法,除改换了六个动词外,其他字词和句子全部相同。这样处理诗歌是否太单调了?是否影响了主题的表达?袁枚曾经说:“均非后人所当效法。”你同意袁枚的观点吗?明确:观点一:不赞成。《芣苢》全诗三章十二句,只有六个动词——采、有、掇、捋、袺、襭——是不断变化的,其余全是重叠,这确实是很特别的。但这种看起来很单调的重叠,却又有它特殊的效果。在不断重叠中,产生了简单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感。同时,在六个动词的变化中,又表现了越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过程。诗中完全没有写采芣苢的人,读起来却能够明白地感受到她们欢快的心情——情绪就在诗歌的音乐节奏中传达出来。这种至为简单的歌谣,韵律婉转,节奏明快,富有民歌情味。
观点二:赞成。《芣苢》第三句重复第一句,第四句又重复第二句,只改动一个字。所以整个第一章,其实只说了两句话:采芣苢,采到了。这还罢了,第二章、第三章竟仍是第一章的重复,只改动每章第二、四句中的动词。全诗三章,每章四句,全是重章叠唱,只变换了少数几个动词,其余一概不变,这种至为简单的歌谣,难免显得简单重复,缺少诗歌应有的韵味,不值得后人效法。
思考3:品味诗歌情感。明确:这是一首集体劳动的赞歌,描写了人们集体采摘芣苢的过程,表达了劳动者喜悦的心情。开始是泛言采摘,最后是满载而归,欢乐之情也从这一过程表现出来。诗歌反复地描写劳动的过程,形象地表现了劳动成果的由少至多,充满了劳动的欢欣,洋溢着劳动的热情。
对比阅读:芣 苢《诗经·周南》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乡村四月[宋]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必修 上册第二单元6 (芣苢 插秧歌)6.1 芣苢课堂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必修 上册第二单元6 (芣苢 插秧歌)6.1 芣苢课堂教学课件ppt,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前自主学习,资料助读,基础梳理,课堂思考探究,整体感知,结构图解,热爱劳动向往自由,任务探究,文白对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6.2 插秧歌课文内容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6.2 插秧歌课文内容课件ppt,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前·基础认知,课堂·重难突破,随堂训练,课外·一起成长,作者名片,背景链接,文学常识,知识梳理,一词多义,初读课文•明大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6.1 芣苢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语文6.1 芣苢教学课件ppt,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关于《诗经》,常识回顾,写作背景,题目解读,初读诗歌理清层次,精读诗句把握内容,第一章,采摘前的喜悦图,第二章,采摘时的竞技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