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表集体备课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4878803/1-169669032331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表集体备课教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4878803/1-169669032332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表集体备课教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4878803/1-169669032333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表集体备课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4878803/2-169669032537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表集体备课教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4878803/2-169669032539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表集体备课教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4878803/2-169669032541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表集体备课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4878803/3-169669032627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表集体备课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4878803/0-169669031207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表集体备课教案
展开
学科 | 数学 | 年级 | 五年级 | 备课 教师 |
| 课时安排 | 1 课时 | |||
课题 一个数除以小数的小数除法例4 |
| |||||||||
学习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初步掌握将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转化的数学思想。 |
| 达成评价 | 1.借助商不变的规律把一个数除以小数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2.掌握一个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方法,做到“一看、二移、三算”,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养成善于总结归纳的能力。
| |||||||
先行组织:当除数不是整数时,怎样计算? | ||||||||||
新知建构 | ||||||||||
问题与活动(做什么、怎么做) | 嵌入评价(做到什么程度) | |||||||||
任务一:说一说你是根据什么算出来的?(商不变的规律)什么叫商不变的规律? 导入课题。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计算一个数除以小数的除法。(出示课题) 出示例4: 奶奶编“中国结”,编一个要用0.85米丝绳。用7.65米丝绳可以编几个“中国结”?列式为7.65÷0.85= 任务二: (1)这个除法和我们学过的除法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回答,以前学习的除数是整数,这道题的除数是小数。) (2)如果能把这个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我们就会算了。能不能把它转化成一个数除以整数的除法呢?如果能,该怎样转化?转化后应该怎样计算呢? 学生交流汇报。 方法一:把题中的米改成厘米。 0.85米=85厘米 7.65米=765厘米
方法二:根据商不变的规律,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0倍。 师:这两种方法都很不错,下面我们重点要研究第二种方法。 提问: (1)为什么要把除数和被除数都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呢?(引导学生说出把除数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后,除数就变成了整数,为了使商不变,被除数也要扩大到原来的100倍。) (2)这样转化,竖式该怎样写?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把7.65÷0.85写成竖式,边写转化过程边讲解,并用虚线框起来。
提问:把小数0.85扩大到它的100倍,就是把小数点向什么方向移动几位?(向右移动两位) 教师重新写出7.65÷0.85的竖式,边复述讲解边示范把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及没有用的“0”划去。
(3)归纳小结。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想一想:一个数除以小数,可以先怎样?再怎样? 小结:先把除数扩大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然后再按整数除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
式子很轻松的就能列得出来就是求7.65里面有几个0.85用除法计算。也能够知道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直到除尽为止。
能够联系以前学过的商中间和末尾有零除法。得到的商是不够1的小数,因而要在整数部分写“0”占位。点上小数点后再除。
| |||||||||
迁移运用:先说说下面各题的除数和被除数需要同时扩大到原来的多少倍,怎样移动小数点,再计算 62.4÷2.6 2.38÷0.34 0.544÷0.16 | ||||||||||
成果集成: 一个数除以小数(1)
| ||||||||||
作业设计:
1.计算下面各题。 5.04÷0.28 0.54÷0.18 2.25÷0.45 2.一块长方形菜地的面积是109.02平方米,它的宽是6.9米,长是多少米?
| ||||||||||
学科 | 数学 | 年级 | 五年级 | 备课 教师 |
| 课时安排 | 1 课时 | |||
课题 一个数除以小数的小数除法例5 |
| |||||||||
学习目标 1.掌握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位数不同的情况的计算方法,进一步探究一个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总结计算法则。
2.培养学生利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转化矛盾、解决问题的能力。
|
| 达成评价 | 1.在观察、交流、分析、对比、归纳中,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发展运算的能力。 2.养成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体会你数学的价值,养成乐于反思的学习习惯。 | |||||||
先行组织:当被除数的小数位数比除数的小数位数少的时候该怎么办 | ||||||||||
新知建构 | ||||||||||
问题与活动(做什么、怎么做) | 嵌入评价(做到什么程度) | |||||||||
我们上节课已经对一个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有了一定的了解,那老师现在就来考考大家。 根据商不变的性质填空,并说明理由。 4.68÷1.2=( )÷12 2.38÷0.34=( )÷( ) 5.2÷0.32=( )÷32 161÷0.46=( )÷( ) 任务一:用喜欢的方法计算12.6÷0.28=,把你的想法记录下来。 1.学习例5。 出示例5:12.6÷0.28= 学生尝试计算,发现问题。 提问:想一想这道题该怎样计算?有什么问题? 学生汇报遇到的问题:被除数只有一位小数,除数有两位小数,把被除数12.6和除数0.28同时扩大到100倍时,被除数12.6的位数不够。 小组讨论:当被除数的位数不够时怎么办呢?(在末尾补上“0”)补几个“0”?根据什么来确定补“0”的个数? 引导总结:被除数中只有一位小数,除数中有两位小数,要想把除数变为整数,就要把被除数和除数中的小数点都向右移动两位,也就是使其同时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如果原来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末尾用0补足。所以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了几位,被除数中的小数点也要相应的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时,少几位就补几个。 学生按照上面讨论的方法重新计算12.6÷0.28。 指名学生说说计算过程和方法,教师边复述边板演。
任务一:把下面的算式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算式。 (1)6.3 ÷ 0.03=( )÷ 3 (2)5.58÷ 3.1=( ) ÷( ) (3)8.4 ÷ 3.5=( )÷35 (4)161÷ 0.46=( ) ÷ ( ) 2.即时巩固。 完成课本第29页“做一做”第2题。 3.总结: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小结: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和步骤: 一看:看清除数有几位小数; 二移:把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同时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当被除数位数不足时,用“0”补足; 三算: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方法计算。 4.典例讲析。 计算0.19÷0.03,当商是6时,余数是多少? 方法一 分析:这是一道除数是小数的除法题,计算时把它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计算。转化时,被除数0.19和除数0.03要同时扩大到原来的100倍。根据商不变的性质,可知此时商的大小不变,但余数要同时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因此,要把竖式中所得余数再缩小到原来的,就能求出原式的余数。 解:0.19÷0.03=6……0.01
余数是0.01。 方法二 分析: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被除数-商×除数”。已知被除数是0.19,除数是0.03,商是6,根据上述数量关系可以求出余数。 解:6×0.03=0.180.19-0.18=0.01 总结:1.在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商的大小不变,但是余数也随着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要求原余数,就是求新余数(即竖式中余数)的110、1100…… 2.求小数除法算式中的余数,也可以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
分析:这是一道小数除法题,按照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计算。除数中有14位小数,应把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点同时向右移动14位,而被除数中只有13位小数,被除数的小数位数不够,用“0”补位,原式就转化为6250÷25。
【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29页“做一做”中第1题。 分四组做,每组2道小题,4名同学板演,2名同学讲算理。 2.完成教材第30页练习七第5题。 独立完成后交流。 【课堂小结】 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小结:计算被除数的小数位数比除数的小数位数少的小数除法时,同时将被除数与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被除数的小数位数不够,少几位就在被除数末尾补几个“0”。 |
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时,小数点向右移动的位数由除数来决定。除数移动几位,被除数也要移动几位。
根据商不变的性质,掌握“一看”、“二移”、“三算”的计算算理。
| |||||||||
迁移运用:小马虎在计算一个数除7.2时,把商的小数点向左点错了一位,结果是0.24,原除法算式中的除数是多少? | ||||||||||
成果集成: 一个数除以小数(2) 例5:12.6÷0.28=
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和步骤: 一看:看清除数有几位小数; 二移:把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同时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当被除数位数不足时,用“0”补足; 三算: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方法计算。
| ||||||||||
作业设计: 1.根据5406÷53=102,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商。 (1)540.6÷5.3= (2)54.06÷0.53= (3)5.406÷0.053= (4)54060÷530=
2.判断下列各式得数是否相等,说明为什么。 (1)5.04÷0.6与50.4÷6 (2)0.84÷0.28与84÷28 (3)319.4÷0.05与3194÷5 (4)0.224÷0.04与224÷4 3.下面的计算对吗?如果不对,错在哪儿?
| ||||||||||
学科 | 数学 | 年级 | 五年级 | 备课 教师 |
| 课时安排 | 1 课时 | |||
课题 求商的近似数例6 |
| |||||||||
学习目标 1.能理解商的近似数的意义。 2.掌握小数除法计算中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 3.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求近似数。
|
| 达成评价 | 1.能结合实际情况用“进一”法或“去尾”法取商的近似数。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多角度思考问题,灵活地取商的近似数 | |||||||
先行组织:当计算小数除法,除得的位数相当多时,我们要求商的近似数,知道四舍五入法 | ||||||||||
新知建构 | ||||||||||
问题与活动(做什么、怎么做) | 嵌入评价(做到什么程度) | |||||||||
1.学习例6。 出示例6情境图,观察图,弄清题意。 爸爸给王鹏新买了1打(12个)羽毛球,一共用了19.4元,1个大约多少钱? 任务一:尝试解决问题,可以写一写、算一算,求出每个羽毛球大约多少钱?把思考的过程记录下来。 师生共同分析: 列式:19.4÷12 当学生除不尽时,组织讨论: (1)你遇到了什么问题?(除不尽)你除出来的结果是多少? 板书:19.4÷12=1.6166666… (2)那一个羽毛球的价钱到底是多少呢?这个1.6166666…到底是多少钱?是不是我们就没办法定出一个羽毛球的价钱呢?你们准备怎么给这一个羽毛球定价,为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听取学生的意见。讨论结束后,各小组成员发表意见。 意见1:羽毛球的定价是1.6元。因为1.6元比较接近1.616666…元。 意见2:羽毛球的定价是1.61元。因为货币最小面值是“分”,把“分”后面那些“6”去掉了就行。 意见3:羽毛球的定价是1.62元。因为1.616666…用“四舍五入”法保留到“分”,也就是保留两位小数是1.62。 意见4:羽毛球的定价是2元。因为这样比较方便给钱,保留整数就好了。 师:同学们都想得不错,这么多定价,你觉得哪个更合适?为什么? 小结:定价1.62最接近准确价格,最合适。
任务一:尝试解决问题后,根据要求试做下面的题,并把思考的过程记录下来。
2.探究求商的技巧。 出示探究题:计算48÷23(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学生尝试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汇报,展示几个同学的计算结果及过程。 提问:你认为哪种算法比较简便?为什么? 小结:第二种方法比较简便,因为保留两位小数只要计算到第三位小数就够了。 提问:如果把题目改改,要求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三位小数,保留九位小数呢?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出你的发现? 总结:求商的近似数时,计算出的数中的小数位数要比要求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 3.即时巩固。 课本第32页“做一做”。 请3名同学板演,让板演的同学说一说是怎样做的。 4.与积的近似数的求法进行比较。 结合例题与复习题,比较求商的近似数和求积的近似数的异同点。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 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教师综合学生的发言总结出求商的近似数和求积的近似数的异同点: 相同点:都按照“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 不同点:取商的近似数只要计算时比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除出一位就可以了;而取积的近似数时则要计算出整个积的数以后再取近似数。 5.典例讲析。 用7、3、9、0和小数点组成不同的小数,其中哪些小数四舍五入后的近似值为4?哪些小数四舍五入后的近似值小于1? 分析:由题意可知:(1)近似值为4的小数,其整数部分一定为3,且要经过“五入”方可取值为4,所以该小数的十分位可能是7,也可能是9。 (2)近似值小于1的小数,0必须放在整数部分,且要经过“四舍”后方可取值为0(0<1),所以该小数的十分位不可能是7或9,只能是3。 解:近似值为4的小数有3.790,3.709,3.907,3.970。近似值小于1的小数有:0.379,0.397。 总结:已知近似数,确定准确数的取值范围,一定要看准近似数是精确到哪一位,准确数必须要考虑该数位下一位上的数字。
|
“大约”说明算式可能除不尽或商的小数位数过多,商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求商的近似数时,先看要求保留几位小数,再计算到比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然后将最后一位上的数字“四舍五入”。
| |||||||||
迁移运用:一支铺路队铺一段公路。上午工作3.5小时,铺了164.9米;下午工作4.5小时,铺了206.7米。这支铺路队是上午铺得快还是下午铺得快? | ||||||||||
成果集成: 商的近似数 例7:19.4÷12= ___(元)
| ||||||||||
作业设计:
(1)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48÷2.3 1.55÷3.8 7.09÷0.52 (2)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3.81÷7 246.4÷13 5.63÷6.1 2.数学书第37页第8题 | ||||||||||
学科 | 数学 | 年级 | 五年级 | 备课 教师 |
| 课时安排 | 1 课时 | |||
课题 循环小数 例7、例8 |
| |||||||||
学习目标 1.通过求商,使学生感受到循环小数的特点,从而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了解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2.理解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意义,扩展数的范围。 3.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及敢于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
| 达成评价 | 1.能理解“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意义。通过求商,使学生感受到循环小数的特点,从而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了解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其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抽象和概括的能力。 | |||||||
先行组织:当计算小数除以整数时整数部分不够商1要怎么办?除到被除数的小数末尾还不能除尽要怎么办? | ||||||||||
新知建构 | ||||||||||
问题与活动(做什么、怎么做) | 嵌入评价(做到什么程度) | |||||||||
师:同学们,我给你们讲一个故事,欢迎吗?好,那你们可要认真听哟! 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两个和尚,有一天,大和尚给小和尚讲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两个和尚,有一天,大和尚给小和尚讲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两个和尚…… 师:同学们,老师的故事讲得好吗?你发现了什么?(讲得不太好,在重复同一个内容)谁能根据这个故事的特点继续往下讲。 让几个学生继续讲这个重复的故事。 提问:像这样重复下去,这个故事讲得完吗?(永远讲不完)这种不断重复的现象你还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见过? 学生汇报。 (1)一个星期七天重复出现。 (2)太阳东升西落。 (3)一年四季交替出现。 …… 师:大家很善于举一反三,生活中像这种“不断重复出现”的现象有很多,我们把这种“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现象还可以叫做“循环现象”。你能用我们学习过的词语描述一下这种现象吗? 学生汇报:周而复始,日复一日,潮起潮落,冬去春来…… 师:生活中有很多循环现象,数学中也有循环现象。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 【新课讲授】 任务一:根据信息,列算式计算,并把思考的过程记录下来。 1.学习例7。 出示例7情境图。 学生观察图,弄清图意后,列式:400÷75 师:请同学们用竖式计算这个算式,看在计算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 发现:(1)余数重复出现“25”; (2)商的小数部分重复出现“3”; (3)继续除下去,永远除不完。 老师带领学生验证
师:刚才我们发现了这个算式的三个特点,下面我们探讨一个问题:为什么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它和每次出现的余数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发现:当余数重复出现时,商就要重复出现;商是随着余数重复出现才重复出现的。 师:猜想一下,如果继续除下去,商会是多少?(学生说出:如果继续除下去,只要余数出现25后,它的商也可以出现3。) 我们怎样表示400÷75的商呢?(引导学生说出:可以用省略号来表示永远除不尽的商。) 教师随学生板书:400÷75=5.333… 讲解:我们所说的重复也叫做循环,像5.33…这样小数部分有一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的小数,就是循环小数。 任务二:先计算,再观察它们商的特点。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28÷18 78.6÷11 学生独立计算,然后汇报展示。 板书:78.6÷11=7.14545…
提问:比较这两个算式的商,也就是5.333…和7.14545…,你觉得这两个小数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说出5.333…是从小数的第一位起不断重复出现数字“3”,而7.14545…是从小数第二位起开始不断的依次重复出现数字“4”和“5”。 讨论:你觉得这样的算式除到哪一位就可以不除了?(引导学生说出:只要余数重复了,就可以不除了。)为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因为像这样的算式,余数循环,商也会跟着循环。) 师:像5.333…和7.14545…这样的小数都是循环小数,你能写几个像这样的循环小数吗? 观察这些小数,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点?(引导学生说出:都是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都有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 任务三:阅读数学书34页的这部分内容,并把你认为重要的内容画下来。
3.学习简便记法,认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教师介绍:这些循环小数还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来写:5.33…=5.、7.14545…=7.1,这就是用循环节表示循环小数。请阅读第34页材料。 4.即时巩固 师:请同学们计算15÷16和1.5÷7。 学生计算后,教师提问: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讲解:像这样两个数相除,如果得不到整数商,所得到的商可能会有两种情况,你知道是哪两种吗?(引导学生说出:一种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一种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 教师介绍: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循环小数属于无限小数。 请同学们写几个有限小数,再写几个无限小数。 【课堂作业】 1.是循环小数的在( )里打“√”。 3.5555…( ) 2.50909( ) 3.1415926…( ) 8.24626…( ) 0.364364( ) 4.01230…( ) 2.用简便方法表示下面的循环小数。 0.4242…( ) 2.737373…( ) 1.61666…( ) 3.24572457…( ) 8.0060606…( ) 7.144144…( ) 【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新知识?你还有什么收获?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循环小数的特点,理解了循环小数的概念,掌握了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
在进行除法计算时,有些算式不但除不尽,而且余数不断重复出现,使得商中的某些数字也不断重复出现,此时商的小数部分是无限的,便产生了循环小数。
虽然除不尽,但是商是精确数,因此要用“=”连接。 | |||||||||
迁移运用:两个数相除,如果不能得到整数商,所得的商会有几种情况 28÷16=1.75 400÷75=5.333… 4.48÷3.2=1.4 78.6÷11=7.14545…
| ||||||||||
成果集成: 循环小数
| ||||||||||
作业设计:
1.555…… 1.746746…… 0.105353……
2.29÷1.1 153÷7.2 23÷3.3
| ||||||||||
![数学口算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