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七单元单元分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语文园地七 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教案 0 次下载
- 26西门豹治邺 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教案 0 次下载
- 27故事二则 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教案 0 次下载
- 习作:我的心儿怦怦跳 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教案 0 次下载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
展开
教学 要求 | 1.认识“戎、诸”等4个生字,会写“戎、尝”等5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重点) 4.能解释“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难点) |
教学 课时 | 两课时。 |
1.认识“戎、诸”等4个生字,会写“戎、尝”等5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有节奏地朗读文言文。
课件。
一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读读这两句话,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出示课件2)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这两句话和我们现在说的话有什么不同吗?像这样的语言叫文言,由文言组成的文章叫文言文。我们以前也学过文言文,还记得吗?
3.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篇文言文,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读读课文题目。(板书:王戎不取道旁李)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文言名句导入新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让学生快速地进入课堂学习中来。
二 初读文言文
1.读后释题。
“王戎不取道旁李”中“取”是什么意思?(摘)“道旁”是什么意思?(路边)
题目的意思是:王戎不去摘路边树上的李子。
2.学生交流自学字词的情况,教师检查、指导。
(1)识记生字。(出示课件3)
戎 诸 竞 唯
①“戎”是会意字,“戈”代表兵器;“”代表铠甲,两部分合在一起指武器。
②组词识记:诸位 竞争 唯一
(2)指导书写。(出示课件4)
戎 尝 诸 竞 唯
“戎”左下部是“”;“诸”右边是“者”;“竞”上半部“立”的第二横要写舒展,下半部是“口”加“儿”;“唯”的部首是“口”,“隹”横画间距均匀,长短不一。
(3)解释字词。(出示课件5)
王戎:“竹林七贤”之一,自幼聪慧。
尝:曾经。 诸:众,一些,这些,许多。
李:李子。 游:玩耍。
折枝:压弯了树枝。 竞走:争着跑过去。
唯:只有。 曰:说。 信然:的确如此。
设计意图:由字词入手,让学生读准字音,了解字词的意思,为下面学习文言文作好准备。
三 再读文言文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言文讲的就是王戎小时候的故事。现在我们再来读读这个有趣的故事。
1.教师范读文言文。(出示课件6)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
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
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设计意图:文言文的朗读和现代文的韵律是不太一样的,因此,这一环节通过教师范读文言文,让学生多听正确的读法,了解文言文的朗读节奏。
2.合作朗读课文,要读准字音。
(1)注意断句,把握语速,注意“折”在这里应读zhé。
(2)可以采用随机指名的方式让学生朗读,通过男生读、女生读、男女生赛读等多种形式朗读课文,重在以点带面,通过典型个例,再次纠正发音和语句读法。
设计意图:变换形式,多次朗读,既能让学生不感到枯燥,也能为朗读能力弱的学生提供帮助。
四 拓展延伸,参与体验
教师:同学们,在生活中大家一定也想成为像王戎这样善于思考的有心人吧?现在有一个小朋友遇到了困难,同学们想不想帮帮他呀?(出示课件7)
一个小孩掉到缸里去了,缸很大,里面盛满了水,
小孩不会游泳,眼看就快被淹死了,其他孩子没有力
气将他拉上来,叫大人来又怕来不及,这时该怎么办
呢?
学生:砸缸。
教师:如果在当时的情况下,没有能够砸缸的工具又该怎么办?(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小结: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而司马光也最终成为北宋一代名相,还写有著名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由此可见,从小勤于观察、善于思考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啊!
设计意图:一方面是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让学生了解一些古代的传奇故事;另一方面是加强学生对于勤思考的进一步认识。
这是一篇文言文,对于四年级的学生而言,理解文言文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先教学生朗诵文言文的技巧方法,为今后的文言文教学培养良好的语感。然后从学习文言文的朗读方法着手,让学生读准节奏,正确理解文章的意思。第一节课要以读为主,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大意,做到熟读成诵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3.能解释“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
课件。
一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读了《王戎不取道旁李》这篇文言文,你还记得这篇文章讲的是一件什么事吗?(学生回答)
下面我们先来复习一下课文内容,并试着把课文背下来。(学生尝试背诵)
设计意图:既能让学生回忆课文内容,还能让教师了解学生的背诵情况。
二 精读课文
过渡:课文大家已经读得、背得很不错啦,那课文的意思你们理解了吗?
1.学习第1句话。(出示课件9)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谁来读一读?(学生朗读,注意节奏)
教师:在这句话中你们有不理解的词语吗?
学生:小儿、诸、尝。
教师:这几个词语提得真好,哪位同学知道这些词语的意思?
学生:小儿—小伙伴 诸—众 尝—曾经
教师:现在你能连起来说一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
学生: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一些小朋友出去游玩。
2.正当小朋友们玩得欢天喜地的时候,他们看到了什么?说了什么?小组合作,说一说接下来的故事情节。(出示课件10)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
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
李。”取之,信然。
(1)小朋友们来到了路边,他们发现路边长着一棵茂盛的李子树。
①这棵“李树”长在哪里?(路边)
②道边的“李树”长势如何?(李树上长着许多沉甸甸的李子,就快把树枝压弯了)
(2)小朋友们都爬到树上摘李子,只有王戎没有这么做。
①小朋友们怎样做的?王戎又是怎样做的?(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板书:诸儿—竞走取之 王戎—不动)
②“竞走”这个词,我们在学习字词时已经学过了,那么,“竞走”是什么意思呢?(“竞走”的意思是“争着跑过去”,“走”在古代汉语中的本义是“跑”)
(3)看到路边的李子树结满了果子,小朋友们口水直流,一个个争先恐后地冲向李子树,像小猴子一样爬到树上摘果子,只有王戎站在原地不动。小朋友们会怎样问他呢?(你怎么不摘李子?你为什么站在这儿不动?)
①人问之,“之”指代的是什么?(“之”指代的是王戎不去摘李子这件事)
②两个“取之”中的“之”指代的是什么?(指代的是李子)
(4)别人问王戎时,他说了什么?(出示课件11)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王戎告诉小朋友如果李子树长在路边而且果实很多的话,那肯定是很苦的李子)
①王戎是怎么知道的?他去尝了吗?那他是随便猜的吗?他是怎样想的?(如果李子是甜的,早就被摘光了)
②李子究竟苦不苦?一开始“诸小儿”相信王戎的话了吗?(没有,“诸小儿”吃了李子后,才相信王戎的话)
③这就是“取之,信然”。(李子果然是苦的,大家相信王戎说的话了)你明白了吗?(板书:善观察 勤思考)
④小朋友们终于知道王戎说的是真的了,学到这儿,你觉得王戎是个怎样的小朋友呢?(聪明,有自己的想法,不盲从)
设计意图:一方面培养学生合作讲故事的能力;另一方面是调动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3.练习讲述故事。
结合故事情节,参考注释,在小组内练习讲故事。
4.指导写作手法。
作者不是直接写王戎的聪明,而是先写别的小孩“竞走取之”,再写“唯戎不动”,这里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对比)这种写作手法对表现王戎的聪明起到了什么作用? (反衬了王戎冷静、聪明过人)(板书:对比)
生活中这样的对比还有很多,以后同学们在写作中也要注意多加运用。
设计意图:传授方法,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既能让学生学习写作手法,又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5.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这篇文言文,同学们从聪明过人的王戎身上学到了什么?(遇到事情多观察,多思考,多分析推理,不盲目行动)
三 合作朗读、背诵
理解了文言文,相信你们肯定能读得更好了,请同学们分组合作读课文,背诵课文。
四 总结提升
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学到了什么呢?你们认为王戎聪明在哪里?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我们在生活中要仔细观察,善于思考,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这样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少走弯路。
教学时,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学习课文,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感,又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师应抓住重点词句、写作方法等进行教学,让学生学会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王戎不取道旁李
对比善观察 勤思考
小学语文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课时安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品读释疑,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拓展延伸,总结课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四年级上册25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四年级上册25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景导入,初读感知,朗读品味,感悟升华,课后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