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圆明园的毁灭》逐字稿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921186/0-169798310640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圆明园的毁灭》逐字稿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921186/0-169798310644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圆明园的毁灭》逐字稿
展开《14 圆明园的毁灭》逐字稿第一课时上课,同学们好。【提问导入,引出课题】看完视频出示圆明园的介绍:一座建筑宏伟的皇家园林。位于北京西北郊,它是清政府集中了全国的能工巧匠,耗费巨额资财,从1709年兴建直1860年焚毁,共经营了151年。总面积约为5200亩,比颐和园还要大850亩,约等于8.5个紫禁城。教师引出课题:同学们,雨果曾经说过:“人们一向把希腊的巴特农神庙、埃及的金字塔、罗马的竞技场、巴黎的圣母院和东方的圆明园相提并论。如果不能目睹圆明园,人们就在梦中看到它。”圆明园为何受到如此的赞美?我们引以为傲的圆明园又经历了什么,竟然变成了如今的废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了解圆明园曾经的辉煌和遭受的苦难。请大家齐读课题——圆明园的毁灭看到题目,同学们有什么想问的?让我们一起带着自己的疑问在课文中寻找答案吧!【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请同学们翻开书本54页,跟着录音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1.学认字(出示词语)这些词语你是否都会读、理解了?(随机点名开火车读)看到“金碧辉煌、玲珑剔透”你分别想到了什么?“金碧辉煌”的“碧”是“翠青绿色”的意思。这个词语形容建筑物装饰华丽,光彩夺目。“玲珑剔透”的“玲珑”指精巧细致;“剔透”指明澈。这个词语形容器物精致,孔穴明晰,结构奇巧。也用来形容人聪明伶俐。形近字辨析识记“估——姑”、“煌——慌”、“珑——笼”、“剔——踢”、“澜——润”、“陵——棱”、“宏——宝”、“奉——逢”、“烬——尽”。全班朗读词语。2.学写字。指导书写:(1)毁:“臼”里面是两横,书写时要注意笔画之间的位置关系和“臼”的笔顺。(2)拱:左半部分中提的落笔要与右半部分“共”互相穿插、避让。(3)宏:注意“ㄙ”的位置,与上面不相交。(4)奉:上半部分的三横间距相等,长度按不同,撇和捺不要相交,要舒展地覆盖下半部分。注意读音:“拱、煌、陵、境、宏、唐、闯、奉”是后鼻音。生字归类: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半包围结构的字分别有哪些?【再读课文,理清层次】默读课文,先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再思考课文可以分成哪几个部分。第一段意思:圆明园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损失。第二段意思:圆明园的位置和布局。第三段意思:圆明园的建筑和景观。第四段意思:圆明园的价值和地位。第五段意思:圆明园的毁灭。通过阅读交流,同学们对文章从整体上有了一定的了解。文章可以划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开篇点题,说明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介绍圆明园的布局、建筑和文物,再现昔日辉煌。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介绍圆明园毁灭的过程。 【课堂总结,布置作业】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圆明园,认读、书写了生字词。同时,我们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为什么作者说圆明园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损失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二课时【精读课文,体会情感】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圆明园的毁灭》,简单了解了圆明园。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请同学们默读第2—4自然段,想一想作者都详细地介绍了圆明园哪几个方面的内容来再现它辉煌的过去?(1)布局美。从哪里可以体现?什么是“众星拱月”?“众星拱月”比喻多个个体拥戴一个核心。这是圆明园的总特点。图片中就是圆明三园的位置分布,找一找哪里是星,哪里是月?众多小园环绕、簇拥着,可见圆明园独特的地位,难怪说圆明园是“万园之园”。(2)建筑美。除了宏大的规模和布局外,圆明园值得这么高评价的原因还有哪些?看一看在这一自然段中,园中都有哪几类景观呢?圆明园中的建筑风格多样,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出示图片:这些景观你都见过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看完图片,你有怎样的感受?不同风格的建筑都汇聚在这个园林中,将多、美、奇融为一体,难怪作者会说“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谁来带着这样的赞美来读一读?(3)收藏美。除了布局、建筑外,圆明园值得这么高评价的原因还有哪些?不但……还……这组关联词表示什么关系呢?递进关系这句话有什么作用:过渡句承上启下作用,前半句是对上文圆明园建筑风格的总结,下半句是引出下文写圆明园收藏的历史文物很珍贵。段落结构:总-分-总我们一起看课后第三题,读一读句子,注意表示时间的词语,说一说这些文物有什么特点。(历史悠久)从文物的种类上来看呢?(历史文物数量众多、品种丰富。)这些词语不但写出了圆明园所藏文物历史悠久,还写出了文物的数量众多、品种丰富,强调了它的价值之高和收藏不易,说明了其在世界上的地位。接着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珍贵文物的图片吧。多么令人感到骄傲啊!请你体会着这份赞美和自豪读一读。 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不可估量”在句中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 从这个词语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2.学习第5自然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哪些地方写出了侵略者丑恶的嘴脸?“1860年10月6日”“10月18日和19日”“三天”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课文用较大篇幅写了圆明园的辉煌的过去,突出了他的雄伟壮观和收藏的大量无价之宝,而正是这样一座世界闻名的园林,这样一座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竟然在几天之内化为一片灰烬。这样强烈的对比,更能让读者产生深刻的共鸣,更能激起读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愤恨,激发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起反衬作用,更加突出中心。)课本上有一幅插图,这是圆明园大水法的遗址。大水法是当年园内最为壮观的欧式喷泉景观,位于长春园北部,是中西营造艺术完美融合的典范。插图中大水法遗址中屹立的几个大理石石柱,它们破败的样子就记录着英法联军摧残中华文化的滔天罪行。为什么我们国家的园林会被侵略者随意烧毁呢?结合着之前学过的知识说一说。落后就要挨打,因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导致国力衰弱、任人宰割,这是多么令人痛惜的一件事啊!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被毁灭的痛惜、愤怒、不可置信!同时我们也感受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只有国力强盛,才能屹立不倒。所以我们要不忘国耻,振兴中华,努力学习,为国家发展做贡献。 【拓展阅读,深化情感】侵略者不但抢夺、毁坏了我们的文物,他们还掠夺了我们的土地,屠杀了我们的人民。我们一起来看“阅读链接”中的《七子之歌(节选)》和《和平宣言(节选)》。结合下面的资料读一读。这读了以上内容,你又有什么体会要和大家分享呢?除了抒发了作者对侵略者恶行的憎恨,其实作者们还抒发了对祖国的赞美和对和平、统一的呼唤。这样的侵略是可耻的,也是极其痛心的,它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无法换回的伤害。所以我们更要珍惜和平,努力学习,为实现百年强国梦努力奋斗!请大家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堂总结,巩固练习】1.主题概括。2.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课文,从布局、建筑、文物三个方面了解了圆明园辉煌灿烂的过去,同时我们还体会到课文表达的情感,感受到英法联军的野蛮行径。相信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同学们对于和平、爱国都有了更深的体会,我们应牢记历史,不忘国耻,发愤图强!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