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课 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教案设计
展开名称 | 《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 | |||||||
科目 | 美术 | 教学对象 | 七年级学生 | |||||
课时 | 1课时 | 授课时间 |
| |||||
教师 | 苏静 | 所在学校 |
| |||||
一、教材内容分析 | ||||||||
本课属于欣赏·评述领域。通过引导学生感受毕加索《格尔尼卡》中夸张、变形的形象,王式廓《血衣》中塑造的不同人物形象,欣赏不同材料制作的美术作品,认识画家取材生活,营造作品氛围,再现历史事件,“因材施艺”的创作,总结出美术作品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 | ||||||||
二、教学目标 | ||||||||
1.知识与技能: ⑴分析毕加索《格尔尼卡》作品中变形、夸张的形象,感受作品氛围; ⑵观察王式廓《血衣》塑造的不同人物形象,感受历史事件; ⑶欣赏不同材料制作的美术作品,感受“因材施艺”的创作。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分析、表演、评述等方法,认识美术作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对艺术家的尊重及对作品的正确价值观,提高审美能力。 | ||||||||
三、教学重点 | ||||||||
美术作品能够营造氛围、再现事件、“因材施艺”。 | ||||||||
四、教学难点 | ||||||||
美术作品取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 ||||||||
五、教具与学具准备 | ||||||||
教师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学具:美术教材。 | ||||||||
六、教学过程 | ||||||||
环节 | 时间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导入阶段 | 1 分 钟 | 1.自我介绍 2.引出课题: 《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
| 自我介绍,揭示课题,直接导入。 | ||||
新授阶段 |
| 1.作品《格尔尼卡》 展示:“风马牛不相及” 分析作品中的“风”、“马”、“牛”等形象,感受画面营造的痛苦、绝望的氛围。 |
在书本第4页的美术作品中寻找 “风”、“马”、“牛”,并描述这些形象。 | 通过让学生在作品中寻找形象,感受作品营造的氛围。 | ||||
新授阶段 | 30分 钟 | 2.《血衣》 视频:《打土豪,分田地》 分析作品中不同的人物形象,感受画家再现的历史事件。 |
选择一个印象深刻的人物形象,描述人物形象,并表演。 |
通过让学生观察、描述、表演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感受艺术家取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美术作品。 | ||||
发展阶段 | 7分 钟 | 3.“因材施艺” (1)黏土捏塑《三猴》 (2)木雕《向往》 (3)石雕《霍去病墓石雕》 (4)玉雕《翠玉白菜》 (5)竹雕《竹节毛驴》 视频:《阿凡提的故事》 |
寻找材料与作品的相关性。 |
通过感受艺术家对不同材料的创作加工,体会“因材施艺”的艺术魅力。 | ||||
练习 阶段 | 5 分钟 | 4.《开国大典》 展示:照片和画家作品
|
对比讨论: 请从画面的氛围、色彩、构图等方面分析作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 通过练习,能够及时反馈出学生对新知的掌握情况,并及时补充和巩固。 | ||||
小结阶段 | 2分钟 | 课堂小结: 艺术家作品取材于生活,通过画笔营造战争的氛围、再现历史事件,“因材施艺”,创作不同的艺术作品。所以说,美术作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
| 课堂小结,美术作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堂课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 | ||||
七、教学反思 | ||||||||
| ||||||||
初中美术人美版七年级下册1.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美术人美版七年级下册1.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教学设计及反思,共18页。
初中美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课 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美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课 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课 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课 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教案及反思,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