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优质课件ppt
展开NEW COURSE GUIDANCE
带你认识霍乱霍乱是一种由霍乱弧菌引起的传染病,简单说来,就是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这种细菌通常生活在咸和温暖的水域中,比如河流的入海口以及沿海地区的水域。人们在饮用到受到细菌污染的水源,或者吃了受到细菌污染的食物后,感染到了霍乱弧菌,比如生的海鲜。霍乱的对人类的影响霍乱的历史由来已久,但却在19世纪出现了大流行性的暴发。尽管现在人们已经控制住它,但每隔若干年,霍乱都会暴发一次。至今已出现过七次全球霍乱大流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每年霍乱感染1.3-4百万人,致死人数有2万到14万左右。
感染者主要表现为腹泻、呕吐、排“米泔样便”,严重休克者可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病高峰期为夏季,潜伏期多为5天。疾病最严重时,每小时失水量可高达1升,由于大量水分和电解质丧失而导致失水,代谢性酸中毒,低碱血症和低容量性休克及心率不齐和肾衰竭,如未经治疗处理,病人可在12~24小时内死亡,死亡率高达25%~60%,但若及时给病人补充液体及电解质,死亡率可小于1%。
苍蝇等媒介把病菌带到食物
据伍连德《中国霍乱流行史略及其古代疗法概况》记载:“自一八二零年英国用兵缅甸,一旦霍乱流行,直由海道经缅甸达广州,波及温州及宁波两处,以宁波为剧。次年,真性霍乱遂流行于中国境内,由宁波向各埠蔓延,直抵北平、直隶、山东等省。一八二六年夏由印度传入中国。又自一八四零年由印度调入英印联军,遂造成第三次之霍乱流行”。
在清代,以光绪十年(1888年)流行最盛。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局数据显示,2012年-2021年中国霍乱报告发病266例,死亡1人。2021年霍乱报告发病5例。
《河南防疫实录》记载,1919年,河南省霍乱感染了47县, 185251人染病,其中46947人因此丧命。
《上海卫生志》记载,1946 年的这次霍乱流行,共发病4415例,共计死亡353人。死亡率将近8%
《西北文化日报》报道的修改数据表示陕西省34个县,患霍乱疫情人数达到254857人,死亡人数共计102353人。
全球霍乱七次大流行疫情
第一次大流行1817年-1823年印度-亚洲-地中海沿岸。
第二次大流行1827年-1837年印度-俄罗斯-东欧-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美洲。
第三次大流行1846年-1859年阿富汗-中亚-阿拉伯-欧洲-北美-亚洲。
第四次大流行1863年-1879年地中海-欧洲-东非-美洲-亚洲。
第五次大流行1881年-1896年地中海-欧洲-东非-美洲-亚洲。
第六次大流行1899年-1923年印度-地中海-亚洲-俄罗斯-欧洲。
第七次大流行1961年-至今印度尼西亚-亚洲-中东-非洲-欧洲。
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重钢股份公司炼钢厂炼钢炉前的温度起码超过了100℃。
“黑河好八连”的战士在哨位上站岗执勤。地处中俄边境的黑龙江黑河市气温为零下35℃ 。
人无论是在冰天雪地还是在炼钢炉前体温都是37℃左右,具体是为什么?大量出汗或者严重的腹泻时,需要及时的补充含盐的水,这又是因为什么?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很多人都听过“女人是水做的”这句话,但事实上,成年女性的体液量通常占体重的50%,而成年男性的体液量与体重的比例大多是2:3,所以与女性相比,男性体内的含水量更高,也就是说“男人更是水做的”。
体液概念人体内的液体由水及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有机物一起构成,统称体液。
细胞外液是指人体内存在于细胞外的体液。主要包括组织液(组织间隙液的简称)、血浆(血液的液体部分)和淋巴、脑脊液等。占体液总量的1/3。
细胞内液是指人体内存在于细胞内,其化学组成和含量直接影响细胞代谢与生理功能的体液。主要包括细胞核、细胞质、细胞器中的流体。约占体液的2/3(约占体重的40%)。
血浆存在于血管中,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血浆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呈淡黄色液体。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组织液是存在于组织细胞问隙的液体,又叫组织间隙液。它主要由血浆通过毛细血管壁渗出到细胞间而形成,大部分物质能够被重新吸收回血浆。组织液为细胞提供营养物质,细胞的代谢产物也透过细胞膜进入组织液。组织液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淋巴液存在于淋巴管中,它是由一部分组织液经毛细淋巴管壁进人毛细淋巴管而形成的。淋巴液在淋巴管中流动,经过淋巴结等淋巴器官,并最终汇入血浆。淋巴液中有大量的淋巴细胞等,可以协助机体抵御疾病,淋巴液就是巴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血浆ld plasma
组织液issue fluid
淋巴液ymph fluid
血浆(bld plasma)
血清与血浆的区别,主要在于血清不含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能转换成纤维蛋白,具有凝血作用。
(1)水和无机盐。(2)消化吸收后的营养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等。(3)细胞代谢产生的物质:如尿素,二氧化碳等。
(4)血浆蛋白:如纤维蛋白原,抗体等。(5)经血液运输的各种激素。(6)电解质:血浆中的电解质由阳、阴离子组成。阳离子主要为钠离子,阴离子主要是氯离子。
(1)水:含量最多。如血浆中含90%~92%的水。(2)气体:氧气、二氧化碳、一氧化氮等。(3)无机离子:Na+、Cl-、K+、Ca2+、HCO3-、HPO42-等。
(4)有机化合物:脂类、氨基酸、葡萄糖、核苷酸、维生素等。(5)调节生命活动的各种激素:胰岛素,性激素等。(6)细胞代谢废物:二氧化碳、尿素等 。
组织液的特点细胞浸润在组织液中,可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是普通细胞进行代谢的必要条件。此外,组织液还可对细胞产生缓冲和保护作用。绝大部分组织液呈凝胶状态,不能自由流动,不会因重力作用流到身体的低垂部位。但凝胶中的水及各种溶质分子不受阻碍,可与血液和细胞内液进行物质交换。
脚起了水泡,也就是足步摩擦性的水疱,主要是因为走路走多了造成的水泡,或者鞋脚不合适造成的水泡,实质为组织液局部聚集。
淋巴系统(lymphatic system)作为脉管系的一组成部分,由淋巴细胞、淋巴管、淋巴结及一些非淋巴结的淋巴组织或器官(如扁桃腺、脾脏及胸腺)所构成。淋巴腺的主要功能是过滤并对抗外来入侵的病毒及细菌,另外也制造淋巴球。淋巴球属于白血球的一种,它负责身体的免疫功能,人受伤以后组织会肿胀,要靠淋巴系统来排除积聚的液体,恢复正常的液体循环。
内环境概念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通过动态的有机联系,共同构成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为了区别于个体生活的外界环境,人们把这个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作内环境( internal envirnment )。
为什么说细胞外液是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
细胞外液是指存在于细胞外的体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等。血细胞直接生活在血浆中,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在组织液中,大量淋巴细胞直接生活在淋巴液中。由此可见,细胞外液是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
当血浆流经毛细血管时,和一切能够透过毛细血管壁的物质可以在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出,进入组织细胞间隙成为组织液,绝大多数的组织液在毛细血管静脉端又可以重新渗入血浆中。少量的组织液还可以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液,淋巴液经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中。
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之间有说明内在联系?
人体细胞外液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液等构成,它们虽然分布在人体不同部位(血浆位于血管内,组织液分布于组织细胞之间,淋巴液分布于淋巴管),但基本化学成分相同,并且彼此紧密联系,共同构成人体细胞生活的内环境。由此可见,全身的细胞外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为什么说全身的细胞外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研究表明,血浆中约90%为水;其余10%分别是:蛋白质(7%~9%),无机盐(约1%),以及血液运输的其他物质,包括各种营养物质(如葡萄糖)、激素、各种代谢废物等。组织液、淋巴液的成分和各成分的含量与血浆的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液中蛋白质含量很少。
血液运输的其他物质 少量
(1)水和无机盐:正常人血液含水77%~81%。无机物主要以电解质为主,重要的阳离子有Na+、K+、Ca2+、Mg2+等;重要的阴离子有Cl-、HCO3-、HPO42-等。(2)血浆蛋白质:人血浆内蛋白质总浓度大约为70~75g/L。既有单纯蛋白质又有结合蛋白。(3)非蛋白质含氮物质:包括尿素、尿酸、肌酸、肌酸酐、氨和胆红素等,它们中的氮总称为非蛋白氮(NPN)。(4)不含氮的有机化合物:包括糖类、脂类、小分子有机酸等。
主要阴离子: Cl-、HCO3-、HPO42-主要阳离子: Na+、K+、Ca2+、Mg2+主要的微量元素: Cu2+、Zn 2+ 、 Fe 2+、I- 、 Mn2+、C (VB12中的元素 )
它们主要存在于有机化合物的分子中,维持血浆渗透压、离子平衡、神经肌肉的兴奋等。
参与物质运输的蛋白质:血清白蛋白、脂蛋白(运输脂类等)、结合珠蛋白(运输血红蛋白)、转铁蛋白(运输铁)等。参与免疫系统和补体系统的蛋白质:免疫球蛋白、各种补体。参与血液凝固系统和血栓溶解系统的蛋白质: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血纤维蛋白溶酶系统等。与炎症有关的蛋白质:激肽酶、激肽释放酶原等,多数是酶或功能蛋白质的前体物质和酶的抑制物质等。它们复杂地掺合在一起,调节和维持着机体的供能。此外,作为整个血浆蛋白质来说,它具有维持渗透压、PH和营养源的作用。
主要指血液中的血球蛋白质以外的蛋白质,占血浆重量的7%~8%。
血液中除蛋白质以外的含氮物质,主要是尿素(urea ) 、尿酸( uric acid ) 、肌酸( creatine ) 、肌酐( creatinine ) 、氨基酸、氨、肽、胆红素(bilirubin )等,这些物质总称为非蛋白含氮化合物,而这些化合物中所含的氮量则称为非蛋白氮。
尿素、肌酐、尿酸和肌酐清除率可作为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指标,尿酸水平还能反映嘌呤代谢紊乱的情况;尿肌酸测定能反映肌肉损害性疾病。血氨是肝功能衰竭的指标,胆红素和胆汁酸可反映肝胆功能。肾功能障碍时影响非蛋白质含氮化合物的排泄,血液中非蛋白氮的氮含量升高。
非蛋白质含氮物质在人体健康检测的应用
血浆中不含氮的有机物主要是葡萄糖,还有多种脂类(如甘油三酯、胆固醇、磷脂、游离脂肪酸),它们与糖代谢、脂代谢有关。
血浆中不含氮的有机化合物
血浆中还有一些微量活性物质,酶、激素、维生素。此外还有酮体、乳酸、氧和二氧化碳等。
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所谓溶液渗透压,简单地说是指 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 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 。
①血浆渗透压主要与无机盐( Na+、Cl- ),蛋白质的含量有关。②细胞外液的渗透压90%由Na+、Cl- 决定。Na+在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上起决定性作用,K+在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上起决定作用。
血浆晶体渗透压计算公式血浆渗透压(毫渗量)=2*[血钠(mml/l)+血钾(mml/l)]+血糖(mg/dl)/18+非蛋白氮(mg/dl)/6(或尿素氮/2.8)* 注: 严格说血浆渗透压应为:晶体+胶体渗透压之和,但血浆胶渗压值很小,常忽略不计,正常值:280~310毫渗量
生理盐水是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还有5%的葡萄糖溶液,这些溶液渗透压与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大致相等,是血浆的等渗溶液。对细胞和体内溶液不会产生任何影响,如果输液时使用的NaCl溶液的质量分数低于或高于0.9%,则会造成组织细胞吸水或失水。
为什么医院里给病人输液时必须使用生理盐水?
红细胞发生渗透作用将红细胞放在清水或浓度很低的溶液中,细胞会由于 吸水过多 而 破裂 ;将红细胞放在浓度较高的溶液中,细胞会由于 失水过多 而 死亡 。
红细胞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细胞膜相当于半透膜外界溶液与细胞质基质存在浓度差
红细胞在清水、浓盐水、生理盐水中的状态
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 HCO3-、HPO42- 等离子有关。
血液中增加的C02会刺激呼吸活动的神经中枢,增强呼吸运动,增加通气量,将C02排出体外。而过多的碳酸氢盐通过肾脏排出。
pH 7.35~7.45
内环境主要两对缓冲物质是如下:碳酸氢钠和碳酸,磷酸氢钠和磷酸二氢钠。1、H₂CO₃ + OH- = HCO₃ - + H₂O HCO₃- + H+ = H₂CO₃ 2、H₂PO₄- + OH-= HPO₄2- + H₂O HPO₄2- + H+ = H₂PO₄-
人的体温是指人身体内部的温度。由于身体内部的温度不容易测量,所以临床上常以口腔、腋窝和直肠的温度来代表体温。正常人的口腔温度为36.7~37.7℃,腋窝温度为36.0~37.4℃,直肠温度为36.9~37.9℃。
恒温动物(温血动物)是指鸟类和哺乳类动物,因为体温调节机制比较完善,能在环境温度变化的情况下保持体温的相对稳定。
变温动物(俗称冷血动物)是除了哺乳类和鸟类的动物,地球上的动物大部分都是变温动物。变温动物因为动物的体内没有自身调节体温的机制,仅能靠自身行为来调节体热的散发或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量来提高自身的体温。
①来源:有机物进行有氧呼吸产生热量。②体温的恒定:体温调节机制维持体温恒定,为酶催化物质代谢提供了保障。
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需要内环境、各系统、器官共同参与。
例如O2和CO2的气体交换就需要借助呼吸系统和血液循环才能完成,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交换也需要借助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才能完成,所以不是只通过内环境。
高等多细胞动物体内细胞代谢终产物尿素排出体外的顺序是
CLASSROOM TESTS
1、图I是某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图II是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甲、乙、丙分别代表腺体名称,X、 Y代表激素名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II中甲和乙所代表的结构名称分别是下丘脑和垂体,激素Y是促甲状腺激素B.图I中B液渗透压的大小差异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C.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则会引起图I中A液减少.D.图II中①②③④四个过程,具有抑制作用的是③④
2、通常情况下,在血浆、组织液和细胞内液中,CO2的浓度依次为( )A.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B.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C.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D.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3、在高等多细胞动物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的正确关系是( )
4、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或系统。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有关该过程说法错误的是( )
A.内环境与Ⅰ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B.①表示Na+、Cl-、葡萄糖等自由扩散进入内环境C.②表示重吸收作用D.Ⅳ表示的器官是皮肤
5、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内环境是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B.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淋巴液构成C.内环境是细胞内的环境,即细胞内液D.高等动物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6、人体内氧分压(浓度)最低的部位是( ) A、肺泡内 B、血液内 C、组织液内 D、组织细胞内
CLASSROOM SUMMARY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课文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课文配套ppt课件,共60页。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一等奖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一等奖ppt课件,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生活在血浆中,生活在水中,吸水膨胀甚至破裂,细胞外液,淋巴液等,组织液,脑脊液,血浆蛋白,血红蛋白,注意血液不全是体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选择性必修1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教学演示课件ppt: 这是一份选择性必修1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教学演示课件ppt,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问题探讨,草履虫,生活在外界水环境中,血细胞,生活在血浆中,单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一体液,细胞内液,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