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7课时 用乘法口诀求商(三)_西师大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4919968/0-169793861373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7课时 用乘法口诀求商(三)_西师大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4919968/0-169793861376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7课时 用乘法口诀求商(三)_西师大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4919968/0-169793861379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7课时 用乘法口诀求商(三)_西师大版
展开第7课时 用乘法口诀求商(三)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8页例3及课堂活动第1题,练习十八的第1~4题。 利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
教学提示
本节课让学生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已不是新知,前面已经学习了求商的思路和方法,只是数目大了一些。因此,教学中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并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形成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或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有效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通过教学,让学生能进一步熟练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积累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考经验。
※ 过程与方法: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能进一步利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的意识和能力。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利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
难点:利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实物投影仪、课件。
学生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 教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平均分,现在我们一起用小棒来分一分。请你们拿出6根小棒,平均分一分,再互相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1)学生动手操作,并小组内分别说一说自己的分法。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2)指名汇报:我是把6根小棒平均分成了3份,每份2根。列算式是:6÷3=2;我是把6根小棒平均分成了2份,每份3根。列算式是:6÷2=3;我是把6根小棒,每1根是1份,分成了6分。列算式是:6÷1=6;我是把6根小棒,每6根是1份,分成了1分。列算式是:6÷6=1.
2.教师:通过分小棒我们写出了除法算式,那你们是怎样算出这些除法算式的商的呢?
(1)指名回答:利用乘法口诀
3.教师:对!用乘法口诀可以又对又快地求出除法算式的商。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用乘法口诀求商。
教师板书:用乘法口诀求商
【设计意图:由于本节课内容是“分一分”的延续,学生对“平均分”有一定认识,教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通过操作活动-----分小棒引出课题,加深学生对出发意义的理解,为后面学习解决问题提供帮助。】
二、探究新知
课件出示例3
- 教师:从图中你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1)学生仔细观察。
(2)指名回答:两个班的小朋友就餐,二(2)班有48人,每桌坐8人;二(1)班有45人,坐了5桌。
(3)集体订正
- 图中需要我们帮助他们解决什么问题呢?
(1)指名回答:需要求二(2)班要坐几桌?还有二(1)班的同学平均每桌坐多少人?
(2)集体订正
- 教师:相信这两个问题一定难不倒你们!
(1)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2)小组内交流
(3)指名回答:二(2)班有48人,每桌坐8人,二(2)班要坐几桌?就是求48里面有几个8,所以列算式:48÷8=;二(1)班有45人,坐了5桌。二(1)班的同学平均每桌坐多少人?就是把45人平均分成5份,所以列算式:45÷5=
(4)集体订正,教师及时鼓励和肯定:你说的太清楚了,同学们听明白了吗?
- 教师:你们能算出48÷8的商吗?怎么算呢?
(1)指名回答:能,用乘法口诀来算。
- 教师:用哪句口诀可以算出结果呢?
(1)学生独立思考
(2)小组内交流
(3)指名回答:想”六八四十八“所以48÷8=6
(4)集体订正
教师板书:48÷8=6(桌)
- 教师:45÷5的商又该怎么算呢?独立解决。
(1)学生独立解决
(2)指名回答:也用乘法口诀,想”五九四十五“所以45÷5=9(人)
(3)集体订正,教师及时鼓励和肯定。
教师板书:45÷5=9(人)
- 教师:请同学们想一想,你能结合刚才的计算说一说,怎样用乘法口诀求商吗?
(1)学生独立思考
(2)小组内交流
(3)指名汇报:在求商时,先看被除数和除数,再想与之相对应的乘法口诀,然后求出商。
(4)集体订正,教师及时鼓励和肯定:你们总结的很正确!相信你们在以后的计算过程中应用自如!
【设计意图:创设生活情境,联系生活,让学生观察寻求有价值的数学信息,体现数学内容的现实性,并让学生通过尝试练习,先独立学习解决问题,再在全班同学的展示汇报中,让学生联系已有知识经验解决问题。】
三、巩固新知
课件出示课堂活动第1题。
- 教师:看图后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有什么数学问题?
(1)学生独立观察
(2)指名回答:小龙把63根小棒平均分成7份,每份几根?小羊分63根小棒,每份9根,可以分几份?
(3)集体订正
- 请同学们先利用手中的小棒摆一摆,再把答案写在书上。
(1)学生动手操作
(2)小组内交流
(3)指名回答:63÷7=9 63÷9=7
(4)集体订正
- 教师:你们为什么列除法算式?如果用乘法口诀,你用哪句口诀呢?
(1)因为这两种分法都是平均分,所以是除法算式,63÷7=9 的口诀是七九六十三; 63÷9=7的口诀也是七九六十三。
(2)集体订正,教师及时鼓励和肯定:同学们说的真好既说出了为什么这么列算式的理由,也说出了所利用的口诀。
- 教师:对比这两道题,你发现了什么?
(1)学生独立观察和思考
(2)小组内交流
(3)指名汇报:都是将63根小棒平均分的;小龙把63根小棒平均分成7份,求的是每份几根;小羊分63根小棒,每份9根,求的是可以分几份。
(4)集体订正,教师及时鼓励和肯定: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
【设计意图:在课堂活动中,结合动手操作,让学生综合运用平均分的知识解决用乘法口诀求商的问题。在题目的变式练习中,更进一步熟练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同时也体现用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灵活性。】
课件出示练习十八的第1题。
- 教师:下面这道题,请同学们独立完成。
(1)学生独立完成
(2)同桌互相订正
(3)指名展示部分同学作业
- 教师,谁能说说这些题使用的口诀有什么特点?
(1)指名回答:都是七的乘法口诀。
(2)集体订正,教师及时鼓励和肯定。
课件出示练习十八的第2题。
- 教师:这道题相信大家绝对没问题!做完后同桌互相订正,并说一说每道题使用的是哪句乘法口诀?
(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课件出示练习十八的第3题。
- 教师:这道题同学们做的时候可得小心,里面的运算可不一样奥。
(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设计意图: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利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利用小学生喜欢帮助别人解决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枯燥的数学生活化、趣味化。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推理能力,体会学好数学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四、达标反馈。
1.口算
7×3= 6×8= 4×9=
21÷7= 48÷6= 36÷4=
21÷3= 48÷8= 36÷9=
2.看图填空,写出两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
一共有( )块小木块.
3.( )里最大能填几?
(1)2×( )<19 (2)65>7×( )
(3)( )×8<50 (4)38>6×( )
(5)8×( )<70 (6)4×( )<30
4.列式计算.
(1)4和9相乘,积是多少?
(2)把49平均分成7份,每份是几?
(3)78比29多多少?
5.把有关的条件和问题用线连起来,再列式计算.
答案:
第一题:21 48 36
3 8 9
7 6 4
第二题:24 6×4=24 4×6=24 24÷6=4 24÷4=6
第三题:9 9 6 6 8 7
第四题:4×9=36 49÷7=7 78-29=49
第五题:7×6=42(套) 42÷7=6(行) 42÷6=7(套)
五、课堂小结
1.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有什么新的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1)学生各抒己见
(2)指名回答:我学会了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并且能用除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
(3)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让学生独立思考总结,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提高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六、布置作业
- 练习十八第4题。
- 练习十八第5题。
- 练习十八第6题。
- 练习十八第7题。
- 写出几个被除数是18的除法算式。
答案:第一题:5 8 6
1 6 4
7 5 7
第二题:<>===>
第三题:24÷4=6(辆) 24÷8=6(辆)
第四题:35÷7=5(个)
第五题18÷1=18 18÷2=9 18÷3=6 18÷6=3 18÷9=2
七、板书设计
用乘法口诀求商(三)
48÷8=6(桌) 想:六八四十八。
45÷5=9(人) 想:五九四十五
八、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根据新课标精神,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抓住教材实质,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引领学生自主探索学习,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新授例3时,我放手让学生发现数学信息和问题,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小组内交流,不仅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孩子们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通过学习思维的碰撞、语言的交锋、积极的评价,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锻炼了能力,学会了学习。
整节课从始至终抓住新旧知识的生长点,唤起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为学习新知识做好了铺垫。在练习题中又再次让学生经历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乘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不仅加深了学生用口决求商思路的理解,同时还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6课时 用乘法口诀求商(二)_西师大版: 这是一份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6课时 用乘法口诀求商(二)_西师大版,共5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5课时 用乘法口诀求商(一)_西师大版: 这是一份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5课时 用乘法口诀求商(一)_西师大版,共6页。
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3.用乘法口诀求商优秀第3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3.用乘法口诀求商优秀第3课时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