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测量》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6-9的乘法口诀》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好玩》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除法》教案
展开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除法》 第1课时 长颈鹿与小鸟 | |||
课题 | 长颈鹿与小鸟 | 课型 | 新授课 |
教材分析 | 《长颈鹿和小鸟》这节课是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除法”的第一课,是在本册“分一分与除法”的基础上的后续教学,在这之前,学生对除法的意义已有了初步的体会,会用2—9的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会用2—5的乘法口诀口算表内除法。本节课通过长颈鹿给小鸟准备房子的情境,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用6-9乘法口诀求商,进一步让学生体会除法的意义,感受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 ||
学情分析 | 学生已有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能够体会乘法与除法间的联系。所以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不难,但是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需要加强,所以本节课重在学生语言表达的训练。同时加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提出问题的能力。 | ||
教学策略 | 在教学时,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重点是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就是能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及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的能力。通过学习,使学生获得学习数学的成功体验。 | ||
教学内容 |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 教科书第90-92页 | ||
教学目标 | 1. 结合提出并解决除法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并掌握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2. 熟练用乘法口诀进行表内乘除法的口算。 | ||
教学重点 | 能比较熟练地运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 | ||
教学难点 | 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 ||
教学准备 | 课件 | ||
课时安排 | 1课时 | ||
教学环节 | 导学案 | ||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每年到了冬天,小鸟们就要飞回南方过冬了,森林里的小动物纷纷忙着为小鸟们准备房子,今天我们就要来解决小动物给小鸟准备房子的相关问题。(板书:解决问题) 瞧,这是长颈鹿为小鸟们设计的房子。 | ||
二、探究新知,经历过程 | 1. 长颈鹿要准备几间房子? 师:大家可以画图,根据乘法表或乘法口诀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交流汇报。 生1:我是用画图来解决问题的。我先画了42个小圆圈表示42只小鸟,然后每6只小鸟圈在一起表示每6只小鸟住一间房子,这样一共分了7组,所以需要准备7间房子。 生2:我是用表格记录的。1间房子住6只小鸟,2间房子住12只小鸟,3间房子住18只小鸟……7间房子住42只小鸟,所以需要准备7间房子。 生3:我是借助乘法口诀计算的。因为每6只小鸟住一间房子,42里面有几个6就需要准备几间房子,“六七四十二”,所以需要准备7间房子。 …… 只要学生说的合理就要给予肯定,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师:在这么多的方法中,你觉得用哪种方法解决问题最好,就可以选用哪种方法。 2. 一共有63块小木板,可以造几间房子? 师:用你喜欢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吧! 生:造一间房子需要7块小木板,求用63块小木板可以造几间房子,就是求63里面有几个7,用除法计算,63÷7=9(间),所用的口诀是“七九六十三”。 3. 还有几间空房子?还能住几只小鸟? 师:经过刚才的计算我们知道可以造9间房子,而只需要准备7间房子。那还有几间空房子? 生:9-7=2(间),还有2间空房子。 师:这2间空房子可以住几只小鸟?怎样列式呢? 生:每6只小鸟住一间房子,2间房子可以住6×2=12(只)小鸟。 师:把我们刚才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小组里说一说。 学生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 ||
三、达标检测 | 1、 2、 3、 4、 | ||
四、课堂小结 | 运用除法计算时,先看除数是几,就想几的乘法口诀。 | ||
五、教学板书 | 长颈鹿与小鸟 6×2=12(只)
| ||
六、教学反思 | 《长颈鹿与小鸟》是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第一课时。本节课再现了第七单元中“小熊开店”探索与交流除法各种运算方法的过程,在学生已经学会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及其应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算法。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解决课本90页的三个问题: 在解决“长颈鹿要准备几间房子?”这个问题的环节中,给学生充分时间,让学生自己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由于有“小熊开店”一课学习的经验,大部分孩子能用不同方法找出42里有7个6,所以要准备7间房子。通过交流比较,学生深深体会到“用乘法口诀求商”比较简单、快捷、准确,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长颈鹿用63块小木板造了几间房子?”这个问题在解题思路上和第一个问题相同,所以学生很容易列出算式,利用“用乘法口诀求商”这个方法很容易求出“造了9间房子”。 第三个问题“还有几间空房子?还能住几只小鸟?”学生在独立解答的过程中有困难,应该先集体交流,让学生充分理解题意后再独立完成。在这个环节上考虑问题有欠缺,没有处理好,以后在备课上要下狠功夫。 练习题围绕本节课的重点“用乘法口诀求商”来设计,反复巩固用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算法。
|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除法》 第2课时 长颈鹿与小鸟 | |||||||||||||
课题 | 长颈鹿与小鸟 | 课型 | 新授课 | ||||||||||
教材分析 | 《长颈鹿和小鸟》这节课是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除法”的第一课,是在本册“分一分与除法”的基础上的后续教学,在这之前,学生对除法的意义已有了初步的体会,会用2—9的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会用2—5的乘法口诀口算表内除法。本节课通过长颈鹿给小鸟准备房子的情境,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用6-9乘法口诀求商,进一步让学生体会除法的意义,感受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 ||||||||||||
学情分析 | 学生已有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能够体会乘法与除法间的联系。所以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不难,但是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需要加强,所以本节课重在学生语言表达的训练。同时加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提出问题的能力。 | ||||||||||||
教学策略 | 在教学时,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重点是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就是能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及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的能力。通过学习,使学生获得学习数学的成功体验。 | ||||||||||||
教学内容 |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 教科书第90-92页 | ||||||||||||
教学目标 | 1. 结合提出并解决除法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并掌握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2. 熟练用乘法口诀进行表内乘除法的口算。 | ||||||||||||
教学重点 | 能比较熟练地运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 | ||||||||||||
教学难点 | 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 ||||||||||||
教学准备 | 课件 | ||||||||||||
课时安排 | 1课时 | ||||||||||||
教学环节 | 导学案 | ||||||||||||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 同学们,今天大象伯伯带领小松鼠们来玩游戏,大家快来帮他们分一分组吧。(出示91页主题图)大家能发现什么数学信息吗? | ||||||||||||
二、探究新知,经历过程 | 生:图上共有18只松鼠。 师:对了。那么可以分成几组?每组有几只?我们先从分两组开始试一试。一共有18只,分成两组的话,每组有几只?说一说你的想法 生:可以想2的乘法口诀,二九十八,所以每组是8只。 师:很棒,以此类推,分3组,可以列除法算式18÷3=6只;分4组列式为18÷6=3只;分9组就是18÷9=2只。
从表格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当被除数不变时(18),除数越大商就越大,除数越小,商就越大。 同学们,我们再来看看方框里最大能填几的问题。4×<25 ×3<20 来看第一个,我们从1开始一个一个试:4×1=4 4×2=8 4×3=12 4×4=16 4×5=20 4×6=24 4×7=28 因为4×7=28比25大,所以不符合题意,只能选1,2,3,4,5,6,而这里面最大的就是6,所以最大填6. 同样的道理,来看第二个,一个一个来试试。1×3=3 2×3=6 3×3=9 4×3=12 5×3=15 6×3=18 7×3=21 21大于20,只能填1,2,3,4,5,6,这里面最大的是6,所以只能填6. 你们学会了吗?下面老师可是要考考大家喽! | ||||||||||||
三、达标检测 | 1、 2、
3、 4、
5、( )里最大能填几?
8×( )<70 6×( )<29 9×( )<50 ( )×9<55 ( )×7<65 ( )×5<48
6、 7、 8、 | ||||||||||||
四、课堂小结 | 计算括号里最大或最小能填几时,可以用乘法找到括号里符合条件的数,再从这些数里找到最大或最小的数 。 计算括号里最大或最小能填几时,也可以看除数是几,就想几的乘法口诀,根据乘法口诀找到符合条件的数。
| ||||||||||||
五、教学板书 | 最大能填几 | ||||||||||||
六、教学反思 | 单独把这一节课拿出来讲解,主要是让学生在已经学会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及其应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算法。同时学会最大能填几的问题。同样思考这样的问题首先也是利用乘法口诀,所以熟练掌握乘法口诀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
练习题围绕本节课的重点“用乘法口诀求商”来设计,反复巩固用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算法。
|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除法》 第3课时 农家小院 | |||
课题 | 农家小院 | 课型 | 新授课 |
教材分析 | 今天我所要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9单元除法中第2课时内容——《农家小院》。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乘法口诀求商后的一节综合练习课。情境中呈现了大量的数学信息启发学生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并解决有关乘法,除法的实际问题,为每个学生提供更多的主动提出问题,主动参与的机会。从而,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 ||
学情分析 | 本节课要求学生能比较熟练地利用表内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节综合练习课,学生的年龄小,汉字书写速度较慢,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当信息量大时,学生有条理收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 ||
教学策略 |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依据数学课程标准的精神,在教学时我采用创设情境,引导探究式的教法。 | ||
教学内容 |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 教科书第93-94页 | ||
教学目标 | 1. 结合具体情境,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应用意识。 2. 通过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乘除法的意义,感受数量关系中蕴含的数学规律。 3. 熟练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表内乘除法的口算。 | ||
教学重点 | 进一步体会乘除法的意义,感受数量关系中蕴含的数学规律。 | ||
教学难点 |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 ||
教学准备 | 课件 | ||
课时安排 | 1课时 | ||
教学环节 | 导学案 | ||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 师:同学们,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农家小院里到处都是丰收的景象,你们想去看看吗? 课件出示:教材第93页情境图。 师:从这幅农家小院的图中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可能会说: ·笑笑说今年结了20个南瓜。 ·我知道了每筐能装4个南瓜。 ·我知道了青椒的高度是7厘米,黄瓜的高度是35厘米。 ·我还知道摘了54个柿子,每盒装6个。 ·小院里还有玉米和小兔子。 …… 师:你们了解的信息真不少,都说明了这是一个丰收年! | ||
二、探究新知,经历过程 | 1. 提出问题。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可以用乘法或除法解决的问题? 生1:墙上挂着多少根玉米? 生2:54个柿子,每盒装6个,需要装几盒? …… 鼓励学生找对信息提出问题。 2. 解决问题。 (1)师:同学们仔细看看到底墙上挂着多少根玉米呢?谁愿意列式计算呢? 生:墙上的玉米共有6串,每串有8根,求一共有多少根玉米,就是求6个8是多少,用乘法计算,8×6=48(根)。 师:讲解得很清楚,并且告诉我们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2)师:54个柿子,每盒装6个,需要几个盒子?谁能给大家讲一讲呢? 生:54个柿子,每盒装6个,求需要几个盒子,就是求54里面有几个6,用除法计算,54÷6=9(个)。 师:你们知道了吗?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 (3)师:同学们再仔细看看,一共有几只兔子,兔子边上有几个笼子?如果这些兔子住在笼子里,平均每个笼子住几只兔子? 生:小院里有12只兔子,4个笼子,要把这些兔子平均放到笼子里,就是平均分,也用除法计算,12÷4=3(只)。 师:是啊,平均分的时候也用除法计算。 (4)师:如果每筐装4个南瓜,这些南瓜需要装几筐? 生:今年一共结了20个南瓜,每筐装4个,求需要装几筐就是求20里面有几个4,用除法计算,20÷4=5(筐)。 师:又是一道计算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问题,用除法计算。 (5)师:谁能告诉老师黄瓜的高度是青椒的几倍?该怎么计算呢?你是怎么想的? 生:黄瓜高35厘米,青椒高7厘米,求黄瓜的高度是青椒的几倍,用除法计算,即35÷7=5。 3. 小结。 师:同学们,你们发现都有哪些问题可以用除法计算? 生: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平均分的时候用除法计算;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师:什么情况下用乘法计算呢? 生: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也用乘法计算。 【设计意图:在具体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数学模型,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
三、达标检测 | 1、
2、
3、
4、 5、 6、
| ||
四、课堂小结 | 算除法,想乘法,口诀缺啥就商啥。
| ||
五、教学板书 |
农 家 小 院 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也用乘法计算。
| ||
六、教学反思 | 本节课是本册教本的最后一节新授课,是在学生掌握了9以内乘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对在具体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解惑等方法正确列式解答,并能说出列式的理由。 在授课中,学生的参与面有点小,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力争给每一个学生都留有充分的展示时间,畅谈自己的解题见解,鼓励算法的多样化。 收集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是我们数学学习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思考过程,我们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还要用到这种过程,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我们还复习了乘法和除法的意义。希望同学们能记住今天学习的内容,运用到今后的学习中去。
|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除法》 练习七 | |||
课题 | 练习七 | 课型 | 新授课 |
教材分析 | 本单元的标题是“除法”,除法与乘法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除法关联着“倍”的意义,除法又以乘法口诀为最基本的口算工具。本单元综合了除法的这些特征与联系,所以,本单元也是本册教材在“数与代数”领域的一次复习与提高。本单元包括“长颈鹿与小鸟”“农家小院”和 “练习七”3节。分别复习除法的意义,学习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强调乘除法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理解乘除法的内在联系,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同时,进一步熟练用乘法口诀进行表内乘除法的口算,为今后学习多位数的乘除法打好基础。 | ||
学情分析 | 本单元是本册教材“数与代数”部分的最后一个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对除法意义有初步的体会,会用2~9的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和用2~5的乘法口诀口算表内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 ||
教学策略 | 1. 强调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在获得对数学的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 2. 重视估算的策略,认识估算的价值。 3. 设计丰富多样的练习活动,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巩固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 ||
教学内容 |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 教科书第95-96页 | ||
教学目标 | 1. 进一步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进行表内乘除法的口算方法。 2. 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乘除法联系的体会。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
教学重点 | 运用乘法口诀计算乘除法。 | ||
教学难点 |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 ||
教学准备 | 课件 | ||
课时安排 | 1课时 | ||
教学环节 | 导学案 | ||
一、创设情境。 | 师:本单元我们主要是学习“除法”的相关知识,说说你学会了什么,学生可能会说: ·我知道了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 ·我知道了平均分的时候用除法计算。 ·我知道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我知道了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也用乘法计算。 ……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这段时间所学知识点,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建构知识网络。】 | ||
二、探究新知,经历过程 | 师:同学们,我们下面来通过练习题回顾一下我们所学的内容: 课件出示:教材第95页第1题。 师:说说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生1:我知道有54个青苹果。 生2:我知道这些苹果要6天吃完,每天吃的一样多。 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来解答每天可以吃几个的问题吗?在小组里一起交流并解决问题。 学生在小组里互相提问题并共同解决问题;教师巡视指导,了解不同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重点引导学生学会选择相应的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生:54÷6=9(个),计算的时候想乘法口诀六九五十四。 师:非常棒,我们来看第二幅图,谁来说一说怎样来解答? 生:也就是求54里有几个6,用除法计算。54÷6=9(个) 师: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好。 只要学生提出的问题合理就要给予肯定、鼓励。 师:我们再来看第2题,一共有24元,要给兴趣小组的同学买奖品,只买一种奖品,分别能买多少呢? 生:钢笔3元,一共有24元,也就是求24里面有几个3,用除法,结果是8个。 师:很好,计算的时候要想3的乘法口诀。请同学来计算买其他的奖品分别需要多少钱。 学生计算,老师巡视,组织交流,说想法。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做第三题。这样的题谁来说说怎么做呢? 生:应该看乘数是谁,就想谁的乘法口诀,只要乘的的结果小于或大于要比较的数就行,然后在选出的数中找出最大的。 师:你说的很好,看来我们掌握了这个比较容易出错的题型了,下面我们就进入练习吧。 学生做,老师组织汇报。
【设计意图:从具体情境出发,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乘法和除法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 ||
三、达标检测 | 1、 2、
3、
| ||
四、课堂小结 | 1.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 ||
五、教学板书 | 练 习 七 ·6根跳绳多少元? 5×6=30(元) ·5个皮球多少元? 9×5=45(元)
| ||
六、教学反思 | 1. 教师要善于引导、发现学生提出好的问题,让大家借鉴,开阔数学视野,提高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什么是好问题呢?就是尽可能充分地利用情境中的数学信息,提高问题的综合性。对学生提出的比较复杂的数学问题应给予肯定和鼓励,可以不要求学生列式,但可以让他们交流想法。 2. 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实际上是对问答双方都提出了理解情境中数量关系的要求。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也可以说生活中处处有数量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