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五年级上册寒假课程第3讲《最值问题》课件+教案
展开星座站 备课教员:*** | |||
第三讲 最值问题 | |||
一、教学目标: | 1、理解并掌握最值问题的基本概念; 2、探索并掌握最值问题的推理过程和解答技巧; 3、了解最值问题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以及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 ||
二、教学重点: | 探索并掌握最值问题的推理过程和解答技巧。 | ||
三、教学难点: | 掌握最值问题的判断,推理和解答。 | ||
四、教学准备: | PPT、两张卡纸(剪成猪头形状,而且要画上眼睛和鼻子)、猪鼻子和眼睛(各两对)、双面胶 | ||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40分钟) 一、外星游记(5分钟) (游戏规则:将猪头(在猪头眼睛和鼻子处贴有双面胶)用双面胶贴在黑板上,剪很多大小形状类似的猪眼睛和猪鼻子混在一起,请两位小朋友上来,以最少的时间找出猪眼睛和鼻子,并贴在相应的位置则赢。)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玩个游戏好不好? 生:好。 师:(拿出猪头)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生:猪头。 师:你们太聪明了,没错这就是猪头,老师手上还有猪眼睛和鼻子,现在我要请两位小朋友上来,在这里找出猪鼻子和眼睛并贴在相应的位置,谁用的时间最少,谁就赢了。 师:谁想上来试一试? 生:我……(游戏结束,给予奖励)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我们平时生活中,会出现很多这种要求最大值或者最小值的问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最值问题。【出示课题:最值问题】 | |||
二、星海遨游(30分钟) (一)星海遨游1(10分钟) 一把钥匙只能打开一个房间,现有20把钥匙和20个房间,但不知哪把钥匙开哪个房间,如要打开所有的房间,最多要开几次? 师:同学们!我们来看这道题,用钥匙开门我们在家里都看过吧? 生:看过。 师:一把钥匙是不是只能开一个房门? 生:是。 师:这里总共有20把钥匙和20个房间,要把所有房间都打开,我们先看第一扇门,如果运气很好,是不是一拿就能拿到这扇门的钥匙,但我们不可能每次运气都这么好的是不是? 生:是。 师:题目要求最多需要开多少次,那我们就假设运气很差,每一把都试过,最后一把才能打开,那打开第一扇门就总共开了20次才把门打开? 生:是 师:接着看第二扇门,我们也用试的方法,这次只需要试19把,因为有一把钥匙已经开了第一扇门了,所以打开第二扇门需要开19次,是不是? 生:是。 师:依此类推第三扇门需要开多少次? 生:18次。 师:同学们太聪明了。 师:开第四扇门呢?……(提问的方式,让小朋友起来回答) 板书: 20+19+18+……+1=210(次) 答:最多要210次才能打开所有的房间。 (一)星海历练1(5分钟) 一把钥匙只能开一把锁,现有5把钥匙5把锁,但不知哪把钥匙开哪把锁,最多要试多少次才能配好全部的钥匙和锁? 分析: 此题与例题的差别需要注意,例题要把门打开,而这里只需要配好,没有要求把锁打开。配第一把锁最多需要试4次,如果前面四把钥匙没有打开,最后一把就不用试了,依此类推配第二把锁最多要3次,第三、第四把最多分别需要2次、1次,第五把不用试。 板书: 4+3+2+1=10(次) 答:最多要试10次才能配好全部的钥匙和锁。 (二)星海遨游2(10分钟) 两个自然数的和是15,要使两个整数的乘积最大,这两个整数各是多少? 师:哪两个数的和会是15?(提问的方式,让小朋友们起来回答) 师:好,同学们太聪明了,看看还有哪些是你们没有想到的。(课件展示) 师:1乘14等于多少? 生:14。 师:2乘13等于多少? 生:26。 师:(依次提问,最后让同学们找出最大的数) 师:同学们从这一题中,能得出什么结论?(展示课件) 结论1 如果两个整数的和一定,那么这两个整数的差越小,他们的乘积越大。特别地,当这两个数相等时,他们的乘积最大。 板书: 答:这两个整数分别是7和8。 (二)星海历练2(5分钟) 用长36米的竹篱笆围成一个长方形菜园,围成菜园的最大面积是多少? 分析: 从上题得出结论:如果两个整数的和一定,那么这两个整数的差越小,他们的乘积越大。特别地,当这两个数相等时,他们的乘积最大。 板书: 长+宽=36÷2=18(米) 长=宽=18÷2=9(米) 9×9=81(平方米) 答:围成菜园的最大面积是81平方米。 三、火星漫步(5分钟) 结论1:如果两个整数的和一定,那么这两个整数的差越小,他们的乘积越大。特别地,当这两个数相等时,他们的乘积最大。 | |||
第二课时(50分钟) 一、外星游记(5分钟) 师:天平你们见过吗? 生:见过。 师:那你们知道天平有什么用吗? 生:称东西。 师:恩,是的,你们很聪明,那还有没有什么其他的用途吗? 生:不知道。 师:天平空的时候是不是平的? 生:是。 师:那如果我在其中一边放东西呢? 生:天平会倾斜。 师:是的,所以天平也可以用来比较物品的轻重,是不是? 生:是。 师:那我们接下来看一题,它也和天平有关哦!(出示例题) | |||
二、太空遨游(30分钟) (一)太空遨游1(10分钟) 有一架天平,只有5克和30克的砝码各一个,现在要把300克盐分成三等份,问最少需要用天平称多少次? 师:天平同学们还记得吗? 生:记得。 师:天平有什么啊,同学们告诉我? 生:称重的砝码。 师:是的,你们太棒了。今天我们要用天平把这300克等分成3等份,你们告诉我,等分之后,每份多少克? 生:100克。 师:那我们如何用5克和30克的砝码称出100克的盐呢? 生:分好几次称。 师:是的,你们太聪明了,但是题目是说最少需要称多少次哦! 师:我们可以先用掉所有的砝码,就是第一次可以用5克和30克两个砝码称出35克盐;第二次再把称好的35克盐和30克砝码作为砝码称出65克,那么65+35=100(克),这样第一个100克盐就称好了是不是? 生:是。 师:剩下的再用这100克盐作为砝码称出100克盐,则第二个100克盐也称好了,那么剩下的也是100克盐不用称了。或直接剩下的300-100=200(克)盐用天平平均分。这样我们用了几次天平就平分300克盐啊? 生:3次。 板书: 答:最少需要用天平称3次。 (一)太空探险1(5分钟) 有一架天平,只有5克,10克,25克砝码各一个,现在要把200克的盐分成4等份,问最少需要用天平称几次?(第一次须使用砝码) 分析: 第一次:用5克、10克、25克两个砝码称出40克盐; 第二次:再用10克砝码称出10克盐,40+10=50(克),这样第一个50克盐就称好了; 第三次:再用这50克盐作为砝码称出50克盐,则第二个50克盐也称好了; 第四次:那么剩下200-100=100(克)盐,用天平平分。 板书: 答:最少需要用天平称4次。 (二)太空遨游2(10分钟) 两个自然数的积是48,这两个自然数是什么值时,它们的和最小? 师:同学们!回顾一下,上节课我们学了,两个整数的和一定,那么这两个整数的差越小,他们的乘积越大。 师:现在我们再来看看这一题,同学们告诉我48的约数是什么?(提问的方式) 师:你们都很聪明,那让我们一起说出来,48的约数从小到大依次是1,2,3,4,6,8,12,16,24,48。 48=1×48,1+48=49; 48=2×24,2+24=26; 48=3×16,3+16=19; 48=4×12,4+12=16; 48=6×8,6+8=14。 (同步ppt) 两个因数之和最小的是6+8=14。 结论2 两个自然数的乘积一定时,两个自然数的差越小,这两个自然数的和也越小。 板书: 答:这两个自然数分别是6和8时,它们的和最小。 (二)太空探险2(5分钟) 要砌一个面积为72平方米的长方形猪圈,长方形的边长以米为单位且长度都是自然数,这个猪圈的围墙最少长多少米? 分析: 两个自然数的乘积一定时,两个自然数的差越小,这两个自然数的和也越小。 板书: 8×9=72(平方米) (8+9)×2=34(米) 答:这个猪圈的围墙最少长34米。 三、火星漫步(5分钟) 结论2:两个自然数的乘积一定时,两个自然数的差越小,这两个自然数的和也越小。
四、决战太空城(见PPT) | |||
家庭作业: |
| ||
主管评价 |
| ||
主管评分 |
| ||
课后反思 (不少于60字) | 整体效果 |
| |
设计不足之处 |
| ||
设计优秀之处 |
| ||
奥数五年级上册寒假课程第8讲《消去法》课件+教案: 这是一份奥数五年级上册寒假课程第8讲《消去法》课件+教案,文件包含奥数五年级上册寒假课程第8讲《消去法》课件ppt、奥数五年级上册寒假课程第8讲《消去法》教案doc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奥数五年级上册寒假课程第7讲《周期问题》课件+教案: 这是一份奥数五年级上册寒假课程第7讲《周期问题》课件+教案,文件包含奥数五年级上册寒假课程第7讲《周期问题》课件ppt、奥数五年级上册寒假课程第7讲《周期问题》教案doc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奥数五年级上册寒假课程第6讲《盈亏问题》课件+教案: 这是一份奥数五年级上册寒假课程第6讲《盈亏问题》课件+教案,文件包含奥数五年级上册寒假课程第6讲《盈亏问题》课件ppt、奥数五年级上册寒假课程第6讲《盈亏问题》教案doc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