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人教版 (2019)第二节 土壤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第二节 土壤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观察土壤
1.下列有关土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土壤就是土地
B.土壤是一个生态系统
C.土壤与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相互独立,占有独立空间
D.土壤是由颗粒状矿物质组成的固体物质
2.(原创)土壤的观察内容包括( )
①土壤颜色 ②土壤剖面构造
③土壤厚度 ④土壤质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原创)土壤按照质地来划分,一般分为砂土、壤土和黏土。下列关于这三类土壤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砂土成分以砂粒占优势,故保水、保肥能力差
B.黏土颗粒较小,土壤透水性差,但保水、保肥能力强,是农业生产最理想的土壤质地
C.壤土颗粒大小适中,既透气透水,又蓄水保肥,是农业生产的理想土壤质地
D.不同的农作物对土壤的质地要求不同
题组二 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4.土壤中的矿物养分最初来自( )
A.低等植物 B.成土母质
C.土壤微生物 D.枯枝落叶
5.热带雨林气候区土壤贫瘠的原因有( )
①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缺少养分积累和补充
②终年高温多雨,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带走养分
③雨林植被的吸收作用强
④岩石风化所释放的养分不足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我国东北地区的黑土有机质含量高于南方地区的红壤,其主要原因是东北地区( )
A.植被丰富,提供的有机质多
B.地形平坦,有机质不易流失
C.气候寒冷,微生物分解作用弱
D.人口稀少,土壤破坏较小
7.青藏高原土壤贫瘠的主要原因是( )
A.光照条件差,合成有机质少
B.气候寒冷,植物生长缓慢
C.水热条件好,微生物分解速度快
D.地表起伏大,流水侵蚀作用强
土壤的形成和发育受各种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有机质含量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8.自然发育的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最高的是( )
A.黑土 B.红壤 C.水稻土 D.寒漠土
9.在适宜的光照和温度条件下,岩石表面发育为“年幼”土壤的主要原因是( )
A.流水的堆积作用 B.风力的侵蚀作用
C.苔藓类植物活动 D.高等植物的生长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面三题。
材料一 土壤是反映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一面“镜子”,不同土壤可以反映出不同的气候、地表物质、地形、水文条件、生物及人类活动情况。
材料二 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图。
10.下列有关生物与土壤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是土壤矿物养分的最初来源
B.生物作用与土壤肥力的产生关联密切
C.绿色植物促进了耕作土壤的形成
D.树木根系越深,为土壤表层提供的有机质越多
11.下列关于地形与土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陡峭的山坡上,地表疏松物质迁移速度较快,逐渐发育成深厚的土壤
B.阳坡蒸发量大,水分状况较阴坡好
C.阳坡吸收太阳辐射多于阴坡,热量状况比阴坡好
D.地形是土壤形成中比较活跃的影响因素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亚热带森林地区温度高,植物生长量大,但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于温带草原地区
B.湿润地区微生物分解慢,土壤有机质含量高
C.江南丘陵水热条件好,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黄河三角洲
D.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于青藏高原
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判断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一般通过测定土壤中有机碳含量来换算,下图示意内蒙古草原地区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空间分布特征。读图完成下题。
13.影响内蒙古草原地区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的主要因素有( )
①降水 ②风力
③气温 ④地形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林地土壤的蓄水作用主要取决于毛管孔隙的贮水能力,土壤持水量饱和后会产生地表和地下径流。下表为四川盆地东部某山地海拔350~951米不同林地土壤孔隙度和持水量资料。据此完成下题。
林地类型 | 孔隙度(%) | 有机质含 量(%) | 土壤持水量 (吨/公顷) | |
总孔隙 | 毛管孔隙 | |||
针阔叶混交林 | 59 | 45 | 4.62 | 503 |
常绿阔叶林 | 63 | 47 | 3.18 | 648 |
楠竹林 | 52 | 40 | 2.08 | 312 |
灌木林 | 73 | 56 | 7.79 | 1 833 |
14.(2020山东济宁高一上期末)当地灌木林下的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与其关联度最小的是( )
A.根系较浅
B.枯枝落叶多
C.地表径流少
D.岩石风化速度快
牙刷草是找铜矿的指示植物。“牙刷草,开紫花,哪里有铜,哪里就有它”,这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广为流传的谚语。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5.(2020海南中学高一上期末)牙刷草生长所需的铜元素主要来自( )
A.生物 B.气候
C.地形 D.成土母质
16.(2020海南中学高一上期末)下列有关土壤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候和地形是最活跃的影响因素
B.成土母质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
C.陡峭的山坡很难发育成深厚的土壤
D.由低纬向高纬风化作用增强
题组三 土壤的功能与养护
西班牙阿尔梅里亚省的埃尔埃希多地区曾是土壤贫瘠、人烟稀少的荒芜之地。当地农业科技人员对土壤进行“三明治”式的改良,令新土壤剖面呈现出三层结构,很好地改善了作物生长的水肥条件。当地农民大力发展温室农业,使埃尔埃希多由荒凉之地变成欧洲的“菜篮子”,但水资源短缺问题也逐渐显现。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7.与该地改良后的土壤结构相符合的是( )
A.表层为有机肥,中间层为黏土,下层为沙土
B.表层为黏土,中间层为有机肥,下层为沙土
C.表层为沙土,中间层为有机肥,下层为黏土
D.表层为黏土,中间层为沙土,下层为有机肥
18.下列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措施,在埃尔埃希多最不可能的实现是( )
A.海水淡化
B.发展节水农业
C.修建积水池收集雨水
D.利用高山冰川融水
19.下列关于土壤功能与养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优良的土壤不需要养护
B.土壤具有蓄水、保水功能,故农作物可以适度抵御旱情
C.养护土壤的方法有休耕、作物轮作、增施化肥等
D.盐碱地的治理措施主要是增施有机肥
2019年10月3日,某高一地理兴趣小组利用国庆假期,到郊区进行了红壤的野外观测调研。同学们成功地制作了土壤剖面,采集了其中不同土层的土样标本,回校后完成了土样的土壤组成及酸碱性测定实验,并撰写了研究性学习报告。据此完成下题。
20.(2020山东济南高一上期末)红壤的肥力、疏松程度和酸碱度不利于农作物生长,为了实现当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民可采取的改良措施有( )
①大力推广秸秆还田 ②大量施用化肥
③增施熟石灰 ④掺沙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能力提升练
题组一 土壤的形成
腐殖质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在微生物分解作用下可形成无机质。读我国某地土壤腐殖质层级剖面图(局部),完成下面两题。
1.(疑难,)该地区土壤表层黑色腐殖质层厚度小,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植被稀疏 B.气温较高
C.降水量大 D.地下水丰富
2.()该图体现的物质循环有( )
①水循环 ②生物循环
③地质循环 ④大气热力环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生物土壤结皮是由细菌、真菌、藻类、地衣、苔藓等生物及其菌丝、分泌物等与土壤表层颗粒胶结形成的复合物,是沙漠地区最具特色的微自然景观,其通过代谢等方式影响、改变周围的微环境。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2018云南统一检测,疑难,)生物土壤结皮形成和演化过程中( )
A.生物多样性没有变化
B.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C.会破坏原生生态环境
D.可增加沙漠表层有机质含量
4.(2018云南统一检测,疑难,)生物土壤结皮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 )
A.增加大气降水 B.增强地面蒸发
C.减小昼夜温差 D.减少风蚀、水蚀
5.()下图中①②③代表的土壤类型依次是( )
A.荒漠土壤、森林土壤、草原土壤
B.草原土壤、荒漠土壤、森林土壤
C.森林土壤、草原土壤、荒漠土壤
D.草原土壤、森林土壤、荒漠土壤
读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关系图,完成下面两题。
6.(2020山东泰安高一上期末,疑难,)图中影响土壤形成最活跃的要素是( )
A.风化基岩 B.气温 C.地形 D.生物
7.(2020山东泰安高一上期末,疑难,)下列关于图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地表径流量与植被覆盖率呈负相关
②陡坡上的土壤厚度一般比较小
③土壤的矿物养分主要来自植被
④地下径流量受当地气温影响大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8.(疑难,)读“土壤的形成和发育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土壤形成阶段的名称:A ;B ;C 。
(2)在土壤的四个组成部分中,A缺少的是 。
(3)成土过程的标志是 ,它出现在 (填字母)阶段。
(4)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指标是 ,它多集中在土壤的 ,是土壤中最重要的成分,直接影响 的形成和发展。
(5)土壤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起主导作用的是 。它对成土母质的改造作用主要表现为 的积累过程和 的富集过程两个方面。
题组二 人类活动与土壤的关系
我国某地推广面向国内外市场的蔬菜大棚农业。由于高强度的土地利用,大棚内的土壤逐渐退化。下图示意某大棚内不同连作年限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酸碱度变化。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9.()连作8年时,大棚内表层土壤退化的表现为( )
A.土壤酸化
B.土壤沙化
C.土壤盐碱化
D.土壤有机质减少
10.()为减缓大棚内土壤退化速度,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及时深耕土壤 B.适量掺沙改造
C.增施速效肥料 D.采用滴灌技术
“墒”指土壤的水分状况,受土壤水运动影响,“墒情好”有利于种子发芽和作物生长。土壤在过水后会形成更多通往地表的毛细管,下层土壤水分主要沿毛细管运动到表层。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1.(2019山东潍坊高三上期中,)《齐民要术》中有“锄不厌数,勿以无草而中辍”,“锄”的核心作用是( )
A.清除杂草
B.松动表土,截断土壤毛细管,减少蒸发
C.增强土壤透气性
D.松动表土形成保温层,提高地温
12.(2019山东潍坊高三上期中,)陇中地区农民在谷子春播浇水后,往往采取压实表土层的方法提高出苗率,原因是( )
A.使土壤颗粒之间形成较好的毛细管,促进下层水分向表层运动
B.加快土壤水分蒸发,提高地温
C.增加土壤水分下渗,提高土壤含水量
D.减少大风对土壤的侵蚀
我国农田垄作历史悠久,垄由高凸的垄台和低凹的垄沟组成。下图中,图Ⅰ为华北某乡镇驻地附近等高线地形图,图Ⅱ为农田垄作景观图。读图,回答下面三题。
图Ⅰ
图Ⅱ
13.(2018湖北襄州一中高三上期中,)农田垄作主要体现了人类活动对哪一自然条件的改造( )
A.气候 B.地形 C.土壤 D.水源
14.(2018湖北襄州一中高三上期中,)与平地耕作相比,该地进行农田垄作的好处是( )
A.利于农田的灌溉、施肥
B.减小受光面积,减少水分蒸发
C.夜间散热慢,减轻冻害威胁
D.利于防涝但不利于抗旱
15.(2018湖北襄州一中高三上期中,)该地进行垄作多年后,出现土壤流失、肥力下降等现象,其原因很可能是( )
A.常年降水丰富,暴雨冲刷
B.等高线密集,坡度大,侵蚀力强
C.沿垄沟走向土壤易被流水侵蚀
D.低山丘陵地形,土层薄,土质疏松
土壤有机碳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不同的气候条件、人类干扰强度等因素,影响土壤有机碳的输入量以及微生物对土壤有机碳的分解与转化,从而影响土壤有机碳的含量。读我国伊犁河谷北部山地不同植被带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图,回答下面三题。
16.(2019广东顺德高三上调研,)图中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总体变化趋势是( )
A.随山地海拔升高而增加
B.随植被覆盖度升高而增加
C.随降水量减少而减少
D.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少
17.(2019广东顺德高三上调研,)与荒漠草原区相比,该山地落叶阔叶林区( )
A.土壤肥力较低 B.受人类活动干扰小
C.大气温度较低 D.地表风化作用强烈
18.(2019广东顺德高三上调研,)调查发现,近年来高山草甸区的土壤有机碳含量明显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 )
A.光照减弱,生物生产量减小,腐殖质减少
B.降水增多,土壤有机碳被雨水冲刷流失
C.气候变暖,植物生长快,消耗有机碳多
D.冬季放牧,草场超载放牧导致植被破坏
第二节综合拔高练
五年选考练
考点 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下图为小尺度范围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1.(2017浙江4月选考,14,2分,)图中①至⑤代表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大气、生物、地质、地形、水文要素,其中对土壤形成比较稳定的影响要素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2.(2017浙江4月选考,15,2分,)图示区域( )
A.土壤肥力与生物活动密切相关
B.山坡上土壤厚度一般大于河谷
C.土壤的矿物养分主要来自植被
D.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高于草地
土壤是各种自然地理要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低反映了当地自然环境特征。完成下题。
3.(2018浙江4月选考,7,2分,)下列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的是( )
A.山东半岛温带森林
B.大兴安岭西侧草原
C.西双版纳热带森林
D.内蒙古高原西部荒漠
答案见P150
三年模拟练
选择题
苹果为落叶乔木,生长期为4—10月。苹果园的传统生产方式为定期松土、清除杂草(简称清耕),近年来土壤覆盖技术得以广泛应用。不同覆盖方式下,土壤的水分、温度和有机质含量差异显著。下图示意黄土高原南部某苹果园3—9月不同生产方式下土壤水分的变化。读图,完成下面三题。
1.(2019湖南师大附中高三上月考,)与其他生产方式相比,该果园清耕状况下3—5月土壤水分较少的原因是( )
A.径流流失较多
B.土壤蒸发量大
C.地面温度高
D.果树生长繁盛
2.(2019湖南师大附中高三上月考,)夏季晴天时,该果园白膜覆盖区较黑膜覆盖区( )
A.白天气温高 B.气温日较差大
C.白天土温高 D.土温日较差小
3.(2019湖南师大附中高三上月考,)该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的是( )
A.清耕区 B.黑膜覆盖区
C.白膜覆盖区 D.生草覆盖区
读下图,完成下面两题。
4.(2020天津静海一中高一上期末,)图示反映的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是( )
A.成土母质 B.地貌 C.时间 D.气候
5.(2020天津静海一中高一上期末,)a、b、c、d四幅图及其含义对应正确的有( )
①a—低等生物作用 ②b—岩石风化崩解
③c—土壤分层形成 ④d—成熟土壤形成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全解全析
第二节 土壤
基础过关练
1.B | 2.B | 3.B | 4.B | 5.A | 6.C | 7.B | 8.A |
9.C | 10.B | 11.C | 12.A | 13.A | 14.D | 15.D | 16.C |
17.C | 18.D | 19.B | 20.B |
|
|
|
|
1.B 土地是陆地的表层,由岩石、成土母质及土壤共同组成。土壤是指陆地表层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故土壤只是土地的一个组成部分,A选项错误。土壤由矿物质、有机质、空气和水四种物质组成,并与周围环境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因此土壤是一个生态系统,B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土壤是地理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与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密切联系,处在这几大圈层紧密接触地带,不占有独立空间,C选项错误。
2.B 土壤的观察内容包括土壤颜色、土壤质地和土壤剖面构造。
3.B 农业生产最理想的土壤质地是壤土,故B选项符合题意。
4.B 土壤中的矿物养分最初来自成土母质。
5.A 热带雨林气候区终年高温多雨,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缺少养分积累和补充;同时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带走大量养分,故土壤贫瘠。
6.C 东北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植被覆盖率都较高,为土壤提供的有机质都较多,但东北地区气候寒冷,微生物分解作用弱,故土壤有机质含量高。
7.B 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寒冷,植被较少且生长缓慢,有机质来源少,故土壤较为贫瘠。
8.A 选项中四种土壤分别分布在我国的东北地区、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南方水稻种植区和气候严寒干旱地区。有机质主要来自植物的枯枝落叶,而高温多雨的气候又会快速分解和淋失有机质,故土壤肥力主要与植被覆盖率和气候有关。我国东北地区和南方地区植被覆盖率都较高,土壤有机质来源都较多,但南方地区与东北地区相比,气温高,降水多,土壤有机质的积累不如东北地区多。严寒干旱地区植被较少,土壤发育程度低,有机质含量低。
9.C 陆地表层能够生长植物,有一定肥力的疏松表层才是土壤。岩层发育为土壤需要经过外力的风化作用形成成土母质,并有生物提供有机质,从而排除A、B选项。题中的“年幼”土壤指土壤的发育程度低,高等植物生长对土壤要求较高,难以在成土母质上直接生长,而苔藓类等低等植物生命力较强,可以在成土母质上生长并为土壤提供一定的有机质。故C选项正确。
10.B 成土母质是土壤矿物养分的最初来源;生物作用与土壤肥力的产生关联密切;人类长期耕作和培育促进了耕作土壤的形成;树木根系越深,为土壤表层提供的有机质越少。B项正确。
11.C 在陡峭的山坡上,地表疏松物质迁移速度较快,不利于发育成深厚的土壤;阳坡蒸发量大,水分状况较阴坡差;阳坡吸收太阳辐射多于阴坡,热量状况比阴坡好;地形是土壤形成中比较稳定的影响因素。C项正确。
12.A 土壤有机质含量与枯枝落叶及热量条件有关。亚热带森林地区温度高,植物生长量大,但由于微生物活动旺盛、淋溶作用强,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于温带草原地区,A项正确。
13.A 内蒙古草原地区表层土壤有机碳主要来自植被(草原),而植被的生长状况又取决于气温和降水,故A选项正确。
14.D 影响土壤发育的因素主要有成土母质、地形、气候、生物等。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植物的根系较浅,有利于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枯枝落叶多,可以将更多的有机质归还给地表;地表径流少,会减轻对地表有机质的侵蚀、搬运等,增强堆积作用,增加有机质;成土母质决定土壤矿物质的成分和养分状况,影响土壤的质地,但与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关联度较小。故选D。
15.D 土壤矿物质的成分和养分来源于成土母质。故D选项正确。
16.C 生物是土壤形成最活跃的影响因素,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由低纬向高纬,温度逐渐降低,风化作用逐渐减弱;在陡峭的山坡上,由于流水侵蚀作用强,很难发育成深厚的土壤。故C选项正确。
17.C 由材料可知,当地农业科技人员对土壤进行“三明治”式的改良,使新土壤剖面呈现出三层结构,改善了作物生长的水肥条件,故上层应为沙土,有利于水分的下渗;中间层是作物根系所在土层,为作物的生长提供养分,应为有机肥;下层为黏土,可以防止水肥下渗,故C选项正确。
18.D 埃尔埃希多位于沿海地区,且西班牙经济发达,海水淡化技术成熟,可以用来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针对水资源短缺问题,可以发展节水农业,减少水资源的使用量。该地冬季降水多,但是温度相对较低,不适宜进行农业生产,可以修建积水池,收集冬季降水。该地海拔最高处为3 478米,没有永久冰川。故D项符合题意。
19.B 再优良的土壤,若长期不养护,也会出现肥力下降的现象;养护土壤的方法有休耕、作物轮作、增施有机肥等;盐碱地的治理要采用引淡淋盐、井灌井排、覆盖、农业生物措施等方法,增施有机肥并不能治理盐碱地;土壤具有蓄水、保水的功能,这样能在土壤中保留一部分水分,使农作物可以适度抵御旱情。故B选项正确。
20.B 红壤有机质含量低、肥力低、土质黏重、呈酸性,所以改良的措施包括大力推广秸秆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增施熟石灰,中和土壤酸性;在土壤中掺入沙子,改善土壤结构。大量施用化肥,会导致土壤板结。故选B。
能力提升练
1.B | 2.A | 3.D | 4.D | 5.D | 6.D | 7.A | 9.A |
10.A | 11.B | 12.A | 13.C | 14.A | 15.C | 16.A | 17.B |
18.C |
|
|
|
|
|
|
|
1.B 腐殖质是生物残体在微生物分解过程中形成的,微生物的活跃程度受气温影响大,在适当的高温环境下,微生物分解作用强,形成的腐殖质层就薄,B项正确。
2.A 该图有降水、径流,体现了水循环,①正确;有植物、腐殖质,体现了生物循环,②正确;没有岩石转化,不能体现地质循环,③错误;不能体现大气热力环流,
④错误。故选A。
3.D 结合材料可知,生物土壤结皮是细菌、真菌等生物通过代谢等方式,影响、改变周围的微环境,故生物土壤结皮形成和演化过程中可增加沙漠表层有机质含量,D项正确。有机质含量增加,生物多样性会发生变化,A项错误。放牧、旅游等高强度的人类活动会导致生物土壤结皮减少甚至消失,故生物土壤结皮形成和演化过程受人类活动的影响,B项错误;生物土壤结皮的形成和演化会改变周围的微环境,但不会破坏原生生态环境,C项错误。
4.D 生物土壤结皮能够提高生态系统抵御风力侵蚀和流水侵蚀的能力,显著降低风力和流水对土壤的侵蚀,D项正确。生物土壤结皮能够改良土壤,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主要是对土壤产生影响,对大气降水、地面蒸发、昼夜温差的影响不大,A、B、C项错误。
5.D ①曲线土壤有机质层厚度大,②曲线有机质层厚度次之,有机质主要集中在地表至地下20厘米处,③曲线土壤有机质含量最少,且随土壤深度变化不明显。由此得知有机质含量由高到低依次是①②③。尽管森林提供的有机质一般比草原多,但有森林分布的地区往往温度更高,降水更多,故有机质分解较快,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反而不高。草原提供的有机质一般比森林少,但草原地区降水较少、温度较低,故有机质分解和流失少。另外,森林土壤中的有机质主要来自枯枝落叶,故有机质含量从地表向下递减较快;而草原土壤中的有机质既有草的地上部分,又有地下部分(草根),故有机质含量从地表向下递减较慢。综上所述,①曲线代表草原土壤,②曲线代表森林土壤,③曲线代表荒漠土壤,D选项正确。
6.D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有气候、生物、成土母质、地貌等,其中生物是影响土壤形成最活跃的要素。
7.A 植被覆盖率越高,下渗量、地下径流量和蒸发量就越大,地表径流量越小,故地表径流量与植被覆盖率呈负相关;由于陡坡水流速度快,流水侵蚀作用较强,故其土壤厚度一般比较小;土壤中的矿物养分主要来自成土母质;地下径流量大小取决于下渗量的大小,而下渗量受地形、植被、降水强度和降水时间的影响,与当地气温关系不大。综上分析,A选项正确。
8.答案 (1)成土母质 原始土壤 成熟土壤
(2)有机质
(3)微生物和低等植物在母质上开始着生 B
(4)土壤有机质含量 表层 土壤肥力
(5)生物 有机质 营养元素
解析 本题考查了土壤的发育过程及形成土壤的因素,是对最基本知识的考查,综合所学知识,即可作答。
9.A 通过图示可知,连作8年时,大棚内表层土壤退化的主要表现为土壤pH下降,说明土壤酸化,A项正确。
10.A 图中显示,连作8年左右,表层土壤酸化但深层土壤并没有酸化,40~60厘米土层甚至有些碱化,因此,为减缓大棚内土壤退化速度,可采取的措施是及时深耕土壤,中和土壤酸碱度,A项正确;适量掺沙改造不会减轻土壤酸化,B项错误;增施速效肥料会有其他不良影响,C项错误;采用滴灌技术可减轻土壤盐碱化,但不能中和土壤酸碱度,D项错误。
11.B 锄地的核心是“松土保墒”。土壤在过水后会形成更多通往地表的毛细管,松土就是切断毛细管,抑制水分沿毛细管上行至地表蒸发。因此“锄”的核心作用是松动表土,截断土壤毛细管,减少蒸发。
12.A 陇中地区地处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且蒸发旺盛。压实表土层可以使土壤颗粒之间形成较好的毛细管,促进下层土壤水分向表层运动,从而提高出苗率。
13.C 读图文材料可知,农田垄作方式改善了农作物生长的土壤条件,故C项正确。
14.A 由于该地位于我国华北地区,容易出现春旱和夏涝等灾害,这种垄台和垄沟相间的耕作模式,既可以方便春季灌溉,又有利于夏季排水防涝,同时还方便施肥,A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垄作方式扩大了光照面积,使土壤白天吸热快,夜晚散热快,B、C选项错误。
15.C 图中显示,该地区海拔较低,坡度平缓,且位于华北地区,故应该在我国的华北平原上,该地区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A、B、D选项均错误。根据图Ⅰ可以看出,垄沟走向与流水方向一致,当春季灌溉或夏季发生暴雨时,土壤容易被流水侵蚀,导致土壤流失、肥力下降,C选项正确。
16.A 根据植被类型的差异可以看出各植被所在海拔,总体来看,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山地海拔升高而增加,A正确;从山顶到山脚植被覆盖度呈增大—减小—增大—减小趋势,但土壤有机碳含量总体减少,B错误;山地降水主要集中在半山腰,也就是图中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分布区,但其土壤有机碳含量并不是最高,C错误;图中没有给出山地各区域土层厚度,D错误。
17.B 据图可知落叶阔叶林区有机碳含量高于荒漠草原区,所以土壤肥力落叶阔叶林区更高,A错;落叶阔叶林区海拔较低,气温应较高,C错;荒漠草原区海拔较高,昼夜温差大,地表风化作用强烈,D错。新疆伊犁河谷以畜牧业为主,荒漠草原区植被多被用作饲料,受人类活动干扰较大,而落叶阔叶林区受人类活动干扰较小,B对。
18.C 一定时期内,高山草甸区的光照、降水并不会发生明显变化,A、B错;冬季不适合在高山草甸区放牧,D错;全球变暖,植物生长快,消耗有机碳多,会导致近年来高山草甸区的土壤有机碳含量明显减少,C对。
第二节综合拔高练
五年选考练
1.C | 2.A | 3.B |
|
|
|
|
|
1.C 地质、地形是对土壤形成比较稳定的影响因素;大气、生物和水文是对土壤形成较为活跃的影响因素。
2.A 土壤肥力与生物活动关系密切,A选项正确。山坡上因地形坡度大,土壤易被侵蚀搬运,故土壤厚度较小,B选项错误。土壤的矿物养分来自成土母质,植被主要提供有机质,C选项错误。草地植被根系密集,利于有机质富集,土壤有机质含量较林地高,D选项错误。
3.B 土壤有机质含量与枯枝落叶数量及热量条件有关。温度较低的地区,微生物分解作用慢,有机质积累多,高温湿润的地区虽然生物的生长量大,但微生物活动旺盛,土壤积累的有机质少。大兴安岭西侧草原,草类茂盛,草类植被的根系主要集中在土壤表层,枯枝落叶多,且该地区纬度较高,微生物分解作用慢,故土壤有机质积累多。故选B。
三年模拟练
1.B | 2.C | 3.D | 4.C | 5.D |
|
|
|
选择题
1.B 不同覆盖方式下,土壤的水分、温度和有机质含量差异显著,与其他生产方式相比,清耕状况下,地表缺乏足够覆盖物,3—5月,太阳辐射较强,黄土高原气温上升,降水较少,土壤中的水分大量蒸发,故B选项正确。
2.C 夏季晴天时,太阳辐射强,白膜透光,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多,黑膜吸热,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少,故该果园白膜覆盖区较黑膜覆盖区白天土温高,C选项正确。
3.D 生草可以为土壤提供有机质,所以该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的是生草覆盖区,D选项正确。
4.C 时间决定着土壤的发育进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壤从无到有,从薄到厚,层次由少到多,逐步发育成熟。故C选项正确。
5.D 读图可知,a为岩石风化崩解,b为低等生物作用,c为土壤分层形成,d为成熟土壤形成。故D选项正确。
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土壤的形成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土壤的形成同步测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利于土壤有机质积累的是,下列成土因素,最活跃的是,关于图中各层的叙述正确的是,关于②层的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土壤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土壤当堂达标检测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中甲、乙、丙分别对应,关于土壤透水性的比较,关于图中各层的叙述正确的是,关于②层的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土壤的形成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土壤的形成同步训练题,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