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 上册第二单元6 (芣苢 插秧歌)6.1 芣苢课堂教学课件ppt
展开作品简介《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本只称《诗》,儒家列为经典之一,故称《诗经》。《诗经》收录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公元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305篇,反映了约五百年的社会面貌。孔子曾概括《诗经》的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并以其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
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他们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至汉武帝时,《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写作背景《毛诗序》:“《芣苢》,后妃之美也,和平则妇人乐有子矣。”后人多不赞成《毛诗序》的说法。现多认为本诗是周代妇女采集野生植物芣苢(即车前子)时所唱的歌谣。
知识链接《诗经》六义《诗经》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其中风、雅、颂是按诗歌的类型分的。“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廷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赋、比、兴是诗歌的表现手法。“赋”是直接铺陈叙述;“比”即比喻,以彼物比此物;“兴”即起兴,寄托,通过其他事物引出要说的内容。
字音识记(1)芣苢( ) (2)掇( )(3)捋( )(4)袺( )(5)襭( )
字词释义1.薄言掇之( )2.薄言捋之( )3.薄言袺之( )4.薄言襭之( )
拾取,摘取 从茎上成把地取下 提起衣襟兜东西 把衣襟掖在腰带上兜东西
【答案】1.(1)助词,无实义 (2)动词,看不起 (3)动词,迫近
【答案】2.(1)助词,无实义 (2)名词,语言3.(1)动词,取得,获得 (2)动词,有,与“无”相对 (3)连词,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主旨探微《芣苢》是一首明快而优美的劳动之歌。诗歌描述了田家妇女集体采收车前子的劳动情景,歌颂了广大妇女热爱劳动的美德,表达了她们向往自由幸福生活的心声。
文本特色1.由叙事抒情以见景的表现手法诗中仅仅写了妇女们采收车前子的劳动过程,并未直接描绘自然风光和人物的容貌,但由于运用了绝妙的艺术方法和淳朴的方言,就把美丽的田野风光和劳动妇女的集体形象如画般展现了出来,对后代田园诗和山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俗而雅的方言韵语本诗采用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形式,以鲜明轻快的节奏、和谐优美的音韵,表现了人物的欢快情绪和纯真的思想感情,突出了赞美劳动的主题。用词凝练准确,如三章中仅更换了六个动词(采、有、掇、捋、袺、襭),既描写了整个劳动过程和场面,又烘托了妇女们轻快利索的劳动形象。
任务一 理解诗歌内容1.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这首诗的主要内容。【答案】诗歌描写了人们采芣苢的劳动过程,人们越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充满了劳动的欢欣,洋溢着劳动的热情。
2.全诗细微变化的六个字——“采”“有”“掇”“捋”“袺” “襭”是随意使用的,还是作者用心选择的?可以调换顺序吗?【答案】妇女们开始是一叶一叶地掐取,接着是大把大把地捋采,最后是扯起衣襟兜装。这六个动词体现了由“掐”到“捋”再到“兜”的过程,生动地表明她们越采越多、越采越快、劳动热情也越来越高涨。通过她们弯腰摘取,成把捋采和手扯衣襟兜装的连续动作的真切描写,突显了她们心灵手巧、操作娴熟的劳动技能。所以,这六个字是作者用心选择的,不可以调换顺序。
任务二 鉴赏艺术手法3.请简析本诗所运用的表达技巧。【答案】①重章叠句。在诗句不断重叠中,产生了简洁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感。同时,六个动词的变化,又表现了越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过程。
②赋的手法。本诗直接描写采摘芣苢的劳动,从劳动开始到结束,没有交代劳动者、起因、地点、环境、结果,没有刻意创作的意识,直接吟唱劳动的主题,就事唱事。③空间留白。这首诗只写了采芣苢的过程,没有交代采摘的背景、人物及行为动机等。主体的模糊性留给读者更丰富的审美空间和解读空间。
任务三 合作探究4.《芣苢》运用了赋的手法,除改换了六个动词外,其他字词和句子全部相同。这样处理诗歌是否太单调了?是否影响了主题的表达?袁枚曾经说:“三百篇如‘采采芣苢,薄言采之’之类,均非后人所当效法。”你赞成袁枚的观点吗?
【答案】观点一:不赞成。《芣苢》全诗三章十二句,只有六个动词“采、有、掇、捋、袺、襭”是不断变化的,其余全是重叠,这确实是很特别的。但这种看起来很单调的重叠,却又有它特殊的效果。在不断重叠中,产生了简单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感。同时,在六个动词的变化中,又表现了越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过程。诗中完全没有写采芣苢的人,读起来却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她们欢快的心情——情绪就在诗歌的音乐节奏中传达出来。这种至为简单的歌谣,韵律婉转,节奏明快,富有民歌情味。
观点二:赞成。《芣苢》第三句重复第一句,第四句又重复第二句,只改动一个字。所以整个第一章,其实只说了两句话:采芣苢,采到了。而第二章、第三章竟仍是第一章的重复,只改动每章第二、四句中的动词。全诗三章每章四句,全是重章叠唱,只变换了少数几个动词,其余一概不变,这种至为简单的歌谣,难免显得简单重复,缺少诗歌应有的韵味,不值得后人效法。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二单元6 (芣苢 插秧歌)6.1 芣苢集体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二单元6 (芣苢 插秧歌)6.1 芣苢集体备课ppt课件,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预习·语言建构与运用,茂盛的样子,拾取摘取,从茎上成把地取下,提起衣襟兜东西,积累·文化传承与理解,探究·思维发展与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6.1 芣苢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语文6.1 芣苢教学课件ppt,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关于《诗经》,常识回顾,写作背景,题目解读,初读诗歌理清层次,精读诗句把握内容,第一章,采摘前的喜悦图,第二章,采摘时的竞技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6.1 芣苢一等奖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6.1 芣苢一等奖课件ppt,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文题解说,《诗经》是谁写的,明确不能,问题探究,重章叠句,艺术特色,主旨归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