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2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烛 *峨日朵雪峰之侧 *致云雀)2.4* 致云雀示范课课件ppt
展开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
1.了解作者生平和经历以及诗歌的创作背景2.把握云雀的象征意义, 理解诗人对光明的向往和对理想的追求3.分析文中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①“致云雀”中“致”是“送给”的意思,“云雀”是丹麦、法国的国鸟,以活泼悦耳的鸣声著称,高空振翅飞行时鸣唱,接着作极壮观的俯冲而回到地面。以食地面上的昆虫和种子为生。有高昂悦耳的声音。②文题点明了诗歌的歌颂对象。
珀西·比希·雪莱(1792—1822),英国著名作家、浪漫主义诗人,被认为是历史上最出色的英语诗人之一。 主要成就反映在四个方面:创作大量浪漫主义诗歌,代表作如《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西风颂》《致云雀》《云》等;构想了理想社会的雏形;政治上支持爱尔兰民族的独立;预言希腊的独立。
雪莱崇尚大自然,歌颂自然美,善于描写自然现象来抒发自己的感情,雪莱把自然人格化、精灵化,千年沉睡的山川、树林、鸟雀,突然间变得充满了生命的活力,仿佛成了人,而在这些人格化的大自然中站起来的个性解放的“人”,就象征着诗人自己的人格化为了大自然的灵魂。 “诗人是一只夜莺,栖息在黑暗中,用美妙的声音歌唱,以安慰自己的寂寞。”
据雪莱夫人回忆,这首诗是1820年夏季一个黄昏,雪莱在莱杭郊野散步时听到云雀鸣叫有感而作。
诗人在写这首诗的时候,黑暗恐怖症沉重地笼罩着整个英国,大规模的圈地运动使百姓流离失所,大批工人流落街头,到处是弱肉强食,严重的经济危机使国家物价飞涨,工人工资骤降,人民生活贫困愤怒的工人因此起来罢工捣碎机器游行请愿,然而这一切行动均遭到统治阶级的血腥镇压,这种黑暗暴政几乎压的人透不过气来,因此人们对光明和幸福生活的渴盼非常迫切,而雪莱的这首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们的这一迫切愿望。
外在形态:喜悦明朗(第2~3节)
总体评价(第1节)——欢乐的精灵
展开描绘(第2~20节)
表达愿望(第21节)——渴望传递云雀的欢欣、希望与爱
优美歌声:欢乐强音(第4~6节)
云雀本质:高贵自由(第7~11节)
诗人观点:爱与生死(第12~17节)
人鸟对比:鄙弃污浊(第18~20节)
说明:“画面美”可以理解为由生动典型的意象,引发读者的创造性想象,进而营造出意境特点鲜明、景物彼此和谐、情感意蕴充沛的完整的画面,并从之得到的审美体验。我们可以简单的把它理解为意象带来的整体意境美。“味魔洁之诗,诗中有画”说的就是文学作品的“画面美”。把握住意象,体会“画面美”,能够让读者在联想中走近作品深处。
欢乐的形象。第1节,对云雀及其歌声总的评价和赞美。第2节,云雀从地面一跃而起的姿态和边飞边唱的习性。第3-4节,云雀升上晴空迎接朝阳或送走夕阳时的欢快明朗的形象。第5-7节,以星光的利箭、明月的清辉、霓虹彩霞降下的美雨比喻云雀的歌唱。
试分析“云雀”这一形象
传播爱与光明的形象第8节,把云雀比作诗人。第9-11节,把云雀鸣声比作高贵少女的甜美如爱的歌曲、飞萤与晶莹的流光、 玫瑰与醉人的芳香。第12节,写云雀不只是单纯的明朗、清新、欢悦。
和谐、炽热的理想形象第21节,以感叹的口吻表达了他的愿望和抱负—— 拥有云雀的欢欣。
丰富明澈的形象13-15节,探讨美的根源。16-17节,探寻欢乐的真正来源。18-20节,不能快乐的根由。
《致云雀》全诗无一处不写云雀,同时,无一处不有雪莱的自我,是诗人理想化的自我写照。如布朗兑斯所说,雪莱的自我大到足以拥抱全宇宙。诗歌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热情地赞颂了云雀,表现了诗人自己的美好理想和对光明的追求。
像一位诗人隐身在思想的明辉之中吟诵着即兴的诗韵直到普天下的同情都被未曾留意过的希望和忧虑唤醒。
宣扬了诗人的神圣使命。
思想在艺术创作中的地位。
好的艺术品应是真情实感的流露。
诗人比一般人敏感,应该有能力有责任揭示出常人未曾留意的真理。
思考:诗人是通过什么手法来塑造云雀这一形象的?
①比喻(8-11节):把云雀比作诗人,比作深闺中的少女,比作萤火虫,比作玫瑰,表现了云雀的美丽形象,也表明了诗人的艺术追求:真情流露、唤醒同情、不求闻达。
②对比(7、12、14、17-20节):诗人把云雀的歌声同春雨、婚礼上的合唱、胜利的歌声相比,突出云雀歌声的美妙神圣。诗人还将云雀与人类对比,表现云雀的鄙弃污浊,超越痛苦,追求自由的品格。
《致云雀》是雪莱抒情诗不朽杰作之一。他以独特的艺术构思生动地描绘云雀的同时,也以饱满的激情写出了他自己的精神境界、美学理想和艺术抱负。 诗中,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热情地赞颂了云雀。在诗人的笔下,云雀是欢乐、光明、美丽的象征。
浪漫主义是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上的两大主要思潮。作为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
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开始于18 世纪中后期。18 世纪英国的伤感主义文学、哥特式小说以及德国狂飙突进文学,都推崇主观情感,为浪漫主义文学的出现提供了条件。而康德的“唯心主义哲学”、费希德的“唯我论” 也为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观色彩和个人主义奠定了哲学基础。 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在发展历程中出现过两次高峰期。第一次是在1805年左右,这一时期最重要的代表是英国“湖畔派”诗人华兹华斯。第二次则从诗人拜伦开始,雪莱和济慈紧随其后。英国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和“湖畔派”的思想倾向不同,他们虽也主张抒情主义、理想主义,但他们所表现的不是消极颓废之情而是积极向前、反抗暴力的革命之情。他们的理想不是返回自然,返回中世纪,而是要创造一个人人平等、没有暴政的新世界。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2.4* 致云雀一等奖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2.4* 致云雀一等奖ppt课件,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简介,形式美,写作背景《红烛》,写作背景《致云雀》,诗歌的层次,三处问,第一问,第二问,第三问,《红烛》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2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烛 *峨日朵雪峰之侧 *致云雀)2.4* 致云雀说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2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烛 *峨日朵雪峰之侧 *致云雀)2.4* 致云雀说课课件ppt,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致云雀,任务活动一,阅读与鉴赏,比喻的修辞手法,朗读诗歌第21节,一解读意象之美,欢乐的精灵,表达愿望,展开描绘,外在形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2.4* 致云雀授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2.4* 致云雀授课课件ppt,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走进文本,研读赏析,走进云雀,走进写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