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湖泊
展开
微专题 湖泊
知识梳理
1.常见湖泊类型及成因
类型 | 成因或特点 | 举例 |
构造湖 | 断裂下陷。湖形长、湖水深、湖岸陡 | 青海湖、贝加尔湖 |
火山湖 | 火山口。近圆形、湖水深、湖岸陡 | 长白山天池 |
海迹湖 | 地壳抬升或泥沙淤积造成海域分离 | 里海、西湖 |
河迹湖 | 由河流发育和河道裁弯取直形成,附近多为平原 | 鄱阳湖、白洋淀 |
冰川湖 | 冰川侵蚀成坑;冰碛物堵塞槽谷 | 五大湖、日内瓦湖 |
岩溶湖 | 碳酸盐类地层溶蚀而成 | 贵州东风湖 |
风成湖 | 风蚀洼地,积水成湖 | 月牙泉 |
2.湖泊的水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1)湖泊水量大小→取决于湖水补给量与排泄量→取决于气候。
(2)湖泊水位季节变化大小→取决于湖水补给方式。
(3)有无结冰期→取决于气温。
(4)补给水源→以什么为主要补给水源。
(5)湖水性质:盐度低→为淡水湖;盐度高→为咸水湖。
(6)含沙量→取决于流域植被覆盖率。
(7)风浪大小→看是受盛行风影响还是受气压带、风带控制。
(8)水质优劣——根据材料推断。
3.不同湖泊的演化
4.湖泊水体更新速度快慢的原因分析
5.湖泊的面积变化—以湖泊萎缩为例分析
| 咸水湖 | 淡水湖 | |
成 因 | 自然 | 全球变暖、蒸发旺盛;降水减少,气候变干 | |
人为 | 引入湖的河水灌溉,使入湖水量减少,水土流失加重,泥沙淤积 | 上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重,泥沙淤积;围湖造田 | |
影响 | ①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变大;②年降水量减少,气候更加干旱;③极端天气、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增大;④生物多样性减少,植被退化;⑤湖岸周围土地盐碱化、荒漠化加剧 | ||
对策 | ①合理利用水资源,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用水量;②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③国家间加强合作,共同应对;④立法保护水资源等。⑤退耕还湖;⑥疏通清淤;⑦节约和合理利用中上游保护植被,减少水土流失 |
6.湖泊的影响
跟踪训练
(2023·山东淄博一模)下图为非洲某区域图,该区域内Z湖在几千年前由外流湖演变为内陆湖,但湖水盐度变化较小。有专家认为,Z湖盐度变化小的原因是有地下排水通道将水盐排泄到B洼地。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Z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面积冬季大夏季小 B.盐度西南高东北低
C.年降水量南多北少 D.北岸人口多于南岸
2.为了证明专家观点,可研究比较Z湖湖水和B洼地地下水的( )
A.密度大小 B.含沙量大小
C.温度高低 D.矿物质成分
(2023·江西重点学校二模)2023年1月,内蒙古呼伦湖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称:呼伦湖面积比十年前扩大了近500平方公里,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呼伦湖是我国北方第一大湖,历史上历经多次扩张和收缩,对湖岸植被优势种的高度、盖度、生物量都有影响。该地区的优势物种从湖边向外依次为碱蓬(嗜盐)、寸草苔(裸露河床优势物种)、芦苇(水生或迎生植被)、羊草、针茅。据此完成3~5题。
3.推测近年来湖泊面积持续增大的可能原因是( )
A.气候变暖冰川融水增多
B.引河济湖退耕还草
C.泉水上涌的补给量增多
D.环境整治植被增多
4.短期内湖泊面积扩大对湖区物种的影响为( )
A.碱蓬增多 B.寸草苔增多
C.针茅高度增加 D.芦苇盖度增加
5.与扩张期相比,收缩期时的呼伦湖流域( )
①盐度减小 ②水质恶化
③沙化加重 ④生物量增多
A. ①④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③
(2023·山东潍坊二模)湖冰是记录湖泊环境变化过程的重要指示因子,湖冰的生消和持续时间直接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图示意新疆五处湖泊概况。据此完成6~7题。
6.五处湖泊中,阿其克库勒湖湖冰完全覆盖期较长的主要原因是( )
A. 面积小 B. 深度大 C. 纬度低 D. 盐度高
7.阿牙克库木湖湖冰完全覆盖期有变长趋势,其直接原因可能是( )
A. 水温变高 B. 面积变大 C. 盐度降低 D. 海拔变高
(2023·湖北十堰4月调研)苏必利尔湖为北美洲最大湖泊。每年湖泊融冰后,会逐渐形成上暖下冷的稳定层结,热量集中在温跃层以上。1976年以来,夏季该湖湖面水温上升约2.5℃,远超该地气温上升幅度。图示意苏必利尔湖的位置。据此完成8~10题。
8.苏必利尔湖夏季湖面水温上升幅度超过气温,与之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
A. 湖泊热容量大 B. 湖水流动性差 C. 融冰时间提前 D. 融雪补给减少
9.苏必利尔湖夏季湖面水温上升,会明显改变湖泊的( )
A. 水量大小 B. 水生生态系统 C. 水质优劣程度 D. 水流运动方向
10.苏必利尔湖升温对五大湖整体影响最大,主要取决于该湖( )
①湖泊形态②所处经度位置③湖泊面积④与其他湖泊的上下游关系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1.(2023·山东德州、烟台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死海(如图)位于东非裂谷带的北端,湖水中富含钾盐等化学物质,湖床上沉积盐层厚达十几米。湖盐化工是死海沿岸地区的重要产业部门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死海面积大幅萎缩,水位下降超过30米,裸露的湖床上常可见深达数米的“地沉坑”(表面盐层溶解后进一步发育形成的地下坑洞)。
(1)用箭头在图中死海两侧画出板块运动的方向,并指出此处板块边界的类型。
(2)从地下水与湖泊水联系的角度,说明死海湖床上“地沉坑”的形成过程。
(3)简要说明湖盐化工对死海及周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